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9 - Art and Literature 《佛教叢書9-藝文》
Letters - Wang Ansh Replies to Jiang Yinghsu 書信 ■王安石答蔣穎叔書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書信 ■王安石答蔣穎叔書答蔣穎叔書 宋‧王安石
阻闊未久,豈勝思渴?承手筆訪以所疑,因得聞動止,良以為慰。如某所聞,非神不能變,而變以赴感,特神足耳。所謂性者,若四大是也。所謂無性者,若如來藏是也。雖無性而非斷絕,故曰一性所謂無性;曰一性所謂無性,則其實非有非無。此可以意通,難以言了也。惟無性,故能變;若有性,則火不可以為水,水不可以為地,地不可以為風矣。長來短對,動來靜對,此但令人勿著爾。若了其語意,則雖不著二邊而著中邊,此亦是著。故經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
長爪梵志一切法不變,而佛告之以受與不受亦不受,皆爭論也。若知應生無所住心,則但有所著,皆在所訶,雖不涉二邊,亦未出三句。若無此過,即在所可,三十六對無所施也。《妙法蓮華經》說實相法,然其所說,亦行而已,故導師曰「安立行淨行,無邊行上行」也。其所以名芬陀利華,取義甚多,非但如今法師所釋也。
佛說有性,無非第一義諦,若第一義諦,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以無有像計度言語起,而佛不二法,離一切計度言說,謂之不二法,亦是方便說耳。此可冥會,難以言了也。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