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t Affinities over a Century 5 - Culture and Education 1 《百年佛緣5-文教篇1》
My Promotion of Book Clubs 我提倡讀書會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我提倡讀書會我出生在揚州一個窮苦的農村家庭,因為家裡貧窮,從小沒有見過學校,也沒有進過學校念書,至今連一張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有,到了有書真正可以讀的時候,已經超過學齡;直到十二歲那年,我在棲霞山剃度後進入棲霞律學院就讀,讀書成了我生命中的重要資糧。假如說我不讀書,現在的情況實在很難想像。
因為對讀書的渴望,我向常住爭取管理圖書館的工作,藉由整理書籍的機會,可以閱覽群書;甚至夜晚熄燈後,我還躲在棉被裡點著線香偷偷看書。少年的我,也可以說藉由這些中國古典小說,如《岳傳》、《荊軻傳》、《三國演義》、《七俠五義》,及歷代高僧傳記、歷史典籍等,培養了我許多的觀念。歷代多少的英雄好漢,經歷艱難困苦,無形中都激勵我要立志、要奮發向上。讀書,真是滋養了我一生的成長,啟發我做人要有情有義、要有正義感、要正派。因此,我非常鼓勵每個人都要養成讀書的習慣。
三十多年前,我到日本立正佼成會參觀,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說法殿,我看到三個一組、五個一群,大概有好幾百人圍成一桌一桌的在談話。帶我們參觀的人說:「我們立正佼成會就靠這個法座,大家坐在一起談論佛法。」
他接著又說:「他們有的從很遠地方來,他們來了,就是由寺院裡資歷比較久的長老主持,十個、八個圍在一起,有什麼困難、不得解決的事情,大家提出來討論、商量。在這個讀書會裡,我們不談金錢、不談愛情,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談,因為金錢、愛情容易造成是非,談佛法、談困難的解決,必定對自己有所幫助。」
所以,我就想到寺院裡,假如有信徒來了,那我們也可以跟他們分享一篇好的文章,彼此作心得交流,或許剛好可以解決他們心中的苦悶,相信信徒也會很歡喜。
我一生就希望成全別人讀書,甚至經常想著要如何推動讀書。也因此,我從小學校長做起,後來辦幼稚園、創辦佛教學院、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在澳洲、美國及台灣創辦四所大學,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來讀書;即使集合百萬人心血創辦學校,也是想號召大家多讀書。也由於自己愛好閱讀,體會到文字的影響力很大,因此從青少年起,我就歡喜寫作,多年來一直持續不斷。
在弘法過程中,經常有人問我:「你是怎樣在全世界各地,建起那麼多個寺廟,辦那麼多所學校」簡單的說,都是因為書把佛光山建起來的。這是什麼道理呢?
像佛光山這麼大一塊地,我怎麼買下來的呢?其實,不是我買的,是玉琳國師買的。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玉琳國師是清朝順治皇帝時候的人,他怎麼會在現代買地呢?實際上,是我寫《玉琳國師》這本書的版稅買的。六十年來,這本書翻印了不只五十版以上。
「那麼大悲殿是怎麼建的」我也告訴大家,那是觀世音菩薩建的。因為我曾學了三個月的日文,嘗試翻譯一本日文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取名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也不曉得印了幾十版,我就把所得版稅拿來建大悲殿了。
也有人說:「你的大雄寶殿建得不錯呀!」連圓山飯店過去的負責人蔣宋美齡女士都曾經看過大雄寶殿,感到非常雄偉高大,她問我:「你是怎麼建的呢?」我說那不是我建的,那是釋迦牟尼佛建的呀!」人家大概會覺得很奇怪,怎麼釋迦牟尼佛會建佛殿呢?
這是因為我寫了一本《釋迦牟尼佛傳》,這本書出版也有五、六十年了,至少有一百版以上了,我就把版稅拿來建大雄寶殿。因此我常常告訴大家,不要把佛光山看成鋼筋水泥,要當作是書本,從書的價值來建立一座佛光山。
此外,佛光山早期有一群青年跟隨我出家,像慈莊、慈惠、慈容、心平等人,他們是怎麼來的呢?也是因為我教他們國文、跟我一起讀書,受我的影響,而成為佛教徒。
我們看古今中外一個國家有多大的力量,就看他們讀書的風氣。日本全國上下,不但在學校裡讀書、在家庭裡讀書,甚至在火車上、電車裡,都是人手一冊。乃至於到歐美有些國家,他們的青少年也寧可把買漢堡的錢,拿來買一本書閱讀。
中國古代自從文武、周公、孔子提倡學術、詩書、禮樂以後,改變了社會的風氣;甚至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都為中國社會提倡文化建國的偉大力量。
我們舉看歷史上的朝代,從唐宋以後,出版物興起,尤以清朝乾隆敕編的《四庫全書》;佛教多種的藏經,特別是康熙年間刊刻的《龍藏》,浩浩蕩蕩湧現到社會民間,成為現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歷代宮廷御刻的藏文大藏經。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社會流行著「債多不愁、蝨多不癢、書多不讀」的習慣;甚至過去還有一些不喜歡讀書的懶惰人,常掛在口邊說:「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天蚊蟲冬有雪,收拾書包過新年。」像這樣一年一年反復浪費時光,就沒有成就。
讀書,可以改變氣質,可以樹立形象,藉由讀書可以認識自己,也能擴大自己的世界,增廣知識與見解,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讀書,不僅膚淺無知,全身充滿俗氣,活著像行屍走肉一般,又好像吃飯沒有菜餚一樣無味。
讀書就像是在閱讀人生,天下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說:「要把家庭的酒櫃變成書櫃」,這個理想很好,酒會傷害人的身體,讓人迷失自己;就是做事情,也是做了以後就沒有。唯有讀書,知識永遠是智慧,讀過了,知識永遠會存在你的心裡,即佛教所說的八識田中。讀書的種子,會埋在我們心裡,因緣聚會時,它會成長、開花,也就是所謂「開般若花,結般若果」。
二○○一年我在澳洲弘法,繁忙之餘,不曾忘記必須推動讀書會。尤其佛教徒沒有讀書的習慣,整個華人閱讀的風氣也不盛,雖然自己從小沒讀過什麼書,怎樣推動讀書會也不是很有經驗;不過,總有很多榜樣讓我依樣學樣,過去有私塾、書院、補習班、義學等,我想推動讀書會只要有人,應該就不難了。
於是在澳洲我就提議起草讀書會的章程辦法,從填表、報名、審核通過後,就可開始運作。其相關章程辦法,在此一併提供如下,若有心人看到,有意依此辦法成立讀書會,我們也樂見其成。
人間佛教讀書會章程 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一、主旨:「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成立,旨在提倡書香人間,推動全民閱讀;本著「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的認知,養成「活到老,學不了」的精神和習慣,希望人人勇猛向前,追求精神食糧,以提升社會的和諧,促進人間的和平與美滿。
二、組織:
1.本會最高指導單位為「人間佛教讀書會世界總會」,下設總會長一人,由總會長指定各國承辦單位。
台灣承辦單位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人間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人間福報社。
2.總會承辦單位下設:教學組(人間福報社負責)、總務組(香海文化公司負責)、推展組(國際佛光會
負責)。
3.各會設會長一人,綜理會務,並不斷的推動成立新會,從一會、二會、三會,乃至若干會。
本讀書會不限學歷,只依程度分為普通班、高級班、大學班、研究班。
三、方式:
本讀書會每次上課時間以二小時為限,每星期不得少於一次,每次並分三個階段進行:
1.前序半小時:
(1)由會長或承辦者準備香茶一杯,大家可以談時事,或佛教文化動態。
(2)準備咖啡一杯、中西名畫數張,大家一起評賞。
(3)準備幻燈或錄影短片,介紹一個特定事物。
(4)準備佛教梵唄、法音清流,或唱誦的錄音帶,供給大家欣賞。
(5)各種法語教唱,二胡、手風琴等各種樂器演奏。
(6)介紹新書、文物,或學習佛門禮儀。
(7)可以禪坐靜心。
(8)講說《人間福報》的各版內容。
(9)講說參加佛光會的意義。
(10)講說佛光山,提倡本山朝山、別分院共修等。
(以上各項內容可以靈活運用。)
2.中間一小時正式讀書:
(1)閱讀:全讀、段讀、對讀、隨讀、唱讀、齊讀。
(2)講說:全講、段講、句講、喻講、分講、引講。
(3)討論:設定問題、舉例說明、各抒見解、反覆討論。
(4)教材:(如後)。
3.後半小時心得分享:
(1)互相談敘。
(2)心得分享。
(3)經驗交流。
(4)困難互助。
從個人、家庭,到社會的得失,只要不涉及金錢、感情,其他皆可傾訴、互助。
四、教材:
1.普通班:《迷悟之間》、《星雲法語》、《佛光菜根譚》、《往事百語》、《護生畫集》、《法相》、
《敬告佛子書》、《書香味》。
2.高級班:《佛光教科書》、《教乘法數》、佛教文選(如講演集)、《成佛之道》、佛光會主題演說、
《菩提道次第廣論》、《大乘起信論》。
3.大學班:《佛教叢書》、經典選讀(如:《般若心經》、《六祖壇經》、《金剛經》等)、論典選讀
(如:《大智度論》、《俱舍論》等)。
4.研究班:《楞嚴經》、《唯識頌》、《解深密經》、《攝大乘論》。
五、地點:可以到講堂、教室、齋堂、滴水坊、客廳、走廊、公園樹下、山林水邊、咖啡小店、郊遊涼亭、其他。
六、注意事項:
1.本讀書會上課時,當然有一指導者為主,但本會的精神,旨在讓所有參與者,人人都是老師,人人都要
講,人人都可以發揮,人人都能實際參與帶動大家讀書。
2.各會的會長只是行政事務的聯絡人;讀書會中,會長負有帶動大家互講的責任,以期達到人人是老師的目標。
3.每一會人數不宜過多,最好三人、五人,乃至十人為宜,最多不超過二十人為好。
4.本讀書會不談學歷,只依程度分班,但成績合乎標準者,可以晉級升班。
5.本讀書會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據點,也不必過於重視形式,只重守時、恆心,尤以不缺席為要。
6.本讀書會不一定完全採讀書方式,偶爾也可播放音樂、影片欣賞、唱歌、猜謎、烹飪,或者請人講演均可,但不得超過正課的三分之一。
7.本讀書會偶爾也可舉行考試,但考試方法不同於一般學校的試卷考題,可以採口述錄音,讓大家發表學習的心得,或者速讀一篇文章後,即刻測驗速記能力。
8.本讀書會以三個月為一期,每週上課一至二次為好,一期結束後,由各會自行頒訂,可以放假一週乃至數週後,再行開班。
9.本讀書會是一種聯誼性質,旨在傳達佛光山常住的資訊、立場、宗風、思想之傳播。
10.本讀書會的推動成果,隸屬佛光協會的讀書會,要向佛光總會報告;隸屬人間福報社的讀書會,要向人間福報總社報告;隸屬佛光山的讀書會,要透過各別分院向本山報告。由佛光山總本山每年一至二次,舉辦各處讀書會聯誼大會,並於會中表揚優秀讀書會,頒發獎狀、獎品,乃至獎金。
11.所有報名參加本讀書會的會員,必須是國際佛光會會員、《人間福報》讀者,或是佛光山信徒,並經詳細填具報名表格後,始得成為正式會員。
12.本讀書會的教材,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人間文教基金會、人間福報社、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香海文化公司、佛光出版社聯合提供。
13所有報名參加本讀書會的會員,不收費用,僅酌收教材工本費。
14.各會所收取的教材工本費,一律於《人間福報》徵信之。
15.本讀書會由星雲大師所創辦,順理恭請星雲大師擔任本會世界總會總會長。本章程所列事項,如有不周之處,可以隨時建議,並得恭請星雲大師指導、裁決。
讀書會設「會長」一名以綜理讀書會務,參加者除了自己所需印製的工本費外,其餘一律全免。再者,讀書會的人數不宜太多,五個、十個不嫌少,但最好還是不要超過二十人,談起話來比較能夠讓大家有發言的機會。
為了避免流於形式化,我主張讀書會的地點不一定要限制在教室裡,山林水邊大自然也可以是很好的讀書環境,而讀書會裡也可以穿插電影欣賞、唱歌,或聽一場專題演講,但不得超過正課的三分之一。至於多久一次讀書好呢
我建議每個月最少要有兩次聚會,若能每星期讀書那是最好不過,因為日久必能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對於帶領讀書會的方法,我訂出「三段式」的讀書會程序,也就是當大家陸陸續續來參加讀書會時,有人遲到,有人還沒進入狀況前,可以先進行三十分鐘的「暖身」,再進入「主題討論」,然後「心得分享」。
暖身時可以讓大家報告最新出版的好書、可以談談最近的焦點新聞,也可以學習佛門禮儀或靜心禪坐。然後再進入主題討論,無論讀經典,或是佛教藝文、高僧傳記,藉由閱讀培養宗教情操,也可以建立佛法的正確知見。
讀書會的帶領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人人都能講出他們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我強調讀書會「人人都是老師」,帶領人其實就是主持讓大家發表的關鍵人物,但不是一言堂的演講者。經過主題討論到最後,每個人再進行「心得分享」時,就更能歸納出學習的重點。
澳洲回來後第二年,我到南非主持國際佛光會世界理事會,提出「佛教四化」的主張,我呼籲佛教要不被時代所淘汰,就必需走向「佛法人間化、生活書香化、僧信平等化、寺院本土化」,我再度提出「生活書香化」的重要,希望大家在世間生活,不能只為了三餐溫飽,不能只是追求物質、金錢、愛情等五欲塵勞,生活應該要有般若、知識,要充實自己的氣質內涵,要找出自己的真心佛性,要懂得營造生活的樂趣,要重視生活的品質,這其中唯有多讀書,使生活有了書香,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
我提到「讀書會」各種讀書方法,可以全讀、段讀、對讀、隨讀、齊讀,讓讀書像唱歌一樣的讀,要「讀活書,活讀書」,不要刻板的死讀書,平常讀完後把重點記下來,常常溫故知新,日久,書本上的知識就會融入到自己的身心血液裡,成為自己的養分。
從南非回台灣後,我就找到正在佛學院擔任教職的覺培,覺培是我在一九九六年歐洲弘法時,把她「撿」回來的。她很有想法,也歡喜問問題;住在阿根廷十四年,一路讀書、成長、工作,後來遇到巴西的覺誠,推薦她參加在法國召開的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而認識佛光山。
她在我歐洲弘法期間,一路問了我不知道多少個問題,我想怎麼會有人有這麼多問題呢?不過她在問完後就回台灣,不久後就跟隨我出家了。我想這也很好,把問題都問懂了,出家也就更一心一意了。
覺培接任讀書會後,就去台中光明學苑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是時二○○二年一月一日,我跟她說:「妳做讀書會我可沒錢給妳,但是會給妳《佛光教科書》,出家人憂道不憂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有一千個讀書會,一個讀書會十個人,就會有一萬人讀書;如果二十個人,就有兩萬人讀書,這對社會教化的影響是很大的。」覺培聽了我的話之後,就依教奉行到全國各地辦讀書會去了。
三個月後,她苦惱地回來跟我報告:「師父啊,我辦讀書會,想不到都市人都說他們『沒時間讀書』;我到鄉下去,鄉下人就跟我說他們『沒有習慣讀書』;最後我想找退休老師來參加讀書會,他們竟然說:『我們做老師的退休後終於解脫,不用再讀書了,怎麼還會有人想參加讀書會』到底我們讀書會要推廣給誰啊?」
我想這應該是一般華人社會沒有養成閱讀風氣的現象。不過,我還是勉勵覺培:「讀書會要給人讀得歡喜,還要跟生活結合,讀書不限定在室內,可以在咖啡館、餐廳,甚至走入大自然、山林水邊、樹下,都是讀書的好地方,只要給人讀得歡喜受用,就會有人肯來。」
覺培把我的話聽進去,才兩年的光景,就聽到讀書會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到處展開。先後在海內外成立「山水讀書會」、「社區讀書會」、「好鄰居讀書會」、「嬤孫讀書會」、「婆婆媽媽讀書會」,還有「經典讀書會」、「藝文讀書會」、「雙語讀書會」、「空中讀書會」,我還聽說在台灣最高峰玉山,成立「玉山讀書會」,而在學校推廣的「班級讀書會」就更多了。這兩千多個讀書會,成為全球華人社團裡,最龐大的讀書會群。這些不同類型的讀書會,都是覺培帶領讀書會總部的成員:妙寧、滿穆及多位講師們,在各地所舉辦的讀書會培訓的成果。
這段期間,因為讀書會而結為盟友的有:二○○一年於台北金光明寺,與洪建全基金會「 PHP素直友會」總會長簡靜惠女士結盟;二○○三年於佛光山寺,與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結盟。這些盟友,可以說都是社會上的菁英賢達,數十年如一日,他們在社會各地推動著閱讀,也為台灣注入不少閱讀的風氣。
自從人間佛教讀書會在社會各階層發展後,許多學校、社團、教育部、國家文官學院等,都紛紛來邀請佛光山提供讀書會的推廣經驗,可以說受到國家的重視與肯定。
每年讀書會都會在全台灣各地巡迴舉行「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經典與人生」,結合專題演講、論壇、閱讀發表等,闡述人間佛教的精神內涵,讓各地讀書會友們體悟佛法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深入經藏,領悟人生的要義。
尤其,一年一次召開的「全民閱讀博覽會」,讓各地讀書會得以回來交流分享;藉由「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的活動,培訓了更多有心成立帶領讀書會的幹部,另外,也走入校園推廣「讀報與生命教育」等等,從每個人熱烈參與的情形看來,大家已經漸漸體會到書香味的樂趣。
在帶動讀書會的過程,有幾件人事讓我印象深刻,今略述如下:
其一是遠在外島小琉球的許春發檀講師,他是小琉球分會的會長,一九六一年師範學校畢業後,就投入國小教育,自願回到故鄉小琉球服務。
一九九六年二月我應邀到小琉球,為當地居民舉行三皈五戒,我勉勵會員們說:小琉球雖「小」,我希望將來能成為台灣最美麗的島嶼,更期望小琉球有多一點的人,尤其是青年們加入佛光會,除了促進彼此聯誼外,也能帶動社區活動,進一步還要研究佛法,考取檀講師,發心弘法或來山讀佛學院,這樣佛法才能在小琉球落地生根。
七月,許春發會長就帶領四十位會員來台環島巡禮,抵達台北道場時,我特別在海會堂和他們見面。他告訴我,小琉球有四個小學,一個中學,一九九六年參加佛學會考者有一千五百人,應考率百分之百。有一年的元宵節,鄉公所舉辦的猜燈謎活動,還請佛光會出題(題庫來自佛學會考考題),答對者由鄉公所贈送獎品。這是多麼佛化的善居地。可見,「佛化小琉球」不是夢想。
二○○二年元月,我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許春發會長響應我的「生活書香化」理念,隨即在小琉球成立「藝文讀書會」,每週四晚上的共讀時光,成了來自護理界、郵局、電信業、教育界及家庭主婦等成員每星期最期待的日子。
許春發會長從事國小、國中教育,有四十年的經歷,深知小琉球地處離島漁村,過去生活困苦,男人忙於漁業,早出晚歸,或出海數月、近年;讀書不多,長年身涉大海,出入險境,根本無暇而且無力督促子弟讀書;家庭主婦忙於家事、農耕、織作,仰事俯畜,準備漁具及炊煮,有機會讀書、升學的人少之又少。他認為提升教育水平、救貧之道,唯有倡導讀書,因此積極響應護持讀書會。
其二是「漸凍人」陳宏及他的夫人劉學慧女士,靠著讀書會,他們共同走過人生最艱困的階段。陳宏因為罕見疾病,全身只剩下眼睛可以轉動,十一年來,以眼眸書寫靈魂,眨眼寫下三十五萬字創作,締造金氏世界紀錄。
二○○九年我曾前往探望,肯定他雖身受苦難,仍為人間寫歷史。我說:「過去我們就常常在報上相遇。」因為我平日勤於閱讀書報,當年陳宏擔任《大華晚報》主編時,就曾應邀參訪佛光山海外的寺院、撰文介紹;《人間福報》創辦之前曾推出月刊,也曾受邀到佛光山參與三天的研討會,分享刊物編輯心得,他也是攝影名家,曾經擔任各大攝影比賽、影展評審,在世新大學前身傳播學院任教二十餘年。
劉學慧女士在照顧陪伴陳宏之餘,擔任了兩屆漸凍人協會理事長,以大愛之心服務漸凍人病友。為照顧因運動神經元疾病臥床的先生,劉學慧女士毅然自華江高中教務主任職務提前退休。在照顧陳宏的過程,也曾有低潮的時候,她很感謝讀書會的成員們不斷給予鼓勵,帶給他們源源不絕的力量。
第三位要說的就是魏訓章居士,不識字的他,一生務農,為人純樸、耿直。一九九二年加入佛光會,改變了他原本平淡勞碌的人生。二○○二年員林講堂住持滿舟開辦讀書會,邀請學校老師、校長親自帶領,成為員林最有書香氣息的寺院道場。滿舟將每間教室設計為優雅的讀書室,門口掛著不同讀書會的名字,無論識不識字的人都可以參加,大家在這一間間讀書室裡閱讀暢談。
自從參加了讀書會,魏訓章就開始跟著習字閱讀,老師將佛教詩偈用各種音調的唱法,讓大家不僅歡喜唱,還討論其中的含義,結束後,魏訓章就回去哼唱給他所栽植的木瓜聽。令人津津樂道的公案,就是他所種植的木瓜,竟然兩度經歷颱風肆虐而屹立不搖。魏訓章說,眼看著其他農田的木瓜都倒了,只有自己的木瓜沒有倒。他說:「讀過書的木瓜,就是不一樣。」雖不識字,魏訓章卻在讀書會的高僧詩偈語錄裡,找到快樂的泉源。
第四位是被稱為「美髮院哲學家」的洪明郁居士,他是熙格沙龍連鎖店的老闆,年輕有為,在美髮界頗富盛名,台北與宜蘭共有十三家分店,每週日上午八點十分,十三個人間佛教讀書會在各分店同步進行。
二○○二年,他在參加讀書會培訓後,就把我的書香理念推廣到自己的企業,以及員工、客戶身上。每星期他親自召集「店長讀書會」,店長回去後則繼續帶領店員一起讀書。
他說,一般的美髮院員工多是不愛讀書的年輕人,員工們剛開始聽到他要推廣閱讀,心裡也很排斥。後來,他透過許多巧妙的方法帶領,讓所有的店長在平日不敢說、不擅說、不愛思考的習慣,通通在讀書會裡有了開口與交流的機會。
這些年輕的店長從排斥、接受到喜歡閱讀,再回到各個連鎖店裡,帶領著更多的美髮員工讀書,沒多久,員工們在邊洗頭邊分享自己閱讀的精彩內容時,讓客戶成了喜歡再來的原因,多半是婆婆帶著媳婦、媽媽帶著女兒的客戶們,一來就是十幾年。員工們發現:因為閱讀,漸漸取代過去邊洗頭邊聊八卦的壞習慣,現在因為有了書香味,不僅增加客戶的信賴,還有客戶主動加入他們每週一次的讀書會。
在台中市區,還有一個曾經是「麻將會」轉變為「讀書會」的故事。佛光會員邱淑惠剛搬進新的社區大樓,在一次大廈管理委員會議中,見到鄰居們為各自利害關係,各說各話、沒有共識,整個會議吵吵鬧鬧、互不相讓,委員們更是從言語交鋒到肢體衝突,摔椅子、翻桌子,幾乎要大打出手,那一幕把她嚇壞了。有趣的是,這些委員雖然會議中話不投機,私底下卻又興趣相投,晚上聚在一起,聊工作、談政治、打麻將。
當時也是「快樂讀書會」帶領人的邱淑惠,就找來幾位好鄰居共組「好鄰居讀書會」,這幾位都是每天抱怨先生打麻將的太太,在這些基礎的成員裡,一步步說服更多支持的鄰居們,加入讀書的行列。自從有了讀書會,他們在閱讀討論中,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找到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彼此的了解,更讓社區居民感情融洽,而這群讀書會員也都自告奮勇輪流擔任社區主任委員,舉辦許多活動,讓社區更有活力。
二○一二年徒眾講習會,歐洲的滿謙報告,讀書會凝聚了葡萄牙里斯本的信眾。葡萄牙佛光山的讀書會,分跨各個年齡層。除了婦女、金剛讀書會之外,也有兒童、青少年類型,成員多以葡文進行共讀、討論。讀書會為里斯本市中心商圈的華人店家,帶來豐富的心靈資糧。
另外,「日日是好日」茶禪悅樂的盛會,在歐洲十一個城市巡迴後,參加過茶禪文化洗練過的葡萄牙里斯本信眾們,久久難忘,決定以書香會友的聚會來提升生命品質。
隨著這群包括大學教授與佛光會幹部愛書人的積極發心,影響力慢慢擴及到市中心的商家。這些店主在忙過生意之後,就會相約在商業大樓內,或在自家商店內進行讀書會。《佛光菜根譚》短短幾十字,引領他們思考人生多元面向與價值,漸漸地,他們了解人生不是只以賺錢為目的,讀書會可以擴大眼界、開拓視野。這些企業讀書會,多是由金毅居士所召集,他們每週聚集一起閱讀,讀書時間成為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
特殊的是,由葡萄牙覺心法師和莊寅彩督導帶領的葡文讀書會,吸引許多當地人加入讀書會。葡籍知識分子中,不乏學員每星期不辭辛苦的搭乘火車來回七小時參加。讀書會像一座橋梁,促成更多人加入,將我的著作翻譯成葡文的行列,於是一本葡文版、一本中文版,對照講解後翻譯,在他們的集體創作下,不但將《八大人覺經》翻譯成葡文,甚至將我巴西葡文的著作,翻譯成葡萄牙語,《 Conceitos Fudamentais do Budismo》(佛法概論)、《 Budismo Significados Profundos》(佛教教理)這二本書,現在已由 Zefiro出版社在葡國發行,相信會是人間佛教在當地發展的新契機。
隨著閱讀的書籍越來越豐富,他們漸漸懂得要廣結善緣,原本在商圈中彼此有生意競爭的緊張感,透過讀書會大家因有共同的理念,相處轉為和諧、融洽。後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更進一步投入佛光會的服務,參與社會公益,連兒童讀書會的小朋友,都懂得將撲滿的儲蓄捐出來幫助弱勢。
最近覺培告訴我,馬來西亞「二○一二年第一屆《智慧創新》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在佛光山東禪寺展開三天的研習,共有三百位教師報名參加。由馬國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博士特別指導,全國教師聯誼會協辦,東禪佛教學院承辦,是大馬教育部第一次承認研習學分的研習營。
回顧讀書會已成立十年,朗朗讀書聲從山巔到海邊,從知識分子到不識字的歐巴桑,也從寺廟裡讀到社區、公園,乃至家庭,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參加讀書會而獲得知識的增長,心靈的淨化,氣質的改變。有人因參加讀書會,憂鬱症不藥而癒,有人因讀書會,夫妻破鏡重圓;想不到讀書因「會」而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增加自信,提升自己的知識學習,也結識更多的書香之友。
感謝高希均教授、柴松林教授、鄭石岩教授、陳怡安博士、簡靜惠女士及方隆彰老師,常常參與讀書會總部舉辦的大型閱讀活動及培訓課程。十年來,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走過十六個國家、一百七十四個城市,舉辦四百九十一場培訓課程,與近十萬個愛書人分享有效帶領閱讀,善用各種材料方法,閱讀的觸角從家庭到學校,從寺廟到監獄,從都市到鄉村,從台灣到世界。
過去有人說,只要我們中華民族有讀書的種子、有讀書人,中華民族就會不斷地發揚光大,中華文化就會在世界上熠熠生輝,我希望全球佛光人帶領起佛教徒愛讀書的風氣,身為父母要鼓勵子女多讀書,為人子女也要送書給父母,朋友往來以書為贈禮,讓國家因書而富,社會因書而貴,讓人人過一個書香的人生。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