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Chan School - 6. Methods of Cultiv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Enlightenment 禪宗 陸、修持方法與開悟完成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禪宗  修持方法開悟完成

  誕生眾所周知來自佛陀拈花迦葉微笑」。多麼美妙殊勝莊嚴事實由於一大事因緣,「」,開始生命傳承

  有成生活本身即是處事以往諂曲喜怒憂慮矛盾禪心消融生活展現皆是妙用--無住隨緣

  工作生活而言人際關係無論上司下屬樂於相處客戶應對交談注入變得幽默具有內涵不再刻板無趣生意經」。調度操作得心應手工作觀念能夠以往人為辛勤工作疑問觀念轉化工作就是修行承擔面對一切逆境

  家庭生活而言心中有了」,家庭即是禪堂--理想禪修道場以往感覺一個每日週而復始生活使覺得單調乏味厭倦乃至壓力不過感覺開闊心境調和出活自在生命色彩增添詩情畫意品味使家庭溫馨美滿說明禪心這個」,融入生活如此才能家人更多體貼諒解關懷以及--一種無染無求菩薩

  「」,如何認識體會依靠善知識引導每日三十分鐘小時坐禪靜慮持之以恆等待因緣成熟即可感發禪悟體會豐富人生

    修持方法

  ()前方便

  「其事」,選擇理想坐禪環境初學者極為重要山中水邊林下郊外寺院精舍坐禪初學者寺院大眾共修完成基礎訓練居家

  家庭生活全家共有除非擁有私人臥房書房否則想要坐禪覺得不方便因此在家設立格調清幽高雅禪房佛堂必要居家坐禪妻兒子女共修坐禪應力放下一切功夫才能得力

  平常上班工作繁忙居家糾纏有福坐禪預防遭受干擾譬如輕聲音量訪客電話接待處理不宜推動靠近身體……等等。「寧靜坐禪必要助緣然而坐禪相對要有隨時接納一切心理準備不受干擾

  此外坐禪地方不宜潮濕炎熱空氣流通光線適中不宜不可風口坐禪坐墊不宜柔軟不可高低必須調整合適衣著寬鬆舒適涼意適時膝蓋坐禪拜佛簡單有助調身經文不宜大聲最好金剛(默念),調息(調呼吸)功效自己微微保持愉悅輕鬆心情使用鬧鐘音聲不宜以免自己受驚應作迴向培養眾生感恩慈悲心運動活動筋骨通氣禪房

  ()助道因緣

  1.善知識禪修不同深淺難測邪正親近善知識抉擇修學才不造成身心傷害遺憾

  2.培養慈悲慈悲心性柔和坐禪容易

  3.惡行一切大小惡事小心隨時懺悔清淨才不心神不寧障礙坐禪

  4.攀緣不以欲心攀緣外務攀緣多事坐禪難得調

  5.調飲食過多滿不通過少營養不足體力不能安定蔬菜瓜果有機飲食有助於坐禪

  6.調睡眠懈怠導致心神闇蔽增長愚癡刻意容易昏沉無力坐禪所以調睡眠要緊

  7.除掉西跳動雜耍吟詠歌唱無義笑談心情放蕩縱意攀緣無義足以破壞禪定捨棄

  8.堅固信心禪修因緣難遭難遇自己佛性」,具足善根福德」,教授師有道修法殊勝佛法大海

  9.禮佛懺悔禮佛懺悔才能除罪懺悔懺悔往昔罪業重視每日思想行為過失檢討誠心誓願改過

  10.每日發願出世法不成想要捨離一切破除無量煩惱一定要先發大願願力才能成功

  ()用功方法

  用功方法不外乎調攝」、「」、「」。「調」,調伏調調和身體呼吸心念調和恰好使動亂才能安定。「」,使心念集中切勿散亂調身調息調心相互關聯當中為主在身正常安靜調適」、「相依如何調攝三事說明如下

  ☉調身

  調身身體平穩正直舒適安和不宜隨便搖動使產生緊張積壓感覺不可用力上下注意下列事項

   (1)上座調身座位腰帶臀部膝蓋搖身含笑

   (2)中調端坐盤腿豎直背脊定印平胸收下舌尖收斂心意引導放鬆身心內外

   (3)調身身心搖身吐氣按摩全身

  以上坐禪調身要領動作特定功能含義符合生理心理正確需求不明氣脈修練其實調理氣脈功效方法過程

  ☉調息法

  調息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坐禪淨心善於調息事半功倍因為人體生理動靜以及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呼吸」,密切依存關係

  調呼吸」,使氣息不可工夫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反而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安住寂然久而久之自然丹田調百病不生易於安定這就我們坐禪最好調息方法

  ☉調心

  人心不堪駕御惡性野牛到處踐踏必須加一調降伏功夫方能使柔順自己意志所以調心而言古來調」、「牧牛比喻

  調心恆常間斷使繫念一處(所緣境),散亂惛沈掉舉心意集中(歸一)平和自然安定最後達到清淨解脫

  1.原始 原始佛教是以四聖諦緣起法作為理論基礎實踐方面作為觀照內容次第四念處八正道修學運用身念處中的法門入門方法

  坐禪入門容易相應。「」,身心出入變化對於身心安定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安定身心禪定--「呼吸一門極為重視如何」?方法三法禪定」,三法則是智慧門修法

   (1)吸入下達呼出,「

       呼出這樣」。入息不再數出出息不再入息

       下去為止念佛念珠一樣使()

       不致初學者中間忘記必須做到安穩自然

       分明為止

   (2)久久心靜不會不必只要」,「」、「相依

       上下全身這樣散亂離去即是得力

   (3)止息久久,「」,形影忽而」、「不動身心入定

       就是成就

  「三法智慧門本文篇幅有限不能盡言佛法」,本意攝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執著修習假如小腹充滿發熱--氣動現象吸氣氣息直達足跟氣息下達沿脊髓上升氣息通過幻覺雷電影像音聲氣息通暢生理自然反應現象驚奇

  2.禪宗 中國禪宗五家七派用功方法經世傳承差異頗多禪門代表性方法略作介紹

   (1)南宗禪唐朝惠能大師創立無門」--無相無念無住入門法主頓悟」,

        方式直接點撥化導學人由此發明心地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2)北宗唐朝神秀大師開演拂塵入門主張漸悟時時拂拭使塵埃

        方式循序漸進修持

   (3)看話禪宋朝臨濟宗大慧宗杲主張又稱話頭」,公案」。入門一則祖師

        「公案」,持續終於悟道佛性」、「柏樹

   (4)默照禪宋朝曹洞宗宏智正覺靜坐入門所謂昭昭現前」。

         」,諸緣內心牆壁即可入道

  ()時間安排

  坐禪如果處在調身階段由於身體粗糙筋骨僵硬上座五分十分使喚呈現加上真是苦不堪言硬撐可能退失對坐興趣道心因此坐禪時間原則一天坐禪時段安排提供參考如下

  1.早上起床早晨精神狀況良好坐禪功效盥洗運動禮佛即可坐禪

  2.晚上睡覺一天忙於事務澄心靜慮白天紛亂心念沈澱下來睡眠安穩作惡利益

  3.例假休閒早上下午時段安排晚上安排二十三十分鐘逐步訓練坐禪最好休閒活動」,不僅身心調適開闊心胸享受空無寂靜禪悅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是最好說明

  以上提供繁忙上班族禪修參考如果家庭主婦家事多寡適當安排通常基準在身最佳狀態安排若干(未完不宜)。此外坐禪最好功課功過要求自己坐禪每天例行工作如同睡眠盥洗行事一般功課一個並用日記記錄坐禪過程中的變化觀察進展檢討缺失困難不能解決立即請教能夠善巧改進進步神速

  總之,「」,只要依據正確坐禪方法耐煩練習以時寧靜輕安喜悅自然獲得坐禪利益建立坐禪信心一曝十寒」,退卻這些負面因素必然導致一事無成

    開悟完成

  ()什麼

  追求開悟證果一般人學佛最高目標不是輕安聰明神通不是感官經驗神祕體驗見到或是見到佛菩薩相等。「什麼以後什麼樣境界整個迷妄世界粉碎呈現我們眼前另一世界另一風光時候久遠過去事情重新浮現在眼前時候遙遠以前人和都會慢慢我們集中近來境界所謂飲水冷暖自知」,忽然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一切當然如是本來如是所以追求」,一種無上體會究竟什麼

  如下

  

  1.體會吃飯別人不能代我吃飽睡覺別人不能代我安睡完全自我親身證悟一切不好內心另外一種強烈感受就是體會

  2.透視能力我們平常世間人生浮面所謂不知所以然」,只是浮面打轉不能。「以後東西不再表面比方說桌子桌子不是桌子桌子木材木材大樹長成大樹則是種子同時集合陽光空氣因緣形成所以桌子可以看到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這就透視能力

  3.自我覺醒自己明白從何?」「父母之前什麼本來面目!」這就自我覺醒

  4.明白領悟無論乃至一切塵緣幻境清楚領會這就明白領悟

  ()種類

  說到」,傳統教義說明層次

  1.小乘羅漢自覺

  2.大乘菩薩自覺

  3.佛陀圓滿

  禪宗」,」、」。頓悟特徵,「」,言語道斷心行」、「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漸悟則是經過時時拂拭使塵埃循序開悟唐朝宗密大師種類分為

  1.頓悟階級方法尋的

  2.頓悟嬰兒誕生頓悟」。其後學習語言走路念書做事等等」。

  3.頓悟砍伐大樹歷經無數」;頓悟」。

  4.漸悟古人清晰

  此外,「也是一個爭議問題見地徹底乾淨心智對於眾生法界」,存在任何疑惑上來並非所謂染污不得修證不無」。見地徹底所以染污不得習氣尚未所以不無修證見地徹底所以當下並不執著」,」。

  則是拖泥帶水所以這種」,解悟」--知識理解僅有分行經驗印證

  ()觀念

  古德:「千般美酒萬般難忘。」之前種種執著妄想貪求計較不能放下悟道之後身心統一理事圓融隨緣任運自在灑脫自如所以觀念

  1.處於苦境能不。  2.處於矛盾能不矛盾

  3.處於妄心無妄。  4.處於分別無分別

  總之真正禪宗」,明心見性也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樸實本來面目一旦虛妄分別心脫落甚至覺悟世界蕩滌無遺清淨本心流入無限的時空達到完全解脫自在境界

    ◆時代需求

  原本存在天地方寸之間昔日聖者佛陀發現存在世代相傳至今沒有時代隔閡只要有人生活在世一直發現體悟因為就是我們生活--一種完全回歸宇宙自然生活平凡平實所謂平常心是道所以在眼前那麼自然純真樸實美好親切因此,「永遠人類追尋

  人類需要只有才能生活中的痛苦快樂,「憂鬱喜悅只有才能生命煩惱菩提,「生死涅槃

  時代需要」,只有」,才能醫治功利物質主義時代」。只有才能根除相對二元世界觀謬見只有」,才能幫助人類得失自我找回失去已久精神家園只有」,才能東方西方文化差別生死人生觀價值觀宗教自然道德找出平衡點。「」,為人溝通東西文化心識思想心靈交流橋樑

  中國文化肥沃土地孕育完成隋唐時代光輝燦爛明清時期暗淡近代經由日本向西幾經波折本來面目不增不減現在重回東方禪宗故鄉--中國無論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我們翹首樂觀綻放

  許多雖然喜歡修持淨土提倡淨土法門然而淨土宗一路發展下來遇到來自其他宗派種種問難歷代祖師大德有鑒於此便問答形式撰述論著例如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懷感大師淨土釋疑》、永明延壽大師萬善同歸集》、大師淨土或問》,明代袁宏道居士西方合論》。以上全都採用問答體裁解釋當時爭論今日大德對治近人淨土法門疑問不厭其煩撰述淨土釋疑新論以下古今最為大眾爭論焦點問題提出討論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這個問題主要就是討論往生西方淨土條件祖師大德主張淨土必定具足三資糧關係力行必得切願動力發願發願成就真實不虛是以深信足以足以力行足以滿其所足以其所因此首要問題在於」,亦即是否培植善根福德善根福德如何培植

  依據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觀無量壽經說明十六觀法之前強調:「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三福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亦即西方淨土所以成就正因十六觀三觀九品往生配合三福行深淺不同往生果位眾生臨終善知識教令至心」,若非具足善根福德臨終善知識」?信受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條件三輩發菩提心以是出家念佛功德多寡分為三輩不同往生記載往生條件有禮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五念門簡單因果推論確信西方淨土深信發願行持往生宿善根福德因緣不可何況命終善知識教令要不遭到意外橫死以及達到一心不亂」,善根福德因緣不可所以三經因果定律推論得知必得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得以往生西方淨土

  然而根據歷代祖師大德主張蕅益大師持名往生三資糧可知持名即可沒有提到其他持戒孝養父母修十善業各種增長福德善根那是意味著祖師有意避重就輕蕅益大師祖師看法持名不可思議功德因為之所以成佛圓滿萬德莊嚴佛德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因此稱念名號不可思議功德一一善根福德

  」、「」,持名念佛具足其他善根福德因緣所以十善禮佛懺悔助緣皆是不可缺少條件蕅益蓮池徹悟印光祖師拜懺放生持戒行善等等修持即可驗證得知結論的確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其中持名念佛佛菩薩護念增長善根福德因緣得力

    易行道難行道自力他力解說

  自從北魏曇鸞大師撰著往生》,明淨土法不退轉易行道歷代祖師末法眾生說法相應由此更加判定淨土一宗易行道」,淨土行者堅信勤行不懈

  曇鸞大師之所以思想根源龍樹菩薩十住婆沙》,龍樹菩薩判定欲求不退轉法門難行道易行道二種經教在此積累修行能忍」,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難行道」;信佛因緣淨土念佛名號願力便往生清淨國土佛神力不退轉易行道」。

  一者陸路步行另一水陸行船所以龍樹菩薩明確指出不退轉恭敬執持稱佛名號」,「阿彌陀佛大菩薩一心不退轉」。淨土念佛法門易行道直接根源

  淨土法門不退轉易行道」,」、「兩個相對概念究竟其他宗派淨土宗難易處在那裡亦即淨土修行法門殊勝不退轉比較如下

  1.自力修習他力所以比較兼具自力持名他力本願攝持他力自力所以不退轉安樂易行道屬於增上法門

  2.宗教性相義理繁複所以入門修習歷程不易著力淨土念佛持名一法不僅入門容易而且念佛一聲便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增長無盡善根福德中間差謬所以容易

  3.修持不僅本身須是利根而且要有清淨環境充份時間指導許多外在因素配合成就修持不論根器不論出家在家不論隨處隨時行住坐臥用功所以行持成就

  依仗他力易行道」。但是接著產生一些問題如下

  1.行者認為念佛法門他力自然自力難行道

  2.認為持名念佛愚夫所為為伍羞於啟齒稱念

  3.以為持名念佛因而百事經教不行因而消極避世

  4.根本不信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不信執持名號即可往生

  以上各種問題皆因對於宗教未曾深入所致因為

  1.往生並非主張完全他力主要自己持名實踐往生淨土終極目標要求不退轉成佛娑婆濟度有情往生自力修持方能達到目標因此一門強調他力護持實則他力自力創造價值如此不正大智慧大悲表現他力不退轉易行道」,自力難行道」,終極目標優劣差別

  2.一切法明心一切行門淨心然則明心念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如此念佛明心一念相應一念念念相應念念」,「不得不念佛亂心亂心不得不」。如此念佛淨心一句佛號」,在其中」,在其中大小一切無不一句彌陀要之執持名號下劣評為愚夫行徑智慧不如

  3.聽聞經教念佛一門只是執持名號便善根福德明心強調並非經教歷代祖師研華天台唯識宗教三經利行可知年紀念佛而已

  4.不信實有西方淨土不信持名即可往生則是不信釋迦諸佛不信祖師可惜少善根福德

  總之淨土一門難信阿彌陀經六方諸佛釋迦牟尼佛如是說--「淨土念佛法門難信之法」。一旦信受自力他力增上能夠往生淨土不退轉下劣?「他力可恥

    往生往生

  印光大師:「一切法自力淨土法門他力一切法淨盡了生死淨土法門往生在世眾生色心依仗自力證道末世知識稀少淨土無由解脫。」佛力加持往生思想淨土一宗歷代以來傳統信念尤其給予自認末法眾生帶來無限信心希望所以往生也是淨土宗特色之一

  十幾年前有人大藏經往生判斷某些經文往生因此提出祖師印光大師中的往生改為往生」。公開即刻引起爭議許多大德高見公開究竟往生往生何者可信下文特別這些問題加以討論

  吾人所知三性放下不善往生究竟善業還是惡業往生往生善業還是惡業往生以下一併就此二者分別討論

1.往生可能性

  觀無量壽經中說往生三福修福深淺九品往生不同階位此外,《無量壽經修福多寡分為三輩阿彌陀經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可知往生必修善業即使下品三生五逆十惡臨終至心稱念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稱念屬於善業無疑肯定善業往生必要

  惡業往生?」答案肯定經典明言推論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往生極樂世界蓮華滿十二大劫蓮華觀世音大勢至大悲音聲廣說實相除滅。」由此可知實相除滅罪業往生罪業往生明證

  所以所謂往生可能同時帶有善業惡業可能善業不可能惡業往生五逆十惡惡業往生帶有十念善業隨行由於往生造作往生便品位高低見佛早晚差距

  2.往生可能性

  「往生必然惡業不可能善業提到念佛一聲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見念佛善業同時惡業也就是說惡業善業轉化既然惡業可以往生當然惡業必然可以往生

  所以往生往生」,兩句有道理沒有問題提出往生不許往生不符二字似乎必須所有惡業這樣極樂世界只能接引已經成就大道佛陀往生因為即使菩薩塵沙惑」。三業無生隨處自在何必往生極樂何處往生所以若一推翻古德往生」,堅持往生未免太過執著見取見反之堅信往生精進用功持戒行善以免再度恥笑往生功效為非作歹懶惰懈怠這樣努力精進才能帶給有心修習信心希望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究竟

  佛陀明星證悟一剎那說到:「大地眾生如來智慧德妄想執著不能。」可知吾人自性當中具有同等無量具有本來同一法性吾人自性彌陀自性彌陀要義

  華嚴經:「了知三世一切應觀法界一切唯心造。」吾人眾生作佛天堂地獄法外無心無法十方世界三世諸佛一心眾生差別」。證明一念淨心成佛自性彌陀含義明示一念淨心淨土唯心淨土真義

  祖師鼓勵淨土佛果缺乏信心不敢承當所以提出彌陀淨土人人有份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但是後人誤解祖師原意有如遺憾

  1.一說唯心淨土」,便手指心中即是」;一說自性彌陀」,自以為是不必求生不須燒香禮佛誦經不須布施行善以為一切皆是」,只要有心以此誤用佛法甚多尤其入佛不解佛法以此做為不必學佛藉口殊不知自身」,以為唯心淨土淨心」;雜染習氣以為自性彌陀」。尚未明心見性便以為成佛顢頇假作承當撥無因果慧命

  2.以為極樂方寸何必西方?」自性彌陀別人何須他方?」甚至純屬寓言而已不信經論不明唯心

  實則唯心即是淨土」,不到淨土唯心妄想」,不能名為真心」。自性即是彌陀」,不見彌陀自性業識罷了不能自性唯心自性理體淨土彌陀則是理體事實呈現理事本來一體不出一心

  主張唯心淨土體會理事無礙勝義了知具體現象彌陀彌陀」、淨土」,唯心尤其吾人承認世界萬象唯心」,吾人居住娑婆何以不許清淨西既有痛苦何不安養所以雖是唯心」,西方西方不出唯心」。淨土真正唯心淨土」,彌陀真正自性彌陀」,實有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真實究竟

  極樂世界我們幸福國土身心永久故鄉清淨佛國我們究竟依止身心永恒歸宿但是極樂世界往生需要現世人生百般修行才能達到蓮華化生不生不滅境地佛國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不在未來時光當下人間淨土建立現世人生莊嚴因此淨土行人希望求生淨土就要現實世界做為立足點老實念佛修持淨化我們現世生活尤其現代家庭忙亂社會人生淨土安定我們身心殊勝法門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