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harma Words 10 - The Human World is Filled with Joy 《星雲法語10-歡喜滿人間》
Scroll 2: Treasures Passed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 Views on Food and Drink 卷二 傳家之寶 飲食觀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二 傳家之寶 飲食觀我們需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但有時候因為飲食出了毛病,病從口入,時間久了,引發為慢性疾病,嚴重的還會喪失性命。其實很多疾病的產生,常是個人飲食觀念的不正確,所以佛教倡導以「食存五觀」來對治、調理。佛教的飲食觀有五種涵義:
第一、受用飲食,當如服藥:飲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身體的健康。但是現代人習慣挑肥揀瘦,使得文明病猖獗。所以我們吃東西不一定要貪圖美味,應該把它當成如服藥健身一般。
第二、美味增減,好惡平等:很多人常因食物不合口味,就隨意丟棄、浪費。禪門裡講求「吃現成飯當知來處不易」,除了是對供養者的一份感恩之外,更是要我們養成知足惜福的習慣。我們應該學習弘一大師的「鹹、淡有味」,對於喜歡、不喜歡的都要以平等心來接受。
第三、除饑除渴,藉假修真: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如果沒有飲食的輔助調理,很容易因饑渴而生病。身體雖然是會生病、會老化死亡的臭皮囊,但我們也要藉假修真,把握短暫的生命,來完成個人的理想或道業。
第四、如蜂採華,不損色香:現代人為了滿足口腹,不斷大量的蓄養和違法栽植,不但讓動物痛苦,對環境也造成了傷害。《佛遺教經》云:「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對於飲食,我們也要像蜜蜂釀蜜一樣,對生存的這個世界不可損傷太多,否則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
第五、知量知時,遠離貪著:現在市面上各類餐館或飲食包裝,都強調「吃到飽」、「加大量」。此外,除了正餐,各種消夜零食也誘人垂涎三尺。對食物貪著的後果,就是瘦身館、減肥中心的四處林立。因此,遠離貪念、定時定量,才是最不花錢受罪的健康之道。
飲食能提供我們身體所需的養分,而穩定的情緒,則對人體臟腑氣血能起良好的影響。唐朝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說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喜怒不除、聲色不去、滋味不絕、神慮精散」。有正確的飲食觀,並時時保持寧靜平和、歡喜自在的心情,相信定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第一、受用飲食,當如服藥。
第二、美味增減,好惡平等。
第三、除饑除渴,藉假修真。
第四、如蜂採華,不損色香。
第五、知量知時,遠離貪著。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