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5: Introduction to Schools - Class 15: Japanese Buddhism 第五冊 宗派概論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五冊 宗派概論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西元六世紀中葉,佛教由中國經百濟傳日本*1,初期的弘揚以聖德太子(五七四~六二二)為最大功臣,他定佛教為國教,並在制定的十七條憲法中規定全民「篤敬三寶」,說明佛教為「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礎。此後,日本留學僧陸續至中國求法,將中國佛教的思想傳承、宗派教說、修行方法等引進日本,逐漸演變成日本特有的宗派佛教思想。今就日本幾個重要宗派一一簡介如下:
一、南都六宗
奈良時代(六四五~七九四),佛教主要的宗派有六家,即:三論、法相、成實、俱舍、律宗及華嚴。
三論宗初祖為高麗僧慧灌,於元興寺大弘三論(六二五),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開始。其後智藏曾投中國嘉祥門下,道慈亦入中土兼學六宗,分別為二祖、三祖。
其後,法相宗取代三論宗的盛世,人才輩出,與後來的天台、真言宗,鼎足而立。俱舍宗多依於法相宗,初傳在西元六五三年元興寺僧道昭入唐,跟隨玄奘大師習法相教義,回國後,廣弘法相宗義。二傳是在西元六五八年由智通、智達傳入,至玄昉入唐回日本後,法相宗盛行,學僧輩出,以興福寺、元興寺為根本道場。
華嚴宗發軔於西元七三六年,唐代道璿攜華嚴章疏至日本,聖武天皇極推崇華嚴*2。之後,此宗一度衰落。鎌倉時代,高辨與凝然為復興華嚴的兩位巨匠。高辨融和華嚴與密宗的教學,被尊為嚴密之祖。凝然精通各宗教義,尤為華嚴集大成者,宇多天皇曾從師受菩薩戒,賜封為國師,可謂華嚴中興之祖。德川時代的鳳潭以天台解釋華嚴,識見雄大,為華嚴宗開創新局。
律宗初傳於西元五八八年,僧尼善信等至百濟受戒,回國後,駐錫櫻井寺。天武天皇時,道光奉敕入唐學律,至唐代道叡攜律本赴日,講《行事抄》,戒律思想始為流布,是為第二傳。唐代鑑真大師自華東渡*3,傳授菩薩戒與三壇大戒,以唐招提寺為本寺,始為日本佛教戒法的確立。律宗曾一度衰微,鎌倉時代,俊以京都為中心,提倡北京律*4,頗受敬重。
二、天台宗
最澄為日本天台宗始祖,曾從中國天台湛然的弟子道邃、行滿受法,返日後,於比叡山融和禪、密、戒、圓,開創四宗融合的總合佛教--日本天台宗(八○六)*5。最澄弟子圓仁亦赴唐學天台與密法,至其弟子安然集大成,此時日本天台宗已極度密教化,稱為「台密」*6。台密系統傳至後世,總計有十三流派,對日本佛教影響頗大。
三、真言宗
真言宗以空海為開祖,因特重念誦真言得名。空海入唐(八○五),從惠果學密,返日後,不久受賜高野山,乃建金剛峰寺及京都東寺為此宗根本道場,後人稱其所傳密教為「東密」。九世紀時,真言宗開始分裂成派,至室町時代已分枝成七十餘派。
四、禪宗
奈良時期禪風已自大唐傳入日本,先後成立臨濟、曹洞、黃檗三大宗派。
鎌倉時代,榮西入宋求法,得臨濟心印*7,後來於京都開創建仁寺,融和天台、密、禪三宗開立臨濟宗,受到鎌倉幕府的信任,後人尊為日本禪宗的開山祖師。臨濟流傳至南北朝室町時代,深受幕府大臣尊崇,認為是完成武士人格修養的基本方法,禪的思想遂深入日本人的生活,與茶道、花道、書法、劍道等,水乳交融,自成一格。室町時代後期以夢窗疏石為主的五山派,是當時禪宗的主流派,受足利尊氏庇護,於京都開創天龍寺,有門徒千人,是五山文學最盛期。夢窗、大燈、一休等為大將,五山十剎法脈欣榮,至今臨濟宗有六千餘所寺院。
日本曹洞宗創始人為道元禪師,嘗從榮西弟子明全學禪,後入宋,於天童山曹洞宗如淨禪師門下得法。返日後,創建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是為「曹洞宗」*8。一五○七年後,柏原安天皇敕額永平寺為曹洞宗的總本山。一五八九年,由瑩山紹瑾所創的總持寺也被欽定為曹洞宗的總本山。因吸收民間流行的祈禱儀式,積極傳教,曹洞宗因而大盛,成為日本最大宗派之一,有寺院一萬四千七百餘所。
黃檗宗與臨濟、曹洞合稱日本禪門三足,係由明末中國僧人隱元隆琦融和禪淨,成立於江戶時代*9。此宗以黃檗山萬福寺為道場,歷任住持皆為中國赴日弘化的高僧,近代才由日本僧人住持。萬福寺乃中國式的建築,道場以漢音誦經,法會與修行方式仍保留明代風格。此宗鐵眼道光編《鐵眼版大藏經》,對日本文化有極大的貢獻。
五、淨土宗
平安末期(十二世紀),社會動盪不安,人民始有嚮往他方淨土的思想產生*10。空也於民間提倡念佛法門,以稱念佛號為主,淨土乃成為普遍信仰。空也之後,天台宗系的良忍創「融通念佛宗」,為淨土信仰開闢新局。
鎌倉時代,法然依中國善導《觀經疏》,以平安的東山為據點,強調「往生之道,念佛為先」,淨土於焉成立為宗*11。由於戰亂頻仍,念佛法門簡單易行,於是迅速擴展普及。法然圓寂後,其門下弟子各立其派*12,其中又衍出一遍上人所創立的「時宗」*13,風行一時。法然的淨土宗系至今仍為日本佛教最大宗派之一,大小寺院有七千餘所,對日本佛教影響頗大。
六、淨土真宗
淨土真宗,是藉由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期以往生成佛的教說。開祖為親鸞,強調念佛以信心為本,一念決定往生*14。此宗以無戒無律為宗規,僧俗一同。親鸞本人與相國之女成婚,首開日僧娶妻食肉之風,由於傳教平易,故發展迅速。
本宗至親鸞的曾孫覺如,正式以本願寺為大本山,至室町時代第八世蓮如,教勢蓬勃發展*15。江戶時代後,分為十派*16,以東、西本願寺勢力最強。
七、日蓮宗
日蓮宗異於日本傳統佛教,為日蓮所創立*17。本宗以《法華經‧無量壽品》為中心,主張「妙法蓮華經」五字為佛教精髓,凡誦持者,即便是惡人,亦可成佛,又稱「法華宗」。日蓮後,本宗相繼分門立派,至明治時代,在家佛教運動盛行,由日蓮信仰又形成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佛所護念會及靈友會等新興宗教*18。
綜觀日本佛教,教理上多源自中國宗派而發展,然在修行實踐上則趨於易行及通俗化,如真言宗、禪宗、淨土真宗、日蓮宗等之盛行。二十世紀後,日本佛教各大宗派更各自發展法會祝禱、辦學教育、社會慈善、學術研究等,佛教事業欣欣向榮,尤以佛學研究堪稱代表。從另一方面言,日本佛教有在家化的傾向,至今各宗雖傳戒法(一日即成),但三壇大戒早已廢絕,寺院僧侶多娶妻生子,和傳統佛教的持戒嚴謹大有不同。
【注釋】
*1 據《扶桑略記》所載,繼體天皇十六年(五二二),漢人司馬達等,由韓國到日本,在大和高市郡結草庵,供奉佛像,是民間流傳佛教最早的時代。
*2 聖武天皇以東大寺為華嚴本宗,以華嚴思想實現他政教一致的理想。
*3 唐僧鑑真律師歷經許多風波災難,經過十一年,第六次才如願抵達日本。師所弘律宗以《四分律》為主要思想。
*4 俊芿入宋學律,返國後,以京都為弘傳中心,相對於南都奈良的東大寺、唐招提寺(南京律),稱京都的律宗為「北京律」。
*5 最澄返日前,隨順曉學密法,並接受灌頂。歸國後,師呈請天台法華宗獨立,在平城天皇大同元年(八○六)獲准。最澄晚年致力大乘戒壇的設置,終於嵯峨天皇十三年(八二二)獲得敕准,日本佛教界開始實施他的新制度,傳授大乘戒的戒壇正式成立,深深影響日本佛教。
*6 天台宗經弟子們的努力,不斷引進中國的新思想,使得比叡山因此成為鎌倉佛教的思想重鎮,而且平安後期的日本文化與藝術也以此地為中心。最澄至大唐雖僅八個月,但接受天台荊溪的傳承,又接受開元寺靈光和龍興寺順曉的密法傳承,於八五○年在高雄山寺開密宗灌頂壇場,此為日本灌頂之始。
*7 日本臨濟宗的創立者明庵榮西,第一次入宋返日,攜回天台宗新章疏六十餘部,並將茶種傳入日本。第二次入宋,從臨濟宗黃龍派第八代嫡孫虛庵懷廠禪師學禪,深得臨濟心印,並受中國朝廷封為「千光法師」。建久二年(一一九一),榮西返日,始行禪規,道俗滿堂,遂於筑前博多建立聖福寺,這是日本禪寺的創始。
*8 道元禪師紹承中國曹洞宗「默照禪」的禪風,並主張修證一如,認為打坐的同時即是證悟。
*9 日本南北朝戰國的室町時代,經由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平定,完成統一的局面。其後,德川家康於後陽成天皇慶長五年(一六○○)在江戶(今東京)設置幕府,直到明治維新(一八六八),稱為「江戶時代」。江戶時代對外採取鎖國政策,不過對中國商船有適度的開放,於是居留在日本的中國人漸漸增多,乃在當地建立屬於中國人的寺院,隱元隆琦禪師便在此一背景下,受邀到日本傳教。隱元禪師屬中國臨濟宗,但因受到蓮池大師「禪淨合一」思想的影響,宗風已不全同,乃以其在中國黃檗山所居萬福寺為寺名,開創日本黃檗宗。
*10 最澄的弟子圓仁(七九四—八六四)入唐後,傳回五台山的五會念佛法門,在比叡山建立常行三昧堂。此後天台宗內部漸漸興起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的「不斷念佛」,原則上依般舟三昧的念佛觀為主。
*11 法然以中國善導大師的念佛理論為基礎,謂以本願自力為始,彌陀他力為依歸,主張末法時代,世人應當放下深奧難懂的聖道門,轉信簡易的淨土門,乃大力提倡稱名念佛。
*12 計有辨長的鎮西派、證空的西山派、隆寬的長樂寺流、長西的九品寺流、幸西的倡導一念義及親鸞的淨土真宗等。其中,鎮西、西山二派的勢力最強,室町時代鎮西派受到江戶幕府的支持,成為淨土宗的正傳。
*13 出身西山派的一遍(一二三九—一二八九)主張「佛法除當體一念無餘談」,否定身語意的一切修行,只承認稱名念佛,認為佛號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只要一心不亂的念佛,死後就可往生淨土。他提倡修行人應捨棄一切世俗的願望,乃至經典,只要一心念佛,有「捨聖」、「遊行上人」的尊稱。
*14 親鸞為法然的弟子,著作《教行信證》,闡述淨土真宗的教義。他認為一念決定往生,這一念信得自彌陀的功德回向,因此,念佛是報答阿彌陀佛恩德的行為。晚年,他更主張具有真實信心的人必住於正定聚,與佛等同無異,乃絕對的他力往生信仰。
*15 淨土真宗在室町時代擁有許多農民信徒,並有強大的僧兵集團。
*16 除了東本願寺(大谷派)、西本願寺(本願寺派),還有高田派、佛光寺派、興正寺派、木邊派、三門徒派、山元派、誠照寺派、出雲路派,與前二派,總稱真宗十派。
*17 鎌倉末期,到處天災地變,饑饉瘟疫,日蓮便是此一時代的人物。他本出身漁家,一生慘遭法難的影響,在一次次的流配當中,逐漸開展出獨特的思想。日蓮在著作《觀心本尊鈔》主張觀心(眾生)與本尊(佛)本是一體。其中,本尊乃指《法華經》中所說久遠成佛的釋迦。《法華經》是一切經的眼目,是諸宗的核心,末法眾生唯有藉著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的經題,方能證悟。
*18 創價學會為日蓮宗在家信徒團體,於一九三七年舉行成立大會。初創會時只有六十餘人,到一九八一年,已有會員近八百萬戶。靈友會由日蓮宗信徒久保角太郎創立。氏自幼受國柱會純正日蓮主義與法華行者西田俊藏「佛所護念」教法的影響甚深。大正九年(一九二○),與戶次貞雄等人共組「靈友會」。所謂「靈友」,意謂連結自己之靈與第三界之萬靈,將《法華經》的信仰與祭祖的習俗相結合,並謂體現佛智的「菩薩之法」即教人供養祖先;供養祖先之靈,亦即供養三界萬靈,使「神、佛、靈」三者合一,藉虔誠的信仰,三者相互感應而產生靈驗。該會係以信奉法華、供養祖先為其基礎教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自該會分出的新興教團頗多。立正佼成會於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由長沼妙佼和庭野日敬脫離靈友會而創立,始稱立正佼成會,乃取「立於正法,與人交往,成就佛果」之意。一九六○年為紀念長沼妙佼,遂改今名。該會以《法華經》為基本教義,釋尊為本尊,以實現常寂光土(佛國)為目的。強調祭祀祖先,信奉神佛,祈求庇祐,相信九字、方位、六曜、七神等方術,頗受佛教、神道和民俗信仰的影響。
【習題】
一、簡述日本佛教與我國的關係。
二、日本佛教有那些宗派源自我國?
三、日本佛教有那些宗派屬於日人獨創?
四、請依時代次序說明日本宗派的發展。
五、簡述三位日本宗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念。
六、簡述日本佛教與中國傳統佛教的異同。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