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atise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人間佛教論文集》
Humble Opinions on the Stages i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晉時期)
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
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
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
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
前言
佛教發源於印度,經過二千五百餘年的流傳,到了現在廿一世紀,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
當十三世紀之後,佛教在印度因「印回之爭」而同時遭受兩教的排斥,致使佛教在印度沒落。所幸早在西元前二四九年,阿育王派遣了上千名高僧,包括他的太子摩哂陀與公主僧伽蜜多,分南、北往國外傳播佛法(見《善見律毘婆沙》)。其中,南傳佛教一直囿限於南亞諸小國,而北傳佛教自從傳到中國以後,由於漢魏東晉南北朝時代的譯經,以及隋唐的八宗成立,大放光彩,影響最為深遠。進而中國佛教傳入日本、韓國、越南,乃至西方國家;漢傳佛教在佛教史上,對全世界一直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
關於佛教流傳的階段性時期,根據《中觀論疏》記載,佛世時就有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之說。甚至《金剛經》也以佛陀入滅後第一個五百年,乃至第二個、第三個,甚至第五個五百年,而有「後五百歲」之說。
民國太虛大師依據印度佛教發展的思想主流,分為三個時期:小行大隱時期(約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大主小從時期(約西元前二世紀至七世紀)、密主顯從時期(約西元八世紀至十三世紀)。
其實,佛教自秦漢年間傳入中國,至今約有二千餘年的歷史(二十個世紀以上),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其間的流傳與發展,亦可分為如下六個時期,茲簡略論述之。
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晉時期)
佛教究竟是在何時傳來中國的呢?根據《三國志》說,漢哀帝元壽元年,也就是公元前二年,佛教就已傳入了大夏(即今阿富汗、烏茲別克、塔吉克間)地區,隨後便逐漸傳來中國漢朝的首都洛陽。
但是,根據《後漢書》記載:佛教在漢明帝永平七年(六四),因帝夜夢金人而派遣博士蔡愔等人前往西域求法以及在《歷代三寶記》和《佛祖統記》中,又說佛教東傳為永平十年。
關於說佛教是從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傳來中國的時間之考證,此乃因為在公元前一百三十年左右,我國北方地區的大月氏(又作月支、月氐;其族屬學者主張不一,有藏族、蒙古族、突厥族、印度西提亞、氐羌等數說,習俗與匈奴相同)已經早就信奉佛教了。並且有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在《浮屠經》提到了優婆塞、桑門、疏問、比丘、晨門等,這些都是佛弟子的稱謂,可見佛教在大月氏國中已經非常普遍了。
其實,根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漢武帝北伐匈奴時,西域早已經有軍隊、商人、僧侶在傳播佛教了。甚至根據隋朝費長房的《歷代三寶記》說,早在秦始皇四年(西元前二四三年),當時有沙門釋利房等十八位賢者,攜帶佛經來華,卻被秦始皇所拒絕。不過實際上當時民間因為已經有人在中印之間往來,他們不斷地把佛像、經書,經由西域逐漸的傳來中國,只是並未引起國家與社會的重視罷了。
如果照上述說法來看,佛教東傳從個人零星開始(私傳),應該早在紀元前二百至三百年之間。但是,近來中國總是採信永平七年之說,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因為當時由漢明帝發起,派遣使者請來佛陀的舍利供養,以及佛典《四十二章經》的翻譯流傳,甚至迦葉摩騰(?-七三,中印度人)、竺法蘭(中印度人)來華弘法,這時候佛法僧三寶已經具備(公傳);加之漢明帝敕建白馬寺等史實,使得佛教在漢明帝永平年間傳來中國之說,更加為人所肯定了。
由此觀之,漢明帝之前就已經有民間的私傳佛教了;到了漢明帝時,才正式成為國家公傳的佛教。
當時,不但漢明帝助長了佛教公傳的發展,主要的也因為有大臣、宮妃、民眾等,參與佛法的信仰,甚至出家為僧;例如漢明帝的異母兄弟楚王英虔信佛教,更是一大助緣。根據《後漢書》說,楚王英經常齋戒,參與法會,甚至以縑帛供養三寶,可見其對佛法之虔誠了。只是,如果照此說法,佛教東傳的時間則已經是在西元六四年之後的事了。
儘管佛教東傳的確切年代,異說眾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就有人嗜食胡椒、胡麻、胡桃、胡蘿蔔等植物;以及過去中國人一向稱中國以外的西域人士為胡人,甚至編出《老子化胡經》,此中說明,該時期的一些佛教徒、商人,甚至僧侶在來往西域道中,早已把食物隨著佛法逐漸傳來中國了。
其實,佛教究竟是什麼時候傳來中國的呢?也不一定是何年何月何日,總之應該是在秦漢之際,當時就已經有佛教徒在傳播佛法了。所以我們現在說佛教東傳二千年,就是根據《三國志》,以及《西戎傳》所說的漢哀帝元壽元年,也就是西元前二年。依此之說,佛教東傳二千年,和永平七年之說,也不是相距太遠,只是端看傳播的定準如何看法而已。
佛教東傳中國後,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翻譯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本佛經《四十二章經》。基本上,兩位從印度來華的僧侶,哪能立刻就通曉漢文,此中必然有中國的學者名儒參與。
《四十二章經》的體例,我們對照後來所譯的經典,可以看出它不同於某一種經典的體例,乃類似《論語》,是由片段的格言集結而成。但是儘管如此,在佛教初傳時期,能有片爪鴻鱗的佛語法言,已經是非常的難能可貴了。
除了《四十二章經》以外,在永平十一年,也就是西元六十八年到西元七十年,竺法蘭又翻譯了《佛本行經》、《十住斷結經》,這是繼《四十二章經》之後最早的佛經。
竺法蘭是隨迦葉摩騰於永平七年來到中國,經過四、五年對漢文的學習、醞釀,此時從他所翻譯的《佛本行經》等經典中,可以看出他的漢學素養應該已經有相當的程度了。
繼迦攝摩騰與竺法蘭之後,來華的西域高僧有安息國(古波斯,今伊朗)的安世高,月氏國的支婁迦讖、支謙,康居國(西域之古國)的康僧會,以及印度的曇柯迦羅等人。譯經高僧來華愈多,也開始有完整經論的翻譯。據載:安世高原為安息國的太子,放棄王位而出家求道。他原本就通曉天文與醫術,又博綜經藏,尤精於阿毗曇學,一生奉持禪經,不但精通數國語言,甚至懂得「鳥獸之聲」(見《佛光大辭典》)。來到中國後,很快學會了漢語,從桓帝建和年間到靈帝建寧年間(一四八至一七二),二十幾年之中翻譯了許多佛經。其中,較重要而且有影響力的是《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大小十二門經》、《道地經》、《人本欲生經》等。所譯的經典多屬小乘,以宣揚法數與禪觀為主,如《安般守意經》是一部禪定修行的指南書,經中指出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等六階段禪法的過程,對後世修行人在禪觀方面的指導,有很大的貢獻。
安世高之後,相繼的有支婁迦讖(一四七-?)、安玄(漢代譯經家,安息國人,生卒年不詳)、嚴佛調(漢代僧,臨淮(安徽盱眙)人)、支曜(東漢譯經僧,西域人)、康孟詳(東漢譯經家,其祖先為康居國人)、竺大力(東漢僧,西域人)、曇果(東漢譯經師)、維祇難(三國吳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詳)、竺律炎(三國時代譯經僧,印度人)等,也相繼翻譯了《般若道行經》、《般舟三昧經》、《寶積經》、《法鏡經》、《首楞嚴經》、《成具光明經》、《四諦經》、《修行本起經》、《中本起經》、《法句經》等,此中尤以支謙在西元二二八年所譯出的《阿彌陀經》,比之鳩摩羅什所譯的版本,早了一百多年。
康僧會(﹖-二八○)是三國時期來華的康居國僧人,也是促使佛教在中國長江以南紮根的重要人物,他在漢魏齊王嘉平三年(二五一)譯出《六度集經》。在此前後,曇柯迦羅和曇無諦也分別翻譯了《僧祇戒本》、《曇無德羯磨》,使得中國的譯經事業從經典到律藏,在內容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到了公元二百六十年,也就是魏蜀吳三國時期的魏元帝景元元年,中國第一位出家人朱士行(二○三-二八二,三國魏僧)辛苦的往于闐(西域古王國,位於新疆西部,即今和闐之地)求取《大品般若經》,後經竺叔蘭與無羅叉譯出《放光般若經》。此經在東晉時代,普遍受到研究,這也是中國有般若經典的翻譯之始。
在晉代的漢譯經師當中,譯經數量最多的,首推西晉的竺法護,他從西元二六五年至二七四年間,先後翻譯了《寶藏經》、《修行道地經》、《光讚經》、《賢劫經》、《彌勒本願經》、《普曜經》、《無量壽經》等,一百五十四部三○九卷的大乘經典。在此同時,竺叔蘭又於晉惠帝元康元年(二九一),翻譯了《放光般若經》、《維摩經》、《首楞嚴經》,甚至在晉元帝永昌元年(三二二),帛尸梨蜜多羅翻譯的《大孔雀王神咒經》,是為密教的經典翻譯之始。
《十誦比丘戒本》是竺佛念(涼州(甘肅武威)人)與曇摩持(西域僧,前秦建元年中抵長安),在晉孝武帝太元四年(三七九)所譯。五年後,竺佛念又與曇摩難提(兜佉勒國人,前秦建元二十年(三八四)至長安)譯出《中阿含經》五十九卷;翌年,曇摩難提獨力譯出《增一阿含經》三十三卷。在此之前,鳩摩羅佛提(前秦譯經家,西域人,晉武帝時來中國)已於晉孝武帝太元七年(三八二)譯出《四阿含暮抄經》二卷。
在此時期,史稱「舊譯」的譯經大師三藏鳩摩羅什,他在晉安帝隆安五年(四○一),參與了漢文經典的翻譯。他最初所譯的是《仁王般若經》,繼而翻譯了《無量壽經》、《思益經》、《大品般若經》等。甚至由於鳩摩羅什在晉安帝義熙元年(四○五)翻譯了《大智度論》一百卷,對佛教的貢獻尤其巨大。
鳩摩羅什是龜茲人(新疆疏勒),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遊學天竺,遍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後歸故國,王奉為師。前秦苻堅聞其德,派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迎師。途中,呂光聞苻堅敗歿,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羈留涼州十餘年。直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四○一)。姚興禮為國師,居於長安逍遙園,與僧叡、僧肇等從事譯經工作。
自後秦弘始五年(四○三)四月始,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律論,有系統地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
羅什通達多種語言,所譯的經論,靠僧肇等人的潤飾,簡潔曉暢,流通極廣。一生致力弘通般若系的大乘經典,以及對龍樹、提婆系之中觀部論書的翻譯。所譯的經典,對我國佛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道生傳於南方,經僧朗、僧詮、法朗,至隋吉藏嘉祥而集三論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四論學派。此外,所譯的《法華經》,肇啟天台宗的端緒;《成實論》為成實學派的根本要典;《阿彌陀經》及《十住毘婆沙論》為淨土宗所依的經論;《彌勒成佛經》促成了彌勒信仰的發展;《坐禪三昧經》的譯出,帶動了「菩薩禪」的流行;《梵網經》一出,中土依之而傳大乘戒;《十誦律》則提供了研究律學的重要資料。因為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經典,包括了經律論,所以歷史上稱他為三藏的譯經法師,且為「八宗共祖」。
以上從西元六十八年,直到西元四○八年,此近四百年之中,譯經的人物大都為西域或印度來華的佛教人士。但到了西元四一八年,中國的法顯以六十八高齡到印度求法歸來,在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四一八),先後翻譯了《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尼戒本》一卷,以及《大般泥洹經》六卷、《雜寶藏經》、《雜阿毘曇心論》等,共計百萬餘言。隨後有寶雲(三七六-四四九)翻譯了《新無量壽經》二卷和《佛所行讚》七卷,以及智嚴(三五○--四二七)和寶雲合譯《廣博嚴淨經》四卷。
從西元四百年以後,一百廿年間翻譯的重要經典,有佛陀什(五世紀北印度罽賓國人)所譯的《彌沙塞律》三十四卷、《彌沙塞比丘戒本》、《彌沙羯磨》,曇無讖(三八五-四三三)的《優婆塞戒經》七卷,求那跋摩(三六七~四三一)的《雜阿毘曇心論》、《曇無德羯摩》、《優婆塞五戒略論》,求那跋陀羅(三九四~四六八)的《勝鬘經》,浮陀跋摩(西域人)、道泰(涼州人)合譯的《阿毘曇毘婆沙論》六十卷,曇覺(涼州人)、威德合譯的《賢愚經》十三卷,法穎(四一六~四八二)的《十誦比丘尼戒本》,吉迦夜(北魏之譯經僧,西域人)、曇曜(北魏僧,生卒年不詳)的《雜寶藏經》十三卷、《付法藏因緣經》六卷,僧伽跋陀羅(北印度迦濕彌羅國人)的《善見律毘婆沙律》十八卷,求那毘地(?~五○二)的《百喻經》,菩提流支(北魏僧,北天竺人)的《深密解脫經》五卷、《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佛陀扇多(北魏譯經僧,北天竺人)的《攝大乘論》二卷,闍那耶舍(北周譯經僧,中印度摩伽陀國人)的《寶積經》三卷、《定意天子所問經》五卷等。
在以上這許多的人物以外,有一個與鳩摩羅什同為中國四大譯師之一的真諦三藏法師,他從西元五五○年,到梁陳年間,翻譯了《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十七地論》、《如實論》、《三世分別論》、《中論》、《金光明經》、《仁王般若經》、《彌勒下升經》、《無上依經》、《立世阿毘曇論》、《金剛般若經》、《俱舍論本頌》、《俱舍釋論》、《廣義法門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等,建立了「有宗」的經論依據,堪與鳩摩羅什所譯之「空宗」的依據經典相媲美。
真諦是西北印度優禪尼人,博通三藏,究明大乘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五四六)攜經典抵中國南海,見重於南朝梁武帝。侯景之亂後,雖輾轉流落各地,卻仍譯經不輟,所譯經論近三百卷。尤其他生逢亂世,譯經過程倍嚐艱苦,幾至於千生萬死,飲食艱難,生命危殆,卻仍致力於義理的闡明。他的學識之廣博與譯經之卓越,比之於南北朝的鳩摩羅什,以及後期的玄奘、不空、義淨,同為我國譯經史的泰斗,誠乃實至名歸。
從佛教東傳中國五百年間,經典的翻譯對中華文化有著極為巨大的影響。例如,佛教輸入,梵文也跟著而來,我國高僧仿造字母應用,所以唐朝僧人守溫製作了「見溪群疑」等三十六個字母;今日國語注音符號,即增損此三十六個字母而成。
此外,梁啟超先生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我國文學中亦增加了三萬五千字以上的新興名詞;又說我國近代的純文學若小說歌曲,皆與佛典之翻譯有密切關係。(見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胡適之先生則說:佛教的譯經師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造成一種白話的文體,佛寺禪門成為白話文與白話詩的重要發源地(見《胡適文存》)。甚至國學大師錢穆博士更明白指出:《六祖壇經》是復興中華文化九種必讀的經書之一(見錢穆博士在台北公開講演)。
佛經的翻譯,對文學乃至建築、塑鑄、雕刻、圖畫、音樂、印刷、戲劇等中華文化的影響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魏晉時期除了譯經事業蓬勃發展,締造譯經盛世外,也有不少重要的佛教著述問世,例如公元四○四年慧遠著《沙門不敬王者論》,同年道生作《百論序》,四二八年道生提倡《闡提成佛說》,四一○年僧肇著《不真空論》、《肇論》,三六四年道安編著《綜理眾經目錄》等,都是與譯經時代的譯著,相互輝映。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譯經最興盛的時期,當然譯經事業並未到此停止,隨著以後隋唐盛世的到來,繼有地婆訶羅譯出《佛頂最勝陀羅尼經》,菩提流志譯《寶雨經》,義淨與實叉難陀合譯《華嚴經》,善無畏與一行合譯《大日經》,不空三藏所譯的密教經典,如《金剛頂經》、《宿曜經》、《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以及唐玄奘所譯的《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俱舍論》、《顯揚聖教論》等。玄奘大師一生所譯的經典總計一千多卷,其與不空、真諦、鳩摩羅什,再加義淨等,成為五大譯經家,他們對佛教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綜觀中國佛教發展二千年的歷史,應以紀元元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五百年間是為佛教譯經事業的高峰,加之後來歷朝歷代許多高僧大德的艱苦卓絕,孜孜矻矻於經典的翻譯,才有後來的「八宗弘揚」時期。
甚至,因為有前面的古德取經、譯經之基礎,因此才有今日之各種版本的大藏經問世,例如:
《開寶藏》:宋太祖敕令高品、張從信至成都開雕,為我國第一部大藏經。
《契丹藏》:契丹興宗時敕命在南京開雕。
《萬壽藏》:由福州東禪寺住持沖真等人所募刻。
《毘盧藏》:宋徽宗政和二年,由本明、本悟、行崇、法超、帷沖、了一等人募刻開雕。
《磧砂藏》:南宋理宗時,由趙安國、法音等發起,於平江府(江蘇吳縣)磧砂延聖院開雕之私版大藏經。
《高麗藏》:朝鮮高麗王朝所開版。
《普寧藏》: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浙江餘杭南山普寧寺道安、如一等募刻。
《弘法藏》: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敕令於北平弘法寺開雕。
《武林藏》:明世宗嘉靖年間刻於浙江武林昭慶寺之大藏經。
《嘉興藏》:由密藏道開等發願,於萬曆末年在嘉禾楞嚴寺所刻之私版。
《龍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敕令於北京開雕。
《頻伽藏》:清宣統三年上海頻伽精舍用活字排印之大藏經。
《中華大藏經》:民國四十五年,為屈映光與趙恆惕等人籌組之「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所倡印。
《天海版》:日本江戶寬永寺之開山天海發願刻印。
《鐵眼藏》:日本黃檗宗鐵眼道光所開版之大藏經。
《卍字正續藏經》:日本明治三十五年,京都藏經書院以僧忍澂校訂之黃檗本。
《大正藏經》:日本大正十三年至昭和九年,由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小野玄妙等人成立之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編輯出版。
《佛光大藏經》:佛光山將經典各種版本重新予以考訂、校正,並加新式標點、註解、題解,所編纂出的一部人人適用之現代佛教大藏經。
總之,觀古惜今,追憶古德譯經的辛苦,竹簡心血,今人豈能不虔誠恭謹的閱藏讀經乎!
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
佛教在東土的弘傳,從秦漢到隋唐,已有六、七百年之久了,至此經典的翻譯已經大致完備,各個學派的基本立場與思想旨趣也已確立,因此先後開宗立派,形成中國大乘八宗齊頭並進的佛教輝煌時期。
八宗依其成立先後,分別是:隋朝成立的「法華宗」與「三論宗」;盛唐太宗時玄奘大師的「唯識宗」、善導大師的「淨土宗」,以及唐高宗時道宣律師的「律宗」,武則天時法藏賢首大師的「華嚴宗」,及至神秀大師與惠能大師南頓北漸的「禪宗」之後,「密宗」成宗立派最遲,那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事了。不過,基本上八宗都是在隋唐時期所創立。
◎ ◎ ◎
說到法華宗,這是智者大師(五三八~五九七)依《法華經》為主要依據而開創;因為他居住在天台山國清寺,故而又名天台宗。
智者大師(智顗)是隋煬帝菩薩戒的老師,十八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之後到各方參學,廿九歲進入天台山,弘傳法華三十餘年,每年講說《法華玄義》及《摩訶止觀》。一生「止觀等持」,重在修學「法華三昧」,而其手著《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為法華宗所依據的三部主要論典。由於教理和實踐兼備,史稱「教觀雙美」。直到明代智旭藕益大師(一五九九~一六五五)著述《教觀綱宗》,以教觀兼備之天台教學立場闡釋教觀二門之綱要。在天台的教判中,更把法華稱為如來一代圓教。
法華宗雖為智者所創,但一般皆溯源於龍樹菩薩(約三世紀左右)造《中論》、《大智度論》,北齊慧文大師(年壽不詳)讀之,悟「一心三觀」之旨;後傳南嶽慧思大師(五一五~五七七),並悟「法華三昧」而得六根清淨。智者大師從慧思修習,得法華三昧之前方便,乃傳其觀法,且依法華而廣宣教義,進而創宗立派,故後世有尊龍樹、慧文、慧思亦為法華宗之祖師者。
智者大師門人頗多,其中灌頂(五六一~六三二)師事智者二十餘年,大師的思想多經他傳播而得以流傳,撰有大般涅槃經玄義及疏、觀心論疏等數十卷。後來並繼承師志建國清寺,至今寺內有古梅一株,相傳為灌頂大師所種。
灌頂之後傳承三祖智威(?~六八○)、四祖慧威(六三四~七一三)、五祖玄朗(六七三~七五四);玄朗之下有六祖湛然(七一一~七八二)。湛然是為中興天台的功臣,近代的諦閑大師(一八五八~一九三二)之後,有倓虛大師(一八七五~一九六三)在青島湛山寺創湛山佛學院,以及慧峰法師在台灣建湛然精舍,都是為了紀念湛然大師之行誼與德業。
◎ ◎ ◎
與天台宗同時建宗的是三論宗。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主要立宗的根據。一般人都以印度的龍樹、提婆(三世紀)為宗主;佛教東傳中國以後,因為鳩摩羅什翻譯《中論》、《大智度論》等,而被尊為宗主。
鳩摩羅什之後,僧肇(三八四~四一四)、僧朗(約南朝齊、梁時)、僧詮(約南朝梁時)、法朗(五○七~五八一)、吉藏(五四九~六二三)等大師,都是三論宗的弘傳者,但一般人認為吉藏嘉祥大師是為三論宗開宗的大師。
吉藏俗姓安,祖先是安息國人,後來父親遷居江南,他本人出生在南京,七歲出家,十九歲即學有所成,善於講說經論,曾住持江蘇省棲霞山寺,也曾住過浙江紹興嘉祥寺,在嘉祥寺弘揚三論宗達十五年之久。著有《三論玄義》、《三論疏》、《二諦義》等。
三論宗的祖庭,一般人認為應該是鳩摩羅什住過的山西草堂寺,實際上三論宗是吉藏大師所創,因其住於浙江紹興嘉祥寺,年月既久,又弘揚三論,因此若說三論宗的根據道場是嘉祥寺或棲霞寺,也未嘗不可。
◎ ◎ ◎
繼隋朝建立天台宗、三論宗之後,唯識宗是唐朝最初成立的宗派。唯識宗是玄奘大師(六○二~六六四)弘揚和翻譯唯識學,後由窺基大師(六三二~六八二)所創立。當玄奘大師未到印度之前,他對唯識學的經論,早已廣為涉獵、研究,但因有限的經典不能滿足他的思想,因此到印度留學十七年,親近那爛陀大學的戒賢論師(約西元六世紀),帶回許多唯識學的經論,經過廿餘年的翻譯,終於使唯識宗的經論大備。
在唐貞觀廿二年(六四八),玄奘大師主持慈恩寺佛經譯場,總共譯出經論七十六部一三四七卷,尤其著作的《八識規矩頌》,共四章十二頌四十八句,概述唯識學說,成為青年學者修學唯識學的入門之書。
門下弟子以神昉(生卒不詳)著《唯識文義記》,玄應(年壽不詳)著《唯識開發》,圓測(六一三~六九六,朝鮮人)作《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疏》,新羅僧太賢(世壽不詳)製《唯識論古跡記》等;而窺基紹承玄奘嫡統,住長安大慈恩寺,提振教綱,世稱慈恩大師,著有《瑜伽師地論略纂》、《成唯識論述記》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等,集唯識宗之大成。
唯識宗雖然在宋元明之後慢慢衰微,但在清末民初因為楊仁山(一八三七~一九一一)、歐陽竟無(一八七一~一九四三)、太虛大師(一八八九~一九四七)、韓清淨(一八八四~一九四九)等人的弘揚,全國佛教學院都採用唯識學為教材,因此至今唯識學在佛教學術研究的領域中,仍然以其超越現代心理學,不但具有科學的論證,而且兼具哲學的內涵,而為一般研究心理學者所推崇。
◎ ◎ ◎
說到中國淨土宗的弘揚,始於東晉慧遠大師(三三四~四一六)在廬山結社念佛,因其與陶淵明的「虎溪」之典故,於是教化大開。
淨土經典之傳譯,以支婁迦讖(一四七~?)、竺佛朔(生卒年不詳)共譯《般舟三昧經》為嚆矢。三國時代支謙(三世紀末)、西晉竺法護(生卒年不詳)、姚秦弘始年間鳩摩羅什先後翻譯出《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合稱淨土三部經,至此淨土經典傳譯已臻完備。
至唐代道綽(五六二~六四五)、光明和尚善導(六一三~六八一)等,承曇鸞(四七六~?)教旨,極力強調佛陀的本願之力,又主張淨土是末法得救的法門,而強調淨土思想是行教相應的根本。
曇鸞是弘揚淨土的先驅,他曾為梁武帝宣說過佛法,也曾跟隨菩提流支(年壽不詳)參學,他認為修學佛法,其它法門都是難行道,唯有淨土念佛才是易行道。
道綽相繼提倡持名念佛,他認為念佛雖有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之別,而以持名念佛最為安全。所以一般社會大眾不一定要素食,也不一定在家中設有佛堂,更不一定要誦經,只要行住坐臥,一聲佛號,都是修學淨土。道綽著有《安樂集》一書,論破諸師之謬解,開示末世眾生之道路,更將淨土信仰普遍推向民間。如白居易詩云:「余年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善導大師曾經參學,並禮道綽為師,倡導專心念佛三十餘年,撰《觀無量壽佛經疏》,破解古今誤解謬見,明示淨土教義、教相;並承曇鸞、道綽,而立正行、助行,奠定淨土教義,為集淨土思想之大成者。
淨土宗在中國的流傳,由於在民間成立社團,建立居士林、蓮社,都以誦讀淨土三經為修行的要門,甚至中國大陸的禪、律諸寺,早晚課誦也以《阿彌陀經》做為行課,佛教淨土法門對佛子的行持,有著深遠的影響。
說到淨土的根據地,除了廬山慧遠的蓮社以外,其實應該是在山西省山城縣的玄中寺,才是實至名歸的淨土祖庭。因為曇鸞、道綽、善導等大師,都曾在玄中寺主持念佛法門,弘揚淨土;甚至日本的淨土真宗,也奉玄中寺為祖庭。惜玄中寺於金代毀於兵火,元明雖曾再造,清末以後幾近荒廢,所幸因淨土人士信仰的力量散發在民間,對祖庭不勝關懷,所以幾經重修,到近代已經慢慢恢復中興的氣象了。
◎ ◎ ◎
佛教雖然分有八宗,但各個宗派或講說修行,或參學問道,或為學術研究;不管重解也好,重行也罷,但對戒律都必須奉行。
然而,律宗自佛陀制戒以來,所謂「戒住則法住」,戒雖然維繫了佛門的法統,但無形中也給佛教帶來了各種的爭議;若說它分裂了佛教,實在也不為過。因為基本上戒律都是對生活的否定,都是消極的制止,而沒有大乘積極向上的精神與作為,致使佛法不能應時應世的興化世間,而成為佛教與時俱進的絆腳石。因此,到了唐朝的百丈禪師,乾脆捨棄戒律而另創叢林清規;戒律之於佛教的利弊得失,實在很難論定。
其實,佛教應該重視根本大戒的行持,但對於小小戒,如佛陀所說,要隨時代精神、社會風俗而「隨開隨遮」,實在不必固步自封,自我執著,自我阻礙了佛教的發展。
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佛教自從在印度就因「大天五事」或「十事非法」而導致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見《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到了中國,也因道生大師為了持午吃飯時間的問題,或是「闡提有無佛性」的看法,大家見解不同,故而將道生從北方驅逐到江南。雖然後來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掌故,但至此以後,佛門就為了戒律的開遮議論,彼此各執所見,互相不容,甚至彼此排斥、毀謗,致使本來是維繫僧團綱領的戒律,應為大家共遵共守的戒條,卻反而成了製造分裂的根源,致使佛教擾擾攘攘,永無寧日了。
佛教的三藏為經律論,經乃佛陀所說,大家自無異議;戒也為佛陀所制,但佛滅後結集三藏時,十大弟子中的富樓那即對結集律藏的內容不滿,憤而離席,所以戒律從此一直爭論不已。戒律或有建立佛教之功,但造成佛教的分裂,如南北傳、大小乘、顯和密等,不亦遺憾乎!
尤其中國律宗因所依經論翻譯部派之多,有《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等,彼此因所依不同,意見紛歧。甚至同為四分律宗,也由於彼此解釋不同,漸漸分為多派,稱為律宗三家,分別是:法礪律師的相部律宗、道宣律師的南山律宗、懷素律師的東塔律宗。
四分律宗三系之間,各有論諍。這些異論對佛教究竟是有利益,或有弊害呢?最聰明的是馬祖道一和百丈懷海師徒,他們不去碰觸戒律的問題,他們認為各家叢林因各處的地理、風俗、氣候等,條件不一樣,因此就以各寺清規代替戒律,故而從此叢林總算得以相安無事,共弘佛化。
律宗的遠祖雖然同是一個佛陀,在中國也有律學的戒規,但真正開宗立派的是在唐玄宗時的道宣大師,因其集中國律宗之大成,故在中國的佛教界,一直以道宣律師的律宗為所歸。
道宣曾經參加玄奘大師譯經的道場,受到玄奘的影響,而以大乘教義講說《四分律》。他的著作等身,著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六卷、《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三卷、《四分律比丘尼鈔》六卷、《四分律拾毘尼義鈔》六卷,以及《續高僧傳》、《廣弘明集》等。後來學者稱前三部為「三大部」,合後二部共稱「南山五大部」,另有教誡律儀等。其中《行事鈔》更成為一千多年來律學行事指南,計有一百餘家為之注釋作疏。
道宣的晚年居於終南山,創設戒壇,制定傳戒儀軌,所以律宗又被稱為「南山宗」。門下眾多弟子中,以秀律師(一說周律師)(見《佛光大辭典》)繼嗣法統,為南山律宗第二祖,其後相承諸祖為:道恆、省躬、慧正、法寶、元表、守言、元解、法榮、處恆、擇悟、允堪、擇其、元照、智交、准一、法政、法久、了宏、妙蓮、行居、真照等。但在歷史上,他們對佛教貢獻的事蹟,甚少記載。
律宗真正的祖庭,應該是位於西安市西南三十五公里左右的終南山豐峪口內的淨業寺,雖然初建於隋,卻盛行於唐,道宣曾在此潛心著作,創宗立說。後雖於地震中倒塌,但不久修復,因其移山建寺,古木參天,今之遊人至此,莫不有悠然出世之感。
其實,到了清末民初的律宗,由於見月讀體大師(一六○一~一六七九)發心,每年在寶華山春秋二季傳戒,故而雖說「臨濟兒孫滿天下」,但現在真正受戒的,卻是「十方釋子出寶華」。
◎ ◎ ◎
道宣律宗之後,就應該說到唐武則天時代的華嚴宗了。華嚴宗實際上的創始人是法藏賢首大師,所以華嚴宗又稱賢首宗。
賢首,幼年出家,師事智儼大師,曾經隨智儼聽講《華嚴經》多遍,後著《華嚴疏鈔》,深為武則天所賞識,賜號「賢首」。後為中宗、睿宗授菩薩戒,又賜號「國一」。並在長安、洛陽、五台山等地廣建華嚴寺,後人稱為「華嚴和尚」,是為華嚴宗三祖。
賢首國師既然為三祖,便推崇其師智儼為二祖,其上之杜順為初祖。杜順在唐太宗時也經常講說《華嚴經》,曾受唐太宗召見。
歷代各宗之中,華嚴宗所出的國師最多。賢首國師之下,就是被唐德宗賜號「清涼國師」的澄觀大師。他曾任七帝之師,一生奇異事蹟很多,最重要的是,當他完成了《華嚴經》的註解以後,舉行了一次華嚴經疏鈔落成法會,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參與盛會。
清涼澄觀被尊為四祖,是中興華嚴宗的主要人物。澄觀之下,宗密為五祖,因其住於終南山圭峰草堂寺弘法,所以又稱「圭峰宗密禪師」。他以《華嚴經》為根據,對《圓覺經》做詳盡的註解,著有《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等書,為歷來註解圓覺經的泰斗。
華嚴宗以《大方廣佛華嚴經》為所依經論。華嚴經世稱「經中之王」,分有四十華嚴(唐朝般若三藏譯)、六十華嚴(東晉佛陀跋陀羅三藏譯)、八十華嚴(唐朝實叉難陀三藏譯)等。所謂「不讀華嚴,不知佛教的富貴」,華嚴宗經過五位傑出大師的推弘,完成了華嚴五教、十玄門的判教等精深的思想體系,得和天台宗同為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兩大圭璧。雖然在宋元明清,華嚴宗沒有禪淨之普及,但直到清民時代,有月霞、常惺法師等弘揚不斷,以及由於哲學家方東美教授著有《華嚴哲學》,因此推許在未來的世紀裏,華嚴宗必有光大之時。
◎ ◎ ◎
說到禪宗,禪有如來禪,有祖師禪。其實說來,禪不是如來的禪,也不是祖師的禪;禪應該是每一個人的心,是吾人所共有的寶藏。
禪,雖是每一個人(所有眾生)的心;但是,禪是如來首先發現,繼而歷代祖師相繼發揚。雖然「千年闇室,一燈即明」;但是吾人凡夫眾生,至今還在找尋自己心中的燈光。
《法華文句》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什麼心、佛、眾生都沒有差別呢?因為有禪;有了禪就可以統一心、佛、眾生。
所謂參禪,就是一個「悟」字;迷即眾生,一悟即佛,所以歷代的禪師都要吾人覺悟,並不一定要你成佛。然而一旦覺悟了,還愁不能成佛嗎?
禪,不是某一個人的專利品;禪,是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是平等的,是普遍的,是亙古今而不變的一個自家寶藏。所以,吾人千辛萬苦參禪,都是為了發掘此一寶藏也。
佛陀靈山盛會,達摩祖師東來,都是為了把禪的訊息帶給無邊的眾生。
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五二○~五二七)自南天竺抵建業(今南京),謁梁武帝,因不契機,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稱壁觀婆羅門。神光(慧可)立雪斷臂,志求佛法,終得達磨所傳心印,為中國禪宗第二祖。
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因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以漸漸在士大夫之間引人注意。隋唐之間,有道信、法融,還有蘄州(湖北)黃梅山的弘忍大師,都在闡揚金剛般若經奧旨。
弘忍門下俊秀輩出,有玉泉神秀、大鑑惠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資州智侁等。此中,由於惠能大師因聞弘忍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契入禪道,受五祖弘忍印可、傳衣缽,囑為禪門的傳人,是為六祖。
從達摩至惠能,本宗所舉揚的禪風獨樹一格,祖師語錄常引經據典,提示整體佛法;經教之外,倡導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風格,使紛擾的思想得以統一、調和,成為皇家和士大夫之間所唱和的教派。
◎ ◎ ◎
密宗,又稱為真言宗。興起於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紀至十三世紀間,直至印度佛教被「印回相爭」而遭全面破壞滅亡為止。密教雖在印度消失,卻在中國、西藏、日本、韓國傳播開來,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傳至西藏,形成了以密教為骨幹的藏教特色。乃至今日與禪、淨土,同為世界佛教的主流之一。
密宗主要以《金剛頂經》為經藏,《蘇婆呼經》為律藏,《釋摩訶衍論》為論藏。印度密宗起源於古吠陀典籍,其後流行於民間各階層,佛教在長期發展過程,逐漸滲入民間婆羅門教的信仰,並受此等咒術密法之影響,加以攝取,作為守護教徒、消除災障之用。
從歷史背景來看,密教的興衰起落,與朝廷政治的護持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從早期雜密(雜密者,為垂跡應化身之釋迦如來於塵道世界所說之顯密糅合之諸經;是以顯教為主,附說密乘而已,如法華經之陀羅尼品等即屬附說之真言陀羅尼。)流傳到中國,其儀規中有禳災祈福、求雨治病、降伏鬼魅、護摩等法,以適應一般民眾需求為主。自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及不空來到中國,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七一三~七四一),善無畏、金剛智二純密大師先後於長安譯出根本經典,建立灌頂道場,我國密宗於是自成一套。另有不空、一行、惠果、辨弘、慧日、惟上、義圓、義明、空海、義操、慧則等,傳持純密(純密為祕密瑜伽乘所廣說之純一法門,乃大日如來住本地法身,於法界宮殿中,對內眷屬所說之祕密法門,即大日經、金剛頂經)。其中,日本空海(弘法大師)於貞元二十年(八○四)來唐,就惠果受法,返國後,持弘不絕,是為日本真言宗之祖。會昌法難之後,加以唐末五代兵燹不斷,戰亂頻仍,密宗經疏銷毀殆盡,爾後所謂瑜伽,但存法事而已。
◎ ◎ ◎
總之,隋唐三百餘年可以說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此時期不但佛教的學術、思想、講說非常鼎盛,更由於各宗派祖師悲願弘深,影響門下弟子創辦許多利生的事業,諸如植樹造林、墾荒闢田、鑿井施水、維護泉源、利濟行旅、築橋舖路、興建水利、設置浴場、興建公廁、建立涼亭、經營碾磑、油坊當舖、急難救助、設佛圖戶、施診醫療等,不遺餘力地注重資生的貢獻與利眾的事業,為社會人群奉獻,幫忙解決民生問題,實為現代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的先驅。
具體的實例,如:唐代泗州開元寺明遠大師與郡守蘇遇等,在沙湖西隙地創避水僧坊、植松杉楠檜一萬株,從此僧與民無水災之患。
唐代佛日普光禪師住持廣利禪寺時曾經購買海塗田一千多畝,因大量開墾海塗田而帶動地方的建設與繁榮。
唐初京師弘福寺的慧斌法師,為報父母恩,發心在汶水之濱開鑿義井;華嚴寺的澄觀法師也在江寧的普惠寺中鑿井供眾,嘉惠民眾。
後唐洛陽中灘浴院智暉法師(八七三~九五六),曾經施設浴室供眾沐浴,一年有七十餘會,一浴則遠近都集二三千人,不僅為僧俗療疾,更藉機弘法,促進全民身心健康;甚至唐朝益州福成寺的道積、丹陽智儼、絳州僧徹(生卒年不詳)、薄州志寬(五六六~六四三)等沙門,更曾專為罹患痲瘋病者服務。
唐宋時,寺院開始附設碾米工廠,如明州天童寺有水碓磑的設置;台州的惠安院、楞伽院也各有設置;由於寺院有碾磑設備,不但嘉惠當地的民眾,也增加農業經濟的價值。
此外,隋唐時代因為佛教僧團愛護生靈,實行放生之制,國家也響應這種慈悲事業,如梁武帝於天監十八年頒行禁屠之詔;武帝太子文惠設立六疾館,救護染患疾病的窮人;北魏宣武帝也設立療養所,幫助貧困百姓;隋文帝與唐高祖都曾詔示天下於正、五、九,三月為長齋日,每月六齋日禁殺一切生命;唐肅宗還頒佈詔旨在天下八十一處地方設置放生池。嚴禁殺生的詔敕,沿襲到宋朝年間。
甚至北魏時代的沙門統曇曜,曾奏請文成帝設置「佛圖戶」,藉著佛教的教化與督導,使叛亂重犯、俘虜和投降者的勞力,提供寺院作務,不僅安撫齊民之怨,也解決了國家社會的經濟問題。此一制度,實際上也是一種奴隸的解放運動。另外並設「僧衹戶」,即一般百姓與俘虜每年須繳納六十石穀子,儲存於僧曹,稱之為「僧衹粟」,每逢飢饉,則無條件開倉賑濟。
從南北朝開始,寺院不但設有僧衹粟,也設有寺庫,貸放貧困百姓,或提供典當借銀。唐朝時期,信行禪師開創無盡藏院,目的也是在救濟貧民。
佛教寺庫制度,歷經隋唐、宋朝,相當長久的時期,到了宋代稱為長生庫,為廣大民眾所利用,幅員遍佈全國各地寺院,元朝時代則改稱為解典庫。
除此之外,佛教寺院最大的功能,就是「寺院學校化」。往昔,祇園精舍就是講堂,中國古老的寺廟有法堂、藏經樓。漢唐時代,佛教寺院堪稱為當時的文化中心,不但舉辦義學,禮請名師大德教育失學的人,為國家作育英才;歷代以來,寺院更是提供莘莘學子讀書的最佳環境,歷朝名將宿儒如范仲淹、王安石、呂蒙正等,都是在寺院裡苦讀成功的。佛教提供了各種教育、文化事業、醫療救濟,造福社會;今後只要能對國家民主、社會經濟利益、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加的事業,例如:農場、工廠、公司、銀行、保險、報紙、電臺、電視臺等,佛教徒都應該去做,這就是利濟群生。
綜觀唐代的佛教,八宗鼎盛於本土,而且弘傳至日、韓等國,先後有道照、智通(日本法相宗僧,齊明天皇四年(六五八),與智達來唐,從玄奘、窺基習唯識)、玄昉(?~七四六,日本法相宗僧,大和(奈良縣)人)、空海(七七四~八三五,日本真言宗開祖)、最澄(七六七~八二二,日本天台宗開祖)等入唐求法,返國開創法相、律、密、天台各宗。唯唐末五代時,教難、兵火不斷,諸宗一時頓衰。
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佛教自從經歷「三武一宗」教難之後,元氣大傷,尤其當中的「會昌法難」,更使佛教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迫害,致使盛行於隋唐的大乘宗派日漸衰微。當中,禪宗以「不立文字」得以與「一心念佛」的淨土宗並立於世,但到了五代趙宋時期,彼此相互爭主,希望自宗成為佛教主流的地位。
說到禪宗,從遠處說,禪是從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把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見《傳燈錄》)。此事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有詳細的記載:一日,佛陀行化至靈鷲山,時有大梵天王,為令今世、後世眾生獲得利益,以金婆羅華獻佛,捨身為床座,恭請佛陀為眾生說法。佛陀登座拈華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面面相覷,無法會意。唯有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應,破顏而笑,於是佛陀開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後來佛教傳來中國,到了梁武帝(四六四~五四九)時,達摩(?~五三五)東來,將佛法傳給「立雪斷臂」的慧可(四八七~五九三),而後傳僧璨(?~六○六)、道信(五八○~六五一)、弘忍(六○二~六七九),到了唐武則天(六二四~七○五)時,惠能(六三八~七一三)再將佛法傳給青原行思(?~七四○)與南嶽懷讓(六七七~七四四)。到了這個時候,正如當初達摩預言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見《景德傳燈錄》)從此「一花五葉」、「五宗七派」,蔚為禪門在中國發展的盛況。
禪宗在中國的發展,與淨土同樣受到中國文化的融和與重視。彌陀淨土的發源,是從印度頻婆娑羅王因太子阿闍世篡逆,王被太子囚禁,皇后韋提希夫人祈請佛陀於獄中為王說法,(見《觀無量壽經》),佛陀告之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得往生西方淨土,此為佛陀宣說淨土法門的開始。
淨土三經之一的《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於姚秦弘始四年(四○二)譯出。在此之前,支婁迦讖在漢靈帝光和二年(一七九)譯出《般舟三昧經》,淨土法門開始弘傳。但是淨土思想真正成為民眾的信仰,則是在鳩摩羅什(三四四~四一三)與寶雲(三六七~四四九)、畺良耶舍(三八三~四四二)分別譯出《阿彌陀經》、《十住毘婆沙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淨土重要典籍之後。
淨土法門在東土弘傳之初,只是因東晉的慧遠大師(三三四~四一六)在廬山結社念佛,以求生西方極樂淨土而廣受民眾跟隨信仰。其時因當代的名流、學者,如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以及潯陽陶淵明等人的參與(見《淨土聖賢錄》),使淨土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尤其時逢五胡十六國紛亂之世,民不聊生,人民極盼找到一個生命安全的理想歸宿,因此念佛求生淨土的信仰,得以與禪宗盛極一時,成為佛教在中國社會發展的燦爛時期。
後來,淨土行人因慧遠大師首創蓮社念佛,而後至唐朝善導大師的提起,尊慧遠為淨土宗初祖。善導之後而承遠、法照、少康等諸祖的相繼弘傳,至此淨土在中國的發展才算真正開宗立派。
由於馬祖道一禪師創叢林、百丈懷海禪師立清規,從此禪宗以叢林寺院做為基地;淨土蓮宗則以少康大師積極推動念佛,在路上「凡是兒童念佛一句,就給一錢」,以及之前的善導大師「每念一句佛號,口出一道光明」,人稱「光明和尚」,大家紛紛跟隨他稱名念佛,隨其威德遠播,在社會上、家庭裏,都設立佛堂,以念佛為主,淨土就此走入了民間。於是禪宗以寺院為主,淨土以民間為主,禪修與淨業就此形成棋鼓相當、互不相讓的局面了。
走上叢林寺院的禪宗,成為出家僧眾修行的要道;在社會民間發展的淨宗,同樣的成為民間大眾修學佛法的力量。本來禪宗、淨宗各有其根機不同的信眾,應該是互相弘揚,彼此助成才是。可惜後來造成禪淨不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大乘八宗歷經教難與戰火,到了五代宋朝時期,除了天台宗因知禮(九六○~一○二八)與遵式(九六四~一○三二)的提倡而尚留餘輝之外,唯有禪宗與淨宗仍然盛行,故而發生誰是主流之爭。
禪與淨何以能在宋朝獨步於世?最主要的原因是禪以觀心、淨以念佛,二者皆不受典籍流失之影響,而且也不一定需要有寺院殿堂作為基地,山林水邊皆可參禪,行住坐臥都能念佛。甚至原先標榜不立文字的禪宗,反在此時有大量的燈錄,也就是公案和語錄的問世,例如膾炙人口的禪宗重要文獻《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錄》、《嘉泰普燈錄》,甚至普濟禪師(一一七九~一二五三)將此五燈會歸為《五燈會元》。另有智昭禪師所集《人天眼目》、宗杲禪師(一○八九~一一六三)所集《正法眼藏》,以及重顯雪竇(九八○~一○五二)歌頌、克勤禪師(一○六三~一一三五)評唱、擊節的《碧岩錄》、《擊節錄》等,都是此時的著作。
再者,此時禪僧輩出,例如承繼五家的溈仰(溈山靈祐(七七一~八五三)與仰山慧寂(八四○~九一六))、臨濟(臨濟義玄(?~八六七))、曹洞(曹山本寂(八四○~九○一)與洞山良价(八○七~八六九))、雲門(雲門文偃(八六四~九四九))、法眼(法眼文益(八八五~九五八))之後,尤以臨濟義玄的六傳弟子石霜楚圓(九八六~一○三九)門下,又發展出楊岐方會(九九六~一○四九)和黃龍慧南(一○○二~一○六九)兩個支派,史稱「五宗七派」。楊岐方會又傳白雲守端(一○二五~一○七二),之後再傳五祖山的法演(?~一一○四),法演門下出「三佛」,即佛鑒慧懃(一○五九~一一一七)、佛眼清遠(一○六七~一一二○)、佛果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碧巌錄》、《擊節錄》就是佛果克勤所著。
此外,此時士大夫以及文人學士參禪著述,蔚然成風,也助長了禪門的聲勢。例如《景德傳燈錄》由翰林學士楊億等人參與刊削,《天聖廣燈錄》由駙馬都尉李遵勗編撰。再如蘇東坡的「吳越多名僧,與予善者常十九」(見《蘇東坡傳》);蘇轍不僅廣與禪師交遊,而且還為禪僧語錄作序;一向自詡文士的司馬光,經常齋僧、誦經、追蔫祖先;被尊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宰相王安石「捨宅為寺」等等。由於士大夫、文人好禪,可以說,其時宰官身著官服,實是禪的行者;還有禪僧文學素養精湛,亦如是身著僧服的士人才子,於是禪師與文人士子之間你來我往,彼此相得益彰,平添了許多禪門的佳話。
面對禪宗熠熠光輝,不可一世的局面,淨土宗也不惶相讓。
首先是此時淨土宗出了兩位偉大的祖師,一個就是提倡「禪淨共修」的永明延壽;永明本是禪師,因其調合禪淨二宗的法執,因此奠定他日後在淨土宗的地位。另一位則是被尊為淨土七祖的杭州省常大師(九五九~一○二○)。
省常大師七歲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戒行嚴謹,精通《大乘起信論》,修習天台止觀法門。宋太宗淳化年間(九九○~九九四),因仰慕廬山遠公遺風,於杭州西湖昭慶寺結社專修淨業,號「白蓮社」,後改為「淨行社」,五代後唐的宰相王旦為社首,公卿文士預其會者,皆投詩頌,自稱「淨行弟子」。大師又以栴檀香木刻無量壽佛像,集眾誓曰:「我與一千大眾、八十比丘,始從今日,發菩提心,窮未來際,行菩薩行,願盡此報身,以生安養國。」往昔廬山蓮社的盛況,於焉再現。
省常大師之後,再傳蓮池、蕅益、截流、省庵、徹悟、印光等諸師,他們都因光大淨宗而被尊為淨土祖師。
除此,宋朝時期修學淨土法門的,並不限於淨土宗的人士,例如:中興天台的知禮「結社萬人,誓取往生」;同為天台的另一要人遵式,立「晨朝十念法」;編纂淨土宗文獻《樂邦五類》和《樂邦遺稿》的宗曉(一一五一~一二一四),也是天台宗人。
此時不但天台宗的祖庭宛如淨土道場,即以禪宗本身,如五祖門下的弟子法持(六三五~七○二)、智詵(五三九~六一八)、宣什(生卒年不詳),以及智詵系統的處寂(六四八~七三四)、無相(六四八~七六二)、無住(七一四~七七四),惠能門下的南陽慧忠國師(?~七七五)等人,都是「禪淨一如」的行者。及至宋朝,臨濟宗的死心悟新(一○四四~一一一五)、北澗居簡(一一六四~一二四六);曹洞宗的真歇清了(一○八九~一一五一)等人,也都主張參禪亦得念佛。可以說,一時之間整個禪界似有被念佛席捲之勢。甚至天台宗僧志磐著《佛祖統紀》,將宋代僧侶七十五人列入《往生高僧傳》,幾乎囊括了當時各宗所有代表人物。所謂「千經萬論,導歸極樂」,乃至元照律師作偈:「聽教參禪逐外尋,未嘗回首一沉吟,眼光將落前途暗,始信平生錯用心」(《樂邦文類》),都能說明當時的淨宗已非單一的宗派,而是各宗各派所共信、共宗了。
由於各宗各派僧人歸心淨土,而使淨宗達於頂盛時期,也因此導致禪淨互相爭取主流地位的情形就更為白熱化了。
首先,禪門倡導離語言文字,不著一法,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亦即提倡成佛作祖,或求開悟,應不執外修、不假外求,而以般若智慧,覺知自心真性即可達到目的。《壇經‧機緣品》說:「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
在禪宗的行者認為,佛性本具,無須依靠名言教相及念佛修懺,即可悟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境,因此譏嘲淨土宗是靠「他力」的佛教,是屬於老公公、老婆婆等人所修行的「鈍漸法門」,不似禪宗的一超直入之「頓悟法門」為高。如《永嘉證道歌》說:「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因為禪宗主張揚眉瞬目、搬柴運水,都是禪法;《六祖壇經》更提出質疑:「此土念佛,求生西方;西方念佛,欲生何處?」因此我國初期禪宗的寺院,都只有法堂和僧舍,而無佛殿(見《禪宗全書》);禪宗大德更有「聞念佛聲,飭人以水洗禪堂」,「念佛一句,漱口三日」之說。甚至有「佛之一字,吾不喜聞」,以及「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等嘲諷淨土之語(見《景德傳燈錄》),讓淨土行者深深不以為然,所以也引起淨土人士對禪宗提出反擊。例如慈愍大師撰文,批評禪林空腹高心,執理廢事(見《佛祖統記》);認為禪宗的修行者狂妄傲慢,訶佛罵祖,偏見執著,沒有宗教情操。又說禪者的修行容易走火入魔,不如淨土三根普被、廣大易行(見《淨土全書》);支持淨土的行人,讚美念佛可以帶業往生、一生成就(印光大師語)。於是禪淨互相詆毀,互相批評,彼此勢如水火,更加互不相容了。
其實,禪宗既然認為搬柴運水、揚眉瞬目都是禪,為什麼念佛就不是禪呢?禪門說參禪時講究心要定於一境,而淨土宗如《阿彌陀經》說,念佛要一心不亂,這不就是禪的定境嗎?心定於阿彌陀佛,以此為所緣境,有何不可?為何要批評呢?所以任何佛法都是佛法,都應互相包容,不要排斥,排斥則如過去的君主獨裁,一心想要打倒別人,如果別人都被打倒了,到最後只剩下自己一人,既沒有飯吃,也沒有衣穿、沒有日用,又如何生存呢?所以禪門排斥念佛應該是不當的,念佛的人不容禪者也是不對的,禪淨應該彼此相互融攝;禪淨皆為我佛金口所宣、同源所流,有此認識,才合乎佛法的精神。
所幸在此一時期,禪淨互相爭取主流地位的時候,永明延壽禪師(九○四~九七五)對禪淨都深有體會,故而出來調和,他倡導禪淨共修,不但撰著《萬善同歸集》,闡明見性成佛,亦得誦經,並且廣作萬善行門;尤其他作〈參禪念佛四料簡〉偈,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見《淨土指歸》)以標明「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是最理想的修行方式。此即永明大師「禪淨共修」的具體念佛思想,也是他平生的一貫行持。
宋永明大師提倡「禪淨共修」的風氣,尤其《宗鏡錄》調和禪教學律的貢獻,排除當時禪宗唯尚坐禪,而以義學為「著相」的偏見。後世諸大禪家,如天衣義懷(九八九~一○六○)著《勸修淨士說》,直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相國寺慧林禪剎第一祖慧林宗本(一○二○~一○九九),晚年住平江靈光寺,閉門修禪,專力淨業,他們都主張定觀念佛、禪修念佛等。
其實,星雲在大陸參學時期,於棲霞或焦山,每年打七皆是「禪淨共修」;星雲來台後,約百次以上的禪七,也都是「禪淨共修」,參與的信徒每次都不下千人,大家都是禪悅法喜,歡喜踴躍,所以當時就提出「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的主張,尤其認定未來推動「人間佛教」,當以實踐「禪淨共修」為要務。
總之,佛法本是一體的,縱有層次上的不同,也是「歸元無二路」,何必貶此褒彼呢?再說,禪門既然走寺院的路線,重在僧眾行者的修持;淨土念佛法門則是走上社會民間,重在信眾的修持,本來應該是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各行其道才是,或者百川流歸大海,同一水性,卻因中國人總是好劃分立場,彼此好作爭論,比較來比較去,多所饒舌,因此才引出許多無謂的紛爭與是非。
在佛經中有一個譬喻,師兄弟二人因為師父腿患風濕,每天分別為師父按摩雙腿,因為彼此敵對,互相打斷對方所按摩的腿,最後受傷害的是師父。禪淨互相排斥,不但有違佛門廣大、佛心無所不包的胸懷,而且正如「師父的腿」,最後受傷害的,還是佛教本身。
所以,若說禪是一朵花,其實淨土也是一朵花,「二花並艷」不是很好嗎?「二花爭艷」,皆為第一,何必互比高下?彼此相爭,最後只有兩敗俱傷,此實不智之舉也!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
密教,是相對於顯教而言,世俗又稱密教為喇嘛教。
密教經典最早是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內地,有支謙譯的《無量門微密持經》等經典;西晉時,又有《大灌頂經》等密教經典的譯出。但是,直到唐朝,密教才經由「開元三大士」善無畏(天竺人)、金剛智(天竺人)、不空(師子國人)的提倡,而使密宗的灌頂傳法及各種儀規,如禳災、祈福、求雨、治病、降伏鬼魅、護摩等,受到皇朝的重視,盛行一時,並且由信奉道教以求長生不老的唐玄宗之支持,蔚然成宗。
唐朝的帝王,如唐太宗晚年,仿傚秦始皇、漢武帝,希望求得長生不老之法;及至後世的高宗、玄宗等諸多帝王,也因受長生之術的誘惑,而與密教結下不解之緣。
到了元朝,蒙古人成吉思汗希圖統轄西藏,因此以喇嘛教為國教,許多喇嘛受到帝王的尊仰,如元世祖忽必烈禮喇嘛八思巴為國師,八思巴成為中央統治的官員,統領總制院事,管理全國佛教及藏族地區的事務,中國廣大顯宗的僧侶,受到嚴重的壓制。及至明代,一樣尊崇喇嘛,朝庭封有八大法王;乃至清朝時期,西藏四大政教領袖: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及章嘉胡圖克圖,再受清朝敕封。這段時期,密教與帝王、宮庭的密切關係,形成中國佛教史上特殊的「宮庭密教時期」。
根據《元史‧釋老篇》記載:「釋老之教行於中國,已有千數百年,然其盛衰繫於時君之好惡,如佛之於晉、宋、梁、陳,如黃老之於漢、魏、唐、宋,其效可觀。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尤不可與古昔同語。」清代歷史家趙翼在《考史雜錄》〈陔餘叢考〉卷十八「元時崇奉教濫」一節中提到,「古來佛事之盛,未有如元朝者。」元朝喇嘛教盛行情況可見一般。
元朝崇敬喇嘛教,始自第一代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他在「萬機之暇,自持數珠,課誦、施食」外,並曾在太廟落成時,親自與全國四萬僧侶舉行戒會七天,從此定為永式;此外,他向群臣宣布:「自有天下,寺院田產,二稅盡蠲免之,並令緇侶安心辦道。」(見《佛祖統紀》卷四十八)
元朝著名的喇嘛,首推八思巴。忽必烈在元憲宗在位時,曾率兵進入西藏,見到七歲的八思巴縱橫說法,辯才無礙。及位後,禮八思巴為國師,並「受以玉印,任中原法王,統開下教門。」元世祖接受八思巴的灌頂儀式,並受持戒法。至元六年時(一二六九)世祖又命八思巴為蒙古製造文字,稱為「八思巴文」,後封他為「大寶法王」,對蒙古文化的影響深遠。
元朝國祚九十八年,十一位皇帝全都禮拜喇嘛為國師、帝師。每一位皇帝即位之前,均需經過拜師受戒儀式,方得登基為帝。在《輟耕錄》卷二即記載著:「累朝皇帝先受佛戒九次方正大寶,而近侍陪位者必九人或七人,譯語之『囊達』,實此國俗然也。」
忽必烈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八思巴圓寂,元世祖下詔:「自是,每帝師一人死,必自西域取一人嗣,終元世無改焉。」(見《蒙古源流箋證》卷六)於是繼之有「亦鄰真」、「答兒麻八剌乞列」、「亦攝思連真」等多人受封為國師(見《新元史》,釋老傳)。國師的迎立,必需先遣大臣頒珠字詔,儀式隆重,如同元首。
此外,膽巴受八思巴推薦入朝,號為金剛上師,圓寂後進號「帝師」;阿魯渾薩理是維吾爾人,從八思巴學習,亦精通其他民族語言及漢文經史百家,曾官拜集賢學士及平章政事;沙羅巴,西域人,小時即禮八思巴為剃度師,精通藏文,並且擔任八思巴及元世祖之間翻譯;達益巴,親近八思巴十三年學習,元武宗即位時,曾受召進朝問法,圓寂後,諡號為「祐聖國師」;迦魯納答思是維吾爾族人,通達佛理及各民族語言,元世祖命他跟從八思巴學習佛法及藏文,曾用維吾爾文翻譯梵文和藏文經論;必蘭納識里,維吾爾族學者,精通佛教三藏及諸國語言,至順二年(西元一三三一年)受封為「國師」。
國師的地位尊榮,不僅帝后、太子受教,大臣也會相繼前往受戒。除了封國師外,喇嘛優異而受朝廷賜封勳爵者,亦達十餘人,如教瓦班受封「翰林丞旨左丞相知樞密院事」、從吉祥受封「榮祿大夫司加祿大夫司徒」等 (見《元史》〈本紀〉二十九、三十三、三十五) 。
當時輔佐帝王朝政者有宰相耶律楚材,僧人劉秉忠等。據《元史》卷一四六載:「楚材自幼聰敏好學,涉獵群書,天文、地理、術數、律曆、釋老、醫卜之術等無一不通。楚材二十七歲時,太祖成吉思汗攻襲金都燕京,風聞楚材名聲,召來陪侍左右,做政治顧問,禮遇有加。其後成吉思汗討伐西域,每有楚材參劃,屢次上諫而使太祖終有大成。」
在《翰林學士王磐碑銘文》則詳細記載劉秉忠的事蹟,說他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名僧侶。世祖即位,從朝儀官制創訂到元號更新,悉依其草案,釐訂社稷大計。劉秉忠雖位居人臣,仍齋居素食,未忽僧行,並且以天下為己任,貢獻元朝發展。最重要的是,劉秉忠將中國佛教灌輸到異族帝王心中,漢族受惠無計,帶給國家社會影響很大。
元朝宮廷相當重視佛事,如大婚、出行,無不受戒;或者啟建法會,法會內容相當多,例如《元史》〈本紀〉二十九記載:「泰定元年二月,修西番佛事於壽安寺」;同卷又載:「昭獻元聖皇后忌,白修佛事,飯僧百萬人。」《元史》〈本紀〉十五提到:「命思麻等七百餘人作佛事於玉塔殿、寢殿、萬壽山護國仁王寺四十五會」等等。其它如祈雨、祈風、止雨、鎮雷、榮星、修疫、超度等,也都是元朝宮廷中常作的佛事。甚至,如元世祖、元裕宗、元仁宗、元成宗之后等,往生後,皆奉祀在喇嘛寺中。諸帝的諡號更以梵、藏文取名,以表示聰明、吉祥等意義。
整個元朝由朝廷興建的佛寺達千五百所,如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城南寺、興教寺、大崇國寺、大崇恩福元寺等等。根據《元史》各本紀中記載,當代由大內召宣所刊行的藏經多種,如元世祖刊大藏三十六藏;成宗刊河西吐蕃兩體字藏經;仁宗命杭州刊經八藏;文宗命江淛刊經二十七藏,以泥金寫經規模宏偉,空前盛況;其它還有金字藏經、梵文維摩經、西番字藏經、畏兀字無量壽佛經一千部等;其中以元世祖召集漢藏大德僧人編輯的《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十卷最為著名,是研究西藏經典與漢譯經典比較研究的重要文獻。
到了明朝,喇嘛仍然受到相當的尊重。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曾經出家為漢僧,他深知元代因為崇尚喇嘛教,因此衍生出諸多的流弊,例如供養糜費,國庫虧空等,但是他為了懷柔蒙古、西藏地區,還是一樣給予喇嘛諸多的殊遇。
另一方面,由於朱元璋自己曾經當過和尚,他深知宗教凝聚群眾的力量,所以為了強化對宗教的管理,一直想方設法,務要切斷佛教與民眾的連繫。只是儘管他廢除喇嘛教在內地中央的特權,最終還是沒有削弱喇嘛教在漢地的重要地位。他不僅設西寧僧綱司,任喇嘛三刺為都綱,甚至在甘肅河州設置番漢二僧綱司,任用西藏僧人為僧官。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元朝帝師喃迦巴藏卜入朝,明太祖封「熾盛佛寶國師」;七年,八思巴的後代公哥列思八納思監藏班藏卜入朝,亦被加封「國師」稱號。
明成祖即位後,對喇嘛更加尊重。永樂元年(一四○三)曾派遣中官侯顯進入西藏,迎請哈立麻喇嘛至南京,除了親自前往慰問外,封他為「大寶法王」,並且請他在南京靈谷寺啟建法會;此外,當時在西藏弘法的宗喀巴派他的首座弟子釋迦智到中土來,明成祖即封他為「大慈法王」,後來釋迦智還當了永樂、宣德兩代國師。
根據《明史會要》的記載,明成祖永樂時代所封藏族喇嘛有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頂國師及十八灌頂國師。
後來的憲宗、孝宗、武宗三代,也都相當敬崇喇嘛,東來中土的西藏喇嘛,多給予「西天佛子」、「灌頂國師」的尊稱。
因為元明王朝一直崇拜喇嘛,漢傳各大乘宗派至此黯然失色,並且漸趨沒落。直到清朝,大抵承襲明朝,連僧官的職別名稱,都和明代相同(見《大清會典》卷七十一)。清皇室相當崇敬喇嘛教,順治九年時(一六五二)達賴五世應世祖之邀入京,受朝廷冊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下釋教普通鄂濟達賴喇嘛」,這也是西藏黃教取得中國政府認同之始,而成為正式的法王地位。
此外,《光緒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康熙三十二年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大喇嘛,於喀爾喀建庫倫,廣敷黃教。」自此至乾隆年間,哲布尊丹巴都受到清朝朝廷的重視和禮遇。
最著名的是雍正捐捨自己位在北京紫禁城內潛邸,設成喇嘛教本山的雍和宮,以表示對佛教的尊敬。
世宗雍正曾自號圓明居士,收輯古德禪語成為《御選語錄》十九卷,世祖喜受參禪,並且以禪門宗匠自居。他曾召請憨璞性聰、玉林通琇及木陳道忞等禪師先後入京說法。另外還曾選點一千五百位僧人從玉林通琇受戒,並尊為國師,以表示他對漢人佛教的貢獻。(見《普濟玉林國師語錄年譜》)
此外,世宗也從章嘉活佛學禪,並言自己在禪方面的造詣多得力於章嘉,他曾讚嘆章嘉是「乃真再來人,實大善知識也,梵行精純,圓通無礙,西藏蒙古中外諸士,之所歸依,僧俗萬眾之所敬仰。藩邸清閒,時接茶話者十餘載,得其善權方便,因知究竟此事。」(見《御選語錄卷十八》)後又稱讚他是「秉質靈異,符驗顯然;且其教法流行,徒眾日廣。」
乾隆四十四年時(一七七九),第六世班禪抵達北京,自乾隆皇帝起,歸依班禪為師,親受佛教教義,宮中大臣、后妃、嬪妾、太監等,無不敬班禪如佛。
雖然從元到明清,朝廷崇佛如儀,遺憾的是,歷代的喇嘛並未真正在佛法上引導帝王治國之道,只是一味地以密法來迎合帝王富貴歡樂的美夢,以致帝王被世間聲色之娛所迷,朝綱不振,國勢積弱,誠所謂「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帝王信佛的出發心不正,本身之因已偏;帝師喇嘛又未能施之以佛法善緣,其它漢傳宗派亦未能受到重視,難怪元朝歷任皇帝的政權短暫,國祚不長,自是意料中事,又何足為怪呢?
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
佛教僧團經濟生活的來源,在佛世時是靠托缽乞食,或者由信徒供養。這樣的佛教生活,透過托缽跟信徒建立了相互的關係,信徒供養飲食,僧眾給予說法,此即《金剛經》所謂的「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受到氣候、風俗習慣的影響,托缽生活不容易實踐,所以就建立寺廟,由信徒來供養僧侶的資生物用。供養的生活制度如果能夠樹立、健全,必能養成僧眾人格道德的提昇;否則僧眾人格墮落,不易受到供養。
佛教初傳時期,帝王宰官競相建立佛寺,供養土地。由於歷代官方捐建寺院,以及帝王護持,有的設立「無盡藏」,有的成立「僧祇戶」,甚至有的供養大片的田園土地,使得佛教的經濟生活無有憂慮。
然而,由於國家社會給予佛教的經濟支援,使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也增加了許多的困難與障礙。因為一般社會大眾,尤其官僚體系的政治人物,總覺得僧侶應該有清貧的苦行,如果寺院建得莊嚴堂皇,生活過得與社會人士一樣優渥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嫉妒,有的人就會批評,甚至南北朝魏、周時期所發生的「三武一宗」等教難,也是緣於佛教經濟太富裕,因而引發危機。
根據《梁傳》記載:北魏太武帝在太平真君六年(四四五),下令誅殺長安僧侶,焚毀佛像,全國廢佛。翌年,再度下令各地官員焚毀佛像、經籍,坑殺寺僧。幸有太子晃暗中相告,各地僧侶得以隱匿,免去劫難。然而北魏境內一切的佛像、經典,全遭破壞。這次事件在中國佛教史上,劃下了第一道傷痕。
在《廣弘明集》第八卷也記載著:北周武帝因聽信道士張賓奏言「沙門身纏黑衣,於國不祥。」加上還俗沙門衛元嵩附和「沙門怠惰,多貪財食,不足為尚。」武帝於是在建德二年(五七三)下令所有的沙門、道士還俗;禁絕儒家以外的祭祀;官立或私立寺院一概拆除,還給王公作舍地;寺院財物盡充官府,廢去四萬寺院;三百萬僧眾還俗為軍民,充作攻伐北齊的軍容。
會昌五年(八四五),唐武宗也下詔廢佛。在《舊唐書》武宗本紀載:「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千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加上改鑄鐘磬銅像為通錢、農具,此一空前浩劫,史稱「會昌法難」,這是我國佛教史上三武一宗法難中,最大的一次破佛事件。
繼武宗毀佛事件百年之後,後周世宗在顯德二年(九五五)斷然實行廢佛政策,下詔禁止私自出家,不許創建寺院或蘭若,廢止未受敕額寺院,民間佛像、銅器皆交由官司鑄錢。總計被毀寺院有三萬三百三十六所,大量佛像、鐘、磬等法器被鑄成通錢。
所幸「三武一宗」的政治生命都非常短暫,他們的皇權頂多只有延續三、五年不等,即刻就結束了,而且滅佛的帝王皆不得善終,此亦因果示人也!
根據《世界主要宗教》(田海華、陳麟書著)及《宗教福利》(王順民著)等書所說,天主教、基督教在西方的教堂,都是金碧輝煌,傳教士、修士也曾擁有財富,他們也曾遭受政治的迫害;但基本上西方的信徒們都承認天主教的組織,容許輝煌的教堂建築存在。而在中國,佛教因為不懂從事福利事業,致與民間隔絕,不能走上社會跟全民融和,故而遭受各朝代的嫉恨,僧侶們也不能不切實的反省改進。
經過「三武一宗」的教難,中國佛教到了明清,已經逐漸衰微。明太祖出身沙彌,知道宗教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令僧侶移居山林,嚴格禁止社會大眾擅入寺院,也禁止僧眾接觸信眾,以防止僧俗混淆之名,行壓抑佛教之實(《明太祖實錄》)。
元明清年間,更由於皇室多崇拜喇嘛教,對佛、道亦行打壓。甚至清朝法律更禁止婦女至寺院燒香供佛,僧眾不可以在街市中誦經托缽,這些政策都使得佛教一轉成為山林佛教,遠離了群眾,對佛教發展造成莫大的傷害。
由於明清以來,佛教受外力逼往山林,許多僧侶也以為出家即是「入山清修」、「了生脫死」,正如唐朝惟政禪師所說:「為僧只合居巖谷,國士筵中甚不宜」,就是一種消極、避世的心理。
到了民初時,有些知識份子及政府官員誤解佛教,加上野心份子對廟產的覬覦,於是有假興學之名,行併吞寺產之實的強盜土匪行為發生;許多寺院財產被侵佔,僧尼被迫還俗,那裏像一個文明的國家?
民國以來有關教產被掠奪的事實,如:
西元一八九八年的戊戌變法,張之洞主張用全國寺院財產作為興學辦教育之用,引起各地土豪劣紳藉辦學名義,公然併吞寺田,影響所及,軍隊、警察、各種團體亦一併侵佔寺廟,而當時教界竟無力維護自身權益。後來幸有學者對此重視,如章太炎發表《告佛子書》,呼籲教徒應自辦學校,以迎頭趕上時代趨勢,並且忠告世人對佛教應加以保護發揚。
西元一九一二年,袁世凱頒布「管理寺廟條例」,企圖將全國佛教寺產納入社會公益事業。幸賴當時天童山寄禪法師等教內外人士發起設立「中華佛教總會」,共擬保護廟產對策。
西元一九三○年,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再度提出廟產興學案,主張「打倒僧閥,解散僧眾,劃撥廟產,振興教育」,組織廟產興學促進委員會,消息傳來,教界譁然,形成全國佛教徒的大團結。翌年,太虛大師撰「上國民會議代表諸公意見書」陳國民會議,表示抗議。同年,幸賴蔣介石因幼年與佛教的因緣,代表政府公布保護寺廟財產規定,廟產興學風波方告平息。
西元一九二七年,軍閥馮玉祥為擴充武力,對勢力所在的河南、開封等地之大小寺院苛捐雜稅,以「打倒迷信」為由,包圍相國寺,沒收寺院財產,搗毀佛像,改為市場,於是千年佛寺毀於一旦。當地學閥地痞趁火打劫,沒收寺產作為升官發財之路,如中土第一座佛寺──白馬寺及達磨祖師面壁九年的少林寺,無一倖免;三十萬僧尼,勒令還俗,寺院改為救濟院,乃至成為娛樂場所,宛如一群禽獸的世界,弱肉強食。後來馮玉祥在軍艦上火焚身死,近代人士終能對因果報應有所了解。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雖然歷經三武一宗、太平天國、馮玉祥等的法難,卻遠不及文革時期對佛教的嚴重迫害,全國各地大寺,百年古剎叢林,乃至鄉間淳樸寺院,或拆或焚,或破或毀者,不知凡幾。所拆除的法物,或當燃料,或蓋廁所,唐宋寫經、木刻經卷、唐彩佛像,無一逃過劫難。僧侶或被迫還俗、勞改、鬥爭,乃至槍殺等,從東北各省到西藏,草木皆兵,風雲變色,有如置身地獄之中。可以說,由於嫉妒、誤解,造成了佛教史上多少的災難,實在是令人痛心!
除了來自外力的教難,造成對佛教莫大的傷害之外,僧團本身尋找其他的方法維生,甚至漸漸淪為經懺道場,或者只作香火拜拜,以致不能真正發揮寺院教化的功能。像唐、宋之後,有的寺院靠著廣大的田產,以收租來維生,也有的寺院走上了朝山拜佛、接受信徒的維護。後來到了明清時期,佛教更是走上以經懺為職業、以香火為收入的窘境,這就讓佛教與文教事業愈走愈遠了。
當然,有心的古德們也提倡僧徒自己本身應該要有道德、學問、技能,如百丈禪師(七二○~八一四)提倡「農禪」的生活,太虛大師(一八八九~一九四七)喊出「工禪」的宣言。數十年來,星雲也一直主張:僧侶可以做醫生、教誨師、心理諮商師、弘法師,比丘尼可以做護士、大中小學幼教的老師、家庭心理諮商的老師,或是藝術家、文學家、音樂家等,讓社會認同佛教擁有的經濟生活,都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所得,或者靠著自己的道德、學問,而獲得信徒的供養。
只是從明清直到民國,佛教經濟生活已經以經懺、香火、法會做為主要的經濟來源。根據《大醒法師遺著》第三二六頁記載,民國廿三年八月廿五日,內政部曾下令取締盂蘭盆法會;同書第四四二頁記載,慈谿縣下令要徵收經懺的稅捐等,可見政府已經看中佛教在法會經懺上的豐厚收入了。
其他全國各地,有些寺院在信徒心目中認為有佛菩薩的靈感事蹟,因此香火鼎盛,不斷地捐獻香油錢,致使各處的地方官員見了眼紅,例如四大名山、城隍廟、媽祖宮,都有政府強迫繳納稅捐的命令。
其實,政府也不要嫉妒佛教,即使是勞工的作業,也應該有權利維持自己的生活;僧侶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何以獨不能享有正當的經濟生活呢?
一個政府到了嫉妒宗教的經濟富有,卻不想宗教的所有一切都是用在社會的福利上;政府如此淺見,這也是宗教界的一大悲哀。
不過說到「經懺佛事」,自從梁武帝(四六四~五四九)禮請寶誌公禪師著述《梁皇寶懺》,唐朝悟達國師(八一一~八八三)編述《慈悲三昧水懺》,乃至宋朝敕修的《金山御製水陸齋儀》,甚至瑜伽焰口、三時繫念的各種懺儀經本等,基本上此時中國佛教已經走上了「經懺葬儀」的佛教了。尤其到了清末民初,「經懺香火」更是普及全國,而且維繫了絕大部份寺院的經濟生活。
「經懺佛事」到底利弊得失如何?如果站在宗教的立場,僧眾為生者說法利眾,固然重要;為亡者誦經超渡,也是需要。正如水陸儀規所說:「冥陽兩利」,能夠「生亡得度」也是宗教對人間的具體貢獻。
例如台灣九二一震災之後,死亡二千餘人,雖然棺木在旁,但是屍體如何搬入棺木之中?所幸佛光山雲水念佛車,在誦經念佛聲中,讓罹難者的屍體得以入殮,以安慰眷屬心靈,你能說經懺佛事沒有需要嗎?
甚至一般人家中有長輩往生,子孫沒有經驗,往往手足無措。此時如果有出家僧侶出面,為其張羅佛事,家屬總是萬分感謝,因此得度者也不計其數。
再說,經懺的發展,其實一如托缽乞食,也是「財法二施」,彼此互利。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總認為經懺制度造成僧才人格的墮落,戕害了佛教文教事業的發展。舉例說,現在的社會,一位講經傳教的法師,往往不容易引起社會的重視,有時舉辦一場弘法大會,不但講者要自己張羅說法處、購買經本,甚至講經時也不容易集眾。反之,一場經懺佛事,為人誦經超渡,不但受到喪家齋主的恭敬,而且能夠獲得相當豐厚的供養,所謂「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所以衍生出青年僧寶寧可念經,卻不願講經弘法等諸多的弊病,這是應該引為深思的地方。
總之,透過經懺法會,可以接引廣大的信眾接觸佛教,讓佛教得以走向信徒,對佛法的普及,也有許多的功勞。只是另一方面也造成多數僧侶們躲開困難的講經,而去牽就容易的誦經佛事,這就難免要遭受有識之士所垢病了。例如太虛大師的新僧教團、大醒法師、芝峰法師、文濤法師、常惺法師、覺斌法師、默如法師等,因為他們不做經懺,所以才能弘法利生。
此外,上海的靜安寺、玉佛寺之佛學院的學生,每逢假期都要出外兼做經懺佛事,賺取零用金,才能維持讀書的生活;南京的棲霞寺、毘盧寺等佛學院學生,每年七月,也是必須借著假期外出趕七月,才能添置所需的衣物、書籍等。又如旅台的煮雲法師(一九一九~一九八七)每每到一個小寺院趕一個七月下來,所得只能買得一條褲子而已。
擅長詩文繪畫,以詩僧自喻的曼殊大師(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在他的全集(小說集──斷鴻零雁記)裏便曾談到,自己年輕時也曾參與焰口佛事,只是他志行高遠,所以很快便離開趕經懺的應赴僧行列,後來更到南京歐陽竟無的支那內學院去教授英文了。
明代四大僧之一的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當初也是一個做經懺的人,有一天,當他放完焰口歸家途中,走路的聲音驚動了一戶人家屋子裏的老夫婦,老太婆驚奇在半夜三更還有什麼人走路,老頭兒回答說:「半夜三更走路的,不是賊骨頭,就是經懺鬼。」把賊骨頭和經懺鬼看在一起,憨山大師認為有辱自家身份,從此發願「寧在蒲團靜坐死,不作人間應赴僧。」
總之,中國的叢林佛寺之多,如揚州便有廿四家叢林,其他小形的寺院更是不計其數。在《洛陽伽藍記》裏便記載了許許多多的寺院,例如上海的海會寺、龍華寺,南京的毘盧寺、古林寺、雞鳴寺;甚至光是一個南京,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儘管道場很多,但是一旦不從事弘法利生的文教事業,或是以香火為收入,就會失去了宗教化世的力量了。
相同的,一位青年僧侶如果不在大海叢林裏磨練深造,而投入到經懺佛事之中,身價立刻就會被人貶低,甚至遭受人家的輕視了。
因此,滿清民國時期的經懺香火佛教,幾使佛教趨於沒落;若要嚴格說來,其實這也是中國佛教史上一次無形的教難。當時如果經懺佛事和朝山香火能夠加以規劃,讓它和弘法佈教相輔相成。也就是說,當做經懺的時候,一定要說法;當朝山的時候,一定要講經說教,則佛法配合經懺和香火,佛教就更加能發揚廣大了。
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
總計前面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時期,計有:
秦漢魏晉的東傳譯經時期;
隋陳李唐的八宗成立時期;
五代趙宋的禪淨爭主時期;
元明皇朝的宮廷密教時期;
滿清民國的經懺香火時期。
到了二十世紀,由於佛教徒的覺醒,佛教回歸到傳統的根本教理,而作現代化的適應,所以廿一世紀的「人間佛教」時期,就此順時應運而生了。
所謂「人間佛教」,需要具有人間性、利他性、喜樂性、生活性、普濟性、淨化性;所謂「人間佛教」,應該是以菩提心為主,以菩薩道為行,向上、向前、向真、向善、向究竟圓滿的佛道邁進。
所以,「人間佛教」就是以人為本。在《雜阿含經》卷廿五中,佛陀一再強調:我是眾中(人)的一個。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弘化在人間,佛陀所有的教言,無一不是以人為對象;可以說,人間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教化。
星雲五十年來的弘法雲水生活中,無不以人間佛教為弘揚的主題,因為「五乘共法」是人間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四無量心」是人間佛教,「四攝六度、四弘誓願、八正聖道、禪淨共修、因果報應、業力緣起」,乃至「四種聖諦、十二因緣、無常無我、世出世法」等大小乘的教理,都是人間佛教。甚至可以說,整個契理契機的佛教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也即是佛教的全部,因為「人成即佛成」,佛陀都是以人為對象說教,並未以畜生、鬼道為所緣對象,所以人間佛教就是提示我們,不能走錯了方向。
我們所信奉的人間佛教,如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就在於沒有惡人的迫害、沒有環境的污染、沒有交通的事故、沒有經濟的佔有、沒有人我的紛爭、沒有憂悲苦惱等;極樂淨土的社會、人群、環保等現實生活,都是人間佛教的寫照。
如果以西方淨土的景況,比之我們人間的社會:政治民主,人權至上;經濟繁榮,物用富饒;醫療進步,壽命延長;社福健全,生活安樂,真是凡有所求,隨心所欲。尤其科技發達,電腦網路,資訊遙控;世界旅遊,朝發夕至等等。這不就如西方極樂淨土,一天一天的在淨化、在進步嗎?
甚至,我們也可以把諸大菩薩「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的唯心淨土落實在人間。我們認為,人間佛教所重視的是:人際之間關係的和諧、人和世俗塵勞的淨化、人與自然萬物的調和、人和日用生活的滿足;只要能夠增加人間幸福和樂的佛法,都無一不是人間佛教。
我們要把人間佛教落實在生活之中,必須依循佛教的聖典,宣揚佛陀環保護生的理念,用般若智慧來規化現實人間的生活。大家要重視家庭社會的倫理道德,促進生活日用的適當和周全;更要重視人間的情理、義理、心理、物理、事理。因為,有理才合乎人心;有人、有心、有道、有理,才合乎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不是那一個個人的佛教,甚至不是因為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解」的理論,就把「人間佛教」歸於六祖大師;也不是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的思想,就把「人間佛教」推給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是每一個人的心、每一個人的道、每一個人的理;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是每一個人生命的淨化、昇華,凡能圓滿涅槃之道的教示,都是人間佛教。所以──
人間佛教,從個人到家庭:都要皈依三寶,奉行五戒;
人間佛教,從社會到國家:都要實踐四攝,廣行六度;
人間佛教,從政治到經濟:都要做到平等,生活富足;
人間佛教,從世界到種族:都要相處和平,同體共生;
人間佛教,從自由到民主:三皈就是民主,持戒就是自由;
人間佛教,從喜樂到解脫:結緣就是喜樂,自在就是解脫。
以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間佛教的大圓滿法門。
說到家庭,在《長阿含經》中,佛陀說:
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父母復以五事敬視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
除了父母、子女的關係之外,其它師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在《佛說無量壽經》卷二又說: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此外,《善生經》、《大寶積經》、《優婆塞戒經》等諸經典中,也都有佛陀教導信眾如何實踐家庭倫理的教示。
如上所說,有美滿的家庭,才有美滿的人生。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社會是由很多人結合而成,個人的生活離開不了社會大眾,因此不能不關懷世間,甚至不能不關懷政治。
提到政治,總讓人聯想到官僚權位、富貴榮華。事實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與政治相關的問題,例如,民權、民治、民有、民享;凡是民間眾生的事情,佛教應該給予教示,給予服務,雖然不參與政治,但也應該要盡佛子的責任。
佛陀在《仁王護國般若經》中,提出許多國王應如何為仁君聖王的治國之道;在《中阿含雨勢經》中,也教示了許多富國安邦的方法。佛陀住世時,周旋在優填王、頻婆娑羅王、阿闍世王、波斯匿王等各國之間,也經常和王公大臣如雨舍、耆婆等來往,甚至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都曾開示為政之道,佛陀把護法的責任曾交付給國王大臣,佛教又怎能與政治脫離關係呢?
東晉道安大師說:「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這意思就是說,佛教不能離開國家和政治,但佛教也不應該涉入政治,和政治攪和在一起;應該「亦即亦離」,如太虛大師的「問政而不干治」,亦如星雲主張的「佛教徒應該關懷政治、影響政治,但不必參予政治」,對政治採取適當的中庸之道。
佛教對於社會的關懷、人權的維護、民眾的福祉、社區的服務等工作,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在歷史上,歷代的佛教徒推動了不少社會福利事業,如《雜阿含經》說:
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
《佛說諸德福田經》也說:
復有七法廣施,名曰福田,行者福即生梵天。何者為七?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堅牢船,濟渡人民;五者、安設橋梁,過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是為七事得梵天福。
過去佛教所作的一切事業,其實都是為了關心國家的經濟、民眾的生活,如油坊、當鋪、旅店、碾磑、灌溉等,乃至現在所作的養老育幼,甚至興辦學校、醫院、協談中心、心理輔導所等;只要能對國家民生、社會大眾、經濟利益、幸福快樂的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都參與不懈。
現代社會講究企業經營、投資理財;過去釋迦牟尼佛也重視經商之道,重視儲蓄布施,例如《雜阿含經》說:
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臥,六種資生具。
有了金錢,如何理財投資?《阿含經》也有四句偈說明:一施悲和敬,二儲不時需,三分營生業,四分生活用。現代人講究家居生活;過去佛陀時代即重視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例如維摩居士「示有妻子,而修梵行」、勝鬘夫人「雖處宮廷,常說佛法」等。
現代人重視人際關係,佛陀則教示我們,從人與人、人與國家社會,乃至人與宇宙萬物之間,都離不開因緣果報。如《大智度論》說:「生從前世因緣有」,故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緣起經》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此在《增一阿含經》等諸多經論中,佛陀都一再告誡弟子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以說,佛陀對人生開示的教言,都是為了淨化世道人心,都是為了和諧社會人間,都是為了開創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吾人都能如法奉行,則人間佛教就是一個美滿的人間和社會。
關於人間佛教的教示,佛陀處處指陳。茲從各經中,約略提出數條,以觀全部。
《法句經》: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現世不逢害,後世常安隱。
《大集會正法經》:
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梵網經》: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
《長阿含經》:
常具慚愧,悲愍有情,下至螻蟻,起護念想。
《雜阿含經》:
善求自護者,自護如護命;以平等自護,而等護於命。
《法句譬喻經》:
夫為國王,當行五事。何謂為五?一者、領理萬民,無有枉濫;二者、養育將士,隨時稟與;三者、念修本業,福德無絕;四者、當信忠臣正直之諫,無受讒言,以傷正直;五者、節欲貪樂,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聞四海,福祿自來;捨此五事,眾綱不舉,民困則思亂,士勞則勢不舉。
《佛說孛經抄》:
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愚賤不肖,亦不可棄,各有所用。
《百喻經》:
凡物須時,時未及到,強設功力,反得苦惱。以是之故,世人當知時與非時。
《雜阿含經》:
供養於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粗言兩舌,調伏慳吝心,常修真實語。
《心地觀經》:
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長阿含經》:
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云何為五?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佛說孛經抄》:
惡從心生,反以自賊,如鐵生垢,消毀其形。
《增一阿含經》:
無鬥無有諍,慈心愍一切,無患於一切,諸佛所歎譽。
《長阿含經》:
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云何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為六?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
《長阿含經》:
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佛遺教經》:
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善生子經》:
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六?一為嗜酒遊逸;二為不時入他房;三為博戲遊逸;四為好大伎樂;五為惡友;六為怠惰。
《優婆塞戒經》:
見學勝己,不生妒心;自勝他人,不生憍慢。
《雜阿含經》:
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
《佛遺教經》: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普攝諸世間。
《佛本行集經》:
猶如在於魚鋪上,以手執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魚臭,親近惡友亦如是。若有手執沈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為人者,當愛樂人德,欣樂人善,不可嫉之。
《增一阿含經》:
莫親惡知識,亦莫愚從事,當近善知識,人中最勝者。人本無有惡,習近惡知識,後必種惡根,永在闇冥中。
《佛說孛經抄》: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過去現在因果經》:
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輒相諫曉;二者、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者、在於苦厄,不相棄捨。
《佛醫經》:
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四者、不能諷誦經;五者、多著世間。
《佛醫經》:
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
《七處三觀經》:
步行有五德。何等為五?一者、能走;二者、有力;三者、除睡;四者、飯食易消不作病;五者、為行者易得定意,已得定意為久。
《太子瑞應本起經》: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無為第一安。
《雜阿含經》:
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中阿含經》:
若人飲酒放逸者,當知有六災患:一者、現財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諸鬥諍;四者、隱藏發露;五者、不稱不護;六者、滅慧生痴。
《優婆塞戒經》:
見離壞眾,能令和合。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
《六祖壇經》: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以上收錄有關佛陀教化眾生如何奉行四攝六度,如何建設幸福人生的點點滴滴,可以說在各大小乘經典中,俯拾即是。今所略錄,一者為「人間佛教」的經典依據聊作指標,二者為「人間佛教」的傳承提供確切之證明。如果吾人都能將之落實在生活中,並且弘傳到世界,則何患人間淨土不能實現於今日?
因此,人間佛教的思想,是今日人類的一道光明,也是復興佛教的不二法門,我們新世紀的全世界人類,歷經了多少的苦難,方才體會到人間佛教乃是得救之道。人間佛教是世紀之春,人間佛教是世界之光,我們可以召告全世界的法界眾生:廿一世紀是人間佛教的世紀,廿一世紀是佛教輝煌的時代,「人間佛教」已經來臨了!
結語
總結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階段,每一個時期無不受到重重的挫折,重重的苦難!所幸每一次災難之後,總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再現曙光。只是,往昔佛教徒們總在寶藏四邊的周圍探索;而今歷經東傳譯經、八宗成立、禪淨爭主、宮廷密教、經懺香火等「方便有多門」的階段,到了今天,「人間佛教」可以說是「歸元無二路」的時候了。因為,人間佛教本來就包含「生活層面」和「精神層面」;人間佛教也包括「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人間佛教更兼具「現代特色」與「傳統特色」。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人間佛教實際上包含社會化、生活化、現代化、大眾化和人情化,人間佛教的性格是一切普化,兼容並蓄的。
進一步說,我們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就是正見的佛教。首先,我們要正見佛陀是人間的覺者,而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可以要求諸佛菩薩做為我們的守護者。我們不可以把佛陀當作神明、保險公司;佛陀只是開示教化我們真理,作為我們改善人生的準繩。因此,人間佛教是要用佛法來淨化我們的思想;人間佛教是要用正道來規畫我們的生活。人間佛教就是要吾人重視生活的樂趣、擁有淨化的財富、享受正當的娛樂、胸懷慈悲的處事,也就是要把佛法落實在人間;凡是可以身體力行,能夠有助於生活美滿、家庭幸福的,都是人間佛教。
星雲一生當中,一直很用心的在推行「人間佛教」。例如講述佛法時,總要讓大眾聽得懂;書寫文章時,總要讓大眾能體會;興建道場時,總要讓大眾用得上;舉辦活動時,總要讓大家能參與;開辦法會時,總要讓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時,也會提供語文翻譯。我隨時隨地顧及大眾的需要,因為實用的佛教,才是人們所需要的佛教。
人間佛教是「現代」、「文明」、「進步」、「實用」的代名詞;人間佛教是要將佛法落實在現實生活中,要注重現世淨土的實現。所以,我們要重申上述所言:人間佛教是人類所需要的佛教,人間佛教是引領人類走向新世紀的指針。希望今日佛子們,大家應該敞開胸襟,捐棄法執,本著「同體共生」的精神,毅然走出過去自我執著的藩籬,大家攜手同心,不計南傳北傳,不分顯教密教,共同迎接人間佛教的新世紀,共同開創人間佛教世界和平的新時代吧!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