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4/9-1996/12) 《星雲日記(1994/9~1996/12)》
Hsing Yun Diary 44 - Radiating Light: Mental Effort 星雲日記44~放 光 心地功夫(1996/11/1~1996/11/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44~放 光 ■心地功夫(1996/11/1~1996/11/15)禪坐是一種心地功夫,除了腿子要軟,
性情也要軟,心地更要柔軟。
菁華語錄
◎有水的地方,魚就可以游;有天空的地方,鳥就可以飛。佛光山是個有水及廣大空間的地方,可以培育出很多的
花朵。
◎自己的世界要自己去爭取開拓,人們常因惰性而懶得再接受挑戰,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會進步,不會昇華。
◎集體創作,不是由很多人來支持一個人,而是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是主人。
◎有嘴說人,最好也能說自己;有眼看人,最好也能看自己,做事不要只要求人家待我們如何,要想一想自己,是否
待別人很好。
◎佛法是要用悟的、用體驗的,沒有體驗的悟境,在學佛道上易退失信心。
◎一個人是否有成就,除了「觀念」的正見外,還要有表現,不敢勇於表現者,如何有自己的世界?
◎與人共事要和氣,講別人不好,自己何嘗是好?能夠找出自己不好的地方,比較容易進步。
◎世間上做事容易,處人難,但必須與人接觸,才能了解眾生需要的是什麼。
◎禪坐是一種心地功夫,除了腿子要軟外,性情也要軟,心地更要柔軟。
◎對他人好的建議或好話,都要很用心去聽,且記住他人的優點,來平衡其缺點。
◎人我是非只是一種過度時期的心態問題,時間一過,環境一變就不一樣,故不要太著意而起煩惱。
十一月 一日 星期五
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亞洲宗教與高等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今起一連三天,在本山舉行,來自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尼泊爾等亞洲知名宗教大學與國內各宗教代表、專家學者一百五十人出席。
此次研討會以探討宗教與教育間關係為主題,針對二十一世紀宗教高等教育的理想、各宗教辦學理念與實踐方法、辦大學的實際經驗與如何經由高等教育,提升宗教對社會的關懷等進行討論。
上午八時三十分,舉行開幕典禮,致辭道--
來自世界各地與會的有緣人,大家今天來佛光山參加由佛光大學主辦的「亞洲宗教會議」讓我們感到非常光榮,宗教是沒有地域限制的,其範圍不只限於亞洲地區,因宗教是國際性、世界性。一個宗教的成立,必須有教主、教義、教徒等條件,各宗教教主不必在一起,就如同每個家庭都有父母,並不一定要以別人的父母為我的父母,但各宗教教主,都值得我們尊敬,而宗教教義也不必相同,就如同文章有各種文體,如小說、詩歌、散文等不必要一樣,才會多彩多姿。
所以,雖然信仰的宗教不同,但弘法者(教師)、信徒,可以彼此互相往來、聯誼、溝通,隨性隨緣的,有些信徒皈依佛門幾年後,因為因緣改變,可能會再去信別的宗教,這不會有罪過,如同求學時換學校一樣。
佛在世時以三轉四諦法輪來弘法說教︰此是苦,逼迫性,汝應知,我已知;此是集,招感性,汝應斷,我已斷;此是滅,可證性,汝應證,我已證;此是道,可修性,汝應修,我已修。將宇宙真理的關係,說得很明白,而在教育方法上,更以方便權巧、觀機逗教、事理圓融、平等包容等來度眾。
現今宗教事件,乃因正信宗教,未能給予正確導引,故容易走入邪道迷信。除佛教外,耶穌的犧牲奉獻,帶來了人間的光彩;回教又給苦難的大家一種希望與滿足,各宗教應互相尊重、彼此學習,雖然各宗教「同中存異」各有理念與教義,但期待能「異中求同」共創世界和平。
希望藉由此次會議,能促使各宗教之間了解與溝通,以達到改革社會及淨化人心的功能,讓各宗教如同百花般多彩多姿。
總統李登輝先生、副總統連戰先生等,今都拍發賀電,祝「亞洲宗教高等教育國際會議」圓滿成功。
晚七時三十分,於如來殿會議室,舉行師姑座談會,除在海外及留學者未能回山,共計有二十八名師姑出席。
身為師姑,無感情束縛,無子女牽絆,是最有條件的單身貴族,應該好好利用個人獨處時間及外在的因緣來改進自己的缺點,發展自己的長處。
人,認識自己比認識別人重要,很多人都是活到老,還不認識自己。「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很難認識,而「認識」是指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短處在哪裡?如何昇華自己?如何改進自己?如何變化自己?
在我閱歷的人當中,誰有辦法?誰無辦法?非在於學問高低,而在於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少。也就是說,一個人成功立業之道,非出家、非當師姑,而是要知道自己的缺點,並能知慚愧、知苦惱、知因果。最可怕的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缺點,不僅不知道,還要護短、無明、自私,又不接受善意的批評,改正自己,而隨著無明過一生。
沒有情愛的罣礙,沒有兒女的拖累,沒有社會家庭的負擔,沒有戒律的約束,師姑的身分是「標準」的單身貴族!要懂得好好利用獨處的時間,培植因緣關係,不要任性的拒絕一切可以結因緣的機會,有水的地方,魚就可以游;有天空的地方,鳥就可以飛!佛光山是個有水及廣大空間的地方,可以培育出很多的花朵。
師姑在佛門非只有在寺務性的工作上打轉,也可以在社教事業單位發展,如︰中華學校、兒童班、幼稚園、流通處、滴水坊、出版社、佛光緣美術館、電台、電視節目製作、佛光會、檀講師……都可以一展所長,自己的世界要自己去爭取開拓,人們常因惰性而懶得再接受挑戰,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會進步,不會昇華。
在座談會中,和師姑們提及--
1.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師姑?
2.如何規畫自己的未來?
師姑也是佛光山的四眾之一,其福利同出家眾,本山典制監院現正積極籌畫「師姑院」、「師姑講習會」及編定《師姑手冊》,讓師姑體制能更完備。
十一月 二日 星期六
上午七時三十分,主持三壇大戒的「二壇請戒」儀式。
九時,例行出席本月分的「宗務委員會」,以師徒時間方式,回答大家的問題--
一個人若根基不厚實,在高位是坐不久的。沒有能力、辦法、道德者,做事遇到困難,只會怪人家,做事要有理念、要有規畫,事情才會拓展出去;做事老是不成功,其個性必定缺少圓融。
人要進步,必須每天都要大死一番,天天死、天天生,能如此千生萬死,將不好的陋習「死」去,人才會進步,我執重者,佛法融化不了,當然「死」不了,自然就不會進步。對自己的惡習、自私、貪瞋癡等,必須要千生萬死,將不好的死盡,才能再生。
用人,要人盡其才,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要做同樣一件工作,而集體創作,也不是由很多人來支持一個人,而是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是主人。
掌握媒體即掌握時代,任何事情的融和很重要。
妄語,很容易引導人錯誤的看法,要嚴謹的警戒自己的口,不要讓福德從口邊流失。
服務信徒,要主動的想到信徒需要什麼,而非等著信徒開口要什麼,一個人要懂得「給」,才會富有,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信心。
有嘴說人,最好也能說自己;有眼看人,最好也能看自己,做事不要只要求人家待我們如何如何,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待別人很好。
「艱難困苦出祖師,放逸方便出下流。」對歡喜的事不一定要做到,但不歡喜,卻對別人有利的事,一定要去完成。
佛法是由內心體悟的,而非用口講的。
「如何當知客?」知客最重要的,不外是讓每一個來訪的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所以身為知客要時時不忘自我訓練,隨時學習如何稱讚人、如何講好話、臉上要有表情、有笑容、待人接物進退有序,除佛法外,更要不時充實時事、常識。
對信眾們的要求,要應機的給予滿足,依來訪者的目的,如︰來參觀的、來談佛法的、來祈福的、來禮懺的、來吃齋的、來聞法的、來會客的,來禮佛的、來共修的、來談話的、來當義工的,儘量給對方方便,並想出一百句讚美的話,來給信眾們歡喜。
下午三時三十分,參加三壇大戒的「迎請十師」儀式。
十一月 三日 星期日
上午八時三十分,舉行此次三壇大戒的「三壇請戒」,下午一時三十分,並為戒子們主持「三壇登壇」儀式。
每星期在中華電視臺播出,由華光傳播公司製作的電視節目「蓮心」,已播出四個多月,應製作單位邀請,今晚為此節目的「大師禪」單元,就每一集的主題,提供我的看法,分別為--
情緒如何管理
用禮拜折服我慢,用念佛降伏其心,
用行善對治貪欲,用包容對治瞋恨。
談宗教偶像
父母是幼年的偶像,老師是學生的偶像,
聖賢是成人的偶像,佛陀是眾生的偶像。
談教育問題
以鼓勵來代替責備,以溝通來代替申誡,
以啟發來代替灌輸,以信心來代替自卑。
生涯如何規畫
三十歲以前,學業完成期。
四十歲以前,創業完成期。
五十歲以前,福利人生期。
六十歲以前,傳授教育期。
七十歲以後,遊歷隨緣期。
談自我開發
做有用的人,做慈悲的人,
做歡喜的人,做智慧的人。
談高齡社會問題
用智慧來傳授人生,用經驗來提攜後學,
用修行來開發生命,用信仰來探索未來。
十一月 四日 星期一
政務委員馬英九先生今天來訪,對佛光山的僧眾及佛光會員平日在監獄等地從事勸受刑人向善的教誨工作,尤其是戒毒村的輔導更見其成效,表示肯定與感謝。
和馬政務委員談及目前社會上宗教亂象,雖然政府最近常邀請一些宗教界或學者專家針對「宗教與社會風氣」的關係在討論,但一些學術性的學者,並非真正了解宗教,大都是站在學術立場及自我的看法,並不客觀。什麼才是佛教?得由真正了解宗教的歷史性、教育性、慈悲性,並了知佛教的過去及未來,才宜發言,否則一知半解的言論,易造成對佛教「正」「邪」不清的影響力,對正信的佛教徒是非常無辜的。
下午,馬政委在如來殿大會堂,為普門中學師生做了一場專題演講,講題是「長跑與人生」。
晚,和書記室的徒眾們師徒時間,佛光山弟子中,在工作上比較有機會親近我的,應該是在書記室服務的徒眾,但是和他們講話的機會反而不多。
書記室一般又稱為侍從室,皆屬幕後工作人員,故平常對他們的要求,比其他單位更嚴謹,勉大家要--
◎個人的成長是在吃虧、上當、挫折下,慢慢成長的,所以不管面對任何人、事,受點委屈,不宜投訴。
◎做事要有佛法、內涵、意義及成績,不可光有技術性的工作,因為拿不出可惠人的條件,是得不到別人支持的。
◎人我相處就像「跳探戈」,就是說不僅不踩到別人的腳,更不會讓別人踩到我的腳。
◎從事法寶的編、寫、搜集等工作,要以恭敬心、慚愧心來發心。因發心是否清淨?事關「產品」的品質好壞,
這點不可輕視。
◎我不會嫌棄任何一個徒弟,肯定他們的優點,而缺點總是在包容中看不到。
◎一個人若正見的建議聽不到,就容易有抱怨、煩惱、不滿、閒話等情緒,凡事要以「法」為中心,不要去搞人
事是非,宅心仁厚很重要;不厚道如何學道?
◎在我一生的弘法道上,不知道什麼是灰心、什麼是疲倦,如果在修道上輕易被上當、挫折、失望、難堪等打倒
那怎能算修行?又我的個性,我不自負、不好勝,以眾為尊,以大家的意見為意見,不會以自己為重;我用人
是不會選擇人才的,都是就近在用,因為遠水救不了近火,也就是說任何人才,我都會懂得用他的長處。
十一月 五日 星期二
人是有情的眾生,人際間相處,很講究拉關係、賣面子、套交情,這在一般人眼中,看起來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我從小在佛門參學求道,所接受的都是無情無理的打罵教育,一有不如法,幾個耳光或幾拳是常有的事。那時年紀還小,對這種故意委屈你、處分你的管教方式,感到很無情無理,多年後,年歲漸長,才體會出老師在教導我們的過程中,是以無情對有情,以無理對有理的教育法,是不講究交情的,在毫無理性毫不愛惜的呵斥下,慢慢磨練成長,而非老是依賴別人的關心、呵護,因而養成獨立的個性。
時下社會一般年輕人的毛病就是理由太多,常常是「我認為」、「我以為」、「我想」、「我要」、「我覺得」,叢林教育是不跟你講理的,所以要用無理來對有理;無情來對有情,在無情無理的要求下,都能屈服,日後,面對有情有理的事情,當然就更能接受了。
故感今天的社會,年輕人做事不要講太多的道理、太多的關係,這對我們的成長,會更有幫助。
應消防署之邀,以錄影方式,為消防隊員們開示--
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可怕?不外是跟我們最親近的水與火,所以有句話說「水火無情」,除了天然災害,水,只要我們不去接觸,不管是江、河、海,都不會有危險;而火則難以避免,就算我們對火燭再小心,但鄰居失火,還是免不了要遭受魚池之殃。
一有火災,消防隊員的忙碌,比上戰場還要緊張,尤其是現在的居住環境,大都是大樓、公寓,很多建築物是易燃品,常一燒不可收拾,都是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救的。消防隊員們幾十年來,二十四小時都警戒備戰的等著與火博鬥,更難能可貴的是還有很多老百姓自願擔任消防隊員的義工。
在科技昌明的現代,一不小心或粗心大意,就會引起火災,如︰電線著火、瓦斯爆炸、煙蒂火燭不慎等等,都很容易觸發火災,所以我們大家平常一定要有憂患意識,不可以粗心大意。
救火的工作是刻不容緩的。我個人從小都是在戰亂中長大,有過葬身海底、火窟的經驗。一個人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是水與火,水有解渴、洗滌、滋潤的作用;火有煮熟、成長、溫暖的作用。水可以熄火,火可以蒸發水,彼此是相互相剋的。
消防隊員每天過的是「跳火坑入火窟」的生活,與火奮鬥的勇氣,令人佩服。消防的工作也是每一個國民都要去協助的。
晚上七時,和正在求受三壇大戒的戒子們上課,課程是「認識寺院」。
十一月 六日 星期三
明天將例行前往榮總做健康檢查,上午搭九時四十分飛機北上,在機上看到一篇「食物健康」的報導,有一則對「芝麻功效知多少?」的文章,讓人對芝麻有另一新的認識。
在所有的植物種子中以芝麻所含營養最豐富,根據化驗分析,芝麻裡含有脂肪、蛋白質、維他命B1、E、菸鹼酸、鈣、磷、鐵、蛋黃素(Lecithin)、膽鹼(choline)、肌糖(inosital)等,也就是說芝麻內所含的營養有很多功用,如--
1.強化血管和減胖作用
芝麻裡的蛋黃素,有防止脂肪在人體內沉著的作用。脂肪如沉著在血管裡,便是膽固醇,會讓血管內徑變細,使血管中層硬化成血垢;若脂肪沉在人體內其他部位,便會使人發胖。
芝麻裡的膽鹼,能與人體內的脂肪酸結合起來,變成蛋黃素防止脂肪在人體內沉殿。
芝麻裡的肌糖,對脂肪有極大的親和力,能解除人體肝臟上凝結的脂肪。
芝麻裡的菸鹼酸有擴張血管,防止血管硬化的機能。
人體內如果缺乏維他命B1,會導致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不完全,人也會發胖。芝麻中含有極豐富的B1,一切食物中B1的含量,除了米的胚芽外,便以芝麻為最多。常吃芝麻就不會因缺乏B1而發胖了。
2.保護心臟和防老的作用
心臟是人體內工作最辛苦,負擔最繁重的一塊肌肉。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臟,每天要把相當於十一噸的血液,輸送到周身各處血管裡去,經常被酷用的心臟肌肉,如果不特別結實的話,心臟一定會鬆弛擴大。芝麻中含有維他命E,可使心臟上的肌肉結實起來。
3.促進發育和治療貧血的作用
芝麻中含有百分之十九到百分之二十八的蛋白質,此蛋白質裡含二氨基異戊酸(Valine)及氨基乙酸(Clycine)特別豐富。其中以二氨基異戊酸最重要,這是人體內不能自製,必須由食物中得來的氨基酸。缺乏這種氨基酸的人,發育就會遲緩,甚至神經過敏,行動失常。
又,芝麻每一百克中含鐵○‧○三公絲,比同量的菠菜所含的鐵多三倍。所以芝麻對缺鐵性貧血症,有治療的功效。
4.有滋補神經和潤養腦髓的作用
芝麻裡的蛋黃素,是填補腦髓的營養素。而芝麻內的菸鹼酸,能安定神經,身體若缺乏菸鹼酸,神經也容易失常,只有常吃芝麻才能滋補神經系統,治療慢性消削性神經炎,及末梢神經麻痺性偏枯癱瘓,並對過敏性的神經疾患,視覺神經的缺乏都有補益。
5.有助消化和防潰瘍的作用
以米為主食的人,體內多半陷入酸性過盛的狀態中,因體內酸性過盛所帶來的疾病有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
普通的植物種子均含豐富的磷,而缺乏鈣。惟有芝麻,每一百克中不但含磷○‧三六公絲,而且含鈣○‧五六公絲。磷是屬於酸性元素,鈣是屬鹼性元素,芝麻中鈣超過磷,說明芝麻是屬於成鹼食物,其菸鹼酸也能幫助腸胃消化,所以潰瘍等疾病都非常需要芝麻中的鈣質,來中和過盛的酸性。
腸胃潰瘍所以發生,與蛋白質缺乏也有關係,飲食中蛋白質太低時,會使腸胃的表皮細胞改變,而使細菌易於滋長,釀成潰瘍,富於蛋白質的芝麻,則有抗潰瘍性疾病的作用。
6.有美容、通便和預防頭髮變白、脫落等作用
菸鹼酸和維他命B1,都是滋養皮膚的重要養分,如果缺乏B1,人就容易生面皰;如果缺乏菸鹼酸,人的皮膚與日光接觸的部分會發生皮膚炎,不見陽光的部位就會糜爛。有習慣性便祕的人,腸內發生毒素,傷害其肝臟,也會使皮膚粗糙而生疙瘩。芝麻能通便治療便祕,間接也就潤澤肌膚。
一般人都知道吃海藻能防止頭髮的脫落與髮白,其實這是因為海藻裡有鈣質的關係。不吃海藻,改吃芝麻同樣有防止脫髮與白髮的效果。
小小的芝麻,對人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真是難得。
十一月 七日 星期四
上午前往榮總作例行檢查。下午二時三十分搭機回佛光山。
今起一連二天,舉行今年度的「佛光親屬會」,回山參加的眷屬有六百戶,共有一千五百位親家。
晚七時三十分,於如來殿大會堂和回山的親家們座談接心。
接心前,先和大家介紹本山重要單位的一些職事,並為大家解析目前社會宗教的亂象。親家們最關心的還是明年五月分封山的問題。「封山」是針對一般遊客而言,各位親家是不受此限的,封山後的佛光山將朝四個方向努力,即--
一、國際化
佛法本來就沒有國界之分,佛光山在全世界五大洲創建有一百多個寺院道場,不僅宣揚中國文化,更促進世界佛教的交流;佛光會的總協會則遍布一百三十餘個國家地區;另外有印度、錫蘭、南非等十八個國家的青年在佛光山創設的佛教學院就讀,儼然像個小小聯合國;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等各種民族都有發心出家的僧眾,真正達到佛光山「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同體共生、融和平等的理想。佛光人不能拘囿於陝隘的地域觀念,佛教的國際化是佛光山努力的目標。
二、制度化
佛光山是個注重制度的教團,人事獎懲、升等調職、財務會計、出家剃度受戒、道場設立建築,乃至僧團大眾的共住規約等等,都訂有周密的制度。這些制度非一人專權決定,而是佛光教團七眾弟子所共同集思、審慎討論所制定的。此次的封山決議,也絕非一時興起,草率冒進,而是經過久遠醞釀,佛光山全體弟子民主投票通過,並且取得全世界的佛光山信徒、功德主,乃至國際佛光會世界各國會員的共識,同時在國際佛光會第五屆世界代表大會上獲得一致的贊同,才慎重公諸於世。力行制度,是佛光山一定不變的方向。
三、現代化
佛光山一面維護傳統的修持生活,但是在弘法度眾的方法上則力求現代化,例如大眾傳播事業方面,佛光山設有電視弘法會,加入民間全民電視臺、華光傳播公司,十多年來,我在三臺電視公司播出佛學講座節目;佛光山辦有雜誌、出版社,把經典白話化、文學化,讓現代人都能無障礙地接受深奧的佛學。佛光山創辦都市佛學院、勝鬘書院,推動佛化家庭,讓人間佛教的現代化精神深入每個家庭,使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四、藝文化
幽微高深的佛法透過藝文的傳媒,可以收到三根普被、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把佛教、藝術、音樂、文學等融和成一爐,一直是佛光山孜孜矻矻、努力不懈的工作。佛光山在美國、法國、澳洲、臺灣本土,一共設立了九個美術館,定期展出名家雕刻、繪畫、書篆、陶塑等藝術精品,並且舉辦數次的書畫義賣。開山三十年,佛光山更設置了百人名家碑牆,刻鏤佛門高僧、歷代賢臣名人的懿言嘉句。佛光山在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乃至香港、澳洲、美國等重要音樂廳,舉辦梵音海潮音,以音樂來詮釋佛教的寂靜之美。滴水坊既寓意「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感恩思想,更把禪與茶的智慧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凡此種種都是佛光山把佛教藝文化的實踐驗證。
在接心時,大霸工程專家高呈毅先生,代表家長們表示︰「回山參加佛光親屬會,就有法師在報到處歡迎接待,那種場面不僅溫馨,更有回家的感覺,處處可以看出大師待人的誠懇與用心。」
高呈毅先生和賴義明、黃宗昌、陳修源、蔡朝豐等幾位家長共同發起「親屬聯誼會」,並擔任籌備委員,共同來組織規畫出家子女的福利及各位家長們的未來。
如何「護持佛光山」?也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事實上,不忘口邊常講好話、講佛法就是最好的護持;在佛門出錢、出力、出口、出心當義工就是最好的護持;歡喜將子女送到佛光山來出家,更是最大的護持。
座談圓滿,感謝家長們將子女送給佛光山,佛光山三十年來的今天也將「佛光山」(三十周年紀錄影片)送給各位親家。
十一月 八日 星期五
上午七時十分,搭機飛往臺北。
九時三十分,於行政院參加由連院長等人主持的「宗教與社會風氣座談會」。
主席連戰副總統表示,宗教淑世、利人、勸善的教化功能是最大的,宗教對於社會、政府的貢獻,他個人十分感恩,所以希望發揚正信的宗教,而對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事者,政府決不寬宥。
在會中我則表示要制定「宗教法」。律法中,關於宗教者只有民國十八年制定的「監督寺廟條例」和「寺廟登記規則」,但此法於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年廢除不平等條約及中華民國行憲後,早已失去法定效力,且其內容亦過於簡單。
早在多年前,我就邀集宗教界和法界人士草擬「宗教法」,由臺灣高等法院法官林富村庭長研擬。幾年來不法神壇、寺廟騙財、騙色案件不斷,而現有法令中,實在無法對可以登記為財團法人、社會法人、寺廟、協會的各種宗教團體「一網打盡」,所以經過多位法界和宗教人士會商,認為應制定宗教法。
此草案中明定具禮拜設施的寺、廟、教堂、教會、以及其他同類型之團體都可以登記為「宗教非法人團體」,享有免徵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及贈與稅。但設立時應該辦理財產、法物等登記,且在設立、合併或每一會計年度終了三個月內,都應製作財產清冊。
草案中並規定--
1.未成年人
2.受禁治產之宣告尚未撤銷者
3.被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判決確定者、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4.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者
有以上情形之一者,不得擔任負責人、常務幹部、住持或管理人。
此份「宗教法」草案,定案後,將提供行政院和立法部門做為立法參考。我並建議在座中三位長官︰
內政部林豐正部長--希望政府頒訂宗教法,以保護正信宗教。
教育部吳京部長--開放設立單一宗教科系,高中以上必須設立宗教通識課程。
法務部廖正豪部長--宗教掃「邪」,並不包括民間信仰,掃邪之際不忘保正(正信宗教)。
期望有關單位,能廣納建言,讓正信宗教發揮更大功能。
晚,前往TVBS電視臺,參加由李濤先生主持的「全民開講」節目。
探討內容不外就目前社會上宗教亂象,接受民眾Call in,回答大家的問題。
節目在李濤先生的「讓我們把佛祖與神明找回來。」中圓滿結束。
十一月 九日 星期六
上午十一時四十分,由臺北搭機回佛光山。
下午二時,於大雄寶殿主持三壇大戒的三壇請戒儀式。
晚,和求受三壇大戒的戒子們開示。對行政院昨天所舉行的宗教會議,大家都很關心,簡略為大家述說議程的經過,還有參加「全民開講」電視節目的內容--
1.宗教具有教化社會的意義,是人生性靈中不可少的加油站。
2.主張設立宗教法,否則宗教人士弘法無資格限制,就好比是無駕照駕駛,是非常危險的。
3.別人放光與我們無關,重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