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8: Buddhism and Study about the World - Class 2: Buddhism and Fate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我們每個人最關心的事,莫過於自己;而自己的問題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命運。對於命運的看法,有的人覺得自己凡事不如人,命運多乖,就怨天尤人;有的人認為人生的一切禍福窮通都是由命運安排的,因此對於自己的遭遇只知認命;有的人樂天知命,因此能不憂不懼,對於生活的貧苦困頓,也能安貧守節。
在生命旅程中,可以影響我們命運的因素很多,如父母師長的期望、怨親友敵的態度等。物質錢財的運用固然可以左右前途的發展,一句話、一個念頭,也都會使人的一生有天壤之別的變化。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人事的離合成敗,皆不離「因緣果報」的原則,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由此推論:今生所遭遇到的一切順逆境界,是過去行為的造作而形成的,這就是今生的果報;而今生的一言一行,又決定了自己未來的命運。所以,我們的命運隨著業力時時在改變,並非受制於一個特定的主宰者,主宰命運的人還是自己。
現在將影響命運的因素歸納如下:
一、習慣:佛教說煩惱難斷,而去除習氣*1更難。習慣本是吾人生活的固定模式,有好有壞,而經年累月後,習慣成為自然,就會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氣,生生世世難以消除。因此,對於習慣的養成,必須謹慎。壞的習慣如抽煙、吸毒、酗酒等,損害身體健康;說謊、濫情、慳貪等,敗壞自己的道德。好的習慣如作息正常、飲食、運動、樂觀等,可以延年益壽;勤勞、整潔、熱忱等,可以自利利人。佛教提倡信徒養成讀經*2的習慣,就可以藉著佛法指引迷津;養成念佛*3的習慣,就可以依佛號啟發心中的佛性而往生淨土,超越生死。總之,一個人縱使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而習慣不好,也難有大富大貴的命運。好的習慣也是一種助緣,可以幫助我們化險為夷,一帆風順。
二、迷信:許多人喜歡算命,目的無非希望自己事事如意,逢凶化吉。有的人堅持擇偶要配八字,有的人講究置產要看風水,有的人甚至事事求神問卜,不做理性的判斷。迷信的行為,導源於自信心的缺乏,有時反而因此錯失良機或歪曲事實,葬送了一生的幸福。佛教認為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只要合乎因果正理,沒有什麼可忌諱的。
三、情念: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人是有情感的,但一些人往往因為一念情執,喪失理智,由愛生恨,乃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悲情。由於情愛處理不當,往往衍生煩惱痛苦,所以佛教教人以智化情,以慈作情,能夠昇華情愛為慈悲,就能不自苦也不惱人。
四、權欲:權力的支配乃由於我執*4、我慢*5作祟,令人養成尊卑貴賤的階級意識。有的人過度自卑,甘心屈服於權勢,不求自主,一生卑微;有的人名利薰心,求取權力,不擇手段,喪失理性。而佛教則認為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真正的貧富貴賤,在於道德的有無;吾人應有「我是佛」*6的認知與承擔,相信命運的開創掌握在自己的當下。
五、業力:佛教認為業力是控制命運最大的力量。業力*7是指一個人的身、口、意的各種行為,對自他未來產生的影響力。許多人慨嘆自己時運不濟,或怨怪人事不利於己,殊不知凡事皆為業力所成,成功固然在我,而外在環境配合,更是不可忽視;失敗縱非己過,亦當反觀自省:福少德薄,怎能成就好事?佛教主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平時若能廣結善緣,懺悔業障,必能化解宿世惡緣,開創未來美好的前途。
習慣、迷信、情愛、權欲與業力,為惡為善都決定於我們的一念之間,改造命運也須從吾人心念的淨化開始。現將改變命運的具體方法歸納如下:
一、改變觀念:觀念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判斷,決定行為的善惡趣向。佛教重視正知正見的養成。所謂正知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佛教認為人生的基本正見有四:正見有因有果、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聖有凡、正見有善有惡。有了正確的人生觀,深信因果,明白緣起,自然就不會起惡造業,怨天尤人。
二、改善行為:俗語云:「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每一個人的行為所造作的業因,一旦因緣際會,自然就產生果報,所以我們希望未來前途美好,生活富樂,就必須從改善自己的行為著手,以期轉禍為福,因為一切幸與不幸,都操縱在自己的手中。
三、廣結善緣:宇宙萬法,從因到果,中間還必須要有緣的力量,才有果的生成。人的一生,有的人聰明智慧,能力很強,卻不一定很有成就;有的人資質平庸,卻凡事順遂,處處皆得有緣人的相助。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廣結善緣」。結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尤其生命不止一世,能夠以佛法結緣的人,則生生世世都能跟隨善知識學習,自然命運通達,處世無礙。
四、持戒守法:戒*8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戒能防非止惡,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行善必得善報,行惡必遇惡果,持戒守法的人,行為上不會犯下不好的業因,自然不會招致不好的果報。因此,經典譬喻「戒如良師,戒如軌道,戒如城牆,戒如水囊,戒如明燈,戒如寶劍,戒如瓔珞,戒如船筏」。
持戒守法能杜絕惡緣,自然會擁有光明的前途,美滿的人生。
佛教對人一生的命運有積極樂觀的看法,主張諸法無常、緣起性空*9,壞的命運可以藉著培植善緣而加以改變,即使業障深重,也能重業輕報*10。人不必感傷自己的命運不好,而應力爭上游,改變厄運;所以人不能聽天由命,沮喪消沉,空過歲月,要有洗心革面的魄力,創造自己的命運。因此無論在富貴順達裡,或是貧賤苦厄中,都應該正觀緣起,了解命運,改變命運,進而創造命運。
【注釋】
*1 指吾人經常生起的思想或行為,久薰識田,而成種子,存於阿賴耶識,隨生死輪迴而如影隨形呈現在新的生命體。
*2 經是指佛陀所說的教法,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因此拜經、誦經、抄經、讀經都有開發智慧的功德。佛教講究聞思修,佛經義理深奧,須多聞薰習,思惟法義,既有所得,更當如理實踐在生活中,方能真正受益。
*3 一般而言,往生趣向的決定有三類情形:一者、隨所造重業受報;二者、隨尋常習氣受報;三者、隨臨終一念受報。《阿彌陀經》云:「若有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念佛純熟者,隨時能以佛念替代雜念,無論隨習或隨念,都能決定往生淨土。
*4 乃執著自我真實存在,生起愛戀、貪取的心。眾生之體原為五蘊的假合,若妄執具有主宰作用的實體個我的存在,而產生「我」與「我所」等的妄想分別,即稱我執。《成唯識論述記》載,煩惱障的品類眾多,以我執為根,生起諸煩惱;若不執我,則無煩惱。
*5 乃以執著「我」為一己之中心,所形成的憍慢心。指眾生與他人較量優劣,而生起輕蔑他人的心理。
*6 語出禪宗公案。靈訓禪師問歸宗禪師:「什麼是佛?」歸宗:「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的。」「你就是佛。」意即人人具有佛性,只要直下承擔,都能成佛作祖。詳見《星雲禪話四‧你就是佛》。
*7 人的行為、意志等身心活動,稱為「業」。吾人所作業的後續影響力即是「業力」。佛教將業的思想用以表達行為的善惡與苦樂因果報應的交互關係,及前世、今世、來世等輪迴原理。一般而言,業分身、語、意等三業,若造善惡之業,其後必招感相應之苦樂果報(異熟)。以有業因,故招感業果;非善非惡的無記業則無招果之力。業有種種分類,依眾生一生受報可分為引業(又稱總報,支配吾人生於人界、畜生界或其他界等的業力)與滿業(又稱別報,眾生諸根、形量、色力等的圓滿業力)。依眾生與眾生的受報異同,可分共業(令眾生感得共通果報的業,如山河大地、家庭背景等外在環境的相同)與不共業(眾生在相同環境中的不同業報,如同出自同一家庭,但禍福不同)。隨受報時間的遲速,業又可分為順現業(於現在作業現生受報者)、順生業(於現生作業來生受報者)、順後業(至第三生以後始報者)等。
*8 佛教戒法包含世間一切行為規範,有各種類別:
(一)通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與別戒(依團體需要別別制戒,如《四分律》、《五分律》、清規等)。
(二)止持戒(止惡)與作持戒(行善)。
(三)性戒(針對罪惡行為所立的戒,如不殺、不盜等)與遮戒(雖非罪惡行為,卻容易產生譏嫌或引發罪惡行為的戒法)。
(四)聲聞戒(以自律為主的戒法,如《四分律》)與菩薩戒(以利他為主的戒法,內容含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五)在家戒(如五戒、八關齋戒等)與出家戒(如比丘戒、沙彌戒等)。
*9 佛教主張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事萬物都是緣生則聚,緣滅則散,因此無自性,本質乃空,故說緣起性空。
*10 佛教認為再重的罪業也可以透過懺悔改過、廣植福德來減輕。譬如一把鹽,鹹難入口,若是以水稀釋,鹹味自然變淡。
【習題】
一、你認為命運是由誰所主宰的?
二、影響命運的因素有那些?積極改變命運的方法為何?
三、說明習慣如何左右自己的命運?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