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4/9-1996/12) 《星雲日記(1994/9~1996/12)》
Hsing Yun Diary 31 - Protecting the Heart, Turning the Situation: The Path of Making Use of People 星雲日記31~守心轉境 用人之道(1994/9/16~1994/9/3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31~守心轉境 ■用人之道(1994/9/16~1994/9/30)會用人家的「錢」是次等,懂得用「人」是中等,
會識對方的「才」是上等,更高層次是用這個人的「義」。
菁華語錄
◎人最忌在安逸的環境中,自我消蝕自己的志氣。
◎凡事不一定要占有,懂得享有也是一種藝術。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個人只要有實力,都有機會發揮所長,只要是千里馬,總會遇到伯樂。
◎人要過得歡喜,有了歡喜還要進而求法喜,法喜充滿的人生,必定是有韻味的。
◎樹立領導中心,內部自然不會有爭執,彼此要尊重才能合作愉快,要有共識才能解決問題。
◎對別人的指責要服氣,點點滴滴的累積才會成就,怕被罵、怕被怪、怕被冤枉,如何進步?
◎人脈關係不好,自然承擔力就不足。要多結善緣、好緣,這都是成就事業的助緣。
◎學佛不一定要放棄現生福樂,去追求來世安樂,人間佛教重視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及現實生活的美滿與福德。
◎佛在我們心中,世界也在我們心中。世界到處紛爭,皆因自著自執,如能擴大心胸,包容一切眾生,世間上就沒有
什麼好爭執的。
◎在團體中要大,只有四字真言︰「有容乃大」。人不能存私心,一有私心,則會在大眾中慢慢消失。
◎人與人相處之所以對對方不服氣,乃是因既得利益受到侵犯,故在利害、權益、主從衝突之際,才看得出平時的
修養。
九月 十六日 星期五
佛光會紐約協會會員郭曼麗小姐,上午八時,陪同《世界日報》記者蘇斐玫小姐來訪問我。提及佛教過去宣揚的都是出世思想,以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來要求在家人,由於不契機,不為大眾接受,致使佛法不易弘揚。佛光山提倡的是人間佛教,於日常的行住坐臥間、做人處事上、舉止言談裡、發心工作中,將佛法帶入生活,故能和信眾們共鳴。尤其因果報應、隱惡揚善的觀念,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心胸,都是信仰的動力,也是佛法帶動社會家庭幸福的因素。
「勝鬘書院」是佛光山為方便社會上有心研究佛學的女青年們,所成立的雲水學院,以遊學方式一方面增廣見聞,一方面研究世界各地佛教弘傳情形。本月初五日已在佛光山開學,十一月初就要移往海外上課四個月,途經溫哥華、多倫多、紐約、達拉斯、洛杉磯、聖地牙哥等地。
上課內容預計有︰世界佛教史、美國移民史、美國宗教、美國歷史人物、美國文化特色、東西方文化比較、西方人物論、修行心得、參觀文教設施、座談會、與專業人士談當地風情民俗等課程。中午,和慈惠、慈容、依空、依恆、依法、慧開、慧傳等多人,巡視勝鬘書院學生到紐約來時,上課、講堂、寮房等設備。
晚,師徒時間和徒眾話家常,依法提及佛教在國際間的地位,除歷史、語言、宣傳的因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修行方法。尤其在海外弘法不止針對華人,更要度美籍人士,故對當地人士的社會需求、文化背景、生活習慣都要考慮。
依法將佛教各宗派到美國來弘傳的期別,大約分為--
西藏佛教︰密教儀式對美國人而言很神祕,其教義強調中觀、唯識。
日本佛教︰注重禪坐的「接心」、「獨參」;日蓮宗提倡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簡易好修,為其特色。
韓國佛教︰以「禪坐」、「公案」為主,近日本方式。
斯里蘭卡、泰國佛教︰以數息入門的打坐,奉行止觀法門。
中國佛教︰沒有明顯的修行方式,法會中的唱誦、經文,美籍人士很難跟上;又美籍人士對超薦祖先觀念很淡泊,三時繫念、瑜伽燄口等佛事對他們並不適合。故在美弘法,方式要配合美國文化,而非強調一定要融入中國佛教儀式。提供一個修行法門,對佛教在美弘傳很重要。
佛光山的人間佛教思想,不難為美國人士接受,因西方哲學家如尼采,也曾呵斥西方宗教太重來世,忽略建設現世,人間佛教思想如何藉重西方哲學來闡釋?是佛光山弟子們要用心的問題。
佛門中每一家、每一派都有他們的宗風,依法對美國境內的佛教如此分類,不難看出其用心。在日本,教派與教派間如果不同,信徒是互不往來及交談的,因此就可以對自己的教派認真奉獻。我看過不少在西來寺安單過的美籍出家人,他們共同的特色是︰不管師承是南傳還是北傳,永遠不會改變;且師父指示的話,都是終身座右銘,奉行不違,絲毫不懷疑,實在了不起。
談到美國社會,大部分民眾都離不開法律,慧開等人也提了一些例子--
◎有甲、乙兩個朋友,從學生時代到成家立業,數十年都非常要好。有一次,甲到乙家作客,甲不小心滑跤,
就告到法院要求乙賠償(因乙的家裡沒有安全的防範措施,致使他跌倒。)為了賠償,莫逆之交也可以從此
分離。
◎有一個人,在下雪天穿著灰色大衣、戴白色手套,在林區被槍擊中。法院判決槍擊者無罪,因受傷者的衣著
裝扮,在雪中易被人誤為熊,且又是在狩獵區遊走而受槍擊,自己要負責。
◎有顧客在麥當勞叫了一杯咖啡,因太燙而傷了手,顧客告到法院,麥當勞敗訴,因咖啡可以熱,但熱到燙傷
人,表示店家未考慮安全問題,應賠償四十萬美元,剛好是這家麥當勞分店兩年的收入。
◎乙向甲買房子,乙在家宴客,客人不小心跌倒受傷,就告到法院,前任屋主甲被判要賠償,罪名是房子居住
時,沒有好好維護,就賣給了乙。且紐約市政府也收到對居屋督導不力的誡單。
◎家裡飼養的狗或貓,因啃骨頭或被魚刺噎傷者,經人告發,主人都會有罪,罪名是照顧家畜不力,而傷害其
生存權。
◎西來寺也曾遇過,信徒來禮佛時,在走廊滑倒,雖一再表明是自己不小心,但兒子則堅持告到法院,後來西來
寺賠款四萬美金才了事。
在美國只要為了獲得賠款,什麼事都可以告,幾乎到了矯枉過正的情形。據聞最近新成立了「調解委員會」(私下解決,不必委託律師),或許可以改善美國打官司的風氣。
沒有緊湊的行程,在輕鬆的氣氛下,與徒眾話家常,是人生一樂也。
九月 十七日 星期六
早餐時,徒眾送來今天的報紙,《世界日報》上刊載著昨天蘇斐玫小姐對我的訪問,特摘錄於後,讓大家參考以一個記者角度,對我的認識,報導如下--
「前香港新華社社長許家屯出走,投向加州西來寺;中華民國內政部長吳伯雄,經他開示後,宣布退出臺灣省省長的競選。經常圍繞身旁,向其請益的達官貴人無數,政府或民間有了糾紛,不時請他出面協調。佛光山的星雲大師,敬佩的人尊稱他為有道行、有智慧的高僧;也有人對這種過於入世的作為不表贊同,說他是『政治和尚』。
對於這些,星雲大師的回答是︰達官顯要、政治人物,不論其地位,在佛法面前,只是『眾生』。
從本身的宗教立場,他認為,在眾生需要幫忙的時候,應該本著一顆菩薩心,伸出援手,盡一份心。
以吳伯雄的例子,星雲大師指出,吳伯雄的退選,如果是結束一項爭議,化解兩雄相爭之害,那便是作好事,是一個好的結果,為什麼不呢?許家屯的例子亦然,在對方需要幫忙的時候,他豈能拒絕?
星雲大師說,對從政者而言,政治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宗教卻代表良心,是更高層次的超越。目前很多政治人物走向佛教信仰,向其請法,或許求的便是政治現實外的另一種超越。身為佛教的弘法者,對於這些只是隨緣而已!
在主張溝通、和平解決問題的前提下,星雲大師近年化解了不少政治、社會的爭議,如︰國民黨內的省長競選提名之爭、臺北大安森林公園觀音塑像遷移事件,以及高雄大樹鄉民停止供應海軍水源糾紛等。
雖然協助調解的爭議不少,星雲大師本人的許多作為,卻也是民間的爭議之一。最近他為臺灣的電視連續劇唐太宗李世民節目作了一個廣告,廣告一出,不但不少民眾表示反感,連其出家弟子也表示不解。
星雲大師說,這種反應不是沒有想到,但從更遠的影響看,如果這段廣告可以因此而結更多的緣,促成佛法進一步發揚,這些爭議也不過是一點犧牲罷了。主要還是寄望連續劇的製作人,能製作一些有關佛教的節目,讓製作人本身及觀眾都接觸到佛法,這對佛法走入家庭也是一種突破……。」
中午十一時十五分,於拉瓜第(LaGuardia)機場,搭機前往加拿大的多倫多。
飛機起飛時,回首望著「世界之都」紐約。據聞,紐約市政府希望致力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質,但是人口眾多的紐約市,很難讓市民沒有抱怨。民眾在遇到有關生活品質方面的問題時,可向市府下所設的單位投訴,如--
◎不實廣告,可向市消費者事務局,或聯邦貿易委員會投訴。
◎航空公司飛機誤點、超收乘客、服務人員不禮貌,可向聯邦運輸部政府事務辦公室申訴。
◎行李遺失向聯邦航空委員會公共事務部投訴。
◎飛航安全,向聯邦航委會熱線投訴。
◎空氣污染、煙囪污染,可向市環保局申訴。
◎天然瓦斯污染,向布碌崙聯合瓦斯公司申訴。
◎救護車未給予病患適當照顧,或到達急救現場的速度緩慢,可向衛生廳投訴。
◎如果被有傳染性的動物咬到,可向健康局投訴。
◎如果在街頭發現動物屍體或虐待動物,可向ASPCA投訴。
◎廢車棄置路邊,或與租車公司發生爭執,可向消費者事務局投訴。不安全的建築,向房屋局投訴。
◎公車不準時、司機行為不檢、服務不佳,向捷運局投訴。
◎有線電視服務不佳,向市資訊科技及通訊管理局投訴。
◎市府單位或員工貪污,向市府調查單位投訴。
另有噪音影響住戶或商家,與零售商店發生衝突,外交人員非法停車,種族、性別、宗教等歧視,超級市場食品腐壞,食物中毒,沒有按時收取垃圾,與建築工程或裝修工人發生爭執,對公私立醫院服務不滿,對保險經紀不滿,對律師不滿,對警方人員不滿,對房地產經紀不滿,地下水倒灌或發生惡臭,人行道破損,街燈損壞,水質有問題,水壓不夠……等,都可以撥市府各熱線電話申訴。
看這些「不滿」的項目,都投訴有門,不能不感動於紐約市府人員的用心。
在多倫多協會、分會的安排下,晚七時,於多倫多的仙力加學院大禮堂(SenecaCollegeMinklerAuditorium)主持一場佛學講座,前來聞法的貴賓有︰多倫多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處長鄭天授夫婦、多倫多華僑文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夫婦、中華總會館主席耿慶武夫婦、多倫多臺灣同鄉會會長廖瑞星夫婦、多倫多臺商會長許維明先生、《世界日報》社長錢舜麟先生、頤康基金會主席王裕佳夫婦、仕加堡文化中心主席張明達夫婦、仕加堡約克區華商會陳玉蘭會長等。
仙力加學校禮堂有一千兩百個座位,座無虛席,大家專注的神情,不難看出與佛法相應的喜悅。
晚九時四十分,在多倫多講堂和渥太華協會、滿地可協會的會員們座談。我認為加入佛光會的好處有--
1.佛光會是一種聯誼性質,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2.有了佛光會,視野更寬廣。
3.可以幫忙排難解紛。
4.子女可以參加國際夏令營、入中華學校,增廣知識。
5.有了信仰,內心會很踏實。
承信眾蔡辰光、吳隆香夫婦好意,將他的房子「讓」出來,給我們一行安單。蔡居士的千金吳怡恬小姐,是我日記的忠實讀者,當她得知我要住到他們家,就一再告訴蔡居士夫婦︰「大師不喜歡睡彈簧床!」「大師吃飯要用竹筷子!」「大師比較喜歡吃蕃茄麵!」……,舉凡我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她都瞭若指掌,實在是有心人!當我就寢時,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九月 十八日 星期日
昨晚在仙力加學院的講演,慧群替我翻譯成廣東話,他精要的譯語和順暢的節奏,深受信眾好評和肯定。佛光山有不少人才都是璞玉,要等待時間及大眾的冶鍊,才能雕塑成型!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個人只要有實力,都有機會發揮所長,只要是千里馬,總會遇到伯樂。
多倫多佛光寺的建地位於密西沙加市,離多倫多國際機場才十五分鐘車程。上午十時,準時抵目的地,主持多倫多佛光寺的動土典禮,提取法語--
「加國啟建佛光寺,法水遍灑多倫多。
萬象海會雲來集,功德福慧普世知。」
前來觀禮的貴賓有省議員歐佛(SteveOffer)、密市議員莎提歐(P·Satio)、多倫多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處長鄭天授及僑界各商會、基金會主席等二十多位。感謝這些貴賓在昨晚的講座和今天的佛寺動土典禮,都前來參加,這份盛情,只有讓多倫多佛光協會、分會的會員們,多從事社區公益活動以為回報。
多倫多佛光寺建坪有九萬平方英呎,預計兩年內落成,典禮中並為「國際佛光會渥太華協會」的成立舉行授證,頒發證書給會長陳敏昭、副會長梁志雄、林楊碧、副祕書長梁國興、周彩蓮、鍾建基等多位幹部。
動土典禮圓滿時,為四百多名發心皈依的信眾,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儀式。並接受新時代電視謝振漢、《明報》梁煥釗、《世界日報》王迅雷、CFMT馮錦禮等記者的訪問。
陳耀燕、林則民兩位佛光會員,分別以英語和廣東話,在這兩天活動中擔任司儀,使活動的進行非常順利,感謝他們的辛苦。
中午,前往廖兆晶居士府上普照。
晚八時,在多倫多協會副會長陳正典、王喜美夫婦府上與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多倫多區分會、北約克東區、西區分會、士加堡東區、西區分會、麥咸區分會、列治文山區分會、密西沙加區分會等分會的幹部們座談--
◎身為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容人胸量及成全他人的奉獻性格。
◎人與人相處之所以對對方不服氣,乃是因既得利益受到侵犯,故在利害、權益、主從衝突之際,才看得出平時
的修養。
◎一個好的活動,必須要「守時」,也就是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緊湊不拖拉,一氣呵成。在活動進行中切忌工
作人員輕易走動,預備工作要有洞察先機的「遠見」,尤其是對細節的連接,更不可忽視。
◎敗事之由,大多因權責不清、分工不明、工作不確、賞罰不公,故面對工作,我們要有心、有法、有德、有
耐心。
◎人間化的教育不講強權、神權,佛教要注重播種,付出很重要,不要一味只想收入。只算給人不算給己,只計
支出,不計收入,人沒有「數字」觀念,就不懂因果。對自己要節儉,但對佛教大眾則要多給多捨。
◎佛教與王法的關係︰基本上,佛陀希望用佛法駕於王法之上,倡導王法,透過王法,來實現佛法。
◎有了佛教的信仰,透過佛光會的聯誼活動,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生活內涵可以更踏實。因佛光會結合了
佛法、感情、事業、新知、互益的關懷性,這也是佛光會吸引會員的原因之一。
一天工作完畢,就寢前的時間,是我最珍惜的,我總是在這個時候「搶」著看報紙、雜誌、新書,但徒眾總擔心會影響我的睡眠,頻頻催我早點休息,曾在報章上看過一篇報導--
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睡得很少,不但沒有影響健康,還有助於他們偉大的事業。
◎擊敗拿破崙的英國名將兼政治家威靈頓,一天只睡三至六小時,而且經常是和衣而睡。
◎拿破崙一天只有三至四小時躺在床上,經常凌晨三時起床,對祕書口授文稿一直到天亮。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年輕時有時連續幾天晝夜工作不睡覺,他說︰「睡眠完全是一種習慣。魚,整夜在水中
游不睡覺;馬,晚上也不睡,第二天仍精力充沛;人睡得少一點,就多一些時間做事。」
◎俄國科幻作家艾西考夫,從不用鬧鐘,每天早上不到五點就急於起床寫作,一生出版了四百部著作。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晚上十一時離開辦公室回家,然後親自煮一點宵夜和丈夫
共享,餐後又繼續工作幾個小時。
◎俄國總統葉爾欽每天也只睡四小時,五時起床,閱讀兩個小時有關當代政治和經濟書籍。
◎世界上睡得最少,也可以說根本不需要睡覺的人,是一名古巴人,名叫TomasIzguIerdo,生於一九三三年,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沒有睡過一天覺。據說是幼年得夢魔症引起,病後就不會睡,平時只用「靜坐」
方式休息,在事業上雖無特殊成就,但日夜上班,一個人做兩份工,自然收入比他人多一倍。
九月 十九日 星期一
承蔡辰光、吳隆香,洪諸敏、楊雪莉,張廖貴雄、劉月華等三對夫婦的好意,今天邀請我去多倫多島嶼公園一遊,加上隨行徒眾在旁附議,故我們一行二十一人分乘三部車子,八時就朝目的地出發。
來多倫多已經三天了,此刻才有空閒得以細覽它的市容。多倫多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省會,也是加國南部最大城市,人口約二百八十萬,占全省四分之一,是典型的英國式都會。「多倫多」,印地安語是「人們聚集的場所」,為加國最大的英語系城市,發行二十五種不同文字的報紙,是名副其實的國際都市。
一進加拿大境內,在視野上給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滿山遍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楓葉。楓葉開始變色是在每年九、十月間,此時節正是蛻變之始,紅、黃、金、橘,在深淺濃淡的色澤襯托下,大地、山丘、樹林、庭院就像上了油彩般繽紛炫麗。據統計,楓樹的種類有一百五十多種,因樹種不同,葉色的變化及葉片的形狀也不同。
遠方點點簇簇的楓紅,與近處大片大片的楓紅,彼此相互輝映,構成一幅壯麗的彩畫。加拿大以楓樹為國旗國徽,足見楓葉對加拿大的影響及重要性,「楓葉王國」實是名不虛傳。
加國的民眾,家家戶戶對住宅區的庭院都精心布置,從各種花卉依季節時序開放,不難看出主人在栽種時是如何用心設計,美化環境似乎是加國民眾很自然的「家庭花園」比賽,雖無正式明定,但大家還是很認真在維護。
安大略湖(LakeOntario)的面積是臺灣的兩倍,多倫多島嶼公園(TorontoIslandPark),是安大略湖中臨多倫多的島嶼,加國政府將其闢為公園,由多倫多市區可以乘渡輪來回於三個定點--三個小島。船票是每人加幣三元,我們隨興上了其中一個小島,即乘環島巴士,參觀島上遊樂設施。公園內的設施有野餐區、遊樂場所、點心區、纜車、急救站、小孩遺失認領站、農田、劇院、警察局、花卉展示中心、上課中心、遊艇俱樂部、教堂、瞭望臺、高爾夫課程中心、自動提款處、海灘救生設備、休憩中心……,一應俱全,方便遊客使用。
從環島巴士下來,在草坪上信步徜徉,路旁一棵棵花草,相襯排列,美觀、有序,如同七重行樹,再加上湖天一色的視野,真讓人心曠神怡。
成群結隊的海鷗,總有意無意的在我們身邊圍繞,順手將袋子內的麵包往空中拋去,海鷗在飛翔中一口就銜住,好像最佳捕手,不曾失誤。就在牠們爭食的聒噪聲中,引來更多海鷗加入,麵包來不及拋,只好丟在地上,一批批海鷗就像浪潮湧來。麵包丟完了,牠們仍在四周徘徊不走,只好把便當也拿出來請牠們吃,清楚的看到一隻海鷗銜著一塊香菇,往空中飛去,等我把視線轉回現場,只剩下空的便當盒。
一聲長鳴,海鷗成群結隊地走了,那氣勢像是從地上托起一張巨網,往空中拋去,非常壯觀。蔡辰光居士說,專門拍恐怖片的美國導演希區考克,有一部影片「鳥」,就是在此地拍攝。我可以感受到那種氣氛。
海鷗飛走了,才想到我們一行人午餐也沒了,只好到附近飲食店吃義大利脆餅,臨窗座位就是一條小溪,溪旁柳樹隨風輕拂,在繽紛的楓葉陪襯下,柳樹仍最富詩意。
或許是被脆餅香味吸引,有幾隻海鷗在我們座位旁流連,忍不住丟了一塊脆餅給牠們,竟然也不拒絕!其實動物與人一樣,只要餓了,什麼都好吃。
餐後,沿溪前往島中看噴泉,噴泉四周草坪上成群棲息的鴻雁(像鵝一般),步履動作,像是經過訓練似的非常整齊劃一,同行中有人說︰「這雁走路那麼慢,像呆頭鵝!」其實雁是很有修行的,不聒噪、不爭先恐後、按部就班,很注重威儀,尤其在飛行時,時而排成「一」字;時而排成「人」字(秋雁成行),絕不離群,很有團隊精神。
加拿大的環保做得很好,空氣也很新鮮,安大略湖對加國空氣調節有很大貢獻。同行的蔡辰光等三對夫婦,也是第一次遊此公園,加國社會給大家如此優良的資源環境,很值得好好珍惜享受。
下午三時,回程途中,大家七嘴八舌說道︰
「將此海島公園買下來做佛光城。」
「價錢一定很貴,若買不起就用租的。」
「由中國人經營,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參觀佛光城。」
「不是佛光城,是『中國城』--零亂、違章、喧嘩!」
我覺得還是做多倫多的公園好,不要看到好的就想要,讓世界各擁所需,才能發揮所長,凡事不一定要占有,懂得享有也是一種藝術。
傍晚,蔡辰光、吳隆香夫婦搭機往澳洲。晚餐後,和多倫多講堂的徒眾進行「師徒時間」,擬定明年行事,大型活動內容有回歸佛陀時代、園遊會和我的佛經講座。並與多倫多佛光寺籌建工程管理顧問關溢文先生,對佛光寺建築藍圖上的設計,提出彼此的看法,我的建議是︰佛教寺院的建築,若僅是獨棟式的飛簷並不好看,應以重重疊疊的建築為其特色。同時也將洛杉磯西來寺的建築經驗,提供給關先生參考。
九月 二十日 星期二
一大早就接到紐約道場住持依恆法師的電話,告訴我本星期五起一連四天(二十三日到二十六日),要到溫哥華參加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員代表大會的內政部長,也是佛光會世界總會副會長吳伯雄及夫人戴美玉今抵紐約,預計停留兩天,紐約佛光協會一百多名會員前往接機。另外,肩負嘉義圓福寺和高雄普賢寺住持之職的依嚴法師,此行也帶團到溫哥華參加大會,這幾天旅行社安排團員們到各處名勝遊覽,依嚴抵達紐約時卻只要依恆帶他去參觀鹿野苑。
依嚴在佛光山的資歷已屬長老,今年人事調動又接了傳燈會會長之職,他對常住的忠心,對信眾的供養心早就受大眾肯定。紐約的帝國大廈、聯合國、自由女神、摩天大樓……都不曾去過,卻寧可捨之而專程到紐約道場,儘管帝國大廈舉世聞名,但在依嚴心目中,都比不上親睹鹿野苑一眼,這份對常住的向心力,實可為佛光山徒眾的榜樣。想我在海內外成立近百個別分院,有些徒弟卻寧可去住俗家,也不在別分院安單,道在何處?此一舉止即可看出。
中午十二時四十分,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班機,飛往溫哥華。臨上機前還專程到洪諸敏、楊雪莉府上普照。
多倫多到溫哥華機程要五個小時,經過三個時區,時間提前三個小時,於下午二時三十分抵溫哥華。
一到溫哥華講堂,這次大會執行長林超及顧問羅午堂、蔡澄玄居士即向我報告大會目前的籌備進度︰已報名單位中,華語系有五十七個協會,非華語系有二十八個協會;報名人數︰代表及觀察員有八百五十六人、觀禮員達三千人。代表及觀察員將分三個飯店安單。接機工作將從明天開始,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在機場服務。二十三日正式受理報到。大會進行中負責司儀的是加拿大籍當地人士康潔明先生,為佛教徒,能講一口標準國語,及前中華電視臺歌星連漪小姐。
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淨耀法師此行也到加拿大來參加大會,在多倫多時就見過多次,每次都承其尊我為師,自稱弟子,實在不敢當。
過去在大陸上,有多少佛教青年及大德,希望在中國佛教會之外,有一個能讓青年獻身於佛教和社會服務的機會,而組織「中國佛教青年會」。在臺灣,道安法師也曾發起中國佛教青年會,因緣成熟,所以獲政府允許籌組這個團體。
「中國佛教會」和「中國佛教青年會」的性質是不一樣的。「中國佛教會」主管寺院,辦理佛教行政,而「中國佛教青年會」組成的目標、宗旨,是希望將來從事接引的工作,希望在淨化社會人心上,樹立良好風氣。很多大學都成立佛學社團,這許多在學校研究佛學、信仰佛教的青年,離開了學校以後,就沒有人輔導他們進德修業了,非常可惜。
再往遠處說,社會上還有很多青年需要接引和輔導,我們佛教在這一方面,應配合當前社會需求,給予青年適當引導,我想這對於我們社會國家一定會有貢獻--佛教一定要與時代配合,對社會國家要有貢獻,才有存在價值,不然一定會遭到社會淘汰。
提到佛青會的事,我建議淨耀法師一定要有青年讀物、青年訓練、青年組織、青年活動,才能滿足青年的需求。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第一屆中國佛教會在南京召開時,我就主張中國佛教會應允許青年代表參與會議,但遭到佛教會的反對。
十四年前,我也曾經申請過,請政府准許我們成立「中國佛教青年會」,也受到中國佛教會反對,當時政府代表--社工會主任蕭天讚先生還特別上佛光山向我說明。雖然都沒有成功,但現在臺灣已有青年會成立,聊感欣慰。記得當時我們向政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