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1/5-1992/12) 《星雲日記(1991/5~1992/12)》
Hsing Yun Diary 15 - Complete Affinity in the Human World: According to Causes and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Ability 星雲日記15~緣滿人間 隨緣隨分(1992/1/1~1/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15~緣滿人間 ■隨緣隨分(1992/1/1~1/15)我只是隨緣隨分,
希望為國際佛光會成立五十個至
一百個以上的國家總會,
讓佛光遍照全球,使整個人類,
不分種族,不分國界,
皆能普受甘露法水的潤澤。
精華語錄
◎一個人要讀書讀得好,除了懂得準備資料以外,思想的訓練尤為重要。
◎研究宗教,學術論點與宗教情操是不能分開的,否則空有骨架而無血肉,就不能將這個宗教研究得鞭辟入裏。
◎「家」是人生旅程的安息所,更是洗心滌慮、怡情悅性的休憩處。
◎一個人,一生有兩條路,一是領導人,一是被人領導。不管是領導人還是被領導,都須具有才華、能力。領導者要
德能兼備,屬下才會服氣;被領導者也要有才學,領導者才能對你欣賞提拔。上、下彼此因緣配合,在時間的熬煉
中,慢慢自我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在於觀念的改變,隨時調整自己的觀念,才是進步之方。
◎佛教對現代教育的看法是︰
一、生活重於知識。
二、道德重於功利。
三、普濟重於個己。
四、自覺重於接受。
◎世間本就一半一半的,對於別人惡意的指責,有時要放下看破,凡事不要要求十全十美,佛也要受魔王干擾,何況
是我們凡夫。
元月 一日 星期三
今天是一九九二年元旦,我一路雲水行腳,又開始趕往紐約的旅程。
昨日除夕,應宋岱先生之約,到其府上舉行「除夕守歲家庭普照」,晚上十時開始,約有七十位中美人士赴會。同行的心定、慈莊等幫忙我說說唱唱,慧愷在一旁用英文翻譯,就這樣說唱翻譯,足足達三個小時之久,直到今天凌晨一時,大家才盡興而歸。我向大家打趣說道︰「我一生講演數千次,但從沒有像這一次講話講得這麼長,竟然從一九九一年講到一九九二年。」眾人聞言,哄堂大笑,結束了這場跨年的聚會。
這一次普照,大家爭相發言,討論十分熱烈,真正是欲罷不能。與會者雖然初學佛法,但是程度水準相當高,尤其說到佛光會時,大家比我還要熱心積極。宋岱先生當場推派黃先生為「佛羅里達州佛光會籌備會」主席,《世界日報》武道麟主任等全體一致鼓掌通過。
散會前,我向大家宣布︰宋岱、宋蔣瑛之夫婦奉獻旺角旅社,改為「佛州禪淨中心」,作為佛光山在阿蘭多的弘法道場。說罷,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響起,可見當地人士渴求佛法的熱誠殷切。
這次佛州之行,除了宋氏夫婦二人外,最難得的要算是史鎮嘉居士,除全程包辦接機、開車、餐宿外,並將自己收藏多年的餐具數十種,全部贈與佛光山。信徒們的盛情厚意,不知如何為報。
凌晨三時就寢,七時醒來,感到神清氣爽,便信步踱到戶外散步,驀然發覺自己原來住在這麼一個美好的地方︰庭院寬廣、草坪碧綠、松柏婆娑、群花爭艷,尤其是屋旁一道小河蜿蜒而下,清澈如鏡,幾隻水鴨在碧波上嬉戲,悠然自得。聽說這道河流通往大海,偶有海狗出沒,逗人玩耍。此情此景,恍然如入桃花源地。宋太太告訴我︰這裏是高級住宅區。其實住了兩宿,除了知道屋主是宋太太的親戚以外,其他如街名路段、門牌號碼等都沒有什麼概念。
早餐後,宋太太建議我們去看一塊面積三千英畝的地,謂四周環海,只要四百萬元即可買下,將來建個佛光城,或類似普陀山,建設成美國的海天佛國。立意雖佳,無奈我已沒有那份雄心壯志。現在,我只是隨緣隨分,希望能為國際佛光會成立五十個至一百個以上的國家總會,讓佛光遍照全球,使整個人類,不分種族,不分國界,皆能普受甘露法水的潤澤。
要使全人類都能接受佛教、承受法益,首要之道,在於將佛法融攝在大家的生活中。尤其是從一個人的出生、滿月、入學、結婚、生辰、祭祀等禮俗均導之以佛法儀禮,唯有如此,他才不易改變信仰。
可惜中國人平時都不注重佛法,只有到了死亡的時刻,才會想到以佛教方式超度薦亡。中國人即使信天主、信基督,大限一到,還是會找僧侶誦經超度。假如佛教能訂出一套禮儀法規,使每一個人的生活能得到佛法的助益,則佛教即能與人生緊密結合,就能普遍受到重視。
中國歷代皇帝登基、祀天,多採儒禮;北魏武帝則用道教儀式。外國帝王,如信天主教,則用天主教禮儀加冕;如信回教,則用回教禮儀登基。假使中國佛教不能打破窠臼,而繼續將儀禮囿限於寺院的朝暮課誦中,或只注重以經懺超度亡者,則佛教就會如同失根的浮萍一般,無由發展,更遑論發揮其裨補世道人心的功能。如果每一個三寶弟子,在飯前一定受持四供養,早晚一定受持十念法或禪坐一炷香,絕不減少,則何憂佛法無人奉行?進而對於個人的弱冠禮,乃至婚喪喜慶,都設有一定的程序;對於社會上的國恩家慶,就職升官,乃至機構組織的破土、落成等都以佛教的禮儀行之,則何愁民眾不接觸佛法?
目前正在推動發展的佛光會,我提倡早晚要念人間佛教四句偈,三餐要誦佛光人四句偈,其用意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很容易奉行佛法,很容易將自己的生活與佛教結合起來。
元月 二日 星期四
昨晚抵達紐約機場時,天色已暗,慧開、依筏、滿晹、滿屏等前來接機。到紐約講堂後,與他們閒話家常一番,即就寢養息。
今早醒來,在攝氏零度的寒氣中,到對面佛光山紐約佛教會預定會址勘察。這棟建築物坐落於皇后區法拉盛市,雖是二次大戰前的古老樓房,但是比起現代建築要牢固多了。因久未住人,鴿子銜草往返,築巢宴居,倒成了他們的安樂窩。該樓地面上有四層,連同地下室,合計共有五層,每層建坪五千平方呎,內部寬敞空闊,沒有一根柱子,作為殿堂是再好不過了。前些時候,慧開和廖文城先生等人主動出發,與當地社區人士溝通懇談,以增進彼此了解,建立良好關係,結果十分圓滿,不但使民眾的態度由疑慮排斥轉為歡迎接納,正在覓地開辦社區幼稚園的學區董事甚至還提議︰希望我們能提供半層樓作為園址,嘉惠當地幼童。在美國東部拓展佛教,能首先與當地居民合辦文教事業,實在可喜!據他們表示︰這是此地有史以來,第一個外來的宗教團體,以開誠布公、友善和樂的態度,主動了解社區需要,並且樂意提供社區服務,可見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和給人方便是非常落實於生活、契合時需的人間佛教。
隨行的心平、慧龍、依筏對一座可容五十人的電梯感到非常好奇而入內觀看,卻不知如何操作,梯門一關,就被困在裏面達一小時之久。好在最後找到管理這棟大樓數十年的韋杜(Vido)先生,才將他們救出來。
佛教會位在街尾,可停放許多車輛,真是殊勝難得,因為在紐約市,尤其在市中心,要找到一處停車位置,非常困難。對面宿舍擁有十餘個房間,還有四個廚房。
中午,西來大學籌備處行政助理泰莉‧丹徹(Terri Danther)小姐前來,向我報告紐約西來大學籌辦情況。泰莉小姐性情開朗主動、積極熱誠,嫻熟美國行政、稅法,目前一面在天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就讀,一面協助慈惠和慧開籌辦西來大學。廖文城先生此時也相繼造訪敘談。我請西來大學籌備處主任慈惠法師與他們開會討論,結果決定︰原購買的「鹿野苑」,先以建設寺院起步,然後再依次發展大學及社區部分。
下午,指示徒眾有關這棟大樓的規畫原則︰一樓作為辦公室、客堂和幼稚園;二樓佛殿;三樓講堂作會議室及圖書館;四樓禪堂、功德堂;地下室廚房及餐廳。建築公司曾派員估計裝修整棟大樓須耗資百萬元以上。洛杉磯的西來寺負責美洲各新興道場的建設費用,如同一塊大餅,已被大量分割,所剩無幾,若再承擔這筆龐大經費,必定不勝負荷。再說我一向主張道場應用智慧來莊嚴,而非以金錢鋪張。基於這些考慮,因此指示他們暫時以克難方式整修一、二樓,待經濟充裕時,再陸續增修,並且囑其裝修預算須在十二萬元以內。
晚上,慧開向我報告在此留學的生活點滴以及美國的歷史背景與宗教現況。他提到美國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目前被限制在保護區,即使想到都市發展謀生,也因教育資源不足而不易生存。此外,黑人與白人間的情結也不易化解,黑人認為白人對他們有所虧欠,因為早期白人將其祖先運到美國充當奴隸。他們一直不能諒解這點,所以寧可領取救助金過活,也不願努力工作,奉獻國家。美國的福利制度雖然發達,但是卻助長了懶惰懈怠、不勞而獲的歪風,造成工作勤奮者的租稅負擔及其社會的沉疴。
美國人對於出家人的僧裝特別感到興趣。曾經有一位美國人問慧開︰「請問我在那裏可以購買這種衣褲鞋襪?」慧開說︰「我們這種衣裝是要特別訂製。你得先剃除鬚髮,跟我一樣才行。」
還有一位小學老師--席雪仁(Sharon Silver)小姐看到慧開的鞋子,便說︰「我知道你一定是從佛光山來的!」原來她曾經在十多年前去過佛光山,對於法師穿的羅漢鞋,印象尤其深刻。此後,她每學期都邀請慧開到她所任教的班級,向美國小朋友介紹佛教義理、中國文化和台灣教育等等。在每堂課結束前,還一同練習禪坐五分鐘。慧開得意地說︰這些學生平常一分鐘也靜不下來,令人頭痛萬分,而他居然能讓他們五分鐘連動都不動,使得席老師非常驚喜。這位美國友人非常熱愛中華文化和佛教傳統,在她的教室裏,有中國地圖和學生畫的釋迦牟尼佛像;桌子上擺著香爐、木魚。在平日教學中,她常運用卡通圖畫,教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八正道。這些小孩子在佛法的薰陶下,顯得彬彬有禮,每次在上課時,不但會起立、合掌、問訊,還會用中文說︰「法師好!」「謝謝法師!」這些禮數在一般的美國學校已蕩然無存。去年十一月份,慧開又應邀為一百多位小朋友開示佛法,學生們用中文齊唱「四海都有佛光人」來歡迎他,字正腔圓,令慧開感動不已。
聽了這些報告,心中升起無限希望,我相信總有一天,佛法終能弘傳五大洲。我也希望徒眾都能到各地留學參訪,不僅求得知識學問,也能去探討研究各國的政經文化背景,做一個包容的「地球人」。
元月 三日 星期五
台灣在選舉過後,很多報章雜誌都說︰國民黨大勝,民進黨挫敗。向來支持民進黨的《新新聞》周刊,這一期以航空寄來,抽出紙袋,封面上赫然印著「國民黨藍天放晴,民進黨綠地變色」的大標題,饒富意趣。
該雜誌社發行人司馬文武(江春男)先生,在「台灣的政治規範將全面改寫」一文中,議論客觀公道,茲摘錄如下︰
「選舉是人類最奇怪的發明之一,許多人不惜傾家蕩產去搶奪一個即使到手之後,似乎也一無可為的公職。而在競選過程當中,有錢人都強調白手起家,豪門子弟強調社會公平,激進派變為理性溫和,保守派積極主張改革,穩健派反而要炮轟總統府。老虎變小牛,猴子變兔子,大象變飛狼,每個人都會變把戲,以爭取選票。
這次雖然是國代選舉,但它更是國會全面改選的開始,也是台灣政黨政治的里程碑。它對於統獨消長、兩大黨的派系鬥爭、李登輝體制的強化、兩岸關係和台灣的政治生態都有很大的影響。
無疑的,這次結果對民進黨是一種挫敗,對國民黨是一種鼓勵,對第三黨的生存空間是一大打擊。它在相當程度內,頗能反映社會民心的趨向。
民進黨今年的表現令人失望,在立法院亂動手腳,派系內鬥激烈,加上改變國號的黨綱,使其形象受損,在宣傳上居於防守和劣勢。相反的,老法統在選前退休,強硬派的聲音都不見了,國民黨又採文宣柔性訴求,使民進黨失去傳統的攻擊目標。
媒體壟斷,小選區和買票賄選,當然都對民進黨很不利,但它不應該被當作粉飾挫敗的藉口。這次民進黨電視宣傳失敗,一些報刊對民進黨相當偏袒,但也無濟於事,可見除了媒體策略因素之外,還有本質上的問題值得民進黨反省。
國民黨不論在文宣上或改革上,都是溫溫吞吞的。......而反對黨對此亦無異議,這種體諒與配合,實足以表徵民進黨已是忠誠的反對黨。
這次選務工作和平而有效率,對大陸是很好的示範,在國際上亦獲好評,有助於國際形象的改善。台灣社會經過這次洗禮,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其實,不論政黨得失如何,只要這選舉規則公平合理,選舉過程和平理性,最大的贏家都是我們老百姓。」
這是一篇非常理性公平的評論,錄此紀念。
近日,依空、慧軍、永周參加「宗教教育座談會」,爭取佛教學院的設立。輔仁大學設有宗教學系,政府允許開設宗教課程,教師皆出自輔仁大學,宣揚天主教義,然而佛學院的設立卻不被承認,令人百思不解!
依空將慈惠、依恆研究的共同意見,昨日在內政部、教育部和各宗教學院座談會中所發表的「佛學院概況報告」傳真過來︰
一、青年進入佛教,研究佛教教義,學成後,能為社會所用,如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當選全國好人好事的慈容、依融、紹覺、永勝等法師,他們無支援、無支薪,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大眾,政府對這些人才,應該給予認定、鼓勵,讓全世界都知道中華民國政府有宗教的優秀人才。佛教的因果教義,從根本上防止人們去作姦犯科。據查,監獄中的罪犯,沒有佛教學院畢業者。
二、目前佛教學制,不一定要教育部承認學歷,教育部若不方便承認,內政部應加以承認,給予證明此為一宗教的研修機構。認定後,將之納入組織規章,成為力量,而非等到選舉時,政府有需要時,才想到要加強動員,平日不結緣,如何培養共識。在中華民國龐大的文化團體之下,不容佛教學院成為孤兒。
三、目前世界潮流,不少國家不僅各大學、中學中設有佛教課程,並且設有理髮、美容、財務、烹調等技藝學校,氣度包容之大,堪為他山之石。然而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華民國,對這些有貢獻於社會的佛教學院學生獨獨不能認定,摒為化外之民。事實上,政府不給予認定,佛教學院仍然存在,為何不主動認定,積極輔導。
四、政府所舉辦的各種社會福利、技藝訓練,乃物質、科技層面,應該同時重視人文精神修養的宗教教育;以宗教的精神淨化社會人心,敦厚社會風氣,去除我國民暴戾之氣,使國家成為富而有禮的樂邦。
五、中國大陸提倡無神論的共產主義,排斥佛教,但是他們在全國各地設有佛教學院,佛教學院並且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管轄指導,各佛教學院的薪給比照師範學院,由公家直接撥給。反觀我政府提倡自由民主的三民主義,但是對宗教卻不予認定,實令人疑惑。美國對於神學院、聖經書院都加以承認,日本國立大學中設有宗教科系,私立的佛教大學比比皆是,此二國皆無損其為美、亞二洲的先進大國。中華民國政府在外交上也曾受到國際諸國的不承認,而我國的宗教教育到處受到政府各部門的不承認待遇,將此種受扼的滋味讓宗教來承受,就是國家的好事嗎?
六、我們一再強調華僑為革命之母,沒有華僑的心向我中華,就沒有 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成功,今日散居在東南亞各地的僑民子弟為了接受華文教育,一直受到當地政府的排斥乃至迫害,當地有許多的佛教寺院,具有中華文化的歷史背景,是華僑聚集的地方,他們為了文化的薪傳,紛紛把子弟送到我國來接受佛教學院的教育,回去之後,成為三民主義的傳播堡壘。而今日由於我政府入境居留的限制,造成他們種種困擾,難道我們要迫使這些華僑未來的力量投靠中國大陸,接受中共的影響嗎?
七、這些華僑子弟有的發心在台灣出家,但是政府只給予二個月的簽證,使他們無法認同中華民國,甚至產生反感。美國對移民的限制也非常嚴格,但是對來自馬來西亞等地的國民反而沒有限制,反觀我國的情況,為了防範非法勞工入境,因噎廢食,實非明智之舉。我們建議政府應給予佛教學院海外僑生入境居留的方便,為了防患未然,可給予一定的名額,由佛教學院院方擔保或寫下切結書,以免流失華僑向心力。
八、建議政府如有佛教學院要登記者,就給予登記,並接受政府輔導,不欲登記者就不予登記。
九、最近有一位官員,在電視訪問中,揚言要取締佛教學院,引起佛教界的軒然大波,發起群眾要走上街頭向教育部請願,幸賴星雲大師極力溝通才平息。大師一向愛國愛黨,目前佛光山叢林學院有一千多名學生,如果連一向最為溫和無爭的佛教界也被迫走向抗爭,難道是國家之福嗎?
元月 四日 星期六
上午八時二十分,和心平告別,由紐約飛抵法國歐里機場,同行者有七人之多。下了飛機,一路上聽著法國人熱情洋溢、笑容可掬地互道︰「碰球(Bon Jour,日安的意思)!」在嚴寒的冬季裏,心中倍感溫馨;每個人見面都由衷地祝福彼此有美好的一天,與我所提倡「給人歡喜」的理念很能相應。順利地步出海關,一眼就望見依照、依益、依晟、永有、永愍、永賢,他們已經等候多時。我向來不喜歡徒眾前呼後擁,但是對於弟子們的孝心盛情,有時又不忍苛責。
八時五十五分,搭上租來的中型巴士,一行近二十人,直驅古堡。司機是法蘭西人,非常熱心友善,也很有敬業精神。途中,依晟用簡單的法文告訴司機路線,聽他結結巴巴的法語,禁不住告訴他︰「你用英文說就好了嘛!」
在車廂內眺望兩旁的景物,發現法國在建築物上的創意,可以說是世界上少見的︰各型各色,古典、現代兼而有之,由此可見人民對藝術創作之尊重,也由於這種對藝術的尊重與包容,豐富了法蘭西的文化氣質。
在高速公路上,經過正在興建中的狄斯奈樂園。聽說該園融和了洛杉磯與東京狄斯奈樂園的優點,準備在今年四月份隆重推出,預計將帶動法國的經濟成長,也為歐洲民眾提供了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想當初,華德狄斯奈福至心靈的一個念頭,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積極推動,至今嘉惠世人,可見願力之不可思議!
從繁華繽紛的巴黎,東行六十公里後,巴士駛入純樸自然的鄉間,只見沃野千里,滿眼盡是綠油油的農田,連一座小山丘也不易見著,令人心胸舒暢,佛經中描述佛國淨土平地接壤的景象,應有類於此吧!
九點多就到了古堡,大家看見這一座風格迥異、古意盎然的建築物,不禁歡呼起來。
進得門來,急忙升火以驅除寒意。在台灣,電視曾有「圍爐夜話」節目,而中國的除夕夜,也有全家「圍爐守歲」的習俗。今天,我們師徒十一人,卻在異地,圍著歐式壁爐,促膝長談,接心印心,實在是別有一番意趣!
依晟向大家報告這座古堡的簡史︰古堡建於十二世紀,重建於十六世紀,曾經被當作重要的修道院。這期間,換了許多堡主,盼望我們入主後,再無須替換了。該古堡位於巴黎的布里區,布里區是位於兩個莫蘭區的平台,被大小密集的公路網畫分成一塊塊小方格。就地理位置而言,此區正處交通要道。
在接這座古堡時,也經歷了一些波折︰巴黎一家法文報紙首先發表古堡即將易主的新聞,由於記者對佛教有所誤解而使報導失真,此一消息引起法國政府及民眾的關心,附近居民甚至走上街頭抗議反對。前一任堡主古辛諾先生即挺身而出,發表一段公開聲明,述說佛教乃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以其智慧與慈悲的特質,提供全人類和平的訊息。全法國五十萬的佛教徒中,法蘭西人本身就佔了十五萬人。即將成為古堡新主人的是來自台灣的佛教團體,他確信亞洲人在法國多年來的和平無爭,就是一種有力的保證。古辛諾先生這一番說詞鏗鏘有力,不但使得法國城內的華僑殷切期待佛光山來此建寺,連法國人本身也樂見其成。
吃過午飯,城堡內外走了一圈。我們僱了一位葡萄牙籍的長工,將偌大的古堡清理得整潔有序。古堡由北到南長約一百呎,從西到東寬約四百呎,城堡周圍以護城河為界,正西面是它的入口。走過一段石橋後,穿越一間防衛處,即可進入城堡裏的大庭院,而大庭院則為四周的碉堡所包圍。圍繞堡外的護城河,清澈見底,裏面飼養了很多魚,有長十二英吋到二十四英吋的鯉魚及更長的白斑狗魚。在美國三寶寺,因公務來法的依照,見河水清澈、微波蕩漾,心生歡喜,隨口說道︰「如果能有艘小船在河上泛舟,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我告訴大家︰在這裏應該要發心工作,不要只是想到玩樂。遙望護城河外,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坪、大片的果樹林園以及網球場等,可以想見當年古堡盛況。堡內大概可規畫如下︰左側的樓下可做四間大教室,樓上可作寶藏館,門前兩邊的廂房可隔成十間禪房及一間可容二百人的大廣單,供信徒使用。
右側可修改為佛殿,中央的房舍可作為公共活動使用。
這座古堡雖然外貌古舊,其未來遠景卻很可觀,不但可在此發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修道等各種事業和活動,最重要的是,可以此為中心作為國際佛教交流的據點。
元月 五日 星期日
依益與永有分別在牛津大學與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此次自英來法,與我會面。今天早餐時,大家閒談起歐美佛學研究情況。目前歐美佛學以研究大乘為主,研究工作大都在大學研究所中進行,大學裏通常不另設佛學系,而是將佛學內含於宗教系、東方學系或印度哲學系,探討中國佛學者不多,而且由於西方國家與佛教文化淵源不深,研究佛學偏重於梵、巴、藏語文的鑽研與文獻的考據。我認為一個人要讀書讀得好,除了懂得準備資料以外,思想的訓練尤為重要。眾生本自具有的佛性中,蘊藏有無限的潛能,其開發拓展即有待於思想的訓練。所謂「源頭若清,波瀾自闊」,思維活潑靈巧,就如同河流源頭的一方活水,自能洋洋灑灑,宣洩出壯闊的波瀾。以古證今,固能窮諸本源,若能進一步闡揚精闢的佛理,使之落實於現代社會,為人類創造幸福美滿的生活,則更能與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相應;而研究宗教,學術論點與宗教情操是不能分開的,否則空有骨架而無血肉,就不能將這個宗教研究得鞭辟入裏。
在倫敦與巴黎的徒眾都要求我多派幾個人來。退位以來,無緣無事,兩手空空,只想雲遊。說到人,我無兵又無將,蒙台灣佛教界看得起,說我人很多,實在說,人少有少的困難,人多有多的困難。
長工俄孟多(Amondo)先生,今天帶著他十八歲的女兒可莉娜(Clina)小姐來,父親怕女兒沒禮貌,叫她與大家一一握手致意。本來也想請他們用午餐,但在此初闢道場,只有碗筷,沒有刀叉,因而作罷。依晟、永愍、永賢等來此僅數月光景,法語不甚流利,俄孟多先生勉強用日語逗我們笑,臨行時,對我說了一堆法語,雖然彼此語言不能溝通,但是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極為和善的人。
佛教若欲國際化,還得要訓練多種語言人才。佛經上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五明,就是五種技藝︰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和內明。菩薩勤學五明,是為了利於度生。五明中,聲明指的就是語言、文字,而又居於首位,可見其重要性。過去,香港佛香精舍成立時,派依如去做住持,剛開始,屏東籍的依如一句粵語也聽不懂,但是憑著一股發心奉獻的熱誠,如今不但粵語朗朗上口,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而且還接引了許多信眾。
去年十一月十六日,此地市長米契‧麥洛(Michel Maillot)先生來函︰「對您最近的來訪,我深為感激。於此再度向您保證︰現在洛努.雷諾(Launoy Reault)歸您所有。這個古堡在歷史文物名單上,被列為國家保護的古蹟之一。」
一天下來,在這「古蹟」內外不知走了多少回,帶著跛腳上下樓也不只十次,卻樂此不疲。根據歷史記載,城堡中有刻著十字架、山羊或玫瑰的盾牌,並且有一對石獅子,但是我卻什麼也沒看見,只是慨發思古之幽情。
元月 六日 星期一
此次巴黎之行,等待簽證一個月,居留期間三個月,但我只能逗留四十八小時。因為氣候多在攝氏零度左右,兩天來所燒的木材至少數百斤。夜眠不到十小時,集合徒眾說話不足五回;除了接機的法國司機外,會見的客人只有古堡長工父女二人。
在停留的四十八小時中,未聞一部汽車或一架飛機聲,未見一個過路的行人;只有飛鳥,不畏風寒,遨遊在冷冽的藍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