Buddhist Affinities over a Century 10 - Places of Practice 2 《百年佛緣10-道場篇2》
American Buddhism “The Dharma Comes West” 美國佛教「大法西來」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美國佛教「大法西來」一九六三年,中國佛教會組團訪問東南亞的時候,就曾安排訪問美國的行程。但是,我覺得美國這麼遠,我們購買飛機票的財力也不夠,於是向大家提議,可不可以放棄去美國?大家聽了之後也都贊成,因此就決定放棄前往美國的機會。為什麼不去美國呢?一來,我們在美國沒有關係因緣;二來,到美國之後要去哪裡訪問呢?大家也弄不清東南西北,該往哪裡去?
日後,在美國紀念兩百週年的前一年,也就是一九七五年,舊金山萬佛城的宣化法師率領徒眾訪問台灣,在佛光山曾住一宿。同行的,還有我的同學知定法師,我們曾在焦山一起讀書,他在夏威夷弘法,也到過佛光山。當時的佛光山才剛開始開山,他們一行人還來看過我們的開山寮,那時候的開山寮還只是個簡陋的草棚而已。
另外,我認識一位住在紐約的應金玉堂居士,應金居士篤信佛教,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非常熱心弘揚佛教,並且在美國紐約建有大乘寺。還有,香港的文珠法師在洛杉磯建有道場叫「圓覺寺」。我到美國前,就只知道這四位人士,他們多少幫助我了解了美國這個國家。
美國建國兩百週年是一九七六年,那一年,中國國民黨為了祝賀美國,發動各個宗教團體組團前往慶祝,他們問我:「你們佛教怎麼沒有動作呢?」
我說:「中國佛教會要開會,一起來討論吧!」因此我就預備要在會議裡提議。期間,碰到中國佛教會主席白聖法師,我向他提及這件事情,白聖法師說:「我們會組團前往。」但是,我並不在名單內。
當時,中央黨部社工會總幹事汪崇仁先生替我講話,汪先生說:「那你們當第一團,星雲法師可以組第二團嘛!」這樣一來,我就有依據可以自己組團訪問美國。雖然知道自己力量不夠,飛機票也很昂貴,負擔不起訪問的費用,但是,為了替中國的佛教爭一口氣,我還是毅然組團,訪問美國!
我們趕緊準備行囊,要趕在七月四日之前到達,那時候訪美的團體,行程大約要安排二十天,每個人的費用大約是十多萬元,每天都要花費台幣五千塊以上。經濟能力比較好的人沒有問題,但是像我們這樣拮据的人,實在難以負擔。組團期間,承蒙好友浩霖法師從紐約打電話來關心,宣化法師也在電話裡和我講了不只半個鐘點以上,一再跟我聊天,邀我去美國訪問。
訪問團終於籌備好了,應金玉堂居士來信表示,要邀請我們到美國三個月,還要帶我們到各處去玩。哪裡知道拿這一封信去辦理簽證的時候,美國領事館一看就說:「你們要去三個月,還到美國各處觀光,你們不回來了嗎?」就拒絕給我們簽證。
這下子問題嚴重了,因為團都籌備好了,飯店訂了,錢也繳了,經濟也不得問題了,忽然得不到簽證,這實在很難堪。我想,既然是中國國民黨要我去的,我就去問問他們該怎麼辦?社工會的主任聽了之後,就說:「我們讓你們去,但美國不接受你們,我也不得辦法。」我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你們讓我去,但是人家不接受我,那還有什麼辦法呢?
我接著說:「那麼請你幫個忙,給美國的領事館打通一下好嗎?」
他說:「這也不難。但是你要知道,每天都好幾萬人出入美國,我們有幾百個團體來往,假如像你這樣,每個團體都要交涉,我天天交涉,也交涉不了呀!」我覺得他說的也是。但已經不得辦法了,最後只有我自己打電話給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先生。安大使說:「你明天上午九點到大使館找我。」
隔天九點鐘,我去拜訪他,看見他的辦公桌前供了一尊佛像,就知道有希望了。我將情況詳細地描述一番。我說,因為要慶祝美國建國兩百週年,我們已經組好團要前往美國,但是簽證臨時沒有通過,想請大使幫忙了解一下。他立刻拿起電話,幫我詢問情況。對方解釋說,他們是有意不回來啊,所以不給通過。大使說,你還是給他們簽證吧。他掛了電話,告訴我:「你們十一點鐘去辦簽證,還要加辦外匯。」
這一句話真是如逢大赦,終於拿到簽證了。我回去之後馬上通知大家,趕快各自準備,四點鐘到松山機場,按時起飛。由於辦理的時間實在非常短,去辦理外匯的蕭碧霞師姑差點連飛機都趕不上,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只好穿著拖鞋就上飛機了。這就是到美國的前奏曲,曲折實在很多。
到了美國,首站在舊金山下飛機。宣化法師帶了許多比丘、比丘尼還有信徒,都進到機艙裡來迎接我們,並且沿途的道路都擠滿了信徒,拉起歡迎的紅布旗,大聲念著佛號對我們表示歡迎。宣化法師的神通廣大,真是令人驚歎!
到了萬佛城之後,我們原本計畫好在舊金山停留數日,就要去訪問各處的道場以及參觀風景名勝區。但是宣化法師告訴我們不要外出,他說:「為什麼要外出呢?世界都在我們心中,外面有什麼好看?」
雖然不被允許外出,但宣化法師對我很關心,總是亦步亦趨地跟著我,與我討論各種問題。譬如他問我在美國該怎麼弘法?有什麼建議可以給他?他也問到僧團該怎麼整合,又該如何組織等等。那時候,我的年紀很輕,但是,我從小就在叢林裡過出家生活,對於佛門的規範畢竟比較熟悉,而他們都是年長了才出家,也沒有接受過叢林的教育,現在要在國外建設寺院,當然會有更多地方不熟悉。所以,我也就當仁不讓,提供了一些見解與經驗給他們參考。
不過,由於我們早就與般若講堂的智海法師約定好要見面,所以我只好打電話給智海法師向他說明:「我們的行程本來有安排到你們那裡訪問,但是這邊不方便讓我們走出萬佛城啊。」智海法師說:「不要緊,我來給他們打個電話。」
於是,他就打了一通電話來,請宣化法師接聽。智海法師說:「你怎麼能這樣呢?他們已經說好要到我般若講堂來,我還要請他們吃飯,都準備好了,怎麼可以不讓他們來呢?」
宣化法師難以拒絕,只好把我們帶到般若講堂,去接受智海法師一餐的供養。就這樣子,我們終於才有機會出門,並且有機會參觀金門大橋及金門公園。儘管如此,其他地方我們還是都沒去,天天關在屋子裡,每個人心裡都很焦急,想要趕快離開。
約莫過了一個禮拜之後,我們終於轉到洛杉磯,感覺就像解脫了一樣,實在很舒暢。洛杉磯市區腹地廣大,是加州的第一大城,總人口數超過四百萬,僅次於紐約市。它也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到了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光芒萬丈,真是美麗無比!
下了飛機以後,我們請旅行社帶我們去吃飯。旅行社說,有一位從香港來的比丘尼文珠法師,在中國城建有一座圓覺寺,我帶你們去那裡吃素菜。我們當然很歡喜。到了圓覺寺,承蒙文珠法師的照顧,提供一間小型別墅給我們休息;但是到了吃飯時間,才發現空間實在太小,無法容納,所以就在戶外庭院的棚子下,擺了桌椅、板凳就吃起來了,大家也吃得悠然自得,趣味盎然。
文珠法師原籍廣東湛江市人,三歲出家,曾在香港弘法。她的英文、中文還有廣東話,都很流暢,觀念很開明。談了一會兒話後,我才想起來,過去曾經在台灣見過文珠法師。
文珠法師很熱情地對我們講說美國的情況,不知過了多久,大家說,總不能住在這裡吧。詢問旅行社我們晚上住在哪裡?旅行社說我們付的是觀光旅費,已經訂好住在希爾頓飯店了,不過要到下午五點才能進去。五點前還不能進,如果進去就要加收費用,又是另一個價碼。我們只好在那裡拖延消磨時間。
記得當時我問旅行社:「洛杉磯有什麼地方好玩嗎?」他說:「洛杉磯沒有什麼地方值得參觀。」我聽了之後,感到好像真的沒有太多的地方可看,因為在洛杉磯,看見的別墅都很矮小,一時覺得,原來美國也不過如此。可是為什麼旅行團一團一團的都往美國來呢?
後來我問文珠法師:「你們在這裡居住,知道有哪些地方值得參觀嗎?」她說:「有迪士尼樂園、好萊塢、水族館,還有杭庭頓圖書館啊!」我們一聽,就跟旅行社說:「你怎麼不帶我們到迪士尼樂園呢?」這時,旅行社的人才說,有,早在台灣敲定行程時,就已經安排到迪士尼,而且已經付好錢,訂了兩天的票了。
我們去迪士尼樂園玩了兩天,感覺是滿好玩的,不過,其實只要安排一天也就可以了。接著到好萊塢參觀,好萊塢的票價很貴,當時一張票大約二、三十塊美金。此外,我們也免費參觀了杭庭頓圖書館(Huntington Library)。旅遊途中,我們認識了王良信居士,王居士還約我們到他家裡接受供養。他是我的同鄉,也是揚州人,家裡有個佛堂,老母親也出家了。在他家裡用餐時,王居士說:「我在中國城有塊地,本來是想替兒女們建房子,法師難得來,就送給你們建寺吧!」我們以為王居士講客氣話,就沒有談得很深。
接下來,我們到了多倫多,多倫多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不過,我們此行的目的並不在參觀風景區,而是希望能為佛教增加一些聯誼。因此,我們訪問了詹勵吾先生。詹居士設有「詹煜齋居士佛教文化獎學金基金會」,發心幫助台灣的大專青年學子。我們和他一見面,詹居士就說要提供一百七十畝的土地給我,要我在那裡成立世界弘法中心。這實在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只可惜,當時我的經濟能力尚且不足,也沒有英語的人才。立意雖好,但也只好婉謝他的好意了。
美國建國兩百週年紀念會正式登場,我們參加了七月四日的大遊行,主辦單位也安排座車給我們,接待很好。多虧本團的慈莊法師,她對路程相當了解,一站一站之間,連班機的時間都安排得很好。比方我們要飛往下一個城市,大約傍晚五、六點鐘左右登機,下飛機大概都是在八、九點,到達旅館後剛好可以休息,準備第二天早上起來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參觀訪問,行程非常順利。
這一次為了美國兩百週年的慶典,中國佛教會一共派了兩團,各自前往美國訪問。第一團由白聖法師領導,我則負責領導第二團。不過,先到美國的是我們這一團,因為第一團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居然耽誤了慶祝的時間,一直到慶祝會結束之後才抵達。
據聞,第一團的美國行程沒有安排好,他們經常在早上十一點左右坐飛機,美國的腹地大,到達目的地都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到了旅館,也已經傍晚了,晚上的時間不知道該做什麼好,因為美國的店家晚上沒有營業,大家都休息了,所以只好待在旅館睡覺。第二天早上起來,為了趕搭九點、十點的飛機,只好匆匆吃早飯,再急急忙忙地往機場跑。因此,這一團的團員都感到很疲累,在路上就起了爭執,因為大家不但沒有訪問到,什麼也都沒看到。只覺得來美國都是坐飛機和睡覺。
感謝慈莊法師的細心,注意到時間和空間的問題,我們才能順利地完成訪問美國的任務。其實美國飛機的班次也很多,大約每個小時都有,只是要看旅行社能不能配合而已。有的旅行社為了減少他的開支,都讓你在飛機裡吃飯,讓你在飛機上消磨時間,不讓你去觀光旅遊。但是天數太多了,讓人發覺到不太對勁,就會有所爭執。
紀念會之後繼續我們的參訪行程,印象中還到過休士頓、鳳凰城、芝加哥以及紐約。紐約的浩霖法師及應金玉堂居士都相當熱忱。尤其應金居士,見到我們,好像見到寶貝一樣,她說她建了一座大乘寺,大雄寶殿才剛蓋好,要把它交給我,還要替我們辦二十個人的簽證,還有綠卡、居留都沒有問題,生活上的一切都不用擔心,她都可以幫忙辦理,可見非常有誠意。
大乘寺距離紐約市不遠,大約兩個小時的路程,位置不錯。我當時也聽不懂什麼是綠卡、居留,但是我知道,從台灣到美國的路途如此遙遠,坐飛機到美國都要花上十幾個小時,來去實在很不方便。而且我們到紐約來,總不能只在大雄寶殿住下來,更何況當時懂得英文的人也只有依航,其他人怎麼敢來呢?因此沒有答應他。
在美國訪問,除了參觀寺院之外,也有看見諸多風景名勝,令人開了眼界。不過出門在外,總是有些地方會不方便,我們也遇到一些烏龍事件,最大的一個烏龍事件,發生在加拿大多倫多。
記得當時飛機抵達多倫多之後,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我們下機後,居然沒有旅行社來接機,我們人生地不熟,晚上要住的旅館都不知道該怎麼走,甚至連旅館的名字都不知道,很是糟糕!幸好,行程表上有飯店的名稱,後來仰賴警察幫忙,才搭上計程車找到飯店。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旅行社才出面,他直說:「對不起,對不起!昨天我的團很多,所以只好先去接待別的團體,就沒有來接你們。」有這樣的旅行社,也真是嘆為稀有。
吃過早飯後,準備要去參觀尼加拉瓜瀑布了,但是我卻耳聞有一位團員跟別人起了爭執,對方也是從台灣來,是一個教育機構組成的團體。
我問我們的團員:「我們出來旅行,為什麼要跟人起爭執呢?」
他說:「我們要上車,但是他們不准我們上車。」
我問:「為什麼不准呢?」
他說:「對方說車子是他們的,所以我們不准上車!」
我問:「那我們的車子呢?我們也有訂車啊!」
終於找到導遊,就問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導遊說:「你們兩團各有二十多人,這部車子可以載五十多人,你們可以共乘。」
我想一部車子也行,說明白就好了。但是現在人家不准我們上車,該怎麼辦才好?導遊也不敢出面調解,就躲在後面。於是我只好出面,問對方可不可以讓我們上車呢?
對方說:「可以。但是你們要坐在後面,我們要坐在前面,因為車子是我們訂的。」
我說:「不要這樣嘛!我們也有訂車,大家一起坐就好了。不要分前、後,分左、右可以吧?你們坐在左邊,我們坐在右邊,這樣好嗎?」
有人發言直說這個可行,那就一家一半,因此就解決了。不過上車之後,有一對夫妻還是堅持不肯讓座,一定要坐在第一排,所以我只好請團裡的大家往第二排開始坐。從這裡可以知道,世界上有些事情爭執不斷,無法解決,實在是因為有些人用道理是講不通的。
我們這一次訪美之行,有成就的地方歸納成以下幾點:
1.我們知道美國國情很民主,人民很自由,沒有宗教歧視或種族歧視的情況,少數民族也受到尊重,假如宗教或種族受到歧視,那是法令所不容的。
2.美國的博物館裡收藏很多中國古代的佛像,大學裡面也都珍藏許多佛教經典,所以,只要語言方面沒有問題,要在美國宣揚佛法,應該不會很困難。
3.美國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無論誰要來投資、移民、建設、傳教或是建學校等,不論做什麼事業都不會有限制,並且都會獲得國家熱忱的幫助。
4.過去華人移民在美國沒有什麼地位,大多都是勞工階級。僑胞們的職業從餐館、洗衣店,慢慢地到現在也有教授、企業家及政治人物等,因此,華人在社會的地位也不斷在提升。現在美國的僑胞們,普遍都有很好的發展,有的僑胞甚至參加競選參議員,從事政治活動,譬如夏威夷的鄺友良就是華人,被譽為華人第一參政人。此外,像余江月桂女士,不但是美國第一位華裔女州務卿,也是亞裔女性民選的最高官員;加州的趙美心博士,是第一位華裔女性聯邦眾議員;乃至華裔科學家王存玉博士,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等等。
5.在美國置產很容易,如果要買十萬元的房屋,只要兩萬元就可以買到,其他的餘額還可以貸款,分成二十年或三十年來償還。買車也很容易,只要有五百塊錢,就能買到一部,汽車貸款也可以用三年、五年來歸還。可見美國不但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窮人的天堂。因為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發展的機會。
6.有人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是青年的戰場,是老人的墳場。」在我看來不見得,因為美國老人的福利很好,例如說,老人退休後有養老金,而且還有提供餐廳、學校、車輛的服務,甚至供給旅遊。說起來,美國政府等於是老人的孝子賢孫。
7.宗教人士在這裡買東西都是免稅的。像我們到百貨公司購買物品,一般民眾要繳交稅金,但宗教人士不用繳。
此行訪問美國,我們的收穫還真是不少!訪問過美國後,我們回到了台灣,差不多時隔一年後,也就是一九七七年的某一天,我居然接到王良信居士的電話,王居士說:「我有塊地要送你們,你們怎麼都沒有行動呢?」
這下子我才明白,原來這是當真的事情啊!記得接到電話的那一天下午,我和徒眾正在籃球場打球,學生的呼喊,幾乎要蓋過電話裡的聲音,所以也沒有聽得太清楚,隱約中,只曉得他似乎是要我再去美國一趟。於是我先回答他說:「我在這一週內會派人前去。」
佛法國際化的目標,一直是我這一生的理想,雖然知道目前力量尚且不足,但是機緣來了,就不能不藉這個機會去美國建寺。
決定了之後,我派慈莊與依航兩人前往,慈莊懂日文,在美國有很多日裔移民,而依航曾在亞洲航空公司服務過,她的英文很流利,再加上本來就會的母語,現在中、英、日三種語言都有了,到美國去,應該能打一個頭陣。
在美國建寺的消息一經傳出,台北的信徒就在圓山飯店設宴,為慈莊、依航法師餞行。那時候的佛光山沒有太多的力量,大家東挪西湊,總算湊足了兩萬美金讓她們可以帶在身上。兩個人就這樣被我派到美國開山建寺。
大約一個禮拜後,慈莊打電話回來告訴我說:
「師父,這一塊地是在住宅區,只能建民宅,不能作為宗教用途,所以不能建寺廟。」我一聽,不明所以,就問:「住宅區為什麼不能建寺廟?」
慈莊進一步說明:「美國的法律規定,房子的用途有很嚴格的分類,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宗教區等,彼此間不能挪作其他用途。在住宅區建寺是不能成功的!」糟糕了,這塊地不是寺廟用地,那該怎麼辦呢?
我說:「那除了這塊地,妳們有沒有另外的辦法可想?」
慈莊回答:「在這裡又不認識其他人,還能有什麼辦法呢?只有回去了!」
我說:「不能回來!信徒已經替妳們送行,飯也吃過了,就這樣回來,如何見台灣的父老兄弟姐妹信徒?大家會問,妳們不是去美國開山建寺嗎?怎麼回來啦?」
我安慰她們說:「稍安勿躁,過兩天,我和心定到美國幫忙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又準備了一萬多美金和心定一起前往美國。
到了美國以後,大家就商量著,先去買一個小房子吧!美國人賣房子都是在門口立了牌子表示出售,大家就一起出門看哪裡有房子要賣。
承蒙王良信居士和他的公子也幫忙找,我們每天在洛杉磯的大街小巷穿梭不停地找房子。轉了兩天,才發現房子都很昂貴,要價都在十萬元以上,我們全部加起來也只有三萬塊,所以問都不敢問。
隔天黃昏,就在我們要回程的路上,慈莊忽然對我講:「這條路有一間教堂要出售,只是太貴,買不起。」
我說:「我們買個教堂也很好啊!要多少錢?」
她說:「太貴了,要二十萬美金,而且一塊錢都不能還價的。」
這個價錢我們當然買不起,不過我還是說沒關係,至少去看一看了解一下,看看二十萬價碼的屋子是什麼情形也好。於是就去看這間教堂。
這一間小教堂沒有圍牆,我們下了車就在外面繞它一繞。房屋的造型是一棟標準西式的洋房,有兩間會客室和一棟牧師居住的房子,還有一間小型的幼稚園,旁邊的空地很大,應該可以停上幾十部的車子。
一看到這個地方,我說:「很好啊!很適合我們來,這裡空間很夠我們使用。」因為這裡有得住,又有禮堂,還能辦幼稚園,也有停車場。但是我們身上只有三萬塊,與二十萬差距實在太遠。在一旁的王良信居士說:「那倒不要緊,我們可以跟銀行貸款。」
「貸款二十萬美金,那麼多,這是很大的數字啊!」我驚訝地說。
他說:「銀行不會計較,我帶你們去試試看吧。」
我一聽,覺得未來有希望了,便跟他說好要去。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就跟他去了銀行。我們向銀行說明來意後,銀行的女經理顯得非常高興,很歡迎我們。我甚為訝異,因為一般人在台灣貸款,許多行員經常都是板著面孔,好像我們來討債一樣,感覺很不被尊重。美國的服務怎麼會這麼好?我跟她借錢,她還那麼歡喜?我們馬上就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這位女經理問我:「你要貸款多少?」
我回答:「我要貸款二十萬元。」
她爽快地說:「OK!沒有問題。」
我說:「可是我沒有擔保人。」
她感到很奇怪,反問我:「為什麼要擔保人?」
我說:「因為在台灣,如果要向銀行貸款,保證人是非常重要的。」
她說:「那個房子不就是價值嗎?不就是擔保嗎?為什麼另外還要擔保人?」我一聽心想,真不錯!美國的社會好開明。我接著又說:「但我不住在美國,還是可以貸款嗎?」
她一聽,又是面露訝異,「那你住哪裡啊?」
我回答說:「我住在台灣啊!」
她笑著說:「那沒有問題,在台灣一樣有美國銀行,你的貸款在台灣付就可以了。」
我說:「謝謝,我可以跟妳貸款了,先跟妳貸款八萬元。」
就這麼三言兩語敲定了,她立刻簽了字,貸款的手續辦妥。第二天我們就找代書處理了。
在美國,買賣房子的習慣一向都是要等幾個月後才能成交,但是我們流浪到美國來,眼前就要沒有地方住了,已經等不及幾個月後再搬進去,所以就跟屋主講,房子空著,先讓我們住可以嗎?
慶幸的是,賣主很仁慈,馬上就說:「可以,沒問題!」所以當天我們就住進教堂,並且馬上到超級市場買食物及鍋碗瓢盆,自己煮飯菜吃了。尤其,屋主也沒有馬上向我們拿取房屋的款項,他說,等到他們自己進行幾次內部集會,真正搬了家後,我們再一起繳費就可以了。
我把這間教堂取名叫「西來寺」,因為我想到在佛光山開山的時候,山上沒有泉水,在學院西邊有處泉水,我就取名「西來泉」,還有過去大法從東來,現在大法到美國來了,可謂佛法西來,因此就取名為「西來寺」。
這座位在洛杉磯加迪納市(Gardena City)的西來寺,是在一個路口三角窗地帶,前面的大道,先且不談,後邊有條路叫「看不懂」(Compton Blvd.)、左邊的道路叫「比人多」(S. Berendo Ave.),我們自己很得意,覺得這個路名真好,西來寺比人多,人家也看不懂。我們就像個阿Q一樣,自得其樂。西來寺三面都有矮牆,我們在矮牆畫上一尊又一尊的佛像,就這樣簡單地表示:這裡是個佛教的道場。
有了道場,大家內心非常歡喜,因為總算有一個落腳駐錫的地方,這是我們在海外弘法的第一間寺院。過幾天,我還邀請在加州大學教書的道友越南天恩法師(Thien-An)到西來寺聚會,彼此交流一下。記得那一天,他一共帶了十八位南傳佛教的出家人前來應供,擠得到處是人。好在我還有兩手可以做素菜,可憐的定法師,他連揀菜、洗碗都來不及。那天,他們吃得好高興,直說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素齋。因為他們在當地,朋友也不多,見到我們,真的很歡喜,我們能請朋友來吃飯,也感到很開心。
現在住的問題解決了,但是總不能一直待在室內,還得要出去了解美國的社會才行。慈莊法師說,那必須要買一部車子。因為在美國沒有人走路的,沒有車子代步,到處行不通。所以,我就和心定、依航帶了幾千塊美金出門,決定要買一部車子。
我們看了看許多新車子後,比較中意的是一台可以容納十四個人坐的大車,因為想到以後有人來了,大家才通通坐得下。這部車子開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