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1/5-1992/12) 《星雲日記(1991/5~1992/12)》
Hsing Yun Diary 18 - Find Your Heart Again: Treat Adverse Conditions as Contributory Conditions 星雲日記18~把心找回來 逆增上緣(1992/7/16~1992/7/3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18~把心找回來 ■逆增上緣(1992/7/16~1992/7/31)記憶中的沙彌生活,
不曾有人愛護、關照,
都是在重重的逆增上緣中,
自我成就自己的佛道,
因「信仰」的價值
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耐力、忍力、願力有多少,
學佛道上就有多寬廣。
精華語錄
◎「優秀」並不是用口說的,是要有條件的。如何才能「優秀」?內在要有智慧、理念,外在要有風度、威儀。
◎佛教對現代教育的看法︰
一、生活重於知識。
二、道德重於功利。
三、普濟重於個己。
四、自覺重於接受。
◎「長老」的定義,是以其資格、聲望、年資、超然、公正、威德......等條件成就的,而非以年高為是。
◎一個心中沒有大眾的人不能引導大眾,身為領導者要懂得愛護屬下,將歡喜、輕鬆、幽默散布給屬下,在人情事理
上,彼此互尊互重,在協調包容中共事,才不會彼此削減力量。
◎職務愈高的人,愈需要有直言不諱的屬下。
◎奉獻是福分,不是負擔。
◎成見愈少,生命愈寬廣。
◎一般人以為皈依就是受戒,有很多戒條要守,所以不敢皈依;其實皈依只是表示自己信仰佛教。
◎一般人認為皈依就要吃素,其實對皈依者而言,吃什麼並沒有限制。
◎人如果都能往好的、善的、美的方面去想,這世間就可愛多了。
◎橫的協調,豎的聯繫,是最周到的做事方法。
七月 十六日 星期四
李季錦送我一則有趣的資料--
如果說自古至今只有一百年,那人類生存的時間,只佔地球歷史極短的一個時期。從五十億年前,地球由氣體和宇宙塵形成到現在,這段時間之長,差不多令人無法想像。
試把地球的歷史縮成一世紀,把世界大事排在一百年裏,則︰
最古老的岩石是在地球誕生後第十五年初才形成的。
第二十六年,最原始的生命如細菌和海藻才誕生。
第八十年,各大陸漂移不定,生命也慢慢演化。
八年前,第一批兩棲動物才掙扎著從海裏爬上陸地。
三年前,恐龍雄霸天下。
二年前,恐龍便絕種了。
三個星期前,最早的人類在非洲出現。能使用工具,也能行走。
二小時前,最後一次冰川時代才結束。
兩分鐘前,工業革命才開始。
三秒鐘前,人類才踏上月球。
......
為讓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的工作幹部能更切實的輔導各分會的活動,中華總會今起一連兩天,在佛光山舉辦「工作人員研習會」。晚,七時三十分,在雙圓堂為學員們上課。
走遍海內外,不管到什麼地方,幾乎每一個國家民族,都自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然事實上「優秀」並不是用口說,是要有條件的。
國際佛光會的成立,有其特色--
一、其成員都是社會上的菁英。
二、是唯一由中國人發起的世界性社團(獅子會、扶輪社、青商會......都是由外國人發起)。
三、除了聯誼、慈善外,佛光會還從事文化、宗教、友誼、社教......等多層面的活動。
因具有這些特色,故在崗位服務的幹部必然都是要優秀者。如何才能「優秀」?內在要有智慧、理念;外在要有風度、威儀。除此之外,對國際佛光會的宗旨、目標、方向、緣起、組織......都能瞭若指掌--
一、國際佛光會的宗旨︰
1.秉承佛陀教法,虔誠恭敬三寶;弘法利生,覺世牖民。
2.倡導生活佛教,建設佛光淨土;落實人間,慈悲濟世。
3.恪遵佛法儀制,融和五乘佛法;修持三學,圓滿人格。
4.發揮國際性格,從事文化教育;擴大心胸,重視群我。
二、國際佛光會的目的︰
1.提倡人間佛教。
2.建設佛光淨土。
3.淨化世道人心。
4.實現世界和平。
三、國際佛光會的精神︰
1.四大菩薩是我們的楷模。
2.悲智願行是我們的力量。
3.般若戒法是我們的良師。
4.自覺覺人是我們的信念。
四、國際佛光會的信念︰
1.以世界觀弘揚佛法。
2.以人間性落實生活。
3.以慈悲心普利群生。
4.以正覺智辨別邪正。
五、國際佛光會的信條是︰
1.我們禮敬常住三寶,正法永存佛光普照。
2.我們信仰人間佛教,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3.我們實踐生活修行,隨時隨地心存恭敬。
4.我們奉行慈悲喜捨,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5.我們尊重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
6.我們具有正知正見,發掘自我般若本性。
7.我們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
8.我們發願普渡眾生,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六、國際佛光會的方向︰
1.從僧眾到信眾。
2.從寺廟到社會。
3.從自學到利他。
4.從靜態到動態。
5.從弟子到教師。
6.從本土到世界。
七、國際佛光會的胸懷︰
1.人在山林,心懷社會。
2.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3.身居道場,普利大眾。
4.天堂雖好,人間為要。
5.法界無邊,家庭第一。
6.今日一會,無限永恆。
八、國際佛光會的任務︰
1.鼓勵研究佛學。
2.護持文教事業。
3.舉辦社會服務。
4.發展佛教教育。
5.推動國際弘法。
九、國際佛光會的理念︰
奉行「佛光會員四句偈」--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十、國際佛光會的展望︰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十一、國際佛光會的福利︰
1.能夠以會會友,廣結善緣。
2.可作家庭普照,增長智慧。
3.參加職業講習,就業輔導。
4.提供疑難解答,消除迷惑。
5.各種佛學研討,自由參加。
6.旅行世界各地,會友接待。
7.協助婚喪喜慶,解決困難。
8.參與各項活動,淨化身心。
十二、怎樣做個國際佛光會會員?
1.做個共生的地球人。
2.做個同體的慈悲人。
3.做個明理的智慧人。
4.做個有力的忍耐人。
5.做個布施的結緣人。
6.做個清淨的修道人。
7.做個歡喜的快樂人。
8.做個融和的佛光人。
七月 十七日 星期五
上午七時三十分,續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工作人員研習會」的學員們上課。
求證解脫是每一個正信佛教徒所應成就的,國際佛光會特為會員們制定一個修行日課︰「佛光三昧修持法」,讓會員每日依法修證,內容有--
一、拜願法(身業)︰以一拜一願的方式,每日禮佛十二拜。
二、念誦法(語業)︰以歡喜、悲切、空虛、實在的方式,隨自己的心境誦念佛號。
三、禪觀法(意業)︰以禪坐方式觀想、發願,清淨自我意業。
四、實踐法(三業共修)︰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身口意三業的修持。實踐的內容包括發願、淨行、懺悔、回向。
其中以「拜願法」最為信眾所樂於修持,中華總會將依其佛號節拍錄製卡帶,以方便信眾在做早晚課時禮佛唱誦。今在課堂上,讓學員親自示範,從佛號唱誦的快慢中,調整自己禮佛的速度。並強調每一個幹部或輔導員,在協助各分會活動時,一定要極力推廣「佛光三昧修行法」。
下午二時,前往台中省訓團,為來自全省二十一縣市的三百多所學校,共五百多名軍訓人員開示「從佛教談學生生活輔導」。
我以自己從事多年的佛教教育經驗與理念,說明︰
一、佛教教育的方法是︰
先度後教,先信後悟,
先福後慧,先修後學。
二、佛教教育的特色是︰
神通遊戲,譬喻說法,
六根互用,觀機逗教。
三、我所受的佛教教育是︰
無理對有理,空無對我執,
無情對有情,關閉對開放。
四、佛教對現代教育的看法︰
生活重於知識,道德重於功利,
普濟重於個己,自覺重於接受。
一連三個小時的課程,原本要到五點下課,因中間沒有休息,提早在四時三十分下課。匆匆又趕回佛光山,吃了一碗麵,就趕晚上七時,和「佛光會工作人員研習會」的學員們座談--
佛光會的幹部們,態度要愈謙虛愈好,時時記住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的信條。
除了協助分會的成立和講習外,對年度的行事排定,不可忽略人時地的條件。
我一生無假日,從小做事就不曾跟人家計較過工作量,對工作我不僅忠心且熱愛,從工作中才有人生,從工作中生活才有意義,「閒」是一種罪惡,每一個幹部都應該建立服務的觀念。
如何建立美好人生?除了佛法外就是修行,世俗的觀念都是在比較、計較中度過,有了比較、計較,生活就不快樂,且也違背了佛法。在世俗是為享受福報,在佛門要惜福,不可損福,是一種人生的開始。
一般性的工作大都是在賣生命,賣時間,只為博取溫飽,在佛門奉獻,除具宗教性外,頗注重歡喜、進步、功德、人事和諧......等的收穫。
要有將自己付諸於大眾的願心。
為弘法之便,要自備「講稿百則」,以為日後開示之教材。
對工作性質不要揀擇,內勤、外勤,可以依需要隨時互調,除可免人事安排的困擾外,更可有機會多方面學習。
七月 十八日 星期六
本月六日左右,一連兩天的豪雨,造成東山附近坍方,致使五層高的擋土牆崩塌,範圍約有七千二百平方公尺左右,在心平的帶領下,全山兩序大眾合力搶修,都監院也致函第八軍團的官兵請求協助。近一個星期來,在軍隊派遣兵力搶救後,崩塌的現場已控制住,據大地工程碩士劉崑安少尉多日辛苦的勘察,得知此次崩塌的現場,其災難形成的原因有--
一、原工程結構不良,豪雨後造成滑動。
二、回填土未分層壓實。
三、邊坡排水不良。
四、擋土牆基礎強度不足。
這些資料將是本山重整地基的寶貴建議。
上午十時,陸軍中將胡家麒先生和國防部部長室參事陳豐義先生等多人,特到本山慰問正在整修崩塌現場的官兵。我前幾天才剛從印度回來,本山此次豪雨造成坍方,一下子也找不到專業人才可以協商,軍方則本著一向的傳統,協助搶救災難,實在很感激。這種「軍愛民,民敬軍」的凝聚心,對國家而言有功勞,對維護道場而言有功德,尤其對部長的關心更致以最深謝意!
明潭抽蓄工程處處長高呈毅先生、中鋼總經理蔡馬陵先生,得知本山坍方,皆先後派專員來山查看,同時也提供多項維護工程工作的建議,對大家的關心,實在很感謝。
晚,七時在檀信樓舉行「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監事及幹部綜合座談會」,各分會會長就其日常所接觸的事情和事項,與總會進行協調。座談時提到--
一、為方便在家弟子體驗僧團生活,下個月(八月分)擬與佛光山配合,分別在佛光山、嘉義圓福寺、台北北海道場等地,舉辦三個梯次的短期出家。
二、今年度的供僧法會,改為舉行功德回向法會。
三、全省各佛光分會配合政府同步推行全民環保、種樹、廢紙回收、認領清潔公園等活動。
四、中華總會為增進本會與會員間之交流溝通,及解決會員疑難問題或生活中之困難、佛學的解答,將闢「佛光信箱」以服務會員大眾。
五、中華各分會之活動策畫,新年度工作計畫之協商。
六、各分會組織「助念團」的實施。
七、提供會員進德修業的機會,擬籌辦「佛光信徒大學」。
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明年度將在台灣舉行,其籌備工作之討論。
......
中華佛光總會理事張志民(張帝)、林富村,今年底將參加立委的選舉,座談會結束前,各自在大眾面前發表了自己的政見。總會擬計畫將參加年底競選的本會會員名單,集中刊登於《佛光世紀》上,以方便大家認識與支持。
七月 十九日 星期日
曹氏基金會董事長曹仲植先生,也是中華佛光總會監事長,乘上山參加佛光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之便,送了我一把可防滴水的雨傘,他說,以前的人出門一定是手不離傘,傘的功用除可遮雨、遮陽光外,更可以當拐杖、當扁擔(挑東西)、打野狗(防身),所以傘的另一個名字叫「不求人」。我也回贈一支由盧堯教授發明的佛光筆(可於夜間發光)給曹居士。
曹居士雖已年屆八十,但每天仍神采奕奕的到處行布施、送輪椅,忙得不亦樂乎,曹居士表示,他之所以健康長壽且身心愉快,都得自於多做好事,目前他的心態是「聚財容易散財難」......,我盛讚他已得到布施三昧。
上午九時,於檀信樓大講堂,主持中華佛光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各分會的會長都在旁列席。
中華佛光總會目前分布於全省各縣市鄉鎮的分會約有兩百個,今年上半年,各分會所舉辦的活動,如佛學講座、家庭普照、友愛參訪、兒童寫生、高爾夫球賽、親子活動、朝山禮佛、文化藝術之旅、園遊會、母親節慶祝活動、全省環保掃街、認捐樹苗種樹、廢紙回收運動、梵唄音樂會......把社會上各階層各角落都帶動起來。
中華佛光總會應教育廳、教育局、警備總部之邀,為全省訓育人員、國中校長、教師、職訓人員教導禪坐,更配合各人的時間、地點與需要共分三十多個梯次舉行,受惠者近兩萬多人。
有此成績,中華佛光總會對下半年度乃至明年度的行事,在會員大眾的共識下,排定有--
◎依各個會員的專長性向,如佛學的、技藝的、活動的、事業的、修持的......加以審核,而頒授檀講師、檀教師、檀導師的資格。
◎對日後新加入的會員,要舉辦「新會員入會典禮」(分北、中、南地區,每個月一次),然後再發會員證。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已正式成立,擬將「中華佛光協會」會名變更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擬向內政部提出申請名稱變更。
◎授權祕書處匯集各分會會長之意見,加以彙整充實,並與佛光山共同研訂,提交下次理監事會審議。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由理監事、新、舊任會長擔任,擬負擔部分地區機票(如印度、蒙古、大陸、蘇聯)。等明年二月在香港召開之理監事會議討論通過後,始決議。
◎全力支持十月份由中華佛光總會承辦的第十八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
◎各分會同步響應政府「植樹綠化」及「廢紙回收」等運動。
......
中央黨部社工會周燕菱小姐和內政部民政司王肇發視察在會議中,都非常讚歎中華總會所帶動的活動非常紮實,在社會上每個角落都有目共睹。這種肯定比任何的鼓勵都讓會員們受用。
這次中華總會的座談會,直至下午近一時才結束。
下午二時,在檀信樓主持一場皈依典禮。皈依三寶是一種信心的具足,信仰的肯定。世間之寶只養我們的色身,而佛法之寶能夠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願今天皈依的千三百多名信眾,都是國際佛光會的預備會員。
晚,七時,為第十一期短期出家修道會(本梯次從七月十八日至七月二十六日)的戒子們開示。這一期的修道會是專為青少年佛子而開辦的,所以在戒子甄選的標準上也特別嚴格,戒子中除循往例仍有男女眾青年約二百名外,並特設青少年組的沙彌班一百五十人,沙彌戒子方面由本山沙彌學園的沙彌擔任引禮輔導。他們一板一眼的行儀,絲毫不遜色於年輕的戒子。威儀還是要靠「訓練」來薰習。
發心參加修道會之念,必定是有心想做出家人,想做個修道者,儘管只是短短的幾天,但此心念已非常寶貴,故要好好珍惜,做好一個「出家人」。我從小出家,記憶中的沙彌生活,不曾有人愛護、關照,都是在重重的逆增上緣中,自我成就自己的佛道,因「信仰」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耐力、忍力、願力有多少,學佛道上就有多寬廣。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養是待人第一法,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七月 二十日 星期一
上午八時,在法堂參加「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會議」。
「宗務委員會」是佛光山最高行政機構,山上若有重大行事都必須經其會議通過始可付諸實行。每次開宗務委員會議,一有決議性議題,心平等都非常尊重我,總是要我表示意見或看法。我一個人的智慧有限,做事喜歡綜合多數人意見後再加以分析決定。因「法」是大家的,當然要以大眾之需要為依歸。今討論之議題有︰
◎八十一年度期頭人事調動,其作業多已就緒,各院會會商後,於農曆七月中旬完成分派工作。
◎今年下半年度重要行事之確定,如︰道糧齋僧功德法會、第十八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功德主會、萬緣法會、台北、高雄及香港佛學講座......
◎玉佛樓「使用規畫」。
◎加強本山及各別分院,推動廢紙回收及環保工作之運動。
◎佛光山七眾之一的「師姑」(沒有結婚的女性修道者),擬於八月中旬在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會員大會上,舉行「師姑入道」之授證典禮。其必須奉行--
一、恭敬三寶,信心不移。
二、肯定佛光山宗風,忠貞不二。
三、遵守佛光山宗門清規,隨眾生活。
四、奉行佛光人信條,終身不渝。
五、對師長恭順不違,直心受教。
六、受持在家菩薩戒律,謹慎不犯。
七、終身不婚嫁,茹素不葷食。
八、接受常住一切職務之調派。
九、對道業不忘初心,對學業行解並重,對事業克盡職責。
十、精進修學,發心成為佛門檀講師、檀教師、檀導師。
◎「長老」的定義,是以其資格、聲望、年資、超然、公正、威德、......等條件成就的,而非以年高為是。
再怎麼困難、棘手、複雜的事,我都有方法去解決,但一碰到人事問題,有時我也會不知如何處理。在常住工作上雖有主管與屬下之別,在工作之外,彼此就是師兄弟的關係,這種「親密」的因緣,若擺在人事上,有時一樣會理不清,深感︰一個心中沒有大眾的人不能引導大眾,身為領導者要懂得愛護屬下,將歡喜、輕鬆、幽默散布給屬下,在人情事理上,彼此要互相尊重,在協調包容中共事,才不會彼此削減力量。
職務愈高的人,愈需要有直言不諱的屬下。秦二世胡亥,一直到命在旦夕,還不知道天下早已大亂,叛軍四起,因他殺光了敢直言的屬下;唐太宗納降將、受諍言,身邊敢直言的屬下,比歷史上任何皇帝都多,「貞觀之治」也因此名垂千古。故,在屬下有所申訴時,一定要讓其歡喜而去。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是佛光山的工作信條,今天在編藏處服務的永威,將此信條在其感受中詮釋如下︰
關懷他人多讚歎(給人信心),
面帶微笑常問好(給人歡喜),
言談舉止要溫和(給人希望),
有事相助不推託(給人方便)。
希望佛光山的弟子,能將此工作信條切實融入我們的衣食住行中,而非只是貼在牆上或掛在口邊的條目。
「燕子是一種有智慧的鳥,牠看到不該去的地方就不會去;牠銜著的果實掉在地上,便丟去飛走;他本來是怕人的,卻結巢在人間,始終沒有人去害牠,這便是處世的大智慧。」--莊子
◎奉獻是福分、不是負擔。
◎成見愈少,生命愈寬廣。
◎能心隨境轉,方能化腐朽為神奇。
◎命運在於性格之中。
◎只喜歡得到而不願付出,就像機器人一樣。
◎放逸是眾惡之本。
◎懈怠是善行之累。
◎不讀書就會不知禮,是犯戒的。
◎欲除煩惱病,當取佛經讀。
七月 二十一日 星期二
一早起來,七時左右,在日本的依昱、美國的依門、倫敦的覺彥、聖保羅的覺誠、吉隆坡的陳孟齡等,分別打來電話,他們好像約好了似的,也難怪,大概他們不這麼早,怕我外出。
八時,屏東潮州王忠正建築師來山談潮州道場事;九時,屏東李光輝建築師也來談屏東道場事。這兩處道場,潮州講堂、屏東講堂的建築費都在億元左右,要是在三十年前,想也不敢想,但現在佛教人口增加,每一個地方都有熱心的信徒,一切由他們自己來,出家人只要給他們鼓勵,給他們指導就好了。
送走了兩位建築師,正想動身北上,高雄興隆寺的住持心惇法師打來電話,要我給他們即將重建的道場提供意見,慚愧,外界真把我當做建寺專家了。
蔣夫人對圓山飯店的式樣不滿意,專程派人到佛光山搜集大雄寶殿的資料,她說佛光山大雄寶殿的式樣比圓山飯店更莊嚴;蔣孝武先生在做駐日代表時,曾打電話向我要佛光山佛教文物陳列館華藏世界的藍圖,我請彭伯平先生繪製給他,還不知道他做什麼用,就在榮總醫院逝世,此事也成謎了。
上午十時,已經上車,屏東曾永權先生忽然駕到,只得又談了二十分鐘,才匆匆忙忙乘車北上,於下午一時半,趕到豐原禪淨中心。
中心裝修大致完成,佛殿可容兩百人,教室五間、寮房四間、廚房、餐廳、辦公室、幼兒教室等一應俱全。只是顏色嫌暗淡些,這是五色繽紛的世界,就算宗教,色彩也要鮮明些比較好。
二時三十分離開豐原,三時二十分抵達頭份禪淨中心。永澄和頭份佛光分會的會長饒鴻奇以及鄭耀庭、羅榮吉、黃林滿妹、湯玉秀等信徒,與自強大樓的建築師賴興松先生已等了一小時以上。對於修改中的裝潢,做了重點的指示,希望能在一個月內可以使用。
頭份禪淨中心,原就是一所家庭佛堂,鐘鼓佛像齊全,可容三百人共修,只要增建齋堂、廚房後,就是非常現代化的道場了。
慈莊自辭退西來寺住持以來,從澳洲到歐洲,從非洲到南美洲,甚至亞洲,一兩年間,籌設了好多道場和中心,他長於建設,可歸功於他的耐心和熱心,有時我自覺都不如他。
慈莊現在的職務是「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會長。他正在台北預備籌建大普門寺。
五時離開頭份。高速公路,今天非常順暢,只花了二十分鐘,就到了新竹無量壽圖書館,也就是重建中的法寶寺。這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寺院和現代化的圖書館,可容兩百名青少年讀書,是經教育部合法立案的圖書館。講堂可容八百人,佛殿也可供八百人用,每層樓都在六公尺以上,寮房十八間。圖書館有視聽教室的功能,今後在傳教上必定事半功倍。
六層樓的法寶寺,原為無量壽圖書館,由性梵法師擔任董事長,他後來轉託佛光山管理發展,希望佛光山弟子不要忘記性梵法師對佛教文教事業的熱心和貢獻。
法寶寺已建至三樓,預計明年六月完工。永祥是中興大學的文學碩士,但對工程的熟練也好像是專家,看慈莊和他談得那麼投機,法寶寺必定順利完成。
在新竹晚餐後,抵達台北普門寺已經九時多了。和心定、慧傳等人談到十一時各自解散回寮。
七月 二十二日 星期三
上午八時,會見香港東蓮覺苑的清文、融勤兩位法師。兩位法師出家迄今已逾四十多年,在寶覺中學任教亦有三十六載,均是佛教界的長老比丘尼,他們一直為佛教默默地耕耘、奉獻。今天遠道而來,特囑覺幻和覺文陪他們上佛光山一遊。
十時,主持泰山禪淨中心開光落成暨皈依三寶典禮,蒞臨剪綵的貴賓有台灣省議員簡盛義、國大代表李先仁、立法委員謝美惠、林志嘉、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璧雙、泰山鄉鄉長黃中興、林口鄉鄉長黃茂雄、國大代表王必榮夫人以及泰山婦女會理事長鍾張雲吟女士......此外,還有佛光協會泰山分會會長許卉吟、新莊分會會長戴碧雲、林口分會會長謝美雲、三重分會會長賴素梅等人,不禁想到小小一個地方,有這麼多大菩薩雲來集,真是稀有難得。會中向大家介紹泰山禪淨中心負責人為永霖、依根和永喜法師。接著頒發全家功德主獎,計有許卉吟、陳李葉、莊連美雲、陳秀子、樊寶珠、李高月嬌、李林清香、戴碧雲、鄭經綸、杜許秀卿、張李錦美、卜周淑、吳古彩雲、藍麗華、陳金鳳、許王寶玉、楊例都、黃陳滿、黃茂雄、蔡家福等全家以及金剛、典座、佛堂服務的菩薩們,表彰大家對道場的護持與發心。隨後,即為五百多位前來參加皈依的弟子開示。
下午四時回到普門寺,陳麗麗、田文仲來訪。
不久,永和市孫張清揚女士的家人來電,希望立刻派人過去助念。趕到孫夫人家,才知道老夫人仍然在醫院急救,隨即提供孫義貞和天麟、淑芳等一些靈堂布置的意見。
接著又驅車至泰山高中大禮堂,為約一千餘人講演「歡喜與融和」--
一、做事的時候,要製造歡喜。
二、做人的時候,要製造歡喜。
三、處境的時候,要製造歡喜。
四、用心的時候,要製造歡喜。
五、利世的時候,要製造歡喜。
六、修行的時候,要製造歡喜。
能製造歡喜的人必定能融和。談到融和--
一、男女老少之間要融和。
二、鄰居社區之間要融和。
三、士農工商之間要融和。
四、貧富貴賤之間要融和。
五、衣食住行之間要融和。
六、傳統現代之間要融和。
因此,能融和就能歡喜,真正的佛法,最高真理一定融和。
講演後,得悉孫夫人已於晚上九時左右捨報往生,即刻與慈惠等人至孫府慰問。抵達孫府,慈莊法師和普門寺的法師們正帶領大家在助念,義貞即遞上孫夫人緊急遺囑一份,是以琉璃經房用箋寫道--
緊急遺囑︰
一、病重時不要送醫院急救打針,保持原狀,不要摸我、動我。
二、不要哭喊,不要講話,大家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三、通知台北普門寺、高雄佛光山的師父來助念。
四、停放遺體對時,請女兒義貞替我洗澡,穿著普通潔衣,預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