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8: Buddhism and Study about the World - Class 13: Buddhism and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農林生產提供民生所需,二者之間息息相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佛教除了在豐富人類精神文明方面有重大的貢獻之外,和農林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尤其對農林業的發展,始終發揮著無遠弗屆的影響與貢獻。
佛陀時代,印度僧團藉著托缽乞食而行化,佛陀雖然不事農耕,卻將耕種的真義彰顯無遺。根據《雜阿含經》記載,有一次,佛陀在遊行教化途中遇到一位農夫質問他耕田下種法,佛陀以偈回答:「信心為種子,苦行是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保藏身口業,如食處內藏。真實為其乘,樂住無懈怠,精進無廢荒,安穩而速進,直往不轉還,得到無憂處。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佛陀以正視人生的老農自居,善耕心田,並期望眾生皆獲菩提道果。佛教因而開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福田*1等思想。
佛教傳入以農立國的中國,由於文化背景、風俗民情的差異,發展出獨具特色的農禪生活,晉代道安大師初出家時,即經常「齎經入田,因息就覽」。到了唐代百丈禪師,其樹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普坡作務精神,更具代表性。其他如黃檗開田*2、仰山除草*3、桂琛篩穀作米*4、布袋插秧*5等禪宗公案,以及「冬瓜直儱侗」*6、「出草入草」*7、「黑豆勘定」*8等禪門用語,皆與農林有關,在在顯示出叢林生活教育和農禪作務的緊密關係。甚至發展到後來,叢林四十八單職事中更設有專門管理農圃及莊園的園頭和莊頭等職務,僧眾自行墾田耕種,自給自足,奠定寺院經濟的基礎。
此外,中國農業在歷代高僧大德躬行履踐下,開墾出許多新的耕地,例如南泉普願禪師在池陽南泉簑笠飯牛,開墾荒野為良田,達三十年之久;安巖山華嚴院院主無盡,在蓬道奧山北的馬跡開闢廢田八百畝;山西普濟寺院主清弁法師,四十年間興廢起弊,墾山田,造水磑,嘉蔬有圃;象山縣蓬萊山壽聖禪院永淨法師,開山田三百畝,植松十萬餘株;唐代佛日普光禪師,芟蕪除草,將一千畝海埔地闢為良田;天童寺因開墾海埔地,歲收三千斛等。由於寺院農業的發展,改變中國傳統農業分散、孤立的小農經營格局,在較大面積的土地上,以較大量的勞動力進行農業耕種。這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不但提供農民就業機會,對社會生產力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都起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
北魏時,僧官沙門統曇曜奏請北魏文成帝在州鎮設立「僧祇戶」*9制度;唐宋時,寺院叢林運用水力附設碾米廠、磨坊*10;宋朝時,維溪、師振、養譽等法師興建水利,灌溉農田*11;乃至園圃種植業的發展,經由中外僧侶的弘法交流,成功地把菠菜、新羅茄子、胡桃、胡椒、胡蘿蔔、菠羅蜜、貝多樹等新植物品種引進中國,同時創新園藝技術*12。尤其,據傳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時候,曾攜帶糧食及蔬果種子百千種,並教導藏人紡紗刺繡的方法,被藏人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日本學僧到中國學習佛法歸國時,也喜歡將中國的農林產品帶回日本,其中尤以茶種最受歡迎。直至今日,茶道成為日本的國粹,喝茶更是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當初佛教僧侶的推廣與傳播,可說是最主要的因素。
「青青翠竹無非妙諦,鬱鬱黃花皆是般若」,森林是提供修道者冥思修行的好地方,當初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即在雪山的苦行林修行六年,錘煉心志。佛陀成道後,教化之初並無寺院道場,佛陀帶領弟子沿途行化,森林成為出家人棲息之所,夜晚則宿於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直至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於迦蘭陀竹林建「竹林精舍」供養佛陀,始有寺院,最初稱此寂靜林地為「蘭若」,傳入中國後則稱為「叢林」。
叢林一般建築在幽靜的山林僻野,所謂「深山藏古寺」、「天下名山僧佔多」,歷代僧侶利用荒山隙地培植林木,建築寺院。例如:隋代智顗大師在浙江天台山創建國清寺等十二座道場、北魏佛陀禪師於河南嵩山營構少林寺、東晉慧遠大師於江西廬山闢建東林寺、清朝宗仰上人於南京攝山重建棲霞寺以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等。森林蘊育佛教的發展,而寺院道場的清淨莊嚴,也為國家社會帶來豐富的觀光資源和財富。
此外,佛教對森林的貢獻,可以從佛經中得到印證。如《阿彌陀經》中的七寶行樹,呈現的是一幅清涼蒼鬱的森林景致,而阿彌陀佛儼然就是一位森林的保育專家。過去中國的佛教寺院,早已知道森林與水土保持之間的關係,在唐代,泗州(今安徽省泗縣)年年都有水害,開元寺高僧明遠法師與郡守蘇遇等謀劃在沙湖西隙地創避水僧坊,種植松、杉、楠、檜等一萬,消除水患,造福百姓。
隨著時代的發展,十八世紀後,由於工業革命,急遽開發,森林資源遭到空前的掠奪,根據美國的一項資料統計顯示,自一九七○年至一九九五年,世界上有將近三百六十五萬平方公里的森林植物被砍伐,上千種動植物已經在地球上消失。對於生態保育的呼籲,印度詩聖泰戈爾於二十世紀初倡導森林文明,有識之士也提出生態倫理學*13,佛教更從教義上平等看待一切眾生,《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山川草木悉皆成佛,不殺故不濫砍,不偷故不盜伐,僧侶對山林的保育,植樹造林,可說不遺餘力。
總之,佛教之於農林,不僅在外相上開墾農地,推展農業,以及在開發、保育森林等方面多所貢獻,尤其佛教惜福愛物的思想,培養農民勤儉感恩的美德,並藉由播種耕作的經驗,以植物的種子引喻種子識*14,闡明因緣果報的定律,佛陀也常借用農林引喻說法*15,對農民精神上的鼓勵安慰、道德觀念的提昇與教育,尤其發揮了莫大的影響,這正是佛教對農林生產以及社會人心所做的重要貢獻。
【注釋】
*1 可增長福德之田。凡敬侍佛、法、僧、父母,悲憫貧苦者,都可以獲得福報功德,猶如農人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喻之。
*2 有一天,大眾「普請開田」回來,百丈禪師說:「開田不易。」黃檗回答:「這是大家幹的活兒。」百丈又說:「辛辛苦苦!」黃檗又答:「爭敢辭勞!」百丈又問:「開得多少田?」黃檗即做出鋤田的動作。百丈厲聲喝斥,黃檗便掩耳出門。此公案意謂,百丈禪師考驗黃檗於開田上對佛法的體驗有幾分,黃檗表示住於鋤頭的當下,何勞師父再婆婆媽媽呢!
*3 有一次,仰山禪師扛著鋤頭從外面回來,他的老師溈山禪師就問:「你從那裡回來?」仰山禪師回答:「我從田裡頭回來。」溈山又問:「田裡還有人嗎?」仰山一句話也不說,輕輕把鋤頭放下,叉手而立。溈山禪師笑了,又問:「南山有人刈除新草嗎?」仰山禪師不答話,拿起鋤頭就出門去了。這則公案裡,仰山把鋤頭放下了,表示一切都在這裡,心裡也沒有負累了。溈山禪師再問:「南山還有人除草嗎?」表示還有工作未做,也就是有理事待觀照,還未圓滿,還不到放下的時候,所以仰山就默然拾起鋤頭又去工作了。禪,有時候是在生活裡用身體力行來表現,不是用言語來巧飾的。
*4 唐朝地藏桂琛禪師,有一天在田中蒔草播種的時候,來了位雲水僧,禪師就問他:「從那裡來?」雲水僧回答:「從南方來。」禪師一聽是從禪學興盛的南方來,於是又問:「南方的禪法怎麼樣呢?」雲水僧回答:「商量浩浩。」意思是說南方研究禪學的風氣很盛,大家熱烈討論著。但是禪師卻說:「那也不壞,只是不如我在這裡耕田播種,篩穀作米,讓大家都有飯吃。」雲水僧心裡納悶:「禪師怎麼不看經,不坐禪,只做一些芝麻瑣碎的農務工作呢?」於是就再問道:「和尚!您既不從事研究教化的工作,那麼您自身如何出離三界?又如何去救度眾生呢?」觀察敏銳的桂琛禪師,機鋒靈敏的回答說:「你所謂的三界究竟是什麼東西?」
禪師住在三界中,照樣吃飯穿衣,睡覺拉屎,卻不受三界的物慾所染,是住而不住,不住而生其心的當下肯定,自然非雲水僧心外別求出離三界所能相比。
*5 相傳唐朝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時常背著袋子在社會上行慈化世,也常荷鋤戴笠下田耕作。有一天,當他跟著農夫一起在田裡插秧時,心有所感,便吟出了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意思是說,虛懷若谷,謙沖自牧的低頭退步,才能真正的認清自己,觀照到自己的本性。
*6 比喻一個人雖然耿直良好,但不夠圓熟。
*7 表示佛道的修持,除了要向上把握佛法的第一義諦之外,還要倒駕慈航,接引廣大的眾生。
*8 貶諷有些人執著經典字句或僅依文獻研究的態度,就像計數黑豆一般(白紙黑字有如碗裡的黑豆),不得解脫。
*9 每逢歲豐,由人民繳納僧曹公署(管轄寺院的總機關,如同現今的佛教會)六十石的穀子,以備饑荒時賑災之用,繳交穀子的民戶就稱為「僧祇戶」,其所繳交的穀子則稱為「僧祇粟」。這些僧祇粟儲存下來,若遇荒歉之年,則賑放饑民以應急用,待豐年時再歸還,平時則加以活用,作為融通農民經濟的基金。這是為救助農民而設立的社會福利制度,類似隋、唐、宋時的義倉、常平倉及青苗法及現代的農會、合作社的性質。在當時甚受歡迎,是佛教輔助國家的一種社會慈善事業,對於濟助當時農業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
*10 唐宋時,寺院叢林因靠近山川之便,運用水力附設碾米廠,因此得以大規模經營碾米業,如明州天童寺;台州的惠安院、楞伽院;甘肅麥積山勝仙院、崇果院等,及長安、洛陽的各大寺院,都有水碓磑的設置,甚至連敦煌地區亦有水碓磑的經營。此外,寺院也與碾戶合作,從事磨坊、油類的製造。由於寺院碾米業與製油業的發展,對於提供農民就業機會及增加農業經濟的價值,都有莫大的助益。
*11 宋朝時,維溪法師曾在福州長樂縣綿亭洋以九年的時間截十二脈小溪,築堤八一○丈,灌溉農田四十頃;師振法師發起勸募,再於香嚴上下洋築堤九百餘丈,灌溉的農田達二十餘頃。元祐四年,靈德縣赤鑑湖,由里人林圭和靈泉寺養譽法師修建三十丈長的泗洲橋,築寬二丈之堤兩里,可灌溉農田三百多頃,諸如此類建設工程,對農業的推展及造福鄉梓實是功不可沒。
*12 寺院園圃的種植業對農業的貢獻,主要在新植物品種的引進培植以及園藝技術的創新,包括採用藥物養根和控制濕度和溫度。例如唐代長安西明寺僧侶在寺院中佈置了類似江南的環境,以盆池試驗種稻。方法是在蓮盆裡鋪上土,使之保持半乾半濕,然後分畦種稻,再借助樹木垂蔭,使蓮盆四周陰涼濕潤,居然試種成功。藥物養根,油幕覆蓋和人造特殊環境,如盆池種稻等,已具有現代實驗室培育植物的雛形,是佛教在農業園藝學和作物栽培學方面的突出成就。
*13 生態倫理學是以人與自然的倫理道德關係為研究對象,認為人應該對自然講道德,也就是生態道德。
*14 即佛教講人的八識田中儲藏有無數種子,這些「種子」有生一切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諸法的功能,如同植物的種子,具有產生一切現象的可能性一般,以人的善惡行為以及生命流轉的循環即以種子為譬。種子遇緣,就產生色心一切萬法,這些顯現於眼前的有為法又以種子的型態回薰到八識田中。像這樣「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的因果循環原理,正好說明我們每一期生命八識田中的種子是自己播下去的,是每個舉手投足、起心動念的回薰,自己也就是讓種子在經驗世界中次序不亂地起現行的農夫。因此,一切的善惡果報都是自己造作的結果。所以要把握每一個心識種子起現行的當下,藉著薰習正法的因緣創造美好的未來。唯識宗的「轉識成智」,禪宗的「心內求法」、「活在當下」,所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15 佛陀以農林引喻說法,以達到教化之功。例如以曠野沙磧的大樹王,因根得水,而枝葉繁茂,花果豐盛,喻吾人應以大悲之水饒益眾生,才能成就諸佛華果;用葛藤纏樹,致樹枯死,喻眾生被愛欲纏繞,就會失落道念;用芬芳的瞻波花或栴檀木,喻戒德的馨香遠播;用微小的尼拘律種子能長成大樹,喻小小布施能得廣大果報;用芥子投鋒針,喻佛出世乃難遭難逢的盛事;用菴蘿樹的種子在萌芽時,須突破堅硬的表殼,喻真心本性必須破除煩惱的障礙,才能開顯出來;用芭蕉樹長了果實便會壞死,喻人貪受利養,就會道德墮落。凡此皆是佛陀取譬善巧的例證。
【習題】
一、佛教的福田思想對社會民生有何啟示與影響?
二、佛教的「種子喻」對道德人心有何啟發與提昇?
三、佛教對農業發展有何貢獻?
四、佛教與森林有何相需相成的關係?
五、佛教對森林保育有何主張與作為?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