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5 - Buddhist History 《佛教叢書5-教史》
Section 3 Worldwide - Chapter 6: 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m in Africa 第三篇 世界篇 第六章 非洲佛教簡史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三篇 世界篇 第六章 非洲佛教簡史佛光初照阿非利加
佛教何時傳入非洲,已不可考,只知在一九二○年時,東非坦尚尼亞就有錫蘭商人在每年的浴佛節浴佛。一九二七年,由摩訶菩提協會支援,於佛誕節時用三種語言:Swabili、英語、印度語弘揚佛法,並印贈佛教圖書。可惜沒有僧團久住,以致佛法沒有在非洲弘揚開來。佛光人未來非洲以前,當地人民僅知回教、印度教、耶穌教、天主教及伊斯蘭教,卻不知何謂佛教。
久聞非洲種族、飢荒、教育、戰亂等問題十分嚴重,星雲一直有心在非洲垂布法雲,滋潤民苦。直至一九九一年元月,因緣逐漸成熟,於是委派當時任臺灣高雄普賢寺住持的依來法師前往南非,了解當地的情況。依來法師回到臺灣,經過一年多的籌劃,於次年元月再度前往南非,與當地華僑座談數次之後,在新堡主持佛教與人生佛學講座,兩百人與會聆聽,對於佛法的殊勝生起渴仰之心。
華僑捐屋政府獻地
一九九二年六月,時任南非議員,現職新堡副市長的黃士豪先生適逢高堂捨報往生,請求佛光山為作佛事,依來法師等人又飛渡南非,為黃老夫人主持告別式,因儀式莊嚴,說法善巧,當地華僑感動不已,決定就近覓屋,誠邀佛光山法師前來住持。同年三月八日,南非布朗賀斯特市議長漢尼‧幸尼科爾博士(Dr.Hennie Seneral)與市政府秘書長藍毘‧藍波切(Mr.Lampies Lampecht)及南非駐華代表林宗遠等人代表南非政府,帶著三公頃土地的合約書來到佛光山,邀請星雲能到斐國建寺弘法。當他們親睹佛光山各項建設之後,深受感動,就在贈地的簽字儀式上,當場將贈地增加為六公頃(後來又增加為十二公頃)。星雲預將該寺取名為南華寺,冀望其能成為華人的榮耀。
推展人間佛教有成
當時南非適逢乾旱歉收,經濟蕭條,並且將進入黑白共治的過渡政府階段,局勢動盪不安,據聞每年死於暴動者達二千餘人,而佛教在許多非洲人心目中是一種既神秘又恐怖的宗教,但慧禮法師仍秉持著「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決心,於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來到布朗賀斯特市負責建寺計劃。初來乍到,慧禮法師遭逢當地人的惡言惡狀,同時又面臨法令、建築形式、風土人情種種考驗,但憑著不屈不撓的毅力,他不但克服萬難,在工程進行中,舉辦禪坐修持、佛學講座、義工訓練、青少年營等活動,而且還將弘法的腳步擴展到中非各國,剛果就是他經常前往弘法之處。不久,依來法師也奉命率領滿穆法師等人來到南非,他們在一望無際的高原大陸來回奔走,一家家地前往拜訪,推展人間佛教,度眾熱忱不讓鬚眉,後來南非的一座座別分院、一所所佛光會就靠著這股堅毅的信心道念成立起來。
一九九二年十月七日,南非NP黨在布朗賀斯特市市內體育館主辦晚宴,慧禮法師與依來法師等人應邀列席,南非戴克拉克總統蒞臨演說時,肯定佛光山在南非建寺將有助於彼國經濟發展。同年十月十五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南華寺聯合發起送溫暖到非洲捐衣活動,引起震撼。十一月十二日至二十日,慧禮法師與依來法師組團到南部非洲巡迴弘法,為期十天,路程達六千公里,共走過七個城市及一個國家--賴索托王國,主持數十場次的念佛共修會、座談會、家庭普照、工廠普照等弘法活動,所到之處,受到僑民熱烈歡迎。這一次弘法的結果,不但讓更多的南非人民認識佛教,更將腳步拓展到斐國以外,在賴索托王國種下未來的因緣。
一九九三年農曆新春期間,非洲第一座佛光山道場--新堡禪淨中心正式成立,由依來法師擔任住持。不久布魯芳登禪淨中心及布魯芳登佛光協會籌備會也相繼成立,並攜手開辦佛光青少年中文班,教授佛教故事、聖歌、唱遊、文詞造句、寫字練習、圖畫、羅漢操等等課程,一方面為斐華文化締建橋樑,一方面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頗受家長好評。
一九九三年七月,遠東企業徐旭明、王譽秀夫婦提供住屋給佛光山,成立約堡講堂。七月六日,布魯芳登佛光協會籌備會及新堡佛光協會籌備會聯合舉辦佛光青少年快樂營,近百名青少年參加,轟動一時,此後每年舉辦。同年九月,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來到南非,為約翰尼斯堡、普利托利亞、布魯芳登、新堡、德本等五個佛光協會主持成立大會,此後佛光會在南非各地展開多種慈善及社教活動,備受矚目,除佛學講座、愛心媽媽團、尊親敬老活動之外,各地佛光會每年歲暮發動會員募集米糧、全新衣物、日常用品到黑人區發放賑濟品,受惠者不計其數,廣為當地人士所稱道。一九九四年十月,南非新堡協會更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發起送愛心到印度賑災運動,印度阿慕德國際機構特別派遣洛馬納德‧艾爾先生等九人代表印度政府前來致謝。此舉不但展現佛光人團結動員的力量,更在國際之間傳為佳話。
一九九三年十月三日,南華寺舉行開工灑淨典禮,第一期工程--普賢殿及信徒會館,已於一九九六年四月六日完成,舉行竣工典禮時,千餘名中外人士前往觀禮,來自剛果的二十名黑人沙彌在寺前表演少林拳;布市市長幸尼科爾、大使館官員、臺銀及華航總經理、會館設計師、建築師等十八人聯合剪綵,盛況空前,其他工程還有大雄寶殿、觀音殿等。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七日,國際佛光會在臺北林口體育館舉行第二屆世界會員大會時,中非剛果代表團學者古昂巴(Govamba)、熱內(Rene)、比庫阿(Bikoua)、奧科尼亞(Okogna)、基芒古(Kimangou)等五人在會中以標準流利的中國話表達他們的心聲:
「我們是來自非洲西部的剛果,非洲因為缺乏佛光普照,所以一直被稱為黑暗大陸,但在總會長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念引導下,佛法來到了非洲,非洲已不再黑暗,我們也很幸運地成為佛陀的弟子。
佛教是最後傳入非洲的宗教,但卻是我們黑人最重要的宗教,大家都知道黑人族群普遍受到壓抑和歧視,所以佛法來到非洲,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暗室……。」
後來這五位剛果人留在佛光山正式受持三皈五戒,研習大乘佛教,返國之後組織剛果佛光協會。他們懷著犧牲奉獻的精神,發願擔當非洲佛教的拓荒者,將佛教的自由、民主、平等、尊重、包容及和諧帶回祖國,以身教影響別人,然後再以教育感化全民,將非洲變成一個有佛法、有和平的地方。
首批非洲黑人出家
一九九四年九月,南華寺成立非洲佛學院以接引當地人在非洲住持正法。目前已有近百位黑人入學就讀,其中十位曾送返佛光山深造參學。寺方承購了四百二十甲耕地,讓學僧們在研讀佛法,學習中文之餘,能藉著農禪制度體驗修道生活,並且將農業生產作為寺院的主要經濟來源。
一九九四年十月十五日,來自剛果的青年哇拉等十人,乞求剃度,此乃佛教在非洲的第一次剃度典禮,也是佛教歷史上第一批黑人出家,誠如剛果協會會長熱內先生致辭時說:「佛教歷經二千五百餘年後傳到非洲,終於露出曙光,佛光平等普照非洲大地,為非洲眾生帶來光明,為非洲佛教帶來希望,今天非洲第一批青年披剃出家,使得佛教的法脈在非洲有了傳承,也為非洲佛教的本土化寫下里程碑。」星雲在主持剃度典禮之後,特地召集這十名黑人弟子,鼓勵他們應倡導佛教平等與和平的精神,將佛光分燈各地,以解救非洲苦難的人民。最初佛陀教團成立時是從五比丘開始,現在他們有十個人,比那時多了一倍,冀望這十位新發意比丘能對未來非洲佛教的發展作出一番貢獻。
是日還舉行史瓦濟蘭佛光協會成立大會暨皈依典禮,三百位信徒成為正式的佛門弟子。旅居賴索托的華僑也組團前來向星雲請法,並合資購屋一棟,捐給佛光山做為信徒共修之用,星雲將其命名為「妙覺佛堂」。之後不到半年,祖魯族酋長率領十餘萬族人請求皈依佛教,剛果也有數千人要求歸投三寶座下。這份驚人的成果相較於當初在非洲建寺弘法的種種困難,正說明了人能弘道,事在人為。
佛教凝聚僑民力量
一九九四年,成立開普頓禪淨中心。
一九九二年起,住在德本的洪靜就提供房舍給佛光山作為領眾薰修的場所,一九九五年八月捐出此房舍,德本禪淨中心於焉正式成立。
一九九七年六月號的《勝利之光雜誌》曾寫著:「我國(中華民國)在南非的僑民……是在南非政府獎勵外資的誘因下,胸懷到海外創業的壯志,帶著機具、技術與資金到這裡來開天闢地,……屬單打獨鬥型態……,僑商與僑商之間不但少有橫的連繫,有時更因同行間的競爭,還存有敵視的意味。自從佛光山在南非設立道場之後,那裡自然就成了鄉親們聚會的場所,爾後又成立佛光會,在師兄、師姐的親熱稱呼下,更拉近了相互的情感,一股看不見但已感覺得出的雄厚力量已在凝聚當中。也曾參加過多次當地各佛光會的聚會,無不是攜家帶眷,笑語盈庭;小朋友們的穿梭其中,更呈現了一派興旺家族般的氣勢。會眾對於與會的法師都很敬重,但這時的法師卻都是退居穿針引線,烘托氣氛的地位,修養之深,令人肅然起敬。」
佛光人在非洲寫下了傲人的歷史已是不爭的事實,假以時日,佛光終將驅走黑暗,普照整個非洲。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