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t Affinities over a Century 12 - Practicing the Buddha’s Way 2 《百年佛緣12-行佛篇2》
My Promo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我推動人間佛教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我推動人間佛教二○○二年的農曆春節,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與幾位朋友到佛光山過年。一天早晨在雲居樓談話時,高教授忽然問我:「什麼是人間佛教?」我一時覺得對這些學者、教授,也不能提出什麼大道理來談,我就扼要的對他說:「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於幸福人生之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想不到後來「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這四句話,就成為現在我們推動人間佛教必然的宗要。
說到人間佛教,當初佛陀出生在人間,出家、成道、說法都在人間,佛陀既未在天上說法,也沒有和地獄、餓鬼開示,完全是對人而說的道理,這不就是人間佛教嗎?因此,凡是「佛說的」,我們都把他規範為人間佛教。
佛陀對人所說的法,諸如慈悲、忍耐、智慧、歡喜、自在、解脫、安樂、富有等,這些不都是「人要的」嗎?所以當然是人間佛教。只是人間有邪惡的,有醜陋的,有污穢的;人間佛教就是要針對人性裡的貪、瞋、癡、嫉妒、我慢等醜惡的一面,以戒、定、慧來加以淨化,希望把人性的真善美提昇起來,使之達到光明、清淨、善美的境界。
因此,人間佛教就是要從淨化心靈的根本之道做起,但也不是因此而偏廢物質方面的建設,而是要教人以智慧來運用財富,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從而建立富而好禮的人間淨土。所以我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是人要的,是淨化的,是善美的。
回想我童年出家,老師們都叫我們睡在地下,都說沙彌戒不可以睡臥高廣大床,但令人不解的是,佛教為什麼又要教人念佛,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享受富樂呢?現在一般社會人士不也都說「但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那佛教為什麼又要批評他們「不是冤家不聚頭」呢?我們平時出門坐個公共汽車,也要花個幾塊錢,可是為什麼佛教又把黃金視為毒蛇呢?
當然,金錢有善有惡,有人確實為財而死,但也不能因此一味的排斥金錢,如果說把世間欲樂完全排除,那又要如何生活呢?因此我覺得「離欲」的佛教必定是少數修行者所要實踐的,一般大眾必定要推行「少欲」的佛教,「少欲知足、淡泊清淨、和諧無諍、尊重包容」,這才是人間佛教所要弘化的內涵。
因為人間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人在世間生存,日常生活少不得各種資生物用,所以人間佛教不能不顧及現實人間的生活需要;只不過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世間的物質有限,過多的貪欲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失望,因此人間佛教提倡「少欲知足」,少欲才會安樂,知足才是富有。
相對的,貪吝不捨的人,心中永遠不會滿足;不懂得滿足,即使擁有再多財富還是貧窮,所以過去我常說,世間上有很多「富有的窮人」。人生唯有懂得知足,才是富有;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少欲知足,自然能淡泊清淨、和諧無諍,人與人之間自然互相尊重包容,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和平。
過去太虛大師他們說「人生佛教」,在我覺得,人生需要佛教,但什麼佛教才是人生需要的呢?因此我就發展出人間佛教的思想。我覺得過去的佛教重視山林,重視叢林寺廟,重視僧侶,重視講說玄談,其實那些都不重要,因為他們都離開了人間佛教。
所謂人間佛教,要從山林走上社會,要從寺院走進家庭,要從僧眾擴及到信眾,要從玄談而到重視生活服務。也就是說,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社會重於山林,大眾重於個人,利他重於自利」,人間佛教主張,每個人不但要時時開發自己的真如佛性,以求自度;而且要念念開發社會的福慧淨財,以期度他。所以我提出「發心與發展」,以及「自覺與行佛」,作為人間佛教實踐與修行的法門。
所謂「發心」,就是希望人人「發慈悲心,怨親平等;發增上心,定慧等持;發同體心,人我一如;發菩提心,自在圓滿。」所謂「發展」,就是由個人及於社會,大家共同來「發展人性的真善美好,發展世間的福慧聖財,發展人際的和樂愛敬,發展未來的生佛合一」。
發心,就是自覺;發展,就能行佛。一般佛教修行的目標,都是為了解脫生死,達到圓滿涅槃的境界;人間佛教則更進一步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奉獻。
因此,什麼是人間佛教?簡而要之的說,人間佛教就是要把佛陀對人間的開示教化,落實在生活裡,透過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增加人生的幸福、安樂與美好。所以凡是人需要的、人能實踐的,而且實踐之後能讓人獲得自在解脫、安樂富有的,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一個時代的自然產物,它是佛教為未來眾生所開出的救生艇,是佛教為普羅大眾所標舉出來的救命指南。「人間佛教」儼然已經成了「現代」、「文明」、「進步」、「實用」的代名詞。
佛教,如果我們把它分為傳統的、現代的,傳統的佛教發源於印度,後來隨著時空推移而分布到世界各地;在流傳、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每個地方的地理環境、氣候、文化、風俗、習慣都不同,因此形成各具當地特色的佛教,這是很自然的發展,無可厚非。只是傳統佛教早已走了樣,我們自然不能固守傳統,不可抱殘守缺,而應該順應現代的社會、現代的文明、現代的思想潮流,發展出適應現代人需要的現代化佛教;如此才能把過去諸佛菩薩和高僧大德的教化,以現代人熟悉、樂意接受的方式,揭櫫於大眾。
所以,人間佛教就是現代化的佛教,所謂「現代化」,含有進步、迎新、適應、向上之意。人間佛教雖然積極走上「現代化」,但並不是完全否定傳統,而是要把傳統與現代加以融和。
傳統佛教的佛法義理,諸如緣起、中道、無常、因果等,這是人生的真理,從釋迦牟尼佛宣說至今未曾更改,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但是佛教隨著時空的推移,有些儀式、規矩、制度,都需要隨著時代而進步。所以我曾提出「教義是傳統的,方法是現代的;思想是出世的,事業是入世的;生活是保守的,弘法是進步的;戒律是原始的,對社會入世是現代的」,以此做為傳統與現代融和的原則。
我個人從小就是受傳統的叢林教育,我到現在八十餘高齡,仍然過著傳統的佛教生活。例如,吃飯一粥一菜,我甘之如飴;睡覺一方榻榻米之地,我也安之如素;傳統的叢林生活,所謂「衣單兩斤半,洗臉兩把半」,我都能照做。只是佛教不是我一個人的,是眾生的,不能以個人習慣去要求大家照做,所以我有傳統的本質,但有現代人間佛教的性格。
例如,我五音不全,不會唱歌,但我一直提倡用梵唄唱誦弘法、用歌唱音樂傳教,因為佛教不是為我個人而有,而是為眾生需要。尤其佛法是要帶給人歡喜的,有歡喜才會有法喜,因此儘管直到現在,我個人的生活以簡樸為樂,我喜歡清貧淡泊,但遇到信徒上山,我要有豐盛的素齋,要有好的供養,因為正常的吃是生活所必要的,何必一定要用苦行來要求別人呢?
甚至我個人可以不要金錢,但不能要求在家信眾跟著一樣不要錢,因為他們要養老,要醫護,要家用,要結緣,如果要求大家都不要錢,以後生活怎麼辦呢?即使要修道,沒有淨財、資糧,又如何能安心呢?所以適當的「擁有」,是佛教需要給信徒的觀念。
過去的佛教就是因為太過於偏重出世思想,不但把世間說成「苦空無常」,尤其講到金錢都是「黃金是毒蛇」,講到夫妻都是「不是冤家不聚頭」,講到兒女都是「一群討債鬼」。
因為傳統佛教過分否定人生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家庭、眷屬、感情、名位等,造成佛教與生活脫節,甚至充滿消極遁世的思想而遭人詬病。所以我提倡人間佛教,我認為佛法不能悖離世間的生活,不必什麼都要否定,只要合乎正業、正命的財富,反而應該鼓勵人多多賺取淨財;甚至對於夫妻、兒女,既然有緣成為眷屬,就要好好教育成才,就應該彼此互敬互愛。
我曾在「如何建設人間佛教」這篇文章中,明白指出,人間佛教所要建設的是「生活樂趣、財富豐足、眷屬和敬、慈悲道德、大乘普濟、佛國淨土」的人間佛教。我覺得人間佛教一方面要隨順現實人生的需要,不否定世俗生活對物質、感情的追求,繼而再用佛法引導大家進一步充實心靈的生活、擴大精神的世界,讓人懂得「外財固然好,內財更微妙」,讓人過著「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的佛化生活。
當人心經過佛法的薰陶,把追逐五欲六塵的染污欲,轉化為欣慕解脫自在的善法欲;把自私小我的情愛,昇華為人我一如的慈悲大愛,這種「淨化的」、「善美的」佛性之顯發,當下就是人間淨土的實現,這才是人間佛教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
因此,人間佛教不能離開人間,不能脫離生活;人間佛教更不是空談理論,還要有具體的實踐之道,所以我提出「佛教人間化,人間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生活信仰化,信仰理智化」,以此作為人間佛教的落實之道。
也就是說,人間佛教不能離開人間,否則即不名為人間佛教;但是我們也不能把佛教當成學術來研究,而是要把「佛學」變為「佛法」,要把「理論」變成「實踐」,透過實踐與體證,把佛法內化為人生的智慧,變成指引人生方向的信仰,有了這種合乎理智的信仰,人生才能圓滿完成,這就是佛陀降誕人間「示教利喜」的本懷。
我在七十幾年前,最初接受佛教教育的時候,太虛大師在四川漢藏教理院邀請梁漱溟先生講演。梁先生早年曾隱居在一個佛教的寺院裡發憤用功,研究佛學,沒幾年時間,他不僅深入佛法,世間學問更是大進。但是原本研究佛學的他,後來卻由佛入儒了;為了說明自己的想法,他在黑板上寫了六個字:「此時、此地、此人」。
意思是說,佛教講到時間,都是無量阿僧祇劫,但他認為現實人生最為重要;談到空間,佛教說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一切世界,但他認為本土最為重要;談到人,佛教強調一切眾生、四生九有,但他認為現實的人類最需要幫助。
當時主持演講會的太虛大師即刻回應說:「梁先生對佛教誤解了,佛教在時間上雖說有過去、現在、未來,無量阿僧祇劫,但是著重的是現實當下的解決問題;佛教在空間上雖講此世界、他世界、無量十方諸世界,但是著力於本土世界的建設與淨化;佛教雖講有情,不止人類而已,也說地獄、餓鬼、畜生,乃至胎生、卵生、化生等十法界無量眾生,但是最為重視以人為本的普世救濟。」
太虛大師的話,已經很清楚的說明了人間佛教的性格。人間佛教重視的是現世人生的富樂,人間佛教就是要把淨土建設在人間,讓人當生就能「現證法喜安樂」,而不是把希望寄託在死後才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所以我在開創佛光山的時候,就立意要把佛光山建設成為生亡皆可往生的人間淨土。
我的信念是:佛光山就是極樂淨土,佛光山就能給你安養,因此我們設有佛光精舍,讓護法衛教的信徒及功德主們,到了老年的時候能在佛光山頤養天年,而不一定要往生以後才到西方極樂世界,讓阿彌陀佛來補償他。我認為我們要把幸福、快樂在當下成就,不必將希望寄託於未來;今生行善、修持的所有福慧功德,現生就可以得到回報,而不必把希望寄託於來生。
所以,佛光山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就是要讓佛教落實在人間,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落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上。
據說,梁漱溟先生到了九十四高齡時,也就是一九八七年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時,他第一個出席發言,並且說了以下這段話:「我是一個佛教徒,從來沒有向人說過,怕人家笑話。一個人有今生,有前生,有來生。我前生是一個和尚,一個禪宗的和尚!」
可見梁先生最終還是肯定佛教,還是回到佛教的信仰裡來,因為人間需要佛法,佛法是人生的慈航,是生命的燈塔,一個人有了佛法,就如在茫茫大海裡找到了得度的舟航,又如在漆黑的暗夜裡看到了指引的燈光,人生就不至於迷失、墮落。即使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挫折,只要有佛法的指導,都能安然走過。
記得有一次,慈容法師跟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中年男士因為事業失敗,被債務逼得走投無路,在心灰意冷,對人生無比絕望的情況下,他想要自殺求得一死百了。
自殺前,他打了一通電話到寺院裡來,接電話的慈容法師瞭解事情原委後,再三的勸慰,並且鼓勵他不要對人生感到絕望,請他不妨先到道場裡來談談話,或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人生一定還能尋得個轉機。
結果掛完電話沒多久,這位男士帶著滿臉愁容的來到道場,慈容法師一方面安慰他,同時巧妙的問出他家裡的電話,暗中請人通知他的家人。最後在慈容法師的佛法開導下,男士的心情終於漸漸平復,這時他的家人也接到通知趕到道場,一家人見面相擁而泣,慈容法師只得再給他們一些開示、勸慰,後來終於在太太、兒女的陪伴下回到家裡去。
一個月後,慈容法師接到這位男士的電話,再三感謝慈容法師在他萬念俱灰時,給他開導、鼓勵,讓他得以重新站起來,現在他的債務經與債權人協商,已經獲得解決,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他說,如果沒有慈容法師,沒有佛教,就沒有現在的他,他的生命是因為佛法而獲得重生。
其實世間上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問題在於能不能得遇佛法,肯不肯依止佛法。因為世間上再多、再大的問題,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天災以外, 都是源於人為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困境,解決世間的問題,唯有靠人類的自我覺醒。
佛法能啟發人類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能使人轉迷為悟。人生處世,不是迷,就是悟,一念迷,愁雲慘霧;一念悟,慧日高懸;迷悟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學佛就是為了「轉迷為悟」,也就是要「轉識成智」,能夠轉識成智,才能「轉苦為樂」、「轉凡成聖」、「轉煩惱為菩提」,才能免於生死輪迴。
因此,過去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弘揚「人間佛教」?答案很簡單,因為人間需要佛教!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的苦難,很多的問題,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缺陷不圓滿,人生要如何求得圓滿?唯有學佛才能充實人生、認識人生、證悟人生,只有學佛才能圓滿自己、完成自己。
我曾經把自己的一生,以每十年為一個時期,規畫出「成長、學習、參學、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等人生的八個時期,最後我把一切都回歸到「佛法」裡,因為在佛法的「一真法界」裡,生命才能圓滿。
我提倡人間佛教,就是為了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到生活裡,希望佛法能深植在每個人的心田中,讓人人心中有佛,那麼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耳中所聽到的都是佛的聲音,口中所說的都是佛的語言,心中所想的都是佛的恩德;當身心獲得淨化,當下就能轉識成智,就能過著解脫自在的佛化生活,這就是人間佛教所提倡的修行法門,也就是希望從身心的淨化來實踐六根清淨的淨土。
為了讓佛法落實生活,我一生用心最多的,就是努力把佛法「通俗化」,我覺得佛法不一定要講得玄奧難懂,只要能給人正見、正覺,以及幸福、安樂,就是最完美的佛教。因此,為了把佛法講得通俗易懂,在我最初走上弘法之路時,往往為了把艱澀難懂的名相,以及深奧難明的義理,用生活性的語言表達,或是藉由一則則故事、譬喻、事例來詮釋,每次講演前,總是挖空心思,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及心力來準備教材。
例如,佛教的很多經典裡,經常提到佛陀說法時通身放光;但是我告訴信徒,其實每個人都能「放光」,只要我們臉帶笑容,就是臉上放光; 我們口說好話,就是口中放光;我們手做好事,就是手中放光;我們心存好念,就是心中放光,因此不必從佛陀說法時如何放光、如何殊勝去探究,重要的是每個人自己都能「放光」才要緊。
除了用心於通俗佛法的講說之外,為了接引不同年齡層、不同工作領域的社會大眾學佛,我也總是學習觀世音菩薩,隨緣、應機說法,例如我對青年談「讀書做人」,對婦女談「佛化家庭」,對老人談「安度晚年之道」,對兒童談「四小不可輕」,對建築業談「命運的建築師」,對美容師談「美容與美心」,對文藝作家談「文學之美」,對科學家談「佛觀一鉢水,八萬四千蟲」,對宗教界談「宗教之間」,對政治界談「佛教政治觀」,對國際人士談「文化交流」,對海外華僑則勉勵他們要「落地生根」。
我覺得《普門品》裡,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不捨一個眾生,不捨一個法門。過去的佛教因為只重視念佛、拜佛,失去了許多信徒;事實上佛教是要普度眾生的,普度眾生就是要讓大家歡喜什麼就做什麼。你不念佛,可以禪坐;你不喜歡禪坐,可以抄經、拜佛;你不歡喜拜佛,也可以到寺院來吃素菜;你覺得素菜吃不習慣,也可以到道場來談話聯誼,或是唱梵唄、聽音樂;甚至你不信佛也沒有關係,你可以行佛,替佛教動員大眾一起來做善事。所以我們提倡的人間佛教,就是多元化、多功能的弘化,就是依大家的根機需要,施設種種法門來實踐佛陀的「觀機逗教」,這就是人間佛教。
甚至過去一般寺院的共修,都只是念佛、拜懺、誦經、坐禪等,但是我認為共修不但指念佛會、禪坐會,還應該包括佛學講座、讀書會、座談會、問題討論,乃至各種活動等。
因為人間佛教不能只是閉門空談理論,而是要能走出去,要能弘揚,要能推動,才能落實在人間生活裡,因此舉凡著書立說、講經說法、設校辦學、興建道場、教育文化、施診醫療、養老育幼、共修傳戒、佛學講座、朝山活動、掃街環保、念佛共修、佛學會考、梵唄演唱、素齋談禪、軍中弘法、鄉村布教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所要推動的弘化之道。
人間佛教透過舉辦各種活動,作為一種接引的方便,同時也是在實踐佛法。例如佛光山連續舉辦兩年的國際水果節,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在幫農民賣水果,但實際上這是佛教慈悲、智慧、利他、服務的精神體現,是佛教全然無我、無所求的奉獻,也是佛光山「非佛不作,唯法所依,集體創作,制度領導」的宗門思想之實踐,透過這個活動,讓農民乃至社會大眾深受感動,繼而對佛教生起信仰,這就是佛法。
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般若為用」,只要契合佛法,只要善於運用,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上弘下化的好道具,因此我認為人間佛教的修行,不是個人的了生脫死,而是全方位的弘法利生。
人間佛教就是把「世俗諦」與「第一義諦」融攝起來,有次第地引導人循序走入佛法堂奧,幫助人運用佛法智慧來解決人間的種種問題,並且漸次開發佛性,讓人獲得解脫自在,讓生命得到究竟圓滿,所以人間佛教是「真俗圓融」的佛教。
甚至《華嚴經》的「理事無礙」,就是人間佛教。我覺得世間的各種思想、學說,不管再怎麼精闢、先進,如果不能對人類的幸福有所增進,都將成為空談。佛法也是一樣,儘管佛教的真理如何甚深微妙,如果不能落實到生活裡,讓人受用,給人利益,也是形同虛設;反之,能讓人受用,才有價值。
在我自己的一生當中,自認為一直都很用心地在推廣「人間佛教」,當我在講述佛法時,要讓大眾聽得懂;書寫文章時,要讓大眾能體會;興建道場時,要讓大眾用得上;舉辦活動時,要讓大家能參與;開辦法會3時,要讓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時,也總是會提供語文翻譯,我隨時隨地顧及大眾的需要,因為實用的佛教,才是人們所需要的佛教。
甚至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與眾生的根機,早在一九五四年,我率先發起倡印精裝本的佛書,我提倡街頭布教;慢慢地,我又將之發展為監獄學校的弘法以及電台、電視的講演。我組織了全台灣第一個佛教的歌詠隊,從事環島布教,宣揚佛法教義。五十多年來,我努力將寺廟演進為講堂,將課誦本演變成佛教的讀物,將個人的修行擴展至集體的共修,將誦經轉化成講經;甚至為了擴大在家信眾參與弘法的空間,我創辦了國際佛光會,設立了檀講師的制度,希望讓人間佛教的藍圖,逐步在佛光普照的理念下,一一實現。
因此,我自覺我一生不是只有研究佛學,我是研究佛教;佛教太龐雜,不光只是研究佛法,所以我不敢自承是佛教的義理通家。不過我雖然沒有時間一門深入,但我自覺自己稱得上是廣博多聞。因為我提倡「人間佛教」,我研究的是佛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法,既是教育,就必須透過各種方法、管道來弘揚佛法,而不能只是安居一處,深入研究佛學。
因此,我一生創辦很多的佛教事業,包括文化、教育、慈善等,而且經常舉辦各種活動,諸如學術的、社教的、公益的,以及各種法會、共修等,尤其佛光會每年所辦的活動,更是不知凡幾。諸如「七誡」、「三好」、「慈悲愛心人」、「把心找回來」等活動,都是為了淨化人心、和諧社會的教化活動。
甚至為了讓佛教走上現代化、年輕化、知識化、國際化,我不斷在改革各種不合時宜的制度、行事、觀念,以及對佛法義理做出新的詮釋等。
我在十二歲出家之後,就一直想要革新佛教,因為我覺得既然有機會出家,就應該好好弘揚佛法,因此凡是有礙佛教發展的一些陋習、弊端,都應該一一改革。為此,多年來我從制度、教育、文化、弘法、觀念、儀軌、事業等方面,作了諸多的革新,包括:
在制度改革方面:以民主選舉方式產生住持、制定僧眾序級考核、成立「佛光親屬會」與「功德主會」、制定「檀講師」制度、倡導寺院功能多元化、不由中國佛教會發戒牒而逕行傳受三壇大戒,以及改變中國佛教會「不團結、收紅包、趕經懺」等陋習。
在教育改革方面:創辦了第一所連續五十年招生不間斷的佛學院,並且遍及五大洲均有分部。另外,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南天等多所社會大學,以及成立都市佛學院、勝鬘書院、社區大學等。
在文化改革方面:成立多所美術館,編輯佛教文學書籍、重編大藏經等。
在弘法改革方面:以歌舞傳教、透過電視弘法、發行人間福報、成立雲水書車,乃至首創婦女法座會、採用遠距教學、網路視訊等。
在儀軌改革方面:舉辦短期出家、佛化婚禮、菩提眷屬、青少年成年禮,以及兩天一夜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
在福利改革方面:為僧眾訂定休假、醫療、進修等福利辦法,以及成立公益信託基金,從事各種社會公益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對佛教的改革,並非一味的打倒舊有,我覺得改革不是打倒別人來樹立自己,而是應該相互融和,因此雖然我主張佛教要革新,但也不排斥傳統。例如,過去的信徒只在初一、十五才到廟裡拜拜,但我提倡「週六念佛共修」;直到今天,舉凡台灣全省的別分院,甚至全世界的佛光山道場,每週六晚間都會同時舉行念佛共修。
過去一般信徒的往生佛事,都要拜懺誦經,甚至放焰口,我則以「隨堂超薦」來代替。我覺得不一定要由個人獨力出錢,如此負擔太重,可以改在共修時,讓有緣人一起來共同為父母、祖先隨堂超薦。
我自己一生不趕經懺,我重視文化弘法,但在來台之初就提倡「藥師法會」及「光明燈法會」等,因為我覺得佛教的信仰儀式也很重要。何況眾生根機不同,各有得度的因緣,因此我自己不做的,也不一定就要排斥他人。
由於我的革新不是打倒別人,不是否定傳統,而是尊重他人,是融和傳統與現代,因此今天人間佛教能被大家肯定、認同。尤其我對佛法的義理思想,也提出一些觀念的改革,我主張以「行佛」代替「拜佛」,我提倡「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念」等三好運動來淨化三業;我制定「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作為佛光人的工作信條,我提出「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作為大眾的處世準則,我以「忙就是營養」、「為信徒添油香」、「儲財於信徒」、「當義工的義工」、「學佛不是個人清修,而是要為大眾服務」,以及「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等理念,作為僧眾的修行準則。
尤其我提出「五戒就是不侵犯」、「我是佛」、「建立心中的本尊」、「業是生命的密碼」、「行善不造惡就是基因改良」、「做自己的貴人」等佛法新詮,也都能讓大家普遍接受並廣為流傳,這也讓我頗感欣慰。因為我覺得讓人聽了能懂、能實踐、能受用的佛法,才是人間佛教。
過去的佛教所以不能普遍,就是因為生活中沒有實踐佛法,例如,佛教叫人要慈悲、忍耐、結緣,但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尤其自古以來,佛教受到社會最大的扭曲與誤解,就是把佛教當成是度死的宗教,一般人總在喪葬的時候才想到要採用佛教的儀禮,平時結婚、生子、祝壽、喬遷等喜慶時很少以佛教的儀式進行;因為平時不知道佛教有何用,總要等到人「死」才想到需要佛教誦經超度,致使佛教難以融入「生」活裡。
為了引導社會人士重新估定佛教對人生的價值,不要總是等到往生時才想到佛教,「生」時更需要佛教。因此我為佛教設立一套「人生禮儀」,希望佛教家庭在嬰兒一出生時,就要到寺院取名,寄養給佛祖;求學時則要行入學禮;乃至成年有弱冠禮、結婚有佛化婚禮、生日有祝壽禮,甚至往生佛事也能依佛教儀禮舉行,讓佛教徒在生活中,舉凡生老病死、婚喪喜慶,都能有佛法為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歡喜安詳。
記得一九六○年我為名畫家李奇茂、張光正夫婦主持佛化婚禮,這是佛教的第一次佛化婚禮。我覺得青年男女經過合法的程序結為夫妻,之後成家立業;「家」是生命的延續,是個人身心調和、價值觀念養成的基礎。
佛教一向很重視家庭關係,在《善生經》、《大寶積經》、《優婆塞戒經》等諸經典中,都有佛陀教導信眾如何實踐家庭倫理的記載。現在日本佛教,他們的信眾也都是以檀家(一個家庭)為單位來計算,而不是個人,因為唯有如此,才容易把佛法帶進家庭,融入生活。
佛光山在度化信眾上,也是積極朝這方面在努力,所以佛光山所辦的活動、法會,都是邀請夫婦、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