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3/1-1994/8) 《星雲日記(1993/1~1994/8)》
Hsing Yun Diary 28 - A Life at Ease: The Stages of Life 星雲日記28~自在人生 生涯四階段(1994/4/16~1994/4/3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28~自在人生 ■生涯四階段(1994/4/16~1994/4/30)少年要有禮讚生命的感恩,
青年要有自覺信念的價值,
壯年要有活水源頭的精進,
老年要有歡喜生活的平靜。
菁華語錄
◎拜拜是一時的恭敬,皈依卻是一生的信仰。
◎慈悲心如果沒有具足,清淨戒律沒有完成,是不可能有神通的。
放生最大的意義是放人一條生路,給人方便、給人救濟、給人離苦才是最重要的。應提倡隨緣放生,不要刻意放生。
◎花草有花草的生命,筆有筆的生命,毛巾也有毛巾的生命,保護它、珍惜它、延長它的生命,這就是佛教徒應有的
護生觀念。
◎做人不生氣,要爭氣;生氣無濟於事,人生仍有很長的路等著我們去走。
◎珍惜福報才會更有福報。
◎慚愧,就是修行;感恩,才能擁有富有的人生。
◎只懂得貪圖別人利益,是貧窮的弱者。
◎做事無怨無悔是上等之人,有怨無悔是中等之人,有怨有悔是下等之人。
◎能在無理之前屈服、低頭,在真理的前面就不會不服氣了。
◎懂得退步的人生才是最自在、最快樂的人生!
◎修行的境界,以「無心」為最高境界;辦事的原則,以「用心」為成功之基。
◎忍耐是做人處事的無上法寶,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
四月 十六日 星期六
究竟佛教對死刑、自殺、墮胎、安樂死、外道、邪教、神通、算命、風水有什麼看法?對慈濟、媽祖的定位又是如何?為了加強佛光會員們的正知正見,加強大家對信仰的堅定不移,今天,我在佛光會幹部講習會中,對於上述問題一一做詳細深入的探討。
◎對媽祖及神道教的看法
三十年前,雲林縣北港媽祖宮要加入中國佛教會,不幸遭到反對,不得已參加了道教會,我一直為此事深深感到可惜。我覺得媽祖的信徒沒有熱心為其定位,讓媽祖流於一般民間信仰,而他們信仰的層次一直沒有提升,主要是因為媽祖宮裡像個大雜燴,四周都是攤販在叫賣。我認為佛教是個包容的宗教,人可以拜佛,神明也可以至佛殿禮佛;天龍八部、關公、韋馱都是佛教的護法,而媽祖是佛教徒,也可以成為佛教的護法。有人曾問我寺院裡可否供奉媽祖?我覺得也未嘗不可。因此,有一次在天后宮舉辦的供佛齋天中,我就將媽祖定位︰中間供奉三寶,右邊和左邊分別供奉觀音和媽祖。近年來,我在皈依典禮時常常告訴大家︰皈依三寶後,可以對神明拜拜,因為拜拜是一時的恭敬,而皈依卻是一生的信仰,對於神道教,我們不要排斥,畢竟皈依與尊重有所不同。我始終相信唯有尊重與包容,佛教才會更有力量。
◎佛教對死刑的看法
社會上某些人要求廢除死刑,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死刑雖然殘忍,但合乎佛教因果報應的原則。所謂︰「殺人者人恆殺之」。在南部有一個殺死七個人的罪犯,後來在臺南監獄判處死刑,由於太久沒有執行過死刑,因而沒有人敢去槍決,只好由國防部派遣憲兵前來處理。事實上,不敢去執行死刑的獄卒是消極的慈悲,而國防部的憲兵卻是積極的慈悲,他們是無罪的,因為他們執行的是國家的法令。佛陀在因地中曾經殺死過一個害死五百人的罪人,這就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無畏菩薩精神。至於佛教徒能當兵嗎?馬小濱、劉煥榮對所犯的綁架之罪徹底懺悔,可以免除死刑嗎?這類問題,在法律上要負責任,在佛教上也要講因果,死刑與殺生之間不能一味地以婦人之仁來處理,而必須明白自作自受、不昧因果的真正意義。
◎婦女可以墮胎嗎
多少仁人君子反對婦女墮胎,宗教界也不例外。懷孕是一個生命,墮胎是殺生,在道理上是不錯,可是事實上卻存在許多問題。假如婦女懷的是畸型兒,一句不可以墮胎,那麼婦女就要辛苦一輩子。難道要強迫一個母親將她一生的青春完全奉獻給畸型兒嗎?婦女被強暴,她懷的孩子是她最痛恨的仇人的小孩,若把小孩生養下來,她一生一世要負無比的痛苦。為此政府也曾經訂定「優生保健法」。能不能墮胎,別人不應該過問,真正的決定權在於母親本身,縱有因果,相信她自己會承擔。
◎佛教對嬰靈的看法
嬰靈的說法控制了人們心理的弱點,完全是一種歛財的行為。婦女心理上的罪惡感,難道以三千元立個牌位就能化解嗎?解怨要在平時的行善修持,並不是花錢就可以做到。事實上,也沒有嬰靈報冤的荒謬說法,大家要對佛教有所認識,才不會隨便給人牽著鼻子走,凡事要有合理的解決方法,對已生的生命多一點尊重、多一點照顧較為重要。
◎佛教徒可否吃雞蛋
現在的雞蛋如果沒有經過雄雞受精是不會生育的,佛教的戒律中,有一條譏嫌戒,若要吃的時候為避免別人起疑,逢人就要解釋這是不能孵小雞的蛋,所以,乾脆不要吃。在西藏,喇嘛吃牛、羊,南傳、日本的僧人也吃魚肉,對某些人來說,吃未受精的雞蛋並不是個嚴重的問題。
◎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
人一旦成為植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真是痛苦不堪,在法律上也無法解決這類問題,連醫生也不能將他致死,因為這是犯法的。事實上,有很多病人活得很痛苦,對照顧他的家人而言,更是沉重的負擔,死雖然不是解脫,但至少可以解決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安樂死,只能由最愛他的人來做決定,生或死,基於慈悲就不會有錯。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有神通好嗎?一般人對神通都非常嚮往,佛教講究因果業力,神通是違背佛法的。所謂︰「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游的。」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就是被裸形外道打死,可見神通敵不過業力。修學神通有兩個條件︰一、依於慈悲,二、住於淨戒。慈悲心如果沒有具足,清淨戒律沒有完成是不可能有神通的,而真正有神通的人也不願意表示自己有神通。佛教講究慈悲、道德、忍耐,並不強調要有神通。
◎佛教對放生的看法
佛教徒的放生帶來了很多麻煩,就以佛光山來講,常常有人將一袋一袋烏龜倒入放生池,烏龜將魚吃了,這不是放生,而是找劊子手來殺生。有時候將一條毒蛇置於大雄寶殿後面,說是放生,卻給我們帶來了困擾,晚上走路必須特別小心。有些人美其名為慶祝佛菩薩聖誕、為自己祝壽而放生,孰不知多少的鳥被活活的悶死,難道這叫做放生嗎?有的人將畫眉鳥放生,養的鳥一放就死了,因為牠沒有求生的能力,這種放生是不道德的行為。
放生最大的意義是先放人一條生路,給人方便、給人救濟、給人離苦才最為重要。我們應提倡隨緣放生,不要刻意放生。一些社會人士也常常抓住佛教徒慈悲軟弱的心理,要求大家以高價買下一些海產動物去放生,有時候海水魚放到淡水中死了,淡水魚放到海水中死了。花草有花草的生命、筆有筆的生命,毛巾也有毛巾的生命,保護它,珍惜它、延長它的生命,這就是佛教徒應有的護生觀念。
四月 十七日 星期日
「大樹因緣佛光照,潤德畫圖天龍造;
依嚴堅寬賴鎮遠,華嚴三聖法駕到。」
上午十時,主持圓福寺重建落成淨土殿佛像開光典禮,嘉義市長張文英、雲林縣議員曾蔡美佐、中華佛光總會理事陳順章、三民分會督導陳潮派、新營分會督導張彩華等人都專程前來致賀,再加上千餘位觀禮的信眾,整個佛殿頓時被萬頭攢動的人擠得水洩不通。
在臺灣的佛殿當中,圓福寺的華嚴寶殿最為莊嚴,最具有特色,因為它是臺灣寺院中唯一以華嚴三聖為本尊的大殿。尤其目前在寸土難求的都市裡,圓福寺不但具有佛殿、淨土殿、地藏殿、觀音殿,還有佛學院、圖書館、花園、停車場……。在圓福寺,我們看到華嚴重重無盡的世界,同時我們也體會到這裡人情真心無盡的世界。因為嘉義的信徒最熱忱、最發心,大家凡事皆以本山為第一。譬如每逢農曆過年,大家總是先放下圓福寺的活動,跑到佛光山去布置花燈,有時候忙起來也沒有回家吃年夜飯,這種為佛教奉獻的精神,一直令我感激於懷。所以在典禮中,我代表常住特別表揚了游次郎、陳寶桂、蔡金鍊、蔡吳秀美、廖天隆、紀素珠、林炳昌、呂幸容、林芳貞、李淑如、陳金煉、劉坤火、廖德笠、廖彩妙、李黑蔴、童閣、陳明金、王良雄、陳金治、楊鳳娥、謝心說、賴彩桃、彭炳妹、周金美、陳嬌明、陳旺治、何春鳳、蘇美雲等三十餘人,感謝他們歷年來對常住的護持與發心。
典禮結束後,與貴賓們在會議室談話,其中雲林縣議員兼北港朝天宮董事長曾蔡美佐,向我提到目前朝天宮的情形。我也知道北港朝天宮禮拜的人潮一年到頭川流不息,光是每年前往朝拜的人次就有六百萬,信仰媽祖的人很多,皇帝也曾封他為天后、聖母、天上聖母,因此,媽祖在民間信仰上有一定的地位,可是佛教卻不承認。
多年來,要讓媽祖能在佛教裡有所定位,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媽祖是佛教徒,他可以像伽藍、韋馱一樣,成為佛教的護法,我們不但不要排斥媽祖,還要將他納入佛教,使他成為正神。記得過去在行腳托缽的時候,有些佛教的寺院可能不歡迎我們,可是神道教的宮觀或廟堂,他們總是爭先恐後迎接佛祖、歡迎僧寶,並說︰「我們的佛祖、法師來了!」神明都沒有排斥我們佛教,為什麼我們偏偏要跟他劃清界限呢?我曾經在天后宮舉辦供佛齋天,我將三寶供奉於中間,觀音在右邊、媽祖在左邊,然後兩邊才是諸天。這麼做是要讓媽祖與觀音有同等的地位,最近我也打算寫首媽祖歌,使人們對他有正確的認識。無論如何,我覺得佛教要包容,因為包容才能成其大,成其多。
中午,利用午齋的時間,我以「五受法門」為二百五十六名求受五戒的戒子開示--
1.感動︰每一位有情皆具一顆善良的心,因而常常受到好人好事的感動,流淚不要緊,我們要流出慈悲的眼淚,流出歡喜的眼淚,流出感動的眼淚。感動使我們進步,感動讓我們感受人生的美麗!
2.發心︰發心,就是立志、發願。如果我們發心吃飯,飯菜會特別可口;發心睡覺,會睡得特別安穩;發心走路,路會走得更遠;發心做事,我們心中就會產生動力,不畏任何的艱難與困苦。
3.歡喜︰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名位,而是歡喜。歡喜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色彩,歡喜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希望。因此,我們要常懷一顆歡喜的心。
4.忍耐︰忍耐是做人處事的無上法寶,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小孩以啼哭為力量,婦女以嬌媚為力量,武士以刀劍為力量,羅漢以忍耐為力量,可見忍耐是力量的表現,勇者的象徵。
5.結緣︰人與人之間,靠著緣分在維持關係,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懂得廣結善緣。一個點頭、一句好話、一個微笑、一些方便,都可以與人結緣,甚至一點心意的祝福也可以得到很多助緣。所以,懂得結緣必能得到更多收穫!
晚上七時,至臺中慈善寺,以「道場制度化和組織化」為題,為僧伽講習會學員上課。
四月 十八日 星期一
今天陳履安院長來訪,再三地向我提起李登輝總統多次稱讚我二二八演說之事。記得二月二十八日那天,我和李總統一起坐在國家音樂廳欣賞「二二八紀念音樂會」,會中,我與翁修恭牧師分別發表了演說,首先由翁牧師致辭--
「各位受難的家屬、各位來賓︰
我們今天在此追念四十七年前在臺灣所發生令人非常痛苦的二二八事件,舉行大會,來追悼這些受難受害的
生靈。事件已經過了四十七年不算短的時間,但是留在臺灣人的心中,帶給大家受傷的心靈,我想我們不但沒有
消除,反而越來越沉重。我本身是個從事宗教工作的人,對此事也一直很關心。
我經常聽到社會上有人說︰把這件事忘了吧!或者說赦免他們吧!說是很容易,實際上我們站在受難者的立場
來想,是沒有那麼簡單的!如何能忘得了呢?如何才能將曾經讓心靈痛苦的事,當成像不知道一樣而去遺忘它呢?
宗教常常教人應該要赦免,我想不管佛教、基督教,任何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要人們將痛苦的事趕快解決。以
基督教而言,教人要赦免,但是赦免是有好多條件的。這個當事者,亦即受苦受難的人願意赦免,我想在許多受難
者的家屬心中也一直想要赦免,有誰願意將痛苦常常留在心裡而痛苦呢?我想痛苦常常留在心中,對社會無益,對
這些受災難的人本身也是很痛苦的事,所以能趕快解決,早一天解決早一天好。不過赦免有許多必須要做的事,是
不是當初那些加害別人的人,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願意接受別人的赦免,赦免的事才能成立。所以從這一點
看,赦免是雙方的事。
我很不願意我們臺灣的社會在四十七年前所發生如此痛苦的事,在我們臺灣社會的每個人民心裡留下那麼大的
痛苦,使我們鬱悶在心靈中,使我們每天在受苦,很期待這件事能早一天解決,也期待政府官員,及今天在座的總
統、夫人,還有其他多位政府要員在這裡表示很關心,對這件事很關心,也一直在做一些努力,很期待政府趕快將
這件事的事實公開,也讓這些責任者能夠站出來表示願意接受責任,如此,赦免人,有人知道自己錯誤、受赦免,
這個赦免的事才能成立。
我們透過這項音樂會,不是要來說誰對不對,還要再來犯罪,是表示社會對受難者的關心,希望我們的理想、
我們的和平,真正早日實現在臺灣島上,使人人享受平安、喜樂的生活。
特別在這個時候,站在第三者,站在身為臺灣人民一分子的立場,再一次對受難家屬表示十二萬分痛苦的心,
讓我們大家多一分的同情、多一分的關心,互相協助,讓我們這個互相赦免的事在臺灣的社會早一天能夠產生,也
希望在座的政府官員能夠從各方面來努力,將這件事早日解決,讓和平、平安留在我們的臺灣島上,每個人享受平
安的生活。」
接著,我在致辭中說--
「總統先生、總統夫人、監察院陳院長、各位眷屬、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在四十七年前的今天,也就是二月二十八日,我們多少優秀的同胞們,他們寶貴的生命犧牲了。四十七年來,
我們多少受難的家屬,他們蒙受委屈,在苦難中過日子。多少年來,我們宗教界也一直在關懷,我們總統這兩年
來,多次接見受難的家屬,以及豎立二二八紀念碑、建設紀念公園等,我想那些受難的同胞,他們在天之靈應該能
夠得到安慰;我們在生的眷屬們,也應該得到一些安慰和補償。
記得在兩年前,現任監察院院長陳履安先生,那時擔任國防部長,他指示我舉辦一次『二二八平正法會』,讓
那些殉難同胞們的名譽能得到平正,還給他們一個清白。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希望政府給受難的家屬一點賠償,還
大家一個公道。最近以來,像李總統和夫人今天親自在座,參與『二二八紀念音樂會』,我想經過了這許多活動以
後,甚至被全世界認定的現在臺灣的自由民主,未嘗不是二二八犧牲的同胞所貢獻。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讓
我們經過再一次的省思,以及在總統的關懷之下,希望我們今後的社會能夠更和諧、更尊重、更融和、更歡喜的
生活。
往者已矣,過去的過去了,我們國家的前途在未來,我們民族的成就在團結,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創未來的人
間淨土吧!
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雖然紀念音樂會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但是我仍能感受到大家對消弭這段歷史傷痕的誠意,我們希望透過彼此的包容與尊重,化仇恨為慈悲,轉暴戾為祥和,讓傷害不再發生,讓人間永遠安樂!
晚上,驅車前往臺南講堂。用過晚餐,在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歐善惠先生與副院長蔡文達先生的引領之下,前往成功大學演講。會中,大家專注的眼神以及熱烈的反應,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晚十時,驅車回佛光山。
四月 十九日 星期二
中午時分,禪淨法堂堂主心定法師來向我報告目前山上的禪修情況,此外,他也擬訂了一份禪堂規約給我過目。今天,經過大眾決議與修正,將之正式訂為「佛光山禪堂規約」。
佛光山禪堂規約
建設人間淨土,當先自淨其心,欲淨其心,必假參禪修定。祖師大德清規,需要大家共知實行。德學兼修,乃有利於後學。行解相應,方無愧於僧倫。是在同參,力遵守下列條則,同參大眾務須奉行,慎之勉之!
一、總則︰
1.本堂直屬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定名為「佛光山修持中心禪淨法堂」,簡稱「佛光山禪淨法堂」,或「佛光山禪堂」。
2.本堂以秉承佛陀教法、祖師禪法,覺民牖民,弘揚生活禪法,建設人間淨土為宗旨。
3.本堂事務職權雖自成一體,但與佛光山屬下各佛化事業機構實出一源,故凡法務方面均應互相協助,以便推動。
4.本堂一切制度儀規,均依據祖傳清規及順應本堂環境而訂定,未經宗務委員會議定,任何人不得隨意變更。
5.本堂各項規約,均應確實遵守,俾養成循規蹈矩之良好習慣,倘有違犯,應視情節之輕重,予以勸誡或懲罰。
6.本堂清規經宗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呈宗長核可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二、共住規約︰
1.破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2.毀辱三寶、褻瀆經像法務者不共住。
3.故違國家禁令,觸犯刑章者不共住。
4.不認同常住,不敬師長者不共住。
5.損壞常住聲譽,藉端生事者不共住。
6.不甘淡泊、搬弄是非者不共住。
7.破口相、交拳相打者不共住。
8.擾亂群眾、撥無因果者不共住。
9.吸毒、喝酒、賭博者不共住。
10.吸煙經警誡後再犯者不共住。
11.不受教誨治罰者不共住。
12.神經異常者不共住。
三、禪堂規約︰
1.禪堂作息一律聽鐘板號令,不得無故遲到或缺席。
2.進堂參修,應固守本分,照顧本參,不得散掉遊走,與人閒談是非。
3.堂中行坐課誦、受食出坡等,皆應隨眾,如有事不能參加,應事先稟告職事。
4.堂中床位、座位,一經排定,不得竄單亂位,私自調換。
5.禪堂周邊活動區域,男女二眾各有定位,未經允可,不得超越結制區域。
6.進出禪堂、佛殿,應依序而行,不得爭先恐後或穿堂直過。
7.行香時,應前後對正,循序前進,不得縱橫奔跑,左右參差。
8.凡於禪堂內外行走,應放輕步伐,不得將鞋拖地出聲。
9.坐香時,不得隨意走動,倘有事關緊急者,應事先稟告職事。
10.止靜時,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闖靜出入,亦不得靜中響動,驚擾大眾。
11.坐香時,應端身正坐,專心用功,不得背靠牆壁,散放腿子,恣意放縱身心。
12坐香時,應歛目攝心,勤奮參究,不得左顧右盼,作勢嬉笑。
13.堂中出入,凡遇職事、同參,頷首表敬,不必合掌作禮,亦無須客氣問好,以專意作功夫為要。
14.堂中昏散、妄動者,應虛心接受香板警策,不得與職事諍訟。
15.警策後,昏散如故者,應下座立參;再三警策,依然如故者,自當佛前跪參。
16.參修期間,不得將零食、點心、水果等攜入堂內,以維護禪堂環境整潔。
17.不得在堂內吐痰、涕唾。如有不得已,應以紙巾或毛巾包好。咳嗽、呵欠、噴嚏均宜掩口,以重衛生。
18.若有疾病,應在例行醫療時間內至本山診所診治,除急診外,非醫療時間,不應要求掛診看病。
19.小恙可請假稍作休息,如有重病則應告假出堂調養,以免妨礙大眾。
20.若有要事急需告假出堂,應先向職事稟明,不得不告而別。
21.參禪期間不宜會客,以免妨礙道業,如有不得已,應稟明職事幫忙處理。
22.禪堂內外設備,悉皆十方善信布施建設,敬請愛惜使用。
為佛光山設立傳統叢林的「禪堂」,是我多年的心願。今年春節,一切因緣具足,「禪淨法堂」正式啟用,並且舉辦幾個梯次的禪修活動,讓社會更多的人士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能夠接受禪坐的訓練,更有定力去接受動盪的生活。「禪淨法堂」,把一千多年前百丈禪師的清規重現現代人的面前,是我推動傳統與現代融和的人間佛教的一項心願,我樂見此事的實現!
四月 二十日 星期三
我曾為淨化人心七誡運動寫了一篇七誡宣言,呼籲大眾共同來響應此一救社會、救國家的全面性運動。七誡運動推行以來,受到廣大的回響,茲將受持七誡的宣言,全文披露如下,讓有心的人共同來受七誡,共創美好的社會。
一、誡煙毒︰吃煙吸毒猶如吃自己的生命,吃自己的前途。不僅吃去了金錢,還吃去了健康,最終在煙毒中毀滅了自己。
二、誡色情︰色情與愛情不同,色情好比飛蛾撲火,愛的方法不對,過程不對,時空不對。古云︰「色字頭上一把刀」,人人應當警覺。
三、誡暴力︰所謂「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游的。」一個人單靠拳頭、力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都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希望大家不要逞一時之勇,傷害了別人和自己。
四、誡偷盜︰君子求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即使是黃金、美鈔,我們也不能要。
五、誡賭博︰賭博一向十賭九輸,有的人因為賭博而傾家蕩產,甚至喪身失命,因此我們不能因小失大!
六、誡酗酒︰酒能亂性,像許多交通意外都是酒後駕駛造成的,喝酒不僅影響自己的健康、智慧,更妨礙他人的安全。
七、誡惡口︰我們身體髒了會覺得不舒服,嘴裡常常講髒話,別人也會遠離我們,因此,口中無瞋出妙香。我們要以讚美、講好話來健全自己,安住身心。
在七誡運動裡,我們鼓勵社會大眾一起來宣誓,做個清淨快樂的七誡人,以下是淨化人心誓願文--
一、懺悔發願
佛法說︰有兩種人最具有智慧,一者不犯過,二者過而能改者。儒家也說︰「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為了使汝等加強守持七誡活動之力量,當先懺悔往昔過愆,次發大願,以堅其志!
懺悔言辭跟隨我念︰(一句一問訊)
至心懺悔願改過,誠心向善不造惡。
我今發心受七誡,唯願眾生皆成佛。
二、發願受七誡
汝等懺悔發願已竟,身心清淨,可以進受七誡,各各端秉一心,隨我言音,發願受七誡︰(和尚念一句,大眾念一句)
我(某某)發心謹守七誡,
莊嚴自己,尊重他人。
願獻一己之力,推己及人。
由此刻起,我(某某)發心謹守七誡。
三、發願、宣誓
汝等既有進取向上之心,發願奉行七誡,實在難能可貴,今再為汝等秉宣七誡誡相,令汝知所奉行,汝等隨我語言,一一誠實作答︰
1.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煙毒,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2.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色情,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3.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暴力,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4.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偷盜,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5.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賭博,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6.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酗酒,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7.汝等誓願從今日起,誡惡口,汝等能持否?
受持者︰能持。
四、頒發宣誓卡(自己簽名)
五、和尚開示
六、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除了宣誓受持七誡,大家也可以唱唱七誡歌,從中去體會一下奉行七誡的真義︰
社會問題何時了,淨化人心是至寶,
七誡運動若遵守,佛光淨土看今朝。
一誡煙毒把命保,健康平安笑到老,
拒煙反毒做得好,家齊國治罪犯少。
二誡色情切莫嫖,夫妻恩愛白頭老,
可憐雛妓年紀小,助人助己菩薩道。
三誡暴力瞋恨少,處處祥和有禮貌,
凡事忍讓退步想,如意吉祥好果報。
四誡偷盜莫貪小,知足守分沒煩惱,
清心寡欲走正道,以無為有樂逍遙。
五誡賭博不貪心,十賭九輸惹牢災,
爾虞我詐傷和氣,身敗名裂划不來。
六誡酗酒莫狂飲,神迷智昏愚癡因,
甘露法水潤我心,大願慈悲日日新。
七誡惡口積善緣,好話一句三冬暖,
毒言一句六月寒,積德行善福綿綿。
七誡是安定社會的根源,七誡是鞏固國力的根本,願每一個人都能奉行七誡,共同開創安和樂利的人間淨土。
早上九時起至下午,在麻竹園法輪堂舉行「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八十三年度會員大會」,決議本年度的重要行事,並且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