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Buddhism Series 10 - Humanistic Buddhism Series 10 - Religion and Experience 《人間佛教系列10-宗教與體驗》
Cultivation and Realization by People of Extraordinary Talent 奇人的修證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奇人的修證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時常對各種的奇人異事感到驚訝,以為不可思議,其實,古代的典籍裡記載了很多的神奇事物,比現代的玄異之事更引人入勝。我們今天越過千百年的時光隧道,參訪這些奇人異事,為的是探索古往今來偉大人物的智慧、願力,學習他們忍辱、精進的精神力量,而不僅僅止於好奇和興趣。
什麼是「奇人」呢?就是具有大忍耐、大願力、大智慧、大慈悲,能夠了脫生死,斷盡煩惱的奇妙之人。他們對於生命意義,常常別有會心;對於生活境遇,總是巧於解脫,他們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靈和氣質。以下從六個角度來談談佛教裡的奇人,並藉由他們的修證了解佛教許多微妙玄通的智慧。
一、從忍耐看佛教的奇人
提到「忍耐」,有的人心裡會想:「我的脾氣很好,我待人也很和氣,什麼挫折我都能忍受,我的忍耐功夫也是不錯的!」「忍耐」並不只是平常生活的忍受能力,而是指災難考驗來臨時,能夠忍辱耐煩的自制力。以下舉幾個佛教裡大忍耐的奇人,作為參考。
1.宋朝的浮山法遠禪師,聽說北方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就邀天衣義懷禪師等八個人,千里迢迢從南方行腳到北方去參訪名師;他們千辛萬苦的走過高山峻水,歷經幾個月才趕到那所寺院。一行八個人依照規矩進客堂掛單,可是,從早上一直等候到中午,都沒有法師出來招呼,幾個人又飢又餓,寒冷的風又呼呼地吹,有四個人受不了飢寒,就走了。剩下的支撐到了黃昏,還是沒有人理他們,終於又有三個人待不下去,決定走了。到了晚上就剩下法遠禪師孤單一人。冰冷的寒風一直灌進來,法遠禪師又餓又凍、手腳都麻木了,可是,他下定決心,為求佛法絕不退縮。這時來了一位知客法師,很不客氣地斥逐他:
「喂!你為什麼還坐在這裡?快點走啊!」
法遠禪師一動也不動,很懇切地向知客法師表白求法的虔誠。想不到知客法師完全不聽他的解釋,只是一個勁的斥逐:
「沒有人理睬你,你就應該走了,還囉嗦些什麼?」
法遠禪師絲毫不被知客法師的嚴詞厲色嚇阻,依舊端莊地坐著。知客法師看他竟賴著不動,回身捧來一盆水,兜頭潑過去,潑得法遠禪師一身濕淋淋的,水滴被寒風一吹,便化成了冰,冷冽刺骨,法遠禪師卻依舊八風不動的端坐著,緩緩說道:
「大德,我千山萬水來此求法,豈是這一盆水就能把我趕走嗎?」
各種困難、苛責、侮辱都冰冷不了求道熱忱的法遠禪師,終於如願地被留了下來,但法遠禪師在寺裡掛單以後,生活卻更難過了,可說是眾苦咸集。每天負責煮飯給好幾百個人吃飯的法遠禪師,看大家生活得這麼苦,實在不忍心;有一天,拿了點油摻在鍋裡,煮鹹稀飯給大家吃,大家吃得非常高興,還取名叫「五味粥」,這件事被當家法師知道後,可不得了,立刻傳喚法遠禪師來罵:
「你怎麼可以拿常住的油煮飯給大家吃?你這麼會做人情?賠油!賠常住的油!」
法遠禪師合十答道:
「我沒有錢賠啊!」
「沒錢賠?把你的袈裟、棉被、舖蓋留下來賠償!」
法遠禪師湊齊所有的衣物賠償還不算,又被趕出山門,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了。這時的法遠禪師,一心不亂靜靜的在山門外打坐,不顧風吹雨淋,不退初心的等待機會再進去掛單求法。這樣熬了半個月之後,寺裡的住持才發現有一個人寂守在長廊上,仔細一看,竟是因添油下菜被遷單開除的法遠禪師,便走過去責問:
「你怎麼還坐在這裡不走啊?你坐多久了?」
禪師恭敬敬地答:「半個月了。」
住持一聽,立刻藉題發揮:「什麼?你白白在這住半個月了?算房租!算房租!」
這時的法遠禪師已經身無分文了,那裡有錢付房租?只好到處誦經來還債,雖然艱苦備嚐,但是修學佛法的願心卻始終不放棄。住持看到法遠禪師能經得起火煎冰凍的考驗,法性具足,這才立刻升座,請法遠禪師接掌住持職位。法遠禪師深明「心是怨家,常欺誤人」的妄境,忍了又忍,終於能戒瞋除垢,如法成道,達成《法句經》裡「捨棄忿怒,滅除慢心,超越一切束縛,不執著心和物;無一物者,苦惱不相隨」的境界。
2..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也是藉助大忍耐、大精進而修持正法。年輕時的密勒日巴,因為修持密宗的咒術黑業,不用在正途,後來悔改知錯後,就不遠千里禮拜馬爾巴上師學道;上師因為他的根習未淨,為拔除往昔所造罪業,再三應機度化,在生活裡錘鍊他的忍辱心性。當密勒日巴拿著經書到佛堂裡準備持誦時,上師就揮趕斥逐他:
「你的書拿到外面去!我的護法神嗅了你的邪書氣,會打噴嚏的!」
密勒日巴立刻覺得羞慚,心想:「上師大概知道我的書裡有咒術和誅法吧,我今後決不能再使術造孽了!」
為了供養師父,密勒日巴四處化緣,好不容易討來二十一升麥子,他用十四升麥子買了一個嶄新的大銅燈,再把剩下來的麥子裝在自己做的皮口袋裡,捆在銅燈上,一路萬分吃力的揹回來。滿滿一口袋的麥子極重,銅燈也壓曲了肩,好不容易揹到上師住宅前,已經疲憊不堪了,撲通一聲,把東西從背上卸下來,落地太重,把房子都震動了。上師出來一看,立刻申斥說:
「這個小子,氣力倒真不小啊!你是不是想把我的房子弄倒,壓死我啊?真可惡!把口袋拿出去!」
一面責備,一面還抬起腳踢他。密勒日巴只好把麥子拿到外面,心裡暗想:「這位上師真不好惹,以後總得好好的謹慎侍候才是!」
像這樣藉題發揮的責難,幾乎無日無之;嚴苛無情的勞其筋骨,空乏其身,在動心忍性間啟迪密勒日巴的法性,一直到歷經種種挫辱鞭策,終於得到心傳正法後,馬爾巴上師才和顏以對,師徒兩人抱頭痛哭一場。密勒日巴所證得的無上妙諦,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非難與挫辱中成就的。
所以,刻骨銘心的要求,是諸佛菩薩的慈悲;而能夠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直證菩提,求成佛道。
佛教所講的忍耐,不僅要忍合情合理的責求,忍一時一地的折磨,更要忍受悖情逆理的誤解,把忍耐當做是諸佛菩薩的慈悲教誨、福報修持,在其中肯定自我的道德人格,肯定真理正義終必水落石出的信念。我過去修行學道的時候,也曾受到各種試探、磨鍊,雖然跟這些前輩比起來,是百分不及一、千萬分不及一的,但是已經使我感受到「至艱至苦的磨鍊,是為了至深至久的幸福」的意義,也訓練了我「千磨百劫猶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態度;可以說我今天的一切所學所能,都是吃種種苦、耐樣樣勞而磨鍊出來的。
3.金山寺的妙善禪師,世稱「金山活佛」,是現代人,一九三三年在緬甸圓寂。他行跡神異,又慈悲喜捨,到今天還流傳著許多他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奇事。
在金山寺旁的一條小街上,住了一個貧窮老婆婆,與獨生子相依為命,偏偏這兒子忤逆凶橫,不時打罵親生母親。妙善禪師知道這事後,生起了悲愍心,便常常去探望老婆婆,為她說些因果輪迴的道理。那個逆子非常厭惡這個和尚常來家裡,有一天起了惡念,悄悄拿著糞桶躲在門外,一等妙善禪師走出來,就不聲不響的把糞桶朝禪師兜頭一蓋,剎那間腥臭污穢的糞尿淋滿了禪師全身,一時轟動了半條街,大家趕來看熱鬧……。妙善禪師卻不氣不怒,一直頂著馬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邊,才緩緩把馬桶取下來。旁觀的人看到他的狼狽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禪師毫無在意的說:
「這有什麼可笑的?人身本來就是眾穢所集的大糞桶,大糞桶上面加個小糞桶,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有人問他:「和尚,你覺得難過嗎?」
妙善禪師說:「我一點也不難過,老婆婆的兒子對我慈悲,給我醍醐灌頂,我心裡正覺自在哩!」
受苦受辱到這種地步,還能一心不亂的離妄去瞋,妙善禪師的心胸是何等高超!後來那個忤逆兒子覺悟了,來向禪師謝罪懺悔,金山活佛歡喜的向他開示:
「父母養育之恩山高海深,佛陀說:『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父母養大你,費了多少心血精神,你不能讓母親時時歡喜安樂,反而打罵犯上,如此不孝,何以為人?」那個逆子聽了,衷心悔悟,跪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的懺悔道:
「我真該死!我真該死!」
受了活佛的感化,那個逆子從此痛改前非,竟以孝聲聞名鄉里。後來母子兩人皈依佛門,受持齋戒,一起做了佛門弟子。
佛教相信「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像金山活佛這種忍耐,是勇於犧牲的精神,不是軟弱的行為,所謂「捨恚行道,忍辱最強」,它的力量之大、功德之多,是布施、持戒所不及的。
古詩說:「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太剛則折,以暴亂、武力為處世態度,很容易遭受到傷害、毀壞。拿我們的牙齒與舌頭來比喻,堅硬的牙齒未老先落,而柔軟的舌頭卻伴隨我們至死,可見剛強剛愎不一定長久,柔和柔順不一定軟弱。像寒山子的詩:「人來謗我我何傷?且忍三分也無妨;卻為兒孫榜樣計,只從柔處不從剛。」可見忍耐是潛移默化的功夫,能忍一時之辱,便能夷滅自己一時之戾氣;能修一世的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的頑冥。
百煉鋼之所以能化成繞指柔,全憑「忍」字一訣。從浮山法遠禪師、密勒日巴尊者和金山活佛忍辱的事蹟中,應能得到很好的啟示。
二、從願力看佛教的奇人
所謂「願力」,是為了實現人生崇高的目標及理想,不惜犧牲奉獻的一種大無畏的力量。身為佛弟子,最大的願力就是紹續諸佛慧命,擔負如來家業,使眾生都能苦海得度。佛教的奇人,他們所抱持的願力是:以大慈悲渡眾為願─是為大我、公義而發下弘願,不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利而發願。以大無畏精神為力──這種力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力,不是訴諸意氣的蠻力。
結合大願心和大無畏所形成的力量,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達不到的理想,辦不成的事業。以下是結合此願心和力量的例子:
1.唐朝的鑑真大師是江蘇揚州人,飽讀經論,弘揚佛法不遺餘力,深為當時士民所重。那時有兩名日本僧人榮叡、普照,久仰鑑真大師的盛名,特地渡海來請大師前往日本弘法。大師為了使佛法的甘霖能普霑天下蒼生,便欣然應允。許多弟子勸他不要貿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測。鑑真大師說:「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堅持前往日本弘法。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阻礙,幾度揚帆歷經千辛萬苦,一路上困難重重,不但未能達成佛法東傳日本的願心,反而因侷困海中孤島兩年,導致雙目失明。然而,再大的艱難困苦,終不能扼阻大師遠渡重洋的願心,他內心深覺弘揚佛法於海外的事業「捨我其誰」,因此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經過十二年的艱苦備嚐,終於在第六次的航行後圓滿實現。
鑑真大師為這個荒陬野島帶來了宗教、文學、醫理、建築、服飾、美術、工藝、蔬果、文物制度等種子,散播在東瀛三島的土地裡,使日本初民能親炙大唐文化,普霑法喜。鑑真大師為了弘法異域的悲願,不惜與頑民周旋,在誤解中忍辱,在逆境中精進,甚至奉獻自己的器身,用大無畏的精神來導航,以佛陀慈悲的願心作依靠,終於完成了啟導日本文明的弘法家業。
所以,真正的願力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它會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進中結成奇花妙果。
2.唐朝的玄奘大師,一生殫精竭慮於佛經的傳譯事業,親自跋涉瀚海,攀越峻嶺往西方取經。其紹隆佛種、光大佛法的弘願,不曾因路途遙遠、時日漫長而稍怠。當他身陷荒地沙漠,命在垂危之際,還咬緊牙關地發願:「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這種為佛法獻身的大願,終於使他平安地從印度取經回國,承續佛陀的慧命光輝,讓中國佛教從此開花結果。
我們常說佛教的四大精神是「悲、智、願、行」,地藏菩薩憐恤地獄眾生的煎熬辛苦,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悲願,這種大願已包含了大悲、大智、大行的精神。所以,我們從願力來看佛教的奇人,不僅只看願的大小,更要體會古德先聖們願心的崇高偉大,他們的「奇異」之處,正奇在此中。
三、從智慧看佛教的奇人
在佛教裡,不僅八十歲的老禪師、老和尚具有奇人異事,有時候連十歲的小沙彌也令人稱奇,七歲的均頭沙彌證得阿羅漢果,就是極好的例子。以下另舉幾例來說明其人的智慧。
1.從前有兩國交戰,甲國向乙國下戰書,限對方數日之內回答八個問題,如果能圓滿答覆,甲國便俯首稱臣,如果答不出來,表示這個國家沒有智慧之士,不足以立國。乙國的君臣,對八個難題百思不得,無人能解,眼見大難將至,國王急得像熱鍋螞蟻,只好向全國百姓張貼布告,誰能解答這八個問題,就封他高官爵,賜他厚俸祿。一天天過去,眼看期限將至,還是沒有人出面,到了最後一天,有個老禪師遊方而來,看到告示上的八個難題,撫掌大笑,撕下告示,來到國王的面前說:
「這些問題太簡單了,我能解答。」這八個問題是──
(1)什麼水比海水多?老禪師說:「一杯法水比海水多。」一杯水澆在枯萎的花草上,花草得到及時灌溉,可以欣欣向榮,這杯水就是甘霖;一杯水給一個焦渴的人喝,他的咽喉內臟得以滋養,可以活命保身,這杯水即是甘泉;佛法的喜水灑在絕望、痛苦的心田,潤澤他枯涸的心靈,使他獲得新生,發揮智慧,貢獻大眾。一勺法水,便是勝於大海汪洋的甘露。
(2)什麼人最美?有慈悲心的人最美。衣飾容貌的美是短暫的,人有老的時候,衣服有破舊的時候,只有慈悲心亙古常新。慈悲為懷的人能夠化惡境為善緣,化假意為真情,化腐朽為神奇,使周遭的人一起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人情的芳香。
(3)什麼人最富?布施的人最富有。因為行布施的人有喜捨心,能夠知足常樂,布施出去的是有限有相的財富,卻能獲得無限無形的心寶。所以說,布施的人最富有。
(4)什麼人最窮?貪欲慳吝的人最窮。因為慳吝的人永遠不能滿足,欲求多則多苦,苦則不樂,心裡像不毛之地,長不出歡喜的妙果。所以,物質的貧不算貧,心裡的貧才是大貧。
(5)雙馬如何分母女?兩隻身高、重量、毛色完全一樣的馬,如何分別那一匹是母馬?那一匹是小馬呢?禪師說:「放一堆草在地上,看看那一匹馬讓另一匹馬先吃?讓的是母馬,吃的是小馬。因為天下父母心一般,即使畜生也懂得親情,母馬一定慈愛牠的子女,讓小馬先吃。」
(6)雙蛇如何分雌雄?兩條蛇,一樣顏色、大小,如何區分雄雌呢?老禪師巧妙的解答這個問題:「弄一張網來,把蛇兜進去,公蛇一定非常著急,要找出口保護母蛇逃生,母蛇則會靜靜地臥在網裡不動。由此可以知道那條是公蛇,那條是母蛇。」
(7)什麼力量最大?老禪師說:「忍辱的力量最大。」寒山子有一首詩:「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忍辱的力量可以化貪瞋為歡喜,化困厄為平順;忍辱的力量是沛然莫之能禦的。
(8)什麼人最不自由?也許有人會認為關在監獄裡的人最不自由,事實上最不自由的是犯罪而不為人知的人,他雖然沒有被繩之以法,關到監獄裡,可是,他不管走路、吃飯,時時刻刻心裡總有罣礙,日夜受到良知的譴責,死困在暗無天日的「心獄」裡;這種良心不安的人,才是最不自由的人。
老禪師的智慧解救了這個國家的兵燹,使老百姓免於戰火的蹂躪,所以,智慧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化暴戾為祥和。
2.在佛教裡,還有一位聰明的那先比丘,從他智慧流露的事蹟中,可知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彌蘭陀王故意非難那先比丘,詰責他說: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個時代,也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有沒有佛陀這個人?」
聰明的那先比丘反問他:「大王,您的王位是誰傳給您的呢?」
「我父親傳給我的。」
「父親的王位是誰傳給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誰的?」
「曾祖父。」
那先比丘繼續問:「這樣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國家有一個開國君主呢?」
彌蘭陀王正容回答:「我當然相信!」
「您見過他嗎?」
「沒有見過。」
那先比丘又問:「沒有見過怎能相信呢?」
「我們的開國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頷首說:「我們相信佛陀確有其人,因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經、律、論,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歷史事蹟,他決不是虛構不實的人物,這個道理與你們有開國君主是相同的。」
彌蘭陀王無法藉此非難那先比丘,動了腦筋又想到另一個難題,他問:
「你們佛教徒常常講:『人生第一快樂就是證悟涅槃,達到不生不死不滅的境界。』那先比丘,你已經證悟涅槃了嗎?」
那先比丘謙恭合十道:
「慚愧,還沒有。」
彌蘭陀王得意地問:「既然沒有證驗過,你怎麼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問彌蘭陀王:
「大王,假如現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彌蘭陀王變色說:「當然痛!那有膀子砍斷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問:「您的膀子又沒有被人砍斷過,您怎麼知道痛呢?」
彌蘭陀王答:「我看過別人被砍斷膀子的痛苦情狀,我當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我也同樣地看過別人證悟涅槃時的快樂,所以我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彌蘭陀王這個疑難又再次被駁倒,他還是不服,絞盡腦汁第三次發問:
「你們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你怎麼去原諒你的仇敵呢?」
那先比丘開顏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長了一個膿血瘡,您會把腿砍掉嗎?」
「不會!」
「那麼,大王您怎麼辦呢?」
「我會細心地清洗它,為它敷藥,時間久了,瘡就好了。」
那先比丘說:「是的,仇敵、壞人就像一個膿瘡,不去照顧、醫療,就會蔓延惡化,所以必須用法水去清洗,使他們棄邪歸正,改過自新,這個跟大王您護持腿上的膿瘡是同樣的道理。」
彌蘭陀王點頭稱善,他想一想又計上心來:
「你們常常勸人要修來生福,你們既沒有經歷過死亡,怎麼知道人死之後還有來生呢?」
那先比丘和藹地回答:「這好比柳柑,果實成熟了掉在地上,果肉腐爛了,可是種子卻埋在土壤裡,等到時機成熟,就會萌芽、成長,茁壯為一棵柳橙樹。人的身體只是四大暫時的假合,等到幻境破滅,軀體也就死亡了,可是業識卻能不斷生死流轉,好像柳橙的種子在六道輪迴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個來生復甦,而且有無限個來生。」
彌蘭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個問題來質疑,一個比一個更難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識過人,胸有成竹,依舊微笑著一一開示。
3.佛教裡類似的智慧,經典卷帙間俯拾皆是。有名的一休禪師,就具有在談笑間旋乾轉坤的菩提心量。有一天,一位信徒向一休禪師告辭:
「師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殺。」
禪師問:「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尋短見呢?」
「師父,您不知道,我經商失敗,現在債臺高築,被債主們逼得無路可走,我沒有辦法應付,只有一死了之啊!」
「難道一定要死才能解決嗎?沒有別的路可走嗎?」
「沒有了!我家裡只有一個幼小的女兒,我已山窮水盡別無生機了。」
禪師靈光乍現:「我有辦法了!」
信徒急問:「師父,您有什麼辦法?」
「只要你把女兒嫁給我,我做你的女婿,問題就解決了。」
信徒大驚失色:「這…這…這簡直是開玩笑!您是我師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禪師胸有成竹地揮揮手說:「要幫助你解決問題啊!你趕快回去宣布這件事,到迎親那天,我就到你家裡做你的女婿。」
這位信徒素來十分虔信一休禪師的智慧,回家後立刻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禪師要到家裡來做他的女婿。這個消息一傳出去,立刻轟動全城。到了迎親那天,看熱鬧的人把商人家裡擠得水泄不通,爭著一睹這件奇事。一休禪師安步當車抵達後,什麼話也不說,只吩咐在門口擺一張桌子,上置文房四寶,圍觀的人更覺稀奇,一個個屏氣凝神準備看好戲。一休禪師安安穩穩坐下來,輕鬆自在地寫起書法,不一會兒功夫就擺了一桌的楹聯書畫,大家看一休禪師的字寫得好,爭相欣賞,反而忘了今天到底來做什麼。結果,禪師的字畫不到一刻鐘就被搶購一空,賣書畫的錢堆成了小山一樣高。
禪師問這位信徒說:「這些錢夠還債了嗎?」
信徒歡喜得連連叩首:「夠了!師父您真是神通廣大,一下子就變出這麼多錢!」
一休禪師拂拂兩袖說:「好啦!問題解決了,我也不做女婿了,還是做你的師父吧!再見!」
又有一天,一位將軍下帖子請一休禪師到家裡供養,禪師一向不修邊幅,如同平常一般的穿著就去赴約了。守門的衛士看到他,連聲怒喝:
「那裡來的瘋瘋癲癲的和尚,走開!走開!」
禪師忙說:「你家主人請我來吃飯的,你怎麼趕我走開?」
守門的衛士白眼一翻:「胡說!我家主人怎麼會請你這種和尚吃飯?他今天請的是莊嚴偉大的一休禪師,你也不照照鏡子?快走!快走!」
一休禪師被擋駕,只好回轉去換了一身莊嚴的法服,再度來到將軍府前。衛士看到一休禪師穿著那麼莊嚴,連忙畢恭畢敬地禮請入內。開席後,禪師坐在豐盛的筵席上,將一盤盤的菜一一夾進衣服袖子裡。將軍心裡十分驚詫,以為禪師要留藏菜餚回去吃,當著眾人頗覺難堪,就低聲暗示禪師:
「師父,席上這麼多人,不好看……等客人走了,我再多辦些菜讓您帶回去好了……」
禪師淡淡地說:「你不是請我吃飯,是請我的衣服吃飯呀!我人到了,不能進來;要穿上這件衣服,才能進來,這不是請衣服吃飯嗎?」說完,把衣服留在席上,自己穿著破爛的僧衣回去了。
當今社會上,不是也有很多人只敬衣冠不敬人,只問權勢不問操守的嗎?一休禪師的智慧隨緣隨化,無論機鋒相對,或平實接眾,都顯現無上的智慧,更具有高瞻遠矚的功力。
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信徒,請一休禪師到他家裡參觀他收藏的古董精品,參觀之後,富翁請禪師評價評價。一休禪師說:
「你這些東西都很平凡,我寺裡有一萬年之久的盆,五千年之久的碗,那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無與倫比的!」
富翁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問:
「有這樣的寶物啊!師父,快開個價錢,我通通買了!」
禪師想了想說:「你要真喜歡的話,我也可以割愛,只算你三千兩銀子好了。」
富翁大喜過望,立刻叫家人捧出三千兩紋銀奉上,說:
「這銀子您先收下,明天我就到寺院裡取那些寶貝回來。」
隔天富翁來寺裡取寶物時,一休禪師吩咐侍者:
「帶這位居士到後院去,那裡所有的盆子、碗啦都是他的。」
富翁喜孜孜地來到後院一看,那有什麼寶貝?只有一個貓喝水的碗,一個狗吃飯的盆。富翁面如土色,氣呼呼地跟禪師理論:
「一個狗盆,一個貓碗,那裡就能值三千兩銀子呢?」
一休禪師大笑:
「豈只值三千兩?三萬兩以上的價格我都不肯賣呢,你如今能買到這兩樣寶物,還算你的福氣呢!」
富翁一聽,無可理喻,只得怏怏然回去,內心懊悔不已。不久,傳出了富翁布施三千兩銀子的盛事,一夜之間,這富翁受到眾人的讚嘆、崇敬,成了慈悲的象徵。這時候富翁才明白:一休禪師是在教他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兩銀子買來的,不是貓碗、狗盆,而是慈心、高義,這個大功德那裡是區區幾千兩銀子的價值所能比擬?
一休禪師運用他的智慧去救人、教人、度人,可以起死回生,化衣冠為正見,轉慳吝為布施。連日常生活中的一件衣服、一樣小小的筆墨、一對骯髒的狗盆貓碗都可以用來說法,他的大智大慧豈是我們所能衡量的?而這些大智大慧都源自佛教的諸佛菩薩,又豈是我們所能輕忽怠忘的?
四、從慈悲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裡有很多大慈悲者,他們看到眾生受苦,就像自己受苦一樣,為了救眾生脫離苦境,不惜獻身殉道,這種「履行仁慈,博愛濟眾」的精神,創造了中國佛教的許多奇人異事。
1.金山活佛為人治病,如果病人生的是瘡包,他就不嫌骯髒齷齪的用嘴巴在瘡包上舔吸,舔吸出來的一大堆膿血,還往肚子裡吞下去,以免病人看了噁心嘔吐,這種「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的行為,正是使人感動流淚的慈悲精神。
2.日本的空也和尚,有一天晚上正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闖進來一個凶神惡煞般的強盜,提著一口寒光閃閃的鋼刀,威脅空也和尚把錢財交出來,空也和尚翻箱倒篋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對方,兩眼涔涔流下淚水。強盜看了淚眼滂沱的老禪師,不屑地說:
「你這個和尚太沒有出息了,你們出家人早已看破世間的一切,一點錢財算得了什麼,值得如喪考妣般哭泣!」
「我不是為自己失去錢財而傷心落淚,而是為你而哭啊!」老禪師繼續說:「你殺人劫財,種下輪轉惡趣的種子,我是為你即將墮入地獄受無量的苦而憂心痛哭啊!」
經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凡夫愚癡只貪圖眼前不當的享受,不顧果報的痛苦,好比看到劍上塗了一層蜂蜜,趕忙張口去舔,雖吃到了蜜,但是舌頭也割破了。菩薩能以無限的智慧,洞察五欲六塵的享樂即是未來鼎鑊之苦的根源,因此以無盡的悲心,方便利導眾生捨棄短暫虛幻的欲樂,轉而追求無上的涅槃之樂。
有一位常啼菩薩,看到眾生在惡世中頭出頭沒,飽受貧窮、老病、憂苦的逼煎,如同自己身歷其境,因此常為眾生悲泣不已。空也和尚的眼淚流露出多少菩薩對眾生的關切,含藏多少菩薩對眾生的哀矜。
3.晉朝僧群禪師,一生淡泊名利,隱居於霍山,茅茨土階,蔬食淡飯,安貧守道。霍山孤立大海之中,山頂上有一石盂,深有六、七公尺,清泉從中汨汨流出,芳香甘冽,如飲甘露瓊漿,僧群禪師每日飲水充饑,不食米粒。從僧群禪師住的草菴到石盂之間,橫梗著一條清澈的溪澗,禪師於是在溪上搭構一座木橋,每天往返汲水充饑。
有一天當禪師如往日般提著水囊,過橋去汲水的時候,忽然看到一隻折斷翅膀的鴨子棲息在窄小的橋上,看到禪師走來,伸長著脖子表示抗拒。禪師看到鴨子擋住了去路,本來想以錫杖趕走牠,可是又擔心傷及鴨子,只好提著空水囊,枵腹而歸。第二天去汲水,鴨子仍然站立在橋頭上,昂首逍遙,毫不畏懼。禪師不得已只好忍著轆轆饑腸折回庵中,天明再去,鴨子還是不離去。如此過了數日,禪師為了怕驚嚇到鴨子,連日滴水未進,終於枯絕而死。
古德這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犧牲精神,正是佛陀慈悲襟懷的高度表現。
4.魏晉時代法進法師,智慧慈悲具足,深得朝野上下的愛戴。有一次地方流年不利鬧饑荒,餓殍遍野,狀極悽慘。法進法師於是齋戒淨身,拿著刀、鹽到飢餓人家聚集的深山石窟之中,對著面黃肌瘦的災民傳授三皈依,然後將衣缽掛於樹枒上,慈祥地對大家說:
「今天我要將生命供養給各位,請各位割取我身上的肉聊以充飢吧!」
看到平日最為敬重的師父要捨身救自己,人人躑躅不敢動手,法進只好拿起刀子割下自己的肉,摻和著食鹽,端給大家食用。災民們耐不住飢餓的煎熬,不得已含著淚水吞下法進法師的淨肉。法進法師為了救活更多的眾生,不畏痛楚,且無限歡喜的奉獻了自己的性命。
當初佛陀在因位修行時,也曾經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完成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道。在菩薩看來,眾生與自己一體,慈濟眾生就是完成自己的佛道。一切佛菩薩皆因眾生而發大悲心,因發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此眾生是我們實踐菩薩道的道場,有了慈悲心,眾生所加諸於自己身上的一切磨難、困厄,都是醍醐甘露了。
五、從神異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裡的許多禪師大德,可說是奇中有奇、無奇不有,而諸般奇異,都是應機示化,為去除世人的瞋恚愚癡而神之玄之。
1.有一位飛錫禪師,本名叫鄧隱峰,為何稱他為「飛錫禪師」?據說有一次,他看到兩國的軍隊打仗,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他勸雙方放下干戈不要再爭戰,可是刀兵無情,誰肯聽一個出家人的話?不得已,鄧隱峰禪師把錫杖往空中一拋,自己也隨之在天空中飛舞。鏖戰激烈的兵士看到半空中有個和尚飛來飛去,都嘖嘖稱奇。不覺停手看他飛舞,看得發愣了,忘了爭戰打仗。從此得了「飛錫禪師」的封號。
2.《高僧傳》裡,記載普化和尚的一段故事。
某天,他到處向人化緣:「我要化一件衣服,化一件衣服穿哦!」
信徒們聽他這麼說,這個也做一件衣服給他,那個也做一件衣服給他。他看了,卻皺皺眉頭兩手一推說:
「這個我不要!那個我不要!」
「您不是要衣服嗎?現在衣服給了您,怎麼又不要呢?」
信徒們摸不著頭緒,普化和尚還是到處說:
「我要衣服!我要衣服!」
臨濟禪師知道了,就送給他一口棺材,普化和尚高高興興地說:
「我有衣服了!我有衣服了!臨濟禪師知道我的心,如今有衣服穿了,我可以走了!」於是,又到處傳告:
「各位,我明天要死了,我要在東門坐化。」
大家聽了很好奇,一大早趕到東門去看熱鬧,果然看到他擔著一口棺材向東門走來,到了東門,他張望了一番,跟大家說:
「你們這麼多人看我死,真不方便,我今天不死了,明天到南門再死。」
第二天,到了南門,還是一樣人山人海,他又皺起眉頭:
「南門這麼多人,我不要死,明天到西門去死。」
隔天到了西門,人還是不少,普化和尚又抱怨:「眾目睽睽之下,死得不自在,等明天去北門,沒人觀看的時候我才死。」
看熱鬧的民眾再三失望,心裡想:「我們給這個瘋瘋癲癲的和尚欺騙了,那裡有人說死就死?他跟我們開玩笑的,明天不去北門了!」
隔一天,普化和尚擔著棺材到了北門,看看四周:
「好清靜哦!現在不死更待何時?」說著,跳進棺材就死了。
這件消息傳出去,大家爭相趕來觀看,一個個抱怨著:
「可惜啊!沒有看到他死。」
眾人受好奇心驅使,想看看他死了以後究竟是什麼模樣,就合力把棺材打開,不料棺材裡卻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只隱隱約約聽到空中傳來陣陣念佛的聲音……普化和尚化的緣不是衣緣,而是生死;一件衣服穿脫起來很容易,生死這件衣服,卻往往是該穿的時候不肯穿,該脫的時候不肯脫。普化和尚妙想天開化緣,其實是對生死的了脫自如。
六、從精進看佛教的奇人
最後談佛教裡勤修精進的奇人。
懶融禪師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用功的程度是我們現代人無法企及的。懶融禪師看書時,肚子餓了,就隨手抓起一塊蕃薯,一面啃一面繼續讀書,還吃得津津有味,旁邊的弟子看到了,大吃一驚,叫道:
「師父!您怎麼吃石頭?」
懶融一看,果然是石頭,隨即毫不在乎的回答:
「石頭也好吃,石頭也好吃!」
他誦經更是專注,綿綿密密幾乎誦到天女散花、溪聲說法的境界,弟子們看他誦得凝神入定,連鼻涕悠悠地流下來都不知不覺,就提醒他:
「師父,您的鼻涕快流到嘴裡了!」
他連眼皮都不抬地說:「我沒有時間為了你們這些俗人擦鼻涕。」
一葉落而知秋,我們可以從懶融禪師精進的功力,了解佛教神奇境界的一面,那不只是精神上的忘我、昇華,也不只是願力的錘鍊、凝聚,更是千古身命的移情化性、脫胎換骨。
奇人也是人,他們之所以稱奇,是因具有超乎常人的忍耐、願力、智慧、慈悲、精進等精神。如果在日常生活裡,我們能常行常覺,時時潔身慎言,事事守攝本心,體現佛法中的道念正覺,則人人都可以成為佛教的現代奇人了。
西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講於嘉義商職大禮堂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