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7 - Organization and Ceremonies 《佛教叢書7-儀制》
6. Funeral Ceremonies - 1. Palliative Care 陸、喪葬禮儀篇 一、臨終關懷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陸、喪葬禮儀篇 一、臨終關懷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認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並非生命的結束,只是另一場輪迴的開始,所以說「生死一如」,要我們看淡生死,進而勘破無常。但是在大限將至之際,如何讓病者身心安樂,無苦而終,才是最實際的一種做法,這也就是所謂「臨終關懷」。
《佛說無常經》說:老病死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若比丘、比丘尼,若優婆塞、優婆夷,若見有人將欲命終,身心苦痛,應起慈心,拔濟饒益。又說,對於臨命終人的照顧必須:
1.注意環境的整齊清淨、光線的柔和、空氣的流通。
2.供養佛像,使病人觀相而生善念。
3.為病人宣說阿彌陀佛的慈心悲願及西方極樂淨土的種種莊嚴,使病人生起樂生佛土之心。
4.引導病人念佛,其餘探病者亦應為彼病人稱念佛號,聲聲不絕;病人命漸欲終,即見化佛、菩薩執持香花接
引,心生歡喜,必無退墮惡道之苦。
5.若命終後,眷屬應止哀,不宜大聲哭泣,當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隨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禮請法師或自行誦經,
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又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說,外國習俗中,一個人從出生至臨命終時所作的善事平時都要一一記錄下來,等到往生前,由家屬為其講說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歡喜心,而不恐懼害怕死亡。
可見佛教對「安寧照顧」、「臨終關懷」是非常重視的,而且佛門對於「死」也有一套情理兼顧的處理方法。而作為佛教徒,平日熱心修行,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實是往生善道的最佳資糧。
「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透過對死亡的認識,讓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死亡的認識,讓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坦然歡喜地面對死亡。我們也希望家屬對臨命終人給予種種的協助,如舒適的環境,整潔的衣單,調和的飲食,乃至以莊嚴的佛號引導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不但人生無有遺憾,更擁有死亡的尊嚴,以及充滿著移民的歡樂。
一般人提到死亡,總會產生種種恐怖、可怕的想像,擔心自己會上刀山下油鍋,受種種的苦刑。其實如果我們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後,死亡對我們而言,就像領了一張出國觀光的護照,到處可以海闊天空,悠遊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對於這必然經過的大限之期,吾人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才能胸有成竹,不驚不恐呢?
(一)認識死亡
1.死亡的種類:
人類,乃至一切眾生,無論智愚賢不肖,死是人人必經的過程,只是死亡情況千差萬別,各各不同。經典上將死亡分成四大種類:
*1壽盡而死:這是一般所謂的壽終正寢,好比燈油燃燒完了,燈火自然就消滅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壽,其實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間,到頭來還是黃土一坏,所謂「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雖有遲速,相去曾幾何時?」就是說的人壽有限,在劫難逃。
*2福盡而死:經上說:「世人無知生死,肉眼無知罪福。」一切眾生的壽命像水上的氣泡一樣,氣散則滅,自己所有的福報一旦揮霍盡了,自然就會人死神去。這就和千金散盡的富翁淪為乞丐,終久會餓死、凍死的道理是一樣的。
*3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說的「橫死」,是本來不應該死,因為遭受意外,迴避不及而身首異處,例如:戰死、車禍亡故、被人刺殺,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難以卜知的,俗語說:「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就是形容這種變故。
*4自如而死:前三種死都是不可預料,不能自主的,而這種自如的死法,卻是可以把握,能夠自主的,也就是佛門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裏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緣聚散及道法圓滿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2.死亡的現象
上面所說的四種死亡,或多或少都會有徵候。根據經上記載,一般人的死亡現象有三種徵候:
*1地大增上:如果這個人是因為肉體、骨骼的毛病而死亡,他在臨死時會覺得全身像大地陸沈於海中一樣,緩緩慢慢的一點點沈沒、掩埋,有一種很大的壓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一樣。
*2水大增上:如果這個人是因為血液循環系統不順暢而去世的話,他在臨死時會覺得全身浸在水中一樣,先是有茫茫一片的濕冷感覺,然後逐漸變為火焰燃燒一般的高熱感,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一樣。
*3火大增上:這是因呼吸系統障礙而去世的徵候,像野火在暮色中燎燒,全身感覺到烈風吹刮,碎為微塵,片片煙飛灰滅,如同「火大落入風大之中」。
3.死亡後的情形
死亡是軀殼形體從有形有限轉化為無形無限,因此,人死後的境況與生前有所不同,可從下面幾點來比較:
*1時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時間和空間的限隔,不能隨心所欲,萬里遨遊,也無法返老還童,縱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脫離形體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來去,穿越三界時空了。
*2肉體的負擔:《法句經》上說:「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我們的大負擔──餓了要找東西餵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時要忍受病苦的痛楚……。這個身體所帶給我們的煩惱,遠比帶給我們的快樂多。而死亡之後,神識不再受軀殼的牽制,不必再去侍候這個色身,就沒有饑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沒有種種觸受壓迫的負擔了。
*3人天的神通:活著的時候,人的種種能力都受到軀體的限制,死後則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夠穿牆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聽到耳朵所聽不到的訊息。而且神識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飛行,其運動的速度可以隨意念所生而無遠弗屆。除了佛陀的金剛座、母親的子宮胎不能穿越之外,其餘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礙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動即至」了。
4.死往何處去
我們常想念死去的親人,不知道他們死後情形是怎麼樣的,所以逢年過節就替他們誦經超度,祈求他們的安寧。這種超度、祭祀如果是表示慎終追遠的孝心,當然很好,可是一般人常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親人去世了就會到地獄去,所以要趕快請法師來替他誦經超度,給他念上幾聲「南無阿彌陀佛」,死者的神識就可以安息了。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對父母長輩也太不恭敬了。因為墮入餓鬼地獄的,都是作惡多端、罪孽深重的眾生,難道我們的父母親人在我們心目中是個人間的大惡人嗎?
我們為什麼不會想:父母親人去逝,是到天界去享樂,或者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呢?
世界上許多宗教都認為:人死後必然會先受審判。例如:我們民間的道教,就相信人死以後要受十殿閻羅的審判,要上刀山、下油鍋、進鬼門關。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說人死了以後要受上帝的審判,那時萬民仆伏在上帝座前靜候判決。
我們佛教對於人死後的去向,不是這樣安排的。道教審判的大權操在閻羅王手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最後審判權操之於救主上帝,而我們佛教相信:死後審判我們的不是佛陀,不是菩薩,也不是閻羅王,而是由我們自己的業力來審判我們自己。未來投胎轉生的好壞,要依過去作為的好壞決定;未來輪迴六道的去向,要看自己過去造業的因果而定。在佛教裏,我們每一個人未來的幸福與痛苦不是被神祇操縱左右的,而是在自己手裏。
人死了以後,往何處去呢?唯物論者認為人只要一死,就什麼也沒有了,談不上什麼去向,因此生命是短暫的,是容易消滅的,這種論調使許多人對生命的本質起了懷疑和恐懼,不懂得珍惜人生。既然人死了什麼都沒有,因此有人就縱欲享樂,有人殺盜淫妄,無所不作,這種遮無因果的人生觀,實在是一種膚淺可怕的邪見。基督教對於死後審判的看法雖然與佛教不同,但是他既有升天國、下地獄主張,就表示死後生命還是存在的。
所以人死了以後,會隨著各人業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歸宿,有的可以升天成聖,有的轉世做人,不一定都會下地獄或變成餓鬼。而死後究竟輪迴到五趣六道的那一處呢?這就要完全看自己平生所做的善惡業報如何了。所謂「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人死後所能依憑的業力也有三種:
*1是隨重受生:好比銀行查帳,債務欠得最多的人要先查先還,人死了以後,依照各人生前積聚最多的重因,而隨從去輪迴受生。譬如善根深厚的人,出生善途享樂;惡業盈貫的人,輪迴惡道受苦,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2是隨習受生:佛教相信人死後會隨著平日的某種習慣去受生。例如一個人平時念「阿彌陀佛」念得習慣,成自然了,一旦遭到意外事故而死亡,在瀕臨彌留的一剎那間,也是一句「阿彌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3是隨意受生:人死後受生的去向,與日常自己的所思所念關係很大。如果平日專心致志想成佛道,死後便能隨這個意念往生淨土。如果平日一心一意想躋登天堂,死後便能隨這個意念往生天界。所以日常修持的時候,如何念念相續不斷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平日能攝心正念,行善去惡,就不怕審判,也不怕死亡!
(二)坦然面對死亡
佛經說,我們人活在世上,好比烏龜揹著軀殼一樣,負擔沈重,行止笨拙,而死亡就是脫離了這個滯重的軀殼,轉化了有形的身命。
不過,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有的人苦苦戀棧世間的七情六慾,放不下子孫家產,不想死,不肯死,這時就好比烏龜脫殼一般痛苦。反之,如果能夠認識佛法,能夠放下自在,則死亡就像脫離了千鈞萬擔的軀殼,感到無比的輕鬆。
其實,人死了又何必慟哭呢?就把他當成出國去旅行,他會玩得很愉快很舒服;或把他想成升天堂或成聖作佛,從此安住在極樂淨土,不必再受這個無常人間種種風波的折磨,不是也很好?在佛教來講,死亡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如蝶破蛹,如蟲化繭,如鳥出殼,進入了另一個更光明祥和的世界,我們在世的人又何必私念結執而為他慟不欲生呢?
法國大革命思想先驅盧騷在臨終時對夫人說:「可別太傷心難過!你看那天空多透明,我就是要去那裡。」一代思想家能如斯勇敢地面對死亡,竟然毫無懼色,令人佩服。法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代表性人物拉伯雷,知道自己將不久人世,對探望他的朋友說道:「笑劇已經演完,是該閉幕的時候了!」同樣表現得瀟灑豪邁,沒有絲毫依戀。而在佛門中許多禪師大德的眼裡,死亡不是一種結束,也不是一切的終止,更不是消滅,死亡是生的轉換,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處之泰然。
所以,當病人臨命終時,應該告訴他,死亡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煙飛灰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裏去。佛經裏面對於這種死亡的觀念,有很多譬喻,現在大略說明其中的六種觀念:
1.死如出獄:眾苦聚集的身體如同牢獄,死亡好像從牢獄中釋放出來,不再受種種束縛,得到了自由一樣。
2.死如再生:「譬如從麻出油,從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種開始,不是結束。
3.死如畢業:生的時候如同在學校念書,死時就是畢業了,要按照生前的業識成績和表現,領取自己的畢業證書
和成績單去受生轉世,面對另一個天地。
4.死如搬家:有生無不死,死亡只不過是從身體這個破舊腐朽的屋子搬出來,回到心靈高深廣遠的家。如同《出
曜經》上說的「鹿歸於野,鳥歸虛空,真人歸滅」。
5.死如換衣:死亡就像脫掉穿舊穿破了的衣服,再換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樣。《楞嚴經》云:「十方虛空世界,
都在如來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一世紅塵,種種閱歷,都是浮雲過眼,說來也只不過一件衣服
而已。
6.死如新陳代謝:我們人身體上的組織,每天都需要新陳代謝,舊的細胞死去,新的細胞才能長出來;生死也像
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舊去新來,使生命更加珍貴。
有了正確的觀念之後,就會知道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之後到那裏去才是最要緊的。一般人活著的時候,就只知道吃喝玩樂,只知道爭名逐利,像行屍走肉般了無意義,不知道為自己的生命尋求方向,安排歸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過且過,一旦大限來到,就什麼都是一場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孔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這個道理。肉體的死亡不要緊,心靈的昏昧迷失,雖生猶死,才是最可悲的!
經典中有一段說:波斯匿王在母親去世後,極度哀傷的請佛陀說法,佛陀告訴他,世間有四件事甚可怖畏:1.有生就會老。2.病了就容顏枯槁。3.死後神識就會離體。4.死後就要永別親人。
世間上凡事都靠因緣存在,緣聚則合,緣滅則散,即使親如父子母女,一旦緣盡,終要分離,所以人要把握有緣時,好好相攜相助。尤其當父母健在,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三)病危須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卻很少人能坦然面對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臨終」這重要的一刻;它是決定「往生」最寶貴,而且具有決定性的一刻。因此,家裡有人住院,當醫療罔效而病人的神智清楚,有所指示時,家屬應依其指示辦理,直至往生後移靈到殯儀館或家裡為止。
原本在家裡養病者,若有迴光返照的現象,通常會有「託孤」及立遺囑的行為,此時應通知親屬及家人返家籌備後事。情況允許的話,應替病人沐浴淨身,若已皈依三寶者,可為其著海青,並在身旁小聲引導病人跟隨念佛。若是意外死亡者,儘量在安頓好遺體後,不可以任意移動。
此外,並應注意下列數事:
1.在病重時,登門探病,與病者及家屬談論佛法,安撫身心,甚至可誦經祈福。若因此康復,則前往道賀,並且
觀機逗教,舉事證理。
2.病人所討厭的人,避免於臨終時出現,以免引起困擾。
3.病人病危,可鼓勵他: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懷有無限希望,希望是生命最美好的特質。能心懷希望的往生,也
是願力的顯現。
4.保持寧靜,不可於病人前商討事情,或發生爭執。
5.病者若已藥石罔效,可放棄插管、強心劑、心肺復甦術等急救處理,因為這些只有徒增患者身心的痛苦及醫療
浪費。若此時主治醫師不肯放棄,應會同其他醫師及眷屬做決定。
6.人一過世,不宜哀嚎大哭、搖晃、塞手錢、拜腳尾,甚至馬上替亡者更衣等,因為此時亡者神識未離,會令其
留戀不捨,增加痛苦。
7.醫生宣佈病人死亡後,可稍待片刻再移往殯儀館,或作其他處理。
8.判斷是否死亡:可請醫生或有經驗者診斷檢視(瞳孔放大、無脈搏、全身冰冷)。
9.病人病危,可禮請法師或道友前來助念,親人亦應在旁一起助念,幫助亡者往生極樂淨土。
10.可請病人敬重且善說法要的有德長者,安慰開導病人,勸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11.請病人預立遺囑,並為其布施行善。
12.準備後事,如:決定土葬或火葬?由何人具名印發訃文?是否成立治喪委員會?整理病人隨身衣物、備購棺木
等,一切準備就緒,免得往生後手忙腳亂。
13.臨終是「昇」、「沈」的最重要關頭,眷屬若在此時大聲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緒,累他墮落,失卻往生善
道的機會,那是無益而有害的,此當切戒。
(四)助念須知
「臨終助念」,是幫助臨終者提起正念的意思。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兩手空空的來,又兩手空空的去,世間上的一切名利、榮華富貴,在無常到來時,任誰也帶不走,唯有所做的善惡業緣隨身。所以一般民間佛道混合舖張喪儀對亡者毫無意義,唯有為亡者超度累積功德,才有益於亡者往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尤其,臨命終時,身為佛教徒,更應該助亡者一臂之力,為其助念。
1.助念的功用
*1在臨終乃至往生時,為其助念,使之安然離去。
*2有的人於臨命終時,或為病痛所苦,提不起心念佛,或因家屬悲哀哭泣干擾,或為戀念世俗捨不得,於是臨終
最後一念,竟隨煩惱而去。所以此時需要有人為其助念,增加善緣。
*3有的人念佛只為求佛保佑、延壽,如念佛可祈求病癒,如臨終害怕死亡,病人心煩痛苦,可為其助念安慰之。
*4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臨終之人聽聞佛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西方淨土。
2.注意事項
*1供奉佛像,使病人觀見聖像,發菩提心。
*2助念的佛號聲需高低適宜,快慢適中,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助念的法器以引磬、木魚為宜,能令亡者聞之心
地清淨。
*3助念人數多時,可輪班助念;人數少時,可用念佛機輔助。主要是令佛聲不斷,眷屬亦應加入助念。
*4病人如出現各種不善的狀態,或口出不善的語言,應隨時善巧導正,勿使發生煩惱。
*5眷屬切不可對病人說眷戀話,或臨床揮淚,以免擾亂病人的正念。
*6若亡者掛念家人未回、心願未了,眼睛不閉,家人應以手輕輕幫亡者閉上。動手前先以問話方式告知,若有未
完成的事,幫你完成,請放心。
*7一般有往生後必須助念八小時才入殮之說,這是過去農業時代,一般兒女在外求學、工作,聞訊後不能即時趕
回,因此,定八小時是以等候親人,使能見亡者最後一面。現今時代背景不同,所以不必執著一定要八小時後
才入殮。
善導大師《臨終正念訣》載,凡一切人命終,欲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事,如脫弊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凡遇有病之時,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叮囑家人及看病人、往來問候人,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閑雜之話、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花無益之語。
若病重將終之際,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嘆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了,方可哀泣。才有絲毫戀世間心,便成罣礙,不得解脫。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若依此者,決定超生,即無疑也。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