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t Affinities over a Century 10 - Places of Practice 2 《百年佛緣10-道場篇2》
My Temporary Plan for Toronto 我在多倫多臨時起意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我在多倫多臨時起意一九九一年,我到美國及加拿大弘法訪問,其中,光是加拿大的溫哥華,在這一年裡,我就去了三次。有人說,溫哥華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居住環境,我們實地觀察了以後,真是一點也不錯,就如伊莉莎白皇后公園(Queen Elizabeth Park),真是全球最美麗的市立公園之一,園中有著各種的鮮花異卉,美不勝收。溫哥華也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都市之一,因為北美洲的華人,多數聚集在溫哥華、紐約、洛杉磯、三藩市等四大都市。因此,我們對溫哥華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後來,為了國際佛光會要在世界各大名都成立,我又有機會到溫哥華去,在當地召集信徒開會,為他們解說成立佛光會的意義。其中,有一位趙翠慧居士,她是一九六九年到佛光山參加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的學員,當年還是一位活潑美麗的小姐,二十年後我再度見到她,已是一名成熟能幹的中年婦女。她在加拿大非常有知名度,在僑界也十分活躍,是三民主義大同盟會會長,也是擁有一千多名華人學生的溫哥華中華學校校長。由於有這樣的一段因緣,我就鼓勵她擔任溫哥華佛光協會的會長,她也欣然同意了。
因緣就是這樣不可思議,一旦播種了,總會開花結果,佛門的有緣人,天涯海角終究不會漏失掉。就這樣,我們在當地成立了溫哥華佛光協會。
溫哥華講堂
就在一面成立溫哥華協會之際,我也同時請美國西來寺的住持慈莊法師,開始在溫哥華籌設道場。由於一九八八年的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在鄰近溫哥華的卡加利市舉辦,接下來的幾年,土地一直都很昂貴,所以道場的購地始終是遷延時日。後來,有一位統一關係企業的負責人,他想在溫哥華建立大飯店和超級市場,很希望我們能跟他合作,慈莊法師便與他們接洽、周旋,最後在他們公司的樓上,也就是最高的第六層樓,設立了溫哥華講堂。
溫哥華講堂於一九九四年九月落成開光,有一間能容納三百人的佛堂,還有一間能讓二、三百人吃飯的齋堂,十間教室,以及十幾間客房。而且講堂又位於五樓之上,也很安全,我們就這樣子有了溫哥華講堂。
道場落成後,我承諾信徒,只要有四百人能背誦得出《心經》,我就到溫哥華宣講這部經典。想不到,還未及一年的時間,永固法師便迫不及待的告訴我,講堂裡會背《心經》的信眾,早已經超過五百名了。隔年,我依約飛往溫哥華,以兩天的時間,為這些求法心切的信眾們講解《般若心經》。
我也聽說,在我們去溫哥華設立道場後不久,台灣陸續有多家寺廟,如靈巖山等,也相繼到溫哥華來。我覺得很好,此地華人多,語言也通,相當適合華人在此建寺廟,而且加拿大人又很善良,也不排外,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多倫多佛光山
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溫哥華則是加國西部最大的都市,從溫哥華到多倫多,如果搭乘波音七四七飛機,也要飛行五個小時才能到達。雖然加拿大的政經中心是在多倫多,可是我們對於多倫多這個城市,仍然算是人生地不熟的。
一九九一年訪問加拿大的時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多倫多,實在是地大物博啊!幾乎每條街都有公園。相形之下,我們台灣的台北市,如果要想建一個行政中心,建一個總統府,幾乎很難找到一塊適合的土地;然而在多倫多,想要建二十個、三十個、五十個總統府,都不為難事啊!
所以,當我一看到這麼大的都市、這麼可愛的城市,就開玩笑的說:「有什麼人願意到多倫多來發心籌建道場的?」當時,隨車的弟子依宏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她是弘光護理專科畢業的,我想,她既然有這樣的志願,應該要成就她,不過我還是再一次向她確認:「妳是真心的嗎?」她也堅定的回答我,是真心的。
我囑咐依宏:「那就好,妳待會兒下車之後,先去租一個地方住下來,然後再慢慢找地、啟建道場。現在,我們這些人就要回台灣囉!」
依宏法師微笑說:「好的,我就在前面的路邊下車。師父,祝福你們平安回台。」於是我們的車子又往前開了一小段路後,就停靠在路邊,打開了車門,讓依宏一個人下車,我看到她目送著我們揚長而去。
車子再次向前行駛。一路上,我仍舊掛念著依宏,唉!想到就這樣把她一個人丟在多倫多,適當嗎?不過,我心裡又想,她是自願留在多倫多的,自己也有信心,而且她是一個很勇敢、很有承擔力、相當有耐力的人,再加上本身會一點英文,在多倫多生存應該沒有困難的。
等我們回到台灣,再和她聯繫,她報告說:已經看妥了一處的房子,可以做為臨時的佛堂,而且當地也有一位土地經紀人波羅卡小姐,願意跟隨她到佛光山來出家,那就是後來的滿宜法師。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總算真正的放心了,心裡覺得很欣慰,想到佛光山如果沒有這許多勇敢的僧青年,如果沒有這許多發菩提心的菩薩,海外哪裡能有那麼多弘法度眾的道場呢?為了讓多倫多的華人移民能有一個信仰的據點,這時候也只有鼓勵她繼續向前走,常住必然會在經濟上支持,還有全世界的師兄弟,也都會齊心來幫忙。後來,多倫多佛光山就在一九九二年購地,一九九四年動土,一九九七年落成。從此,我們在加拿大多倫多,這個工商業的重鎮,有了弘法的根據地。
其實,在建立道場之前,我們已經先成立了加拿大多倫多佛光協會,由來自香港的關保衛先生擔任會長。他是一位會計師,為人非常盡責,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當地社會也很有地位。
當時的移民,有台灣移民與較早來加拿大的香港移民,經常兩相對立,所以我們這個佛光協會裡面,一開始會員也形成兩派,有香港的一派,也有台灣的一派。不過,由於住持是來自台灣的法師,而佛光協會的會長則是由香港人擔任,因此雙方最後都能沒有成見,彼此和諧相處,互相尊重。
對國外的道場而言,有一件比較艱難辛苦的事,那就是盡地主之誼,尤其是美國西來寺和加拿大多倫多佛光山。為什麼呢?因為西來寺位於洛杉磯,那裡有一個迪士尼樂園,所以每次有客人來,或者是信徒到訪,不能免俗的,都會希望道場有人可以帶他們遊一下迪士尼。可是這一玩,不僅是一個小時、二個小時而已,往往是早上去,直到晚上才能回來,這要耗費一天的時日啊!因此,道場必須要有一個專職的人員,幾乎是每天不間斷的帶人前往。
而在多倫多的道場,也是相同的情況。當地有一個尼加拉瓜大瀑布,凡是來此的信眾,因為人生地不熟,不免會要求道場有人可以率領他們,前往參觀一下名聞遐邇的尼加拉瓜瀑布。長此以往,這兩處道場的住持,不是為弘法利生而叫苦,反倒是為要花費這許多的時間,特地陪人參觀、遊玩而傷腦筋。
我忽然想起一九七六年到洛杉磯建寺的時候,遇到同樣也在美國建寺的印海法師,不過他比我們早兩年到達洛杉磯。那時我問他:「你在這邊還好嗎?」他回答說:「很好。」停頓了一會兒,他淡淡地說,兩年當中,已經帶七十多次的旅遊團去遊迪士尼樂園了。算起來,幾乎是每個禮拜都要去一次,說來這也是國外弘法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吧!
滿地可華嚴寺
除了多倫多的道場以外,後來我們也到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滿地可建寺。滿地可,又名蒙特婁,有「小巴黎」之稱,是僅次於巴黎的第二大法語城市,位於加拿大最大省份魁北克境內。由於魁省過去曾經是法國的屬地,所以官方語言為法語,一九九五年才剛鬧過獨立,但是沒有成功,而且經濟上也還不足以獨立。
我那時到了魁北克,正值大雪飄飄,天寒地凍,攝氏零下二十度、三十度的氣溫,對當地來說根本是不足為奇的事。滿地可華嚴寺,滿具有規模,每層占地就有一千五百平方公尺。道場前身曾是一間飯店,所以廚房非常之大,還真是用不了,全都讓給我們。於是在一九九五年,我們就在華嚴寺開始展開弘法度眾的工作。
愛民頓講堂
愛民頓,位於多倫多和溫哥華之間的阿爾伯達省(Alberta),是加拿大第一個設立環保部門的省份,也是加國人民教育水準平均最高的省份,一九八八年冬季奧運會就是在這個省份舉行的。
一九九四年,我到愛民頓主持愛民頓佛光協會成立大會,當時愛民頓的華人有七萬,很需要有人到此地弘法。愛民頓的這些佛光幹部們,其實早就急於成立佛光協會了,由於他們想等到我親臨主持,結果一等就是一年的時間。
他們再三表示,很希望我在愛民頓設立一座道場,以後就可以有法師常駐在該地,帶領共修。由於先前常常只有一位馬麗娟師姑在此幫忙,因此他們一見到我就開始要人。可是實在是沒有人呀!外語人才都來不及培養。話雖如此,一年之後,愛民頓講堂就在信眾有心、因緣也具足的情況下,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啟用,正式展開了弘法工作。
其實,全世界的寺院道場都需要法師,雖然我自己辦有佛學院,努力培養僧眾,但是「供給」根本來不及因應信眾所需呀!我知道,唯有佛教本土化,才能解決「法師荒」的問題。由世界各地將當地優秀學子,送到佛光山的佛學院培訓,然後再回到當地弘法,也就是由本土的出家人來負責本土的道場。希望在未來的二十年到五十年間,能實現這個願望,讓佛光能普照五大洲。
渥太華佛光山
渥太華位於加拿大東部,為加國首都,是高科技公司及菁英人才的匯聚地。一九九五年,先在此成立了渥太華佛光協會,初期暫時設立在唐人街一間租來的店面裡,做為共修場地及協會活動聚點。
一九九八年九月,渥太華協會邀我在渥太華國會中心,舉辦了一場近千人的佛學講座,這是我首度在渥太華的公開弘法。講座結束後,當時駐加拿大代表房金炎大使伉儷,邀請我們及賓客們一同至官邸聚餐。言談間,眼看當地人們對佛法的需求渴切,心知道場的設立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一九九九年初,我們在市區找到了一個閒置多時的政府辦公樓,經過改建裝修之後,渥太華佛光山正式於二○○○年啟用。
二○○一年九月,發生了震驚世人的紐約九一一事件,我特地飛往美加一趟,除了到九一一事件地點,為罹難者祝禱,我也二度來到渥太華國會中心講演,希望佛法能帶給現場二千多位的中西人士們,心靈上的慰藉,撫平人心的不安與驚恐。
加拿大佛光隊
我熱愛打籃球,想到天主教曾經有一支「歸主隊」征戰天下,我就想,佛教應該也可以有一個「歸佛隊」,以球會友,將佛法帶到世界。後來,溫哥華的趙翠慧會長告訴我,有一支加拿大籃球隊,願意代表國際佛光會出征,到台灣來參加瓊斯盃籃球賽,我一聽,真是歡喜踴躍無已。
一九九四年七月,加拿大佛光隊來台灣參加第十七屆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這支球隊由大學明星聯隊所組成,擁有五名曾獲得世界大學運動會銀牌的隊員。我記得,那一屆的瓊斯盃是在桃園巨蛋體育館開打,佛光隊與地主隊宏國隊比賽的當天,加拿大佛光隊領隊姚璞和副領隊顧璞先生還特別邀約我前往觀賽。
那一天球賽上半場時,加拿大隊曾一度以九分落後,一陣急起直追,在上半場結束時,反而以四十八分領先地主隊四分。我在中場休息之時,為加國隊員們打氣,告訴他們防守比進攻重要,只要人人都能不計勝負,全力以赴,就能打好這場球賽。下半場,加拿大隊採壓迫式的防守及平均火力的進攻方式,造成亟欲反攻的宏國隊,接連失誤,終場以九十比六十九的懸殊比數,大勝地主隊。
經過連日多場的賽程之後,飄洋過海而來的加拿大男子籃球隊,在這一屆瓊斯盃取得了第四名的戰績。
開刀後的自我挑戰──洛磯山脈
一九九五年四月,我在台北榮總動了心臟手術,手術後的四個月,由於復原情況非常良好,八月,我便飛往加拿大,因為我早在一年前,就接受香港東蓮覺苑董事何鴻毅先生的邀約,要到溫哥華主持東蓮覺苑落成剪綵及佛像開光典禮。
我到了溫哥華之後,承蒙信眾好意,力邀我一遊景色壯麗的洛磯山脈(The Rocky Mountains)。據聞此山險峻、酷寒,我心想,倒是可以藉此測試一下心臟的復原程度如何,因此欣然率領著為我主刀的張燕醫師閤家,那時他正好在加拿大度假,以及華視總經理張家驤的夫人張梅子女士、巨龍文化公司負責人鄭羽書小姐,連同慈莊法師等十多人,前往一睹亞熱帶罕見的冰河景觀及像藍寶石一般蔚藍、由冰山融雪所形成的高山湖泊。
洛磯山脈是世界四大山脈之一,它跨越了加拿大及美國,不僅貫穿整個北美洲,還一路向南延伸到中美洲的墨西哥,而海拔更是從二千公尺一路攀升到四千餘公尺。最讓人難忘的,是我們乘坐著有十二個大車輪的冰原雪車(車輪有一個人那麼高),一度還車行在四十八度的斜坡上,一下車,立即置身在攝氏零下二十度的三百米厚冰層上,我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真是歎為稀有難得。
我在遊覽洛磯山期間,遇到不少來自香港、台灣的遊客,要求與我照相,想到在這樣的高山峻嶺,還能碰到這些遠道而來的有緣人,怎能不滿人所願呢?
大學講演
除了在道場與信徒開示外,我也曾經在加拿大的幾所大學做過講演。例如:一九九四年,我先到多倫多的仙力加學院大禮堂(Seneca College Minkler Auditorium)主持一場一千二百人的佛學講座;緊接著又在溫哥華卑詩大學(UBC)和平紀念館,發表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二○○一年,我到滿地可麥吉爾大學,主講「自在人生」,並舉行甘露灌頂皈依典禮。也曾經在多倫多大學,與天主教瑞恩神父及基督教的第芳婷教授,就「宗教如何面對全球化」的問題,進行對談。
回想我們在加拿大,開拓了溫哥華、多倫多,開拓了魁北克等弘法道場,而道場的信眾,則從早期的香港移民,再到目前的大陸移民,不論如何,道場一直都是這些海外移民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力量,而人間佛教就從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各個層面,融入了他們的生活裡,深入到每個家庭,拓展到社會的每個階層,進而影響全世界。特別是,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兩度在加拿大舉行,足見加拿大這個國家,對宗教、文化、種族等等多元文化,有著強大的包容力。
欣見人間佛教在這個國度裡,發揚光大。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