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entality Trends of Thought - Speeches over the Years 《當代人心思潮-歷年主題演說》
Oneness and Coexistence 同體與共生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同體與共生國際佛光會第二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地點:高雄佛光山
時間: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
國際佛光會第三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地點:加拿大溫哥華卑詩大學和平紀念館
時間:一九九四年九月廿四日
各位會友、各位嘉賓:
感謝佛陀的慈光加被,讓萬千來自世界五大洲,七十三個主要城市的佛教菁英,齊聚在國際佛光會的發源地─台北。在今天的殊勝日子裏,我們佛光會的全體會員,以無比歡喜的心情,隆重地揭開了國際佛光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的序幕。同時,也以共同的理念,提出了「同體與共生」的大會主題。
一、同體共生圓滿世界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每一次說法,從不以一地,一國,一時,一眾為當機對象:說到地方,總是三千大千無量華藏世界;說到眾生,就是十方法界等河沙數無邊眾生;說到時間,則無非三大阿僧祇劫。佛教講因緣,認為天下本是一家,所有眾生是因緣和合、一體不二。虛空中的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輝映;大地上的山嶽丘壑不論高低,彼此連綿;宇宙間的奇珍異獸不管異同,相輔相成。因此,這個宇宙本來就是「同體與共生」的圓滿世界!
「同體」,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人身雖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諸根的差異,但是卻同為身體的一部分;地球雖然有各種國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卻是共同仰賴地球而生存;眾生雖然有男女、老少、強弱、智愚的分別,但是卻同為眾緣和合的生命體。相狀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清靜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眾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賴以生存的生命共同體。佛經有一則譬喻說瞎子、跛子、啞巴,藉著互相提攜幫助,終於安全地逃離火宅。一齣精彩的戲劇,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還需要配角的無漏配合。我們生存的社會,也需要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貢獻每一個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會。慈悲,才能容納對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
我們知道,「同體」是平等觀,「共生」是慈悲觀。佛教的特色在於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創立僧伽教團,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階級的不平等,而提倡「百川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觀。佛陀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發出金剛一般顛撲不破的宣言:「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揭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同體平等精神,提倡「生佛平等」、「聖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我們的教主其實就是「同體平等」觀的倡導者、推動者。
二、平等包容眾緣和合
佛經裡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一佛出世,千佛護持」的實例,這些都是「同體平等」的有力憑證:《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常懷「同體平等」的慈悲心,禮敬一切眾生並且說道:「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佛陀降生藍毘尼園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十法界中的一切眾生都是至尊至貴、平等無差的;般若性海裡,眾生的佛性都是清淨不染的。
反觀我們的社會,卻存有種種差別對待的現象,譬如貧富的懸殊,權勢的大小,出身的高低,教育的差距,乃至智愚賢肖的不同。因此,我希望佛光會員們能秉持「平等」的智慧,懷抱佛陀打破四姓階級的無畏精神,努力推動:
一、國際佛光會是一個主張慈悲包容的社團。
二、國際佛光會是一個倡導眾生平等的社團。
三、國際佛光會是一個尊重家庭生活的社團。
四、國際佛光會是一個重視社會福祉的社團。
三、無偏無私共存共榮
在國際佛光會裡,所有的會員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男女、不分貧富,都是平等互尊的,因為我們一切會員是「同體共生」的地球人。
「共生」之所以說為慈悲觀,是因為佛教一向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是無偏私的關愛,慈悲是無對待的包容。慈悲不是工作中的上下階級對待,也不是日常生活裏的有無計較,更不是社會上的貧富差別。慈悲是眾生與眾生之間的融和與尊重。因此,慈悲,就是尊重生命;慈悲,就是共存共榮。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佛教的眾多經典中強調慈悲的重要性,譬如《法華經》:「願以大慈悲,廣開甘露門,轉無上法輪。」「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大智度論》:「慈悲,佛道之根本。」《華嚴經》:「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明網菩薩經》:「大悲為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大丈夫論》:「一切善法皆以慈悲心為本。」《增壹阿含經》:「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眾生。」慈興快樂,悲能拔苦,沒有了慈悲,所行的一切都是魔法。
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雖然有戰亂,種族與種族之間雖然有仇隙,宗教與宗教之間雖然有派系,但是大家共同住在同一個地球之上,應該捐棄我見偏執,彼此守望相助,進而尊重每一個眾生的生存權利,以「同體」來推動眾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來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讓地球成為和平安樂的人間淨土。
儒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發揚大同世界的「共生」精神,以「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四海之內皆兄弟」來體現民胞物與的「同體」胸懷。有容乃大,慈悲無畏,在這世間裡,海闊縱魚躍,天空任鳥飛,因此海天能成其浩大;太虛納星羅,寰宇佈萬象,因此宇宙能現其無邊;仁王成就百家爭鳴,智者不拒雅言異議,因此古往聖賢能揚其仁智;佛陀演說五乘共法,聖教鼓勵八宗兼弘,因此佛教能顯其寬大雍容。
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大地眾生「同體共生」的現象。生物學上有三種的共生:
(一)鯨魚與藤壺之間的「片利共生」;
(二)人類與蠕蟲之間的「寄生共生」;
(三)水牛與牛椋鳥之間的「互利共生」。
動植物以不同時間呼吸氧氣與二氧化碳,各取所需,相互受惠。在「食物鏈」裏,草食動物以大地的青草為食物,肉食動物則捕捉草食動物為生,細菌又將死後的肉食動物分解,變成養分,回歸大地,蘊育草木,如此環環相扣,生生不息,這就是「同體共生」的因緣法。甚至水鳥的鵜鶘互助捕魚,海狸合力築壩,海豚群居團結,保持生機,人類日常生活所需,也是仰賴社會各行各業供給。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緣具足,一切才能成就。「同體共生」,動植物才能共同存在;「同體共生」人類才能和平相安,「同體共生」大自然才能保持生態平衡,這世間才有無限的生機。
四、互利互生自然平衡
人類過去生活在神權控制的時代,把自己的命運禍福交給冥冥不可測知的神祇決定;後來人類建立了國家,君主主宰人民的一切,人類活在君權的籠罩之下;漸漸地,民智開啟了,人類掙出君權的桎梏,邁向自己做主人的民權時代。民權時代老百姓雖然活得很尊嚴,但是畢竟以人類為中心,不能全面普及於一切眾生。因此,今日我們要進一步從民權時代擴展至同體共生的生權時代,尊重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發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今日的社會因為缺少「同體平等」的認知,因此亂象迭起;當前的環境因為沒有「共生慈悲」的觀念,因此遭到破壞。我們要努力實踐同體共生的理念,推動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偷盜、誡賭博、誡酗酒、誡惡口的新生活七誡運動,淨化社會人心;積極響應世界環保運動,不濫伐、不濫墾、不濫殺、不濫建、不濫丟,來挽救我們的地球。
「同體與共生」是宇宙的真理,然而目前世界卻有許多人倒行逆施,自私自利,以致於天災頻仍,人禍不息。所以,我們現在揭櫫「同體與共生」作為這次大會的主題,不但合乎真理法則,更富有時代意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攜手推廣「同體與共生」的理念,將慈悲、平等、融和、包容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必定能共同擁有一個安和樂利的人間淨土。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