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8: Buddhism and Study about the World - Class 5: Buddhism and Philosophy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八 佛教 第五 佛教哲學

  哲學人類思惟呈現,「哲學西方稱為意謂智慧真理追求佛教教理也是真理方法尤其佛教教理內容深廣微妙宗教世界佛教離苦得樂真實究竟學術領域佛學宇宙人生圓滿透徹思想哲理*1。佛教哲學對於自然宇宙人生種種問題思惟探求哲學缺乏宗教實踐因此佛教哲學存在相容人生探討佛教哲學來得究竟圓滿受用

  哲學西方哲學*2、中國哲學*3、印度哲學*4三大體系佛教源自善於冥想印度古國思想龐雜中國大熔爐經由文化衝擊使得緣起性空」*5根本思想佛教哲理更加精湛開展哲學義理宗教哲學整合最佳詮釋

  哲學探討根本問題即是宇宙人生本原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存在本原追溯唯一真實存在即是上帝上帝創造主宰整個世界然而佛教並不承認一個主宰者存在萬物不是真實存在萬物上帝主宰而是法爾如是因緣所生無常無我因緣和合暫時存在絕對獨一存在論

  既然諸法因緣所生」,獨自存在實體那麼認知這個世界主體佛教早期瑜伽行派後期唯識宗認為世界上一切現象心識」*6變現出來佛教對本現象認識論西方哲學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質現象對立本質事物自身根本性質現象則是事物本質外在表現這種內外(精神物質)二分易於唯心主義唯物主義佛教唯識做為認識論對比唯心」、「唯物辯證即可免除對立矛盾因為外境現象心識變現心識變現所以唯識勝義上來唯心

  世間萬物因緣所生所以無自性雖是無自性假名因此中觀學派究竟真理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因緣所生一種假名中論:「因緣所生即是假名中道。」這種無自性假名有的世間性相就是第一義中道這種立論龍樹八不」*7佛教有名辯證法也是佛教特有哲學思考

  佛教緣起法中觀唯識思想下來開展中國八大宗派宗派立論基本上離不開緣起性空哲理緣起開始涅槃終極開展佛教哲學義理真理具體內涵展露無遺

  然而哲學目的不僅限於理論辯說而且能力實踐佛教宗教立場而言具有賦予生命終極關懷意義人生離苦目標因此佛教哲學人生目的即是涅槃西方哲學宇宙人生探討偏重真理知識追求未能提供實質修行法門所以目標佛教不同西方外在現象探究本質佛教內在心識來看外在事物所以方法不同因此孫中山先生佛學哲學」,佛教教義不僅具有實踐法門宗教內涵合理性客觀性必然性思想理論作為實踐依據

  總之佛教浩瀚經典之中不但充滿高深微妙哲理尤其佛教並不推崇純粹哲學理論探討佛教本質尋求生命自我解脫自我覺悟涅槃因此佛教哲學價值不在真理論辯理論建立而是著重實用意義實踐佛教哲理宇宙人生現象詳細說明目的不是思想哲理探討而是尋求如何解決問題方法達到解脫所以自身生命昇華老病苦惱解脫乃至當今社會貢獻均提全面積極關懷佛學哲學精妙卓越

注釋

*1 佛法大海,「」,宗教信念;「智能」,則是哲學體現佛教哲學甚深

*2 西方哲學古希臘神話脫胎經歷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時期近代哲學系統以前來得精細根本精神仍然希臘哲學產生法治思想倫常關係基礎開展守法精神培養守法精神羅馬統治地中海沿岸發展高峰羅馬式微希伯來耶穌宗教信仰後者強調人性另一層次宗教博愛精神

*3 中國哲學起源自然界觀察殷商早期哲學思想占卜巫術結合八卦即是人們長期觀察自然現象形成一種觀念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爭鳴哲學思想繁盛時期黃老治世武帝百家儒術直至佛教傳入中國三家儼然成為中國哲學思潮主流

*4 印度哲學最早吠陀」,宗教神話頌歌禱文奧義書時期宗教神話內容思惟論證方式探討本質宇宙根源精神世界關係婆羅門教吠陀根本經典婆羅門教發展順世論佛教耆那教不同哲學

*5 「孤起」,佛教哲學形式是以緣起性空基準所謂緣起」,諸法生起因緣因緣成熟佛教哲學即是在此緣起法發展一門宗教哲學

*6 八識眼識耳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宇宙萬有種子世間種種現象皆是由此瀑流種子變現成唯識論:「一切法由此涅槃。」另外唯識義理對於世間存在現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明一切法存在心識變現佛教哲學認識論

*7 所謂八不」,中論》:「不生不滅不斷不一不出。」龍樹以此八不外道小乘部派法執說明萬法緣起無自性無生一異不可生滅一異

習題

佛教哲學相容差異性

佛教哲學世界本原看法

佛教哲學對本現象關係看法

何以佛學哲學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