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Huayan School - 3. Huayan School Thoughts and Divisions of Teaching 華嚴宗 參、華嚴宗的思想及其教判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宗  華嚴宗思想及其教判

    華嚴宗判教體系

   「教相判釋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門高深學問世界其他佛教傳承國家獨一無二特色由於祖師大德判教」(佛陀 形式次第內容分類整理形成體系),隋唐以來中國佛教八大宗派漸次成立其中華嚴十宗」、天台五時八教 唯識三教八宗最為傑出

  華嚴宗大成唐朝文化燦爛輝煌全盛時期不論中國文化全體發展而言佛教文化獨立均可成果

 

   佛教宗派成立大都唐代完成判教整體宏觀成為中國宗派華嚴天台判教見長天台智者大師華嚴法藏大師百年所以 天台判教唯識」。」,不足雜念」;唯識」,性空華嚴武則天周刊定眾 當時大小乘經論共計八千六百四十一整體教相判釋無法學者窺知三藏十二部全貌根本

   隋唐佛教發展中主張賴耶緣起」,主張真如緣起」,由此形成對立其他種種相互矛盾未能調和理論許多值此之際天台 智者大師凡夫立場觀佛主張」,向上判教法藏大師自證海印三昧立場眾生主張性起」,向下門判教同時一乘圓教圓融無礙未決疑難問題加以組織統合由此可知法藏大師判教鉅細靡遺佛教文獻 前後排列在教深淺派別組織由此歸納判教特色次第統一性圓融歷代看法

  法藏大師判教可分大類其一判教」,其二判教」。

  第一判教相應隨宜設施根據法藏大師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心經》,可分根據起信論》,可分四宗」,如下

  第二判教開顯華嚴分為絕對二教」;相對十宗」;絕對相對本末二教」。

   1.二教法華經》「會三歸一一乘」,《華嚴經圓融無盡別教一乘」。

   2.十宗佛陀一代教施設深淺次第,《華嚴乃至一乘圓教義理

   3.本末二教融合別的絕對看法深淺次第相對看法」、「,《華嚴

          本教」,以上對象

  法藏大師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列出

  1.「果分不可說佛境界

  2.「緣起因分普賢境界

  其中普賢境界可分二門說明別教內涵

  1.分相別教一乘(三乘)。

  2.該攝一切三乘一乘法

  教門開展本末二種

  1.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無量

  2.本末無二同一法界

  此外附加十宗日出」,是以太陽譬喻根據華嚴經如來出現》,配合宗派經文如下

   日出閻浮提一切須彌山大山黑山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山地高下先後如來 正等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邊法界無礙智慧光菩薩摩訶薩大山緣覺聲聞決定善根眾生廣大然後普照 一切眾生乃至邪定普及未來利益因緣成熟如來大智日光菩薩大行乃至邪定眾生放光平等普照無礙 分別

  ()日出

  太陽比喻佛陀一代時教分為時期第一日出第二第三日沒其中因為光線照射角度不同地層不同所以分為中轉三時合為五時教相

  佛陀說法陽光普照聞法根機不同好比山河大地高下不同陽光照射其先因此佛陀說法有時差異法藏據此說法發揮

  1.日出譬如太陽剛剛上升照射高山比喻佛陀最初證悟無礙智慧光圓頓菩薩無上根本法」,顯教」。顯示自證華嚴經最高義理一乘

  2.太陽上升陽光平原幽谷先後三根本起末法」,方便三轉接引不同根性眾生

   *1太陽出來透過高山幽谷佛陀鹿野苑鈍根一類眾生說小乘法輪」,

        名為」。因為一乘」,二乘」,阿含經》、《俱舍論四諦

        十二因緣教理凡夫外道轉凡成聖

   *2中轉陽光透過幽谷然後普及高原比喻眾生心寬廣可以菩薩道佛陀此時中根

        眾生三乘法輪」,名為」。方廣》、《深密,《瑜伽》、《唯識

        聲聞緣覺二乘

   *3太陽一直上昇到了日正當中普照大地平原如同佛光利根菩薩佛陀此時利根一類

        眾生大乘法輪」,名為融通以上二乘般若經》、《中論》、《

        》、《十二門論

  3.日沒無限美好夕陽即將下落卻又高山表示佛陀入涅槃開示圓滿教法佛陀在此上根眾生歸本法輪」,名為開會」,開權顯實(三乘)歸一(一乘),法華》、《涅槃五乘

  無上根本法」,歸本法輪」,圓教中間本起末法分為三轉小乘中轉頓教

關係如下

  ()十宗

  1.

  建立依據深密》、《楞伽》、《寶積》、《法華》、《華嚴起信其中,《華嚴一代聖教分為源自初祖杜順和尚止觀

  *1無門小乘

  *2無生大乘

  *3圓融大乘

  *4大乘頓教

  *5華嚴三昧門一乘圓教

  智儼層次佛陀一代教法藏大師意旨詳述五教章由此大成華嚴一家判教體系

  能詮法義,「十宗前者教學分類等差而立後者宗旨分類小乘大乘大乘大乘頓教一乘圓教

  *1小乘阿含》、《婆沙》、《俱舍》、《成實小乘教法人空不明法空對於法空故云小乘」。大乘二乘

  *2大乘 」。法相法性破相」,未盡大乘法理所以可分。《般若》、《中論真空 無相有所一切未盡大乘深妙所以」。《深密》、《瑜伽》、《唯識經論五位諸法性相 不知真如隨緣五姓各別一切成佛所以」,屬於

  *3大乘 大乘漸教中的終極教義。《楞伽》、《》、《勝鬘》、《起信》、《經論真如緣起法門根機成熟教法所以叫做 」。大乘實相所以也是」。真如平等」,差別」,無理一切眾生成正覺 而言」。依次階位不能稱為頓教」,大乘

  *4大乘頓教階位次第頓悟一念不生本來故云頓教。《維摩經

  *5大乘圓教圓融無礙華嚴經所立法門圓融一真法界無盡微細相容果相圓滿故云圓教」。四教方便一乘真實由此圓教再開」、「二教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二教詳細說明別教」,相對絕對二種相對而言別異一乘三乘相對」;絕對唯有絕對一乘圓教此外別無三乘因為一乘圓教該攝三乘三乘一乘

  」,」--融會三乘一乘三不;「」──三乘一乘相交三乘一乘差別共同本末融和

  「」、「二教」,相應一乘其中別教一乘,「一乘說法要點

  *1不能了解一乘無盡寄託三乘無盡

  *2由於如來善巧方便施設前後次第三乘一乘

  *3小乘三乘等差由於偏執華嚴經」、「無法使三乘等人一乘

  這裏印定法門所以叫做」。名目三乘義理也是無盡一乘另一方面世尊鹿野苑阿含乃至法華》、《涅槃之中和合說法叫做」。

   「義趣不同前者三乘差別眾生拘執自得究竟不能體會無盡圓融後者由於如來善巧方便根本 隨順流露枝末教法針對根機,「是以教法為主兩者深入一乘別教方便法門

  二教二門網羅三乘一乘佛陀一代教法攝二教範疇二教歸於無礙一乘圓教」,一切法不出華嚴絕對判教」。

  之中信解行法」;位次漸教維摩不立階位理性解行一念妄心不生頓教

  漸教頓教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得第一小乘第二第五大乘第五圓教一乘

  2.十宗

  十宗所立而言初祖杜順和尚止觀》,第一無門所屬小乘小乘配合六宗法藏十宗也就是佛陀義理區別

  *1我法 人天乘小乘犢子部法上部正量部密林根本經部所立人天乘入佛入佛入佛人天乘佛陀五戒 十善教化人天我空」、「法空所以我法」。犢子部將一切法分為三聚有為無為其中 五法過去現在未來無為不可說第五以此」。

  *2一切諸法三世立法實有並不說一切有部雪山部多聞部部派

  *3去來過去未來諸法現在有為法無為法大眾制多西山北山法藏說法

  *4通假 說假部所立宗旨認為過去」、「未來實體,「現在有為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因為五蘊本身」、「相對不分直接一切物質」,一切領納」,乃至一切心王」,所以六根六境相對並不直接諸法相對絕對所以十八界。《成實論此類看法

  *5真實說出世部所立宗旨認為世俗虛妄出世法真實意謂世間法顛倒顛倒煩惱煩惱從業虛妄不實所以世間法假名實體出世法相應認為道果實有

  *6諸法一說部所立宗旨一切諸法唯有假名實體世間出世間相對世間既然虛妄出世間實體相對小乘中的至極

  *7一切空宗相當於中的大乘()。無相大乘一切諸法不論有漏無漏無相。「諸法一切空宗,《般若經三論此類

  *8不空相當於中的大乘如來藏具足無量一切諸法真如緣起真如」,萬有」,無礙。《維摩》、《勝鬘》、《楞伽》、《起信》、《》、《佛性經論

  *9相當於中的大乘頓教。「境相,「能緣心想客觀對象」,主觀一念不生一切言說理性即是。《維摩經法門

  *10圓明具德宗相當於中的一乘圓教圓滿顯現法界無盡緣起妙理具足圓融自在故云」。《華嚴經

   六宗小乘第七第十大乘頓教圓教第十華嚴澄觀大師華嚴玄談:*7三性空有為主張三 三無性;*8真空相宗相當於前述;*9空有無礙相當於不空;*10圓融德宗相當於圓明具德宗對於法藏 性相融會(承認本體現象融合一致)為主澄觀大師表示性相(主張本體現象有所區別)。

前述十宗關係如下

    華嚴宗思想

  ()緣起性起

  性起緣起華嚴宗所立法門

  華嚴宗說法宇宙諸法因位立場稱為緣起因緣生意思佛果而言本性產生性起

  華嚴法藏結合判教緣起歸納小乘業感緣起大乘賴耶緣起大乘如來藏緣起圓教說法緣起唯獨頓教無相教相無緣

  1.業感緣起小乘有部為主說明每個人業力招引世間十二因緣貫串過去現在未來同時當時許多外道偶然宿命天神

  2.賴耶緣起種子為主。「阿賴耶功能同時也是種子含意種子分為名言種子種子。「名言種子展開客觀世界,「種子 苦樂主觀世界。「阿賴耶識成為二法統一本體一切種子保存種子現行現行種子互為因果展轉輪迴

  3.如來藏緣起起信論真如如來藏為主說明本心如來藏開展萬法三細(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六麤(智相相續相執取相 起業相業繫苦相)詳細解說如來藏心中無明客觀對立三細客觀認識主觀執著相互交集因之 外境束縛由此引起生滅苦惱六麤。《起信論一心真如生滅二門說明流轉還滅關係對治以來生死根本歸於不生不滅如來藏」。

  4.法界緣華嚴宗基於華嚴經萬法相互融通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具足並存無礙重重無盡

  法藏大師原有華嚴一心法界之上進一步組織唯識」,溯源印度對立發展形態各種說法賴耶緣起真如緣起加以統一由此加強無盡緣起奧義唯識

  1.相見唯識主觀(見分)客觀(相分)二者心所變現主觀客觀一心

  2.唯識客觀乃是主觀作用顯現主觀心所(精神作用)

  3.唯識心所之中心所心王獨立心王一切歸於心王

  4.歸本唯識心王之中轉識(第八識)之外無有歸納

  5.唯識以上唯識而言真如隨緣本性而言不外本覺如來藏

  6.成事唯識真如本性而言真如染淨顯現種種有為法

  7.理事唯識本體真如現象諸法相互融合

  8.事相唯識現象()相互融合無礙

  9.事相唯識作用諸事一體一切

  10.無礙唯識因陀羅彼此無盡一中一切一切中有一切重重無盡

  華嚴宗真如」、「如來藏作為本體,「八識」,真如隨緣變現因此主張性相融通不變隨緣理事圓融事事無礙重重無盡唯識宗主張八識」、「性相不一不同

  「性起六十華嚴寶王如來性起》,根據性起盧舍那佛法門根據普賢行緣起普賢法門

  一切法隨順真實本性顯現眾生根機能力生起作用即為性起智儼華嚴本體()本來具足眾生心現在顯現()。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十六分為二種解釋

  1.從不本性顯現教化作用即如性起

  2.真理本身起作用即如性起

  此外三義

  1.理性萬有本來真實本性(理性)顯現

  2.性起起行成果

  3.性起完成佛果教化作用換句話說宇宙萬法性起」,性起起用」,說法

   華嚴宗主張普賢因位」,「如來果位」,「」,由此開展普賢行相應法界緣」,如來境相 性起」。也就是緣起」,性起」,因此緣起性起」,二而一不一不二緣起性起關係也是 特色理論基礎

  ()法界三觀四法界

  華嚴宗甚深玄妙多端骨幹不出法界緣法界緣宇宙萬象萬物萬物為此相待圓融無礙事事無礙法界無盡緣起四法界玄門六相圓融法門

  華嚴初祖杜順和尚著作華嚴法界觀門》,開顯實踐觀門建立三觀用以彰顯觀行悟入一真法界

  法界三觀真空理事無礙周遍其後開展事法界理法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四法界五祖宗密註華嚴法界觀門:「一真法界萬有即是一心萬法便四種法界。」

  三法四種法界華嚴

   前述法界三觀」,第二四種法界」,前面」,透過」,悟入一真法界智儼秉承周遍」, 更深闡揚」、「即為法界緣內容。《華嚴經十地品中的」,法界緣有力世親菩薩著作十地經論》, 首先提出說明華嚴圓融無礙法界三觀四法界關聯

  1.真空四法界中的理法虛妄念慮無形妨礙色相凡夫認為認為以致迷途真空使真空觀空免除一切束縛無礙境界

  觀法另開四句十門闡釋

   *1空觀空門非真空非空色即是空。(四門)

   *2非空空即是色。(四門)

   *3無礙可以觀空可以」,二法無礙。(一門)

   *4泯絕泯絕一切」。(一門)

  中唐詩人白居易真空詩曰:「須知諸相無餘有餘一時夢中陽焰如何不動即如。」

  宋代夷門廣智法界三十:「真空非真空警覺聲聞開外無水不朝諸法。」以上對於真空深刻描述

  2.理事無礙 理事無礙法界首先最後使理事不二不二無礙真空可見未能開啟理事無礙使不可 圓融一塵可分法界各種事理無礙理事無礙屬於範圍主體諸事 引起世俗執著享樂引起出世喜愛無漏達到無礙境界使偏執 智相成就無住證入無住十門

   *1:「,「分位差別」,一成一切

   *2:「有分,「

   *3成事說明事相顯示緣起性空

   *4說明理實

   *5說明眾生不增不減世間真理平等顯現故事在理事相

   *6:「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眾生相顯現,「法身

   *7真理即是」,不動無法顯示

   *8夜摩:「諸法差別無有知者智慧究竟。」

   *9真理影像顯現生滅變化如如不動

   *10非理華嚴經慚愧菩薩:「相與生死涅槃分別不同。」

  以上十門二門理事」,四門理事相成」,理事相違」,八門理事」,十門理事」。十門緣起同源逆順自在圓融無礙

  法師理事無礙詩曰:「無相幾時有餘何處無餘妄言為了結果不動。」理事」,圓融無礙

  3.周遍 事事無礙周遍普及一切色處包含一法超出虛空使隨同一一可見隨同 理法一一事事自在無礙大小相容十門如理理事無礙無礙無礙 攝入無礙無礙無礙無礙。「周遍十門建立理事相如理念架構,「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無礙宗旨

  法師:「圓融一念當今互異性相交融山嶽塵劫江湖事事如此。」說明如理融通差別事相體用

  澄觀認為三觀」,澄心攀緣」,

  「三觀三法」,不特事法界」,因為事法界複雜一一事相皆可事法界我們日常經驗世界世界均可成為三觀基礎簡約可分」:

  1.教義一對能詮言教義理

  2.理事一對恆常理體隨緣變遷

  3.境智一對

  4.一對實踐修行進趣階位

  5.因果一對佛果以前種種歷程佛果境界

  6.依正一對依報國土居住於依報國土正報

  7.體用一對不變體性活動運用

  8.人法一對主體所知客體

  9.逆順一對法教本性教化

  10.感應一對當機眾不同根機應化

  以上華嚴宗特有組織深淺差別一一事物之上理路通達同時相應事事無礙圓融境界

  ()玄門六相圓融

  1.玄門  十門開演法界緣說明萬物同體圓融無礙原理通達進入華嚴大經玄門」。「華嚴 初祖杜順思想法藏五教章開演其所次第不同因此智儼所立」,法藏所立」。」,說明 如次

   *1.同時具足相應玄門其餘則是說明萬有時間空間

            緣起一體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同時相應過去現在未來

            未來聯結過去前後海水百川」,

            體性原理

   *2.自在無礙說明空間為主有形物體不能微小物體事事無礙

            法界三千世界一微塵性能

            千里」,原理

   *3.相容不同說明為主一切萬有同時相應相互容受;「,「

            ,「」、「無礙光光」,原理

   *4.諸法自在門說明為主一切萬法本體上空。「一切

            差別;「一切差別」。

           金色相離」,原理

   *5.隱密說明為主隱密隱顯同時

            「反之二者相互隱顯

            隱顯一體」。明相」,

            原理

   *6微細相容安立說明為主萬法相容」,面目」,

            自相宛然同時玻璃芥子」,

            原理

   *7因陀羅境界說明為主萬法重重無盡。「因陀羅無數明珠

            圓融無礙耀」,無盡原理

   *8解門說明為主事事無礙極其幽邃事相」,乃是法門」,

            無非甚深微妙緣起立像觸目」,具體原理

   *9說明時間為主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三世三世

            一世其餘一世合併諸法不出

            長短無礙關聯長短前後等差

            」。一夕翱翔百年」,超時原理

   *10說明為主一塵萬法隨之一法皆是宇宙成為

             關係有人體系體系一體法則條理清晰

             秩序井然北辰所居」,原理

  如下

  同時具足相應----全體原理()

  自在無礙----原理(空門)

  相容不同----原理()

  諸法自在門----原理()

  隱密----原理()

  微細相容安立----原理()

  因陀羅境界----無盡原理()

  解門----具體原理(智門)

  ----超時原理(時間)

  ----原理()

  以上十門宇宙萬象具備法門事事無礙自在差別差別重重無盡緣起一體」,一微塵法界,「法界一塵如此事事無礙不可思議

  2.六相圓融  諸法事事無礙重重無盡玄門論及義理尤其圓融無礙意旨了知六相圓融法門進一步說明無盡緣起 凡夫所見事相而言萬事表相所見諸法體性而言一一事相圓融由於六相圓融」,所以 諸法一真法界無盡緣起」。深義出於華嚴經初地十六中的第四智儼歸納」,使

  壞相五教章首先略釋其次屋舍問答形式解釋

   *1:「」。一微塵法界一切諸法一行三世一切萬行

       無餘所以一成一切皆成集合屋舍

   *2:「非一」、「依止滿」。圓融

       一切諸法有色等差屋舍各別

   *3:「多義相違一總」。萬法諸緣和合一緣多義相違

       相互和合屋舍合力相違

   *4:「多義相望各異」。差別諸法調和一體特質別異

       作用各異

   *5:「由此緣起」。有別特性」,調和」。也就是

       成全聚合屋舍

   *6壞相:「不移」。相依成全壞相實則破壞意思明確

       不動屋舍有所不動各種因緣保持獨立

       分離狀態即為壞相壞相具有建設性壞相不能獨特所以壞相

       壞相

  以上獅子獅子即是五根差別五根一緣會合獅子壞相

  得知六方考察

  」、「相對」,」。

  其所而言本質相等」,作用不同」。

  緣起而言緣起成就」,條件具足」。

  由此可知諸法」;諸法」;緣起」,相成義理

   相中二相二相二相平等差別平等圓融差別即行 平等差別圓融無礙之外之外無異之外壞相壞相壞相如是圓融圓融圓融圓融即行無礙六相圓融」。

  一切諸法無不圓融自在無礙具足無盡緣起事事無礙法界一體圓融這就華嚴一乘別教獨特性起法門」。三大平等差別二門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