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 Humanistic Buddhism Prefaces 《人間佛教序文選》
“Thoughts of Poverty” Preface: Living Life, What do I Need? What Don't I Need? 《清貧思想》序 : 人生在世,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外界序文 《清貧思想》序 : 人生在世,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清貧思想》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勵志好書,能夠點醒現代人及早從物欲中解脫出來,重新思索:「人生在世,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清貧思想》也是一種「觀念的播種」,強調心靈與自然契合的重要,以禪的語言來說,就是「找回人的本來面目」。
目前在台灣,人人都強調「台灣經驗」,事實上,日本經驗也很值得借鏡,在本書中談到:「日本人不論商人或旅客,見面說話,都只說錢。他們除了賺錢之外沒有關心的事嗎?他們好像只相信以錢財的有無,才能決定人的價值。」
光看上面這一段話,好像說的就是台灣現狀。在台灣,很多人像一部賺錢的機器,努力的賺錢,也「努力」的浪費物質,有很多人「家財萬貫」,卻不知如何用錢。
書裡面提到:「受名利驅使,內心不得平和,一生痛苦不堪,實在愚昧。財多則疏於守身,一旦身故,縱有黃金可高撐北斗,也只會給繼承者帶來煩擾。」
日本能夠有人寫這樣一部書,有如濁世中的一股清流,提供我們思想上另一種質樸美的空間,可見日本人已經有許多人從莽莽物欲中,覺醒過來,值得我們學習。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能選擇這本《清貧思想》來翻譯、出版,可以說是對台灣社會的一種真誠的關懷。
我聯想到天下文化公司由主編符芝瑛小姐,費時兩年,用心的為我寫了一本傳記,書名《傳燈》,社長高希均為這本書寫序,裡面有一句話:「觀念可以改變歷史的軌跡」,實乃真知灼見。《清貧思想》就是可以扭轉社會亂象的一個正確導向。
大部份人來到佛光山,只看到金碧輝煌的建築,卻很少人知道,我本身就是一個清貧思想的實踐者:「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就是我一生所提倡的人生觀。人生不一定要「擁有」,能夠「享有」遠比「擁有」重要。一般人一生只知盲目的追求「擁有」,卻很少去體會「享有」,這可說是一種價值導向的錯誤。
山河大地、宇宙星辰、花開花謝、鳥啼蟲鳴……這一切你都可以「享有」。如果你「擁有」一座美麗的花園別墅,卻感覺不到一棵小草的生長,傾聽不到自然的音聲,你雖然「擁有」許多,卻不曾「享有」什麼。
今年除夕,我用一個晚上的時間來閱讀《德蕾沙修女傳》,她說了一句很令人感動的話:「擁有貧窮是我最大的驕傲」,光是這一句話,就足以使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人人追求財富的世界,她卻能以破釜沈舟之心,道出另一種心靈層面的昇華。能夠「忍受」貧窮很了不起,而她卻能以「擁有」貧窮為驕傲,更何況在一無所有的條件下,她成立了這麼多的難民收容所。「擁有貧窮」與「擁有物欲」,最大的不同在於:擁有貧窮使你精神自由,擁有物欲使你墮落束縛。
本書在「守護心靈的力量」一篇中例舉了西方的聖法蘭西斯,對著路旁的鳥群說教,群鳥們圍繞著他,歡喜雀躍,顯現出宇宙間和諧之美。能有這種飛禽走獸樂意親近的慈悲胸懷,就在於他發揚少欲知足的修道生活。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捨棄王太子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家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麥,這更是徹底的清貧思想的始祖。又佛陀過去生中修行「割肉餵鷹」、「捨身飼虎」,不只從繁華回歸於簡樸,甚至不惜將小我的生命奉獻給宇宙間大我的生命,這也就是我時常強調的,現代人要有「同體與共生」的思想,未來的世界才有希望。這本書上說「地球資源有極限,北方大量消耗,南方就會匱乏」,「必須把繁榮、富裕的社會生活水平,從『浪費型』拉到『共存型』」,這也是對「同體與共生」的認識。
本書雖以日本文人畫家的簡樸思想為主,但是所引證的層面很廣,從日本到中國,東方到西方,以日本而言,有本阿彌光悅、妙秀、良寬、池大雅、芭蕉……中國有莊子、李白、杜甫、陶淵明,西方有聖法蘭西斯……。就文章的次第來看,從第一篇「尊重心靈的內在規律」到「三界唯心」、「大隱隱於市」、「何謂清貧思想」、「堪耐寂寞」,到「諸緣放下」,這些篇章的標題本身,很耐人咀嚼,好像在讀一本以「佛教哲學為體」,以「古今文學為用」的心靈建設書籍,全書略可歸納為四種理念:
一、回歸簡樸──「清貧不是一般的貧窮,而是由自己思想與意志所積極創造出來的簡單樸實生活形態」。作者認為:當「無」是常態的時候,人才會對「有」感到滿足與感恩。在物質充斥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體會到「有」的可貴,對於既有的物品,不知珍惜,反而不斷浪費、拋棄,心靈只有愈來愈空虛。能夠趁機閱讀本書,與古人對話、接心,可以走出另一種精神自主、不受物役的人生。
二、活在當下──書裡的芭蕉翁說:「人生沒有重複,生命在每一時刻都只有一次」,在《奧之細道》的俳句中,寫下「何等尊貴,青葉嫩葉,在日光下」。能夠把握每一個生命的當下,才能感受到「青葉嫩葉,何等尊貴」,與佛門常說的「青青翠竹,皆是妙諦」,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喜捨感恩──富商本阿彌光悅的母親妙秀,一收到子孫輩送來的東西,立刻製成一般人日常切要的生活必需品,一一分送別人,因為她有充實的心靈,所以不需要多餘的物質,又能體貼他人之所需,這才是真正的喜捨。個人能喜捨,便是從感恩中培養的。「若決定死後將某物贈與何人,最好生前即與之」,這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
四、同體共生──書中提到泰戈爾的哲學思想:「在印度(思想中),萬物基本上是一體的,這種生命觀不單是哲學思辯,也要在行動中實踐此一偉大之和諧。大地、水、陽光、水果與花……。對印度人而言,這些就像每個音符都是整首交響曲所必須的,是達到自我完美理想所需而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們把它擴大來看,世間萬物,飛禽走獸,一切的人類,也都是必須的、相輔相成的,這才是構成緣起的世間,能體會緣起,就能體會「同體共生」。
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推出《清貧思想》一書,出版部主編俞壽成小姐索序於我,僅提供數點淺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是為序!
西元一九九五年於佛光山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