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een Ignorance and Enlightenment 7 - Having Meaningful Interests 《迷悟之間(七)生活的情趣》
Depth and Breadth 深度與廣度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深度與廣度現在的知識人,有的重視深度,有的重視廣度,有的重視高度。例如現在有些博士基礎不厚實,廣度也不夠,只專志於自己所修的一門學問,所以有人批評曰:這是蔓藤博士。
有的讀書人知識豐富,好像百家皆通,但是每一門學問都很稀鬆,有人評曰:這是跨橋博士。
有的知識人,他重在基礎,好像百丈高樓,他的基礎既深且廣,地震颱風,都不受影響,這一種深研博士,就如「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才是實至名歸的博士。
做人,有的人很膚淺,只有廣度,沒有深度,從他的言談之間,就曉得他對問題沒有深入,只略懂皮毛。有的人並不求速成,而在基礎上再三的深究,如同一棟三十層樓的建築,打個地基、做個水土保持需要二、三年,但是地上三十層樓卻只要一年半載就可以完工。可見深度很難,高度和廣度比較容易。
現在的知識人,當開始做學問的時候,就應該為自己訂下目標,我是走深研之道呢?還是走廣博之路呢?深研有深研的價值,廣博有廣博的用途,怕只怕「蔓藤博士」,既不高,又不廣,也不深,那就一無可取了。
每個知識人的道路,擺在眼前的,一是深研,二是廣博,三是高度的路。其實「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最好你要能深、能高、能廣。有的人能深不能寬,就如一口井,只能坐井觀天,沒有廣度;如果只有廣度而沒有高度,則如一棵枝葉只能橫向發展的樹,也不能成為參天古樹。
有的人能高不能低,當他爬到尖端,發現基礎不穩,一陣小小的風雲變幻,就把他打倒了,所謂高處不勝寒,也不足取也。
其實,一個人縱使能力再大,也不可能隻手撐天,所謂「獨木難成林」。人生最好是集體創作,就如瞎子、跛子、聾子,三個人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從一棟失火的房子裡順利逃生。所以今天的學子,沒有誰大、誰小,都要倡導集體創作。你看,現在的諾貝爾獎,不也是二人、三人合得一個獎嗎?可見為學之道,已經走向全方位的研究,而不再是一枝獨秀的時代了。
經云:深入淺出。豈但要深入淺出,還要高低平衡。佛陀說觀機逗教,應病與藥,當深則深,當淺則淺,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今日佛子為學做人,要能深、能廣、能高、能低;深度與廣度,皆能具備也。
《人間福報》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