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7 - Organization and Ceremonies 《佛教叢書7-儀制》
3. Make a Pilgrimage to a Temple - 5. Forms of Dharma Service 參、寺院巡禮篇 五、各種法會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參、寺院巡禮篇 五、各種法會法會又作法事、佛事等,是佛教為誦經、說法、供佛、施僧等宗教活動而舉行的集會、儀式。自古以來即十分盛行,信徒參加法會,無不希望得蒙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加被,消災增福慧。
「法會」者,以「法」相「會」也,因此法會中必定有佛法的開示。以佛法令信徒生起信心與法喜,此為法會的舉辦目的。其種類甚多,茲將一般寺院較常啟建的各種法會介紹如下,以利信徒參加,獲得法益。
(一)禮拜千佛法會
逢年過節,各地均有不同風俗,在佛教,佛弟子們過年的第一件大事,則是到寺院拜佛,禮讚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依《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載,彌勒菩薩出生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曾發誓願:「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釋迦牟尼佛曾預言授記,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將下生此世間,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以其代釋迦佛說教之意,稱作一生補處菩薩,至彼時已成佛,故稱彌勒佛或彌勒如來。
彌勒菩薩常坐鎮於山門口,意喻修學佛法,首先要培養歡喜心,開拓心境,包容一切的大肚量。彌勒菩薩聖誕是農曆正月初一,因此各寺院道場皆在此期間舉辦禮拜千佛法會,歡歡喜喜慶祝當來下生彌勒佛的誕辰,我覺得最好的慶祝方式,莫過於發揮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的精神,將歡喜的種子布滿人間。人,往往在懷疑、誤會、嫉妒、無明之中,自惱惱他。如何才能從煩惱的圈子裡走出來呢?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惟有自己打從心裏為他製造歡喜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程序:
*1爐香讚
*2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3般若心經
*4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遍)
*5禮拜千佛名號
*6三皈依
*7回向
*8午供
*9開示說法
(二)上燈法會
叢林寺院在每年春節皆有上燈法會,如佛光山在春節期間舉行春節平安燈法會,並在每天晚上七點三十分在成佛大道舉行上燈法會,希望藉著燃燈供佛,點亮社會大眾智慧的心燈、慈悲的心燈、清淨的心燈和恭敬的心燈,找回自性的光明。
程序:
*1詩歌偈語教唱
*2開示說法
*3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三稱)
*4藥師灌頂真言(七遍)
*5藥師佛號(拜願)
*6祈願祝禱(和尚念祝禱文)
*7回向
又一般寺院在農曆正月十五舉行上燈法會,其程序為:
*1爐香讚
*2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三稱)
*3藥師灌頂真言
*4藥師偈
*5稱念藥師佛聖號
*6三皈依
*7回向
(三)春節平安燈法會
生活在這個世間,最需要的就是光明,沒有光的地方,一片黑暗、一片荒寂。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中,我們靠著一座燈塔給我們指引航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日光燈、家用燈,給予我們方便,讓大家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像白天一樣生活得自在逍遙;街道上的紅綠燈,適當地給予指揮,讓車輛行駛暢通,以利交通安全。如今在這個地球村,居住著各種族人士,最重要的是能有一盞佛燈,照耀著我們平安幸福,照耀著我們光明吉祥。佛光山每年春節舉行平安燈法會、上燈法會,乃至世界各別分院舉辦光明燈法會等,是希望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點亮一盞慈悲的燈,點亮一盞智慧的燈。一個人即使物質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變得充實、富有。此外,我們還要點亮一盞歡喜的燈,點亮一盞信仰的燈,假如內心有了歡喜、信仰,比世界上有形的財富更為重要。我們更要為社會、為全世界點亮一盞和諧的燈,點亮一盞彼此尊重的燈,大家仰仗著這盞燈,互相尊重,同體共生,那麼,居住在這個地球上是件多麼美好的事。
我們希望藉著點燈,能為世間點亮一盞和平的燈光,讓國家與國家和平相處,讓種族與種族和諧友愛。當我們有燈光的時候,並不覺得它的重要,一旦周遭一片黑暗,就會感到非常恐慌。平常我講佛是什麼,大家並不知道,也不容易看得到,其實,佛好比光,光能破除黑暗,給予溫暖,轉生成熟。同樣,佛的光能破除我們內心貪、瞋、癡煩惱無明的黑暗,溫暖我們的心,圓滿我們的人生、人格、未來,成就一切功德。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十五上燈,十八落燈,十九算帳,二十動身。」台灣的民俗裡,有廟會燈、元宵上燈、提燈;我們的佛教,有光明燈、平安燈。因為有光才有溫暖,有光才有熱量,有光才有照耀。每年正月初一有平安燈,平常的日子有光明燈,父母為子女點燈,希望子女聰明乖巧;子女為父母點燈,希望父母身體健康;有的人為自己點燈,希望自己未來順利;也有的人為世界點燈,希望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人生最美,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心中有一盞明燈。
我呼籲大家能在希望的燈下找回自己,讓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感覺:我今天找到了自己,我要把真正的自己帶回家,把點亮希望的燈帶回家,把佛光平安帶回家,把所有大家給我們的因緣帶回家。
「上燈」是在佛菩薩的加被下,點亮自我內在般若、善良、正見、平和的心燈,讓我們做個明理、慈悲,又有包容心的快樂人。依經典記載,點燈的功德有:
1.雙目四肢永遠完好,不生缺陷。
2.身無病痛,嗓門柔軟,聲音妙好。
3.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
4.視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細物。
5.生活安穩,衣食豐足,心無所懼。
6.身心自在,善財珠寶滾滾而來。
7.可以獲得美麗瓔珞及幽美林園。
8.身體健康強壯,充滿生命活力。
9.不會與人發生口角打鬥等事。
10.不會生無明煩惱。
佛光山於每年春節舉行春節平安燈法會,為點燈的海內外善信禮拜千佛,回向祝福,其程序同禮千佛法會。
(四)觀音法會
在中國、日本、韓國,說到「觀世音菩薩」、「觀音老母」,那是沒有人不知道的。菩薩的聖像金容,在都市、村莊、船上,差不多有人煙的地方,都有人供奉。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觀音菩薩的慈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中。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聖誕,六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這三天,各寺院道場都會舉行觀音法會乃至打觀音七慶祝。一般民眾也都會相偕至寺院禮拜,以感懷菩薩的大慈大悲。
程序:
1.觀音法會
*1楊枝淨水讚
*2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3開經偈
*4普門品
*5觀音偈
*6稱念觀音聖號、繞佛
*7三皈依
*8回向
*9午供
*10開示說法
2.觀音七
*1楊枝淨水讚
*2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3開經偈
*4普門品
*5觀音偈
*6觀音聖號(繞佛)
*7歸位(坐下繼續念佛)
*8止靜、開靜(繼續念佛)
*9三皈依
*10回向
我們禮拜觀世音,尊敬觀世音,紀念觀世音,主要是為了學習觀世音菩薩的什麼功行呢?
1.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應化
觀世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以及普門示現,度化眾生的事蹟,實在是我們的榜樣。為了推動人間佛教,我一直在努力地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應化神通:我常常一下子飛到歐洲,一下子又在美洲,等一會兒又前往澳洲;為了接引外籍人士,我到天主教、基督教的國家弘法,為了度化海外華僑,我又到回教的國家傳教……。事實上,大家都可以來做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像信徒們今天發心在道場的殿堂服務,下次又積極地參與佛光會的活動,這就是佛陀的法音宣流,諸菩薩的隨緣應化啊。
2.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自在
自在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去創造,如果我們能自在和任何人相處,任何事我們能自在處理,任何道理我們能自在通達,一顆心能使它自在無礙,任何時間我們都能自在修持,任何逆境我們能自在克服,時時能做到隨人自在、隨事自在、隨物自在、隨心自在、隨緣自在、隨境自在、隨處自在、隨時自在、隨理自在,那麼,我們自己不就成了觀自在了嗎?
3.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我們可以沒有金錢、沒有愛情、沒有學問,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不可以沒有慈悲。一般人只是對喜愛的人慈悲,對不喜歡的人就不慈悲;只對自己家屬親人慈悲,對外人或不相干的人就不慈悲。這都是因為缺乏平等的慈悲。而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是以平等的慈悲、無相的慈悲、積極的慈悲、無對待的慈悲以及無貪求的慈悲去對待一切有情眾生。
4.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智慧
〈普門品〉中,佛陀一直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無盡意菩薩聞後,就將代表智慧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表示度眾不光是要有慈悲,更要運用智慧;而觀世音菩薩卻不肯接受,這是因為在他的慈悲中已經具足智慧,並不是沒有原則的濫慈悲。最後在釋迦牟尼佛的解說下,觀世音菩薩接受了瓔珞,將其中的一份供養現世眾生的領導中心──釋迦牟尼佛,另一份供養代表一切有情的真理法身──多寶佛塔。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慈悲中的智慧是多麼清淨莊嚴啊。
如何做個日日觀音:
1.悲傷的時候有歡笑的表情,歡笑的時候有悲傷的掛念。
2.忙碌的時候有輕鬆的感受,輕鬆的時候有忙碌的進取。
3.貧窮的時候有富貴的自尊,富貴的時候有貧窮的謙虛。
4.急躁的時候有緩慢的修養,緩慢的時候有急躁的精神。
5.受苦的時候有快樂的觀念,快樂的時候有受苦的心情。
6.發怒的時候有慈悲的心腸,慈悲的時候有發怒的認真。
7.得意的時候有失落的想法,失落的時候有得意的喜悅。
8.擁有的時候有喜捨的個性,喜捨的時候有擁有的感受。
(五)浴佛法會(佛寶節、佛誕節、浴佛節)
據《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載,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於四月八日生下了悉達多太子,四天王以香湯浴太子身。又《普曜經》載,悉達多太子降誕人間,九龍以香水浴聖尊。後世佛教徒為慶祝教主佛陀誕生,每於農曆四月八日(或國曆五月的月圓日)舉行浴佛法會。
「浴佛」,佛真的要我們替他洗浴嗎?其實只不過是藉外在的佛來滌洗我們的內在佛,浴佛主要是在淨浴我們的心。
慶祝浴佛節,我們應該以「道德人格」、「慈悲心」、「尊重他人」等莊嚴的心態來慶祝佛誕節。
程序:
*1戒定真香讚
*2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3心經
*4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唱)
*5佛寶讚
*6讚佛偈
*7念佛、繞佛
*8三皈依
*9回向
*10浴佛(唱浴佛偈)
*11午供
*12開示說法
舉行浴佛法會,有幾種意義:
1.今日社會可說人心不古,平常我們身體髒了可以用水洗淨,衣服髒了也可以用水洗清;但人心的污穢黑暗,則要用佛的法水洗滌,我們在此舉行浴佛法會,實際上是藉此來洗滌我們的心靈。
2.在佛門中有南北傳、顯教、密教,各宗各派,各寺院也供奉不同的佛菩薩聖像,信眾可以依自己所修持的法門親近不同教派或禮拜與自己相應的佛菩薩。但佛陀只有一個,是各家各派都要共同尊敬的對象,故藉此浴佛的節日來凝聚佛教徒的力量。
3.基督教徒對其教主的聖誕都非常重視,每逢聖誕節,舉國上下都狂歡熱鬧。今後希望佛教徒對佛陀的聖誕也要舉辦很多活動來紀念,如:講座、花藝展、園遊會、聯誼會等等,並集合信眾一代代將信仰的燈傳承下去。
4.在韓國,「佛誕節」是國定假日,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也有衛塞節,很希望我們的政府讓「佛誕節」通過法令,也成為我們的國定假日,讓廣大民眾以浴佛來淨心,對社會一定有很大貢獻。
(六)盂蘭盆法會
農曆七月,在佛門又稱為僧伽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佛陀在世時,就有供僧儀式的傳承,據《盂蘭盆經》載,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以天眼通看見母親墮在餓鬼道中,皮骨相連,心痛如絞,立刻施展神通,以缽盛飯,往餉其母,然而飯食皆變成火焰。目犍連為了度脫母親,乃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因此指示目犍連可在七月十五日僧眾結夏安居圓滿時,以百味飲食供養僧眾,能得無量功德,救度七世父母。
我國最早行盂蘭盆會者,傳為梁武帝,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普施諸寺,後來蔚為風氣。民國以來,寺院仍然遵循往例,舉行盂蘭盆法會,在誦經施食以外,並有供僧大會。
程序:
*1爐香讚。
*2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3開經偈
*4盂蘭盆經
*5三皈依
*6回向
*7午供
*8開示說法
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門稱為佛歡喜日,與一般民間所稱的中元意義不一樣。「佛歡喜日」是指在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後,有不少精進的僧眾在這段時間用功開悟,而令佛非常歡喜,所以名為「佛歡喜日」。在這一天供養開悟或有修有學的僧眾,依其功德超薦回向往生父母,可令其超生。因此,佛陀在世時,就有供僧儀式的傳承,「供僧」在中國社會民間是頗受注重的一件大事。三十多年前我就一直倡導佛教徒要向政府爭取佛教的國定假日,如四月八日為佛寶節,七月十五日為僧寶節,十二月八日為法寶節……,並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讓僧俗二眾多一些聯誼的機會,並藉著供僧,供養「僧服」,讓僧眾服裝統一、禮儀統一、規矩統一、稱呼統一……,在一切「統一」之下,自然佛教界的力量就能凝聚,而不再為表相的不同而自我分裂,削減力量。
三十年前,我在宜蘭雷音寺、高雄壽山寺時,便已推動孝道、功德、供僧、道糧等活動。近幾年來,齋僧大會上已形成一種模式,其籌辦內容只是動員各方人力、物質、在家信徒、義工……訓練幾個月來發心服務;僧眾則舟車勞頓,南北奔波,吃一頓飯,受供養金,領紀念品。事實上,「供僧的意義」在於:
1.是供養一年,不只供養一天。
2.是供養未來,不只供養現在。
3.是供養十方,不只供養一人。
4.是供養學道,不只供養熱鬧。
經云:「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又云:「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三寶。」
在《四十二章經》上也云:「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位無修無證者。」
供養僧眾的方式除平常的十供養、四供養外,更有:
1.說好話的供養:多說佛教的好話、出家眾的好話。
2.獻時間的供養:撥出時間來為佛門服務,發心幫忙掃地、燒菜、種花……等。
3.接引人的供養:對初機接觸佛法者,要給予愛語指引。
4.心香一瓣的供養:對佛教有心,是無上的功德。
(七)地藏法會
孝道的思想,幾千年來深深影響著中國的社會,從歷代典籍掌故的記載,可以明瞭中國對孝道的重視。
佛教非常重視人倫關係、道德綱常,尤其注重孝道的實踐。經典中有關孝道的記載非常繁多,如有名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根本就是闡揚孝道的經典。
從佛陀的教誨中,不難看出佛教對於孝道的重視,佛陀不僅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當世父母,更要孝順七世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父母。
《地藏菩薩本願經》被稱為佛教的孝經,地藏菩薩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深弘誓願為緣,千百年來,為世人指出了成佛路,為佛法點出了長明燈,受到民間廣大的尊崇與信仰,被尊稱為「大願王」。
每逢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時,善信男女都會到寺院中供養香花,諷誦《地藏經》或稱念菩薩聖號,一方面期以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力加持,以超薦祖先眷屬,孝親報恩,另一方面更期能效法地藏精神,發地藏之大願,行地藏之大孝,度脫一切有情。
程序:
*1爐香讚
*2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三稱)
*3開經偈
*4誦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
*5七佛滅罪真言(三遍)
*6三皈依
*7回向
*8午供
*9開示說法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密深慮如祕藏」,地藏菩薩的德號有其特殊的含義:
「地」:
1.能育,大地能育萬物,菩薩亦能培育聖行。
2.能載,大地能載萬物,菩薩亦能荷載眾生。
3.能生,大地能生萬物,菩薩亦能普孕德用。
「藏」:
1.祕藏,喻菩薩祕藏三德(法身、般若、解脫)。
2.庫藏,喻菩薩如庫中藏有功德,可利濟眾生。
3.伏藏,喻菩薩能開發眾生隱伏的寶藏。
因此,地藏菩薩能普載、滋潤我們,並承擔一切眾生苦難,將其含藏的法寶、功德滿足我們的所求,進而啟發我們的佛性。
農曆七月是「孝道月」,禮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靠地藏菩薩的本願功德可以度我們七世的父母,並拔濟世間眾生的苦難,讓大家皆共成佛道。我們效法地藏菩薩的精神,念地藏菩薩,拜地藏菩薩,自己更應該要效法地藏菩薩的精神,做個地藏菩薩。
(八)藥師法會
農曆九月二十九日是藥師佛的聖誕。藥師佛,又稱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大醫王佛、十二願王,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琉璃光的意義,是:
1.藥:市面上有藥房、藥店、藥局等,因為眾生身體上的病,需要藥房的藥來治療。但是,我們另外還有心理上
的病,必須靠佛法的藥才能治癒。所以這個「藥」對於我們的人生,比藥房、藥局來得重要。
有一尊佛以「藥」為名,這個意義對我們啟示很大,我們不一定要依靠藥師如來的藥來醫治,主要的是應該學習藥師如來,以佛法的藥來救度眾生。
譬如:對一個充滿憂愁、悲傷的人,我給他一個笑容,令他歡喜,笑容就是治療憂愁的藥。一個悲觀消極的人,我說幾句好話安慰他、鼓勵他,使他振作起來,軟言愛語就是藥。有人口渴了,我布施他一杯茶解渴,這杯茶就是解渴的藥。有人肚子餓了,我打齋供眾,這就是療饑的藥。因此,只要我們肯奉獻、服務、結緣,人人就能和藥師如來一樣。
我常說,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世音;同樣的,我們念藥師如來,拜藥師如來,希望大家都做藥師如來,施人以笑容、愛語、茶水、食物、歡喜、鼓勵……把一切不好的毛病都治癒,這就是藥師如來的佛心。
只是,我們現在的社會,有許多人不肯給人良藥,反而施毒藥,譬如以冷言冷語譏諷別人,以消極悲觀的語言刺激別人,甚至搬弄是非,說妄語等,這就如同假藥害人一樣。所以我們稱念藥師如來名號,應該學習藥師如來以慈悲、歡喜的真藥給人。
2.師:世間上,學校裡有很多老師,社會中只要對我們有影響力的人,我們也尊他為師。甚至古人留下的名言佳
句,也是我們的老師,乃至一本字典,也是無言之師。有時一經一論、一詩一詞、一字一句,都是一字
師。
所謂「師」者,就是人間的模範,應受社會大眾的尊重。中國人所謂「尊師重道」,意思是尊敬老師的同時,也要尊重道理。
在佛教,稱出家人為「法師」,法師就是要以法為師,以真理當師;也要以法師人,以佛法作人的老師。
世間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師」,因為成佛都能,做老師有何不能?只是,我們應該以什麼來做別人的老師呢?不一定上台講經說法才是老師,有時你很威儀、很莊嚴,令人起恭敬心,別人自然以你為師。你很發心、勤勞,令人佩服,別人也會把你尊為老師。你很明理,時常為人排難解紛,你就是一位明師。
社會上稱做衣服的人為裁縫師,美容的為美容師……。大家稱念藥師如來名號,大家就是美心的老師。因此,大家不僅要做以藥醫人的藥師,更要做一個美心的老師,以佛心來莊嚴、淨化我們的社會。
3.琉璃:琉璃是七寶之一,是寶貝。世間有物質的寶貝,如金銀、珍珠、硨磲、瑪瑙等,但是這裡的「琉璃」是
精神慧命上的財寶。有時我們說一句好話,好寶貴;很煩惱,給我一本佛書解脫煩惱,好寶貴。這些都
比物質上的寶貝重要。所以每個人應該把自己當成琉璃一般寶貝,要像琉璃一般解人困難,增加別人的
幸福、光彩,使人心開意解,平安幸福。
幫助別人不一定要出錢,有時出力氣,說好話,做好事更重要,因為這裡面的寶貝、法寶很多。法寶是人人本來具足的,但是一般人不會應用。有人說,我不會說好話,不會出力,不會做善事;真的都不會也沒有關係,至少我有一顆心,就以「心香一瓣」祝福別人平安幸福,增福增慧。或許別人並沒有真正獲得利益,但是自己的一片好心,足以上達三世一切諸佛,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
4.光:藥師法會期間,大家都會點許多燈。為何要點燈?因為燈光能照破黑暗,令人感到溫暖,就像爐灶裡的
火,可以成熟食物。
世間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和光比較?唯有佛。所謂「佛光普照」,佛如光,所以念佛可以心光開朗;佛如光,可以給我們溫暖、依靠。心中有佛光,才能使我們成聖成賢、成佛作祖、成熟圓滿。
我們念藥師如來,我們也在心中點了燈光,但是我們的光照了多少?
有人問:世間上最可怕的什麼?有人說:鬼。也有人說:人比鬼可怕。因為鬼可以預防,人卻防不勝防。鬼在黑暗的地方害人,人有時也在黑暗中算計別人。不過有的人不怕鬼也不怕人,譬如,太太喊先生「死鬼」,表示鬼也很可愛;有時媽媽喊小孩「小鬼」,表示不討厭鬼。這個意思是說,人有時遇到壞人也不知可怕,必須點亮心燈,才能照破黑暗,識破人情的虛假計謀,才能獲得安全。所以念藥師琉璃光如來,能保護我們平安幸福。台灣的藥師法會,是三十幾年前我首先提倡的。因為我看到信徒都念阿彌陀佛,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其實念藥師如來到東方也一樣。
念阿彌陀佛是希望來生獲得阿彌陀佛的接引,念藥師如來可以獲得現世的富樂。我是提倡人間佛教的,我覺得現世的富樂最重要。現世的富樂不重視,卻把希望寄託在渺不可知的未來,這是不切實際的,況且《藥師經》說,如果有人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藥師佛名也可以往生西方。所以我覺得藥師法門最殊勝,最值得提倡。
藥師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並依此願修行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猶如極樂世界。
我們也要立願發揚藥師濟苦的精神,照顧天下需要濟助的眾生:
一願施捨受苦受難者醫藥,讓他們健康!
二願施捨受苦受難者飲食,讓他們飽滿!
三願施捨受苦受難者衣履,讓他們溫暖!
四願施捨受苦受難者愛語,讓他們愉快!
五願施捨受苦受難者方便,讓他們順利!
六願施捨受苦受難者歡喜,讓他們稱心!
七願施捨受苦受難者無畏,讓他們安全!
八願施捨受苦受難者住處,讓他們安身!
九願施捨受苦受難者尊重,讓他們自愛!
十願施捨受苦受難者信心,讓他們發財!
十一願施捨受苦受難者幸福,讓他們安樂!
十二願施捨受苦受難者佛法,讓他們得救!
藥師如來誓願不可思議,因其發願「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願所有聞名受持藥師如來名號的一切有情眾生,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受用無缺,資具豐足,解脫憂苦。此現世樂的法門,與身心受苦的娑婆眾生特別有緣,因此也受到普遍的信仰。
當一個人災難來時,要如何消災免難?我覺得:
禮藥師佛要發願,讓自己的願力與藥師佛的願力相應,才會有力量,更何況沒有一位佛菩薩不是由願力成就的。願要如何發?要發什麼?有以下幾種方式:
1.我不惡口 2.我要給人歡喜 3.我要給人快樂 4.我要為人服務
5.我要發心做好義工 6.我要福利眾生 7.我要尊重他人 8.我要好好教育子女
9.我要夫妻和睦 10.我要做善事 11.我不起瞋心 12.我不嫉妒他人
只要虔誠,任何「願」力都有功德,自然可以消災免難。
人的煩惱罪業,如田中雜草,會妨害禾苗的生長,但如果勤於除草(不犯過失,常懺悔錯失),有大願的功德禾苗,罪業的雜草自然就不會礙事。
所以,以消災延壽為目的的「藥師法門」可說最能符合當今人類的需要。修持「藥師法門」首先必需認識到災難乃吾人業力所成,所以想要消災,必定要先清淨自己的三業,而延壽並非僅指延長色身的壽命,我們還要祈求家族、子孫、事業、道德,乃至法身慧命的長壽。
修持藥師法門的方法:
1.一心稱名: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念不離其心,自然就會得到藥師如來的願力加持。
2.點燈供養:「千古暗室,一燈通明」,藉著點亮外在的燈火來引燃心燈。
3.掛旛莊嚴:幢旛乃佛教法會中的莊嚴具之一,雖然它只是一塊布,但是因為有了佛法的加持,所以具備怖魔延壽的威力。如果我們能時時在心中掛起佛法的幢旛,就能降魔除惡,消災延壽。
4.真言咒語:持咒到了身心不二,物我一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