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umanistic Buddhism Quotations 《人間佛教語錄》

Writings on Chan School Thought - Systems of Thought 宗門思想篇 思想體系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門思想 思想體系

  歷代祖師參禪不以成佛目標他們開悟明心見性一旦人間悟道以後當下生活獲得解脫自在能夠安住身心所以具有人間性

──《人間佛教系列人間實踐人間佛教思想

  一個可以什麼不信不能不因果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不了因果偉大思想也是非常公道非常合乎科學理智真理因果就是我們良知準則導師警察如果世間上人因果觀念社會需要警察法院所以我們提倡人間佛教應該大力倡導因果觀念有了因果觀念慎行防非止惡眾善奉行

──《人間佛教系列人間實踐人間佛教思想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人間的佛陀選擇我們現世娑婆世界降世成道說明佛陀是以人間為主佛陀展現人間佛教具有以下特性

  1.人間性佛陀不是神仙我們同樣父母家庭人間生活但是在生無不流露慈悲戒行般若行持具有人間性佛陀

  2.生活性對於日常家居生活佛陀舉凡生活中的衣食乃至行住坐臥生活教導甚至對家人倫相處國家社會活動參與明確

3.利他性佛陀降誕世間完全為了示教利喜利他教化眾生眾生利益

4.喜樂性佛教歡喜宗教佛陀慈悲教義正是為了解決眾生痛苦給予眾生快樂

5.時代性佛陀我們這個世間特別有緣雖然佛陀出生五百年前並且已經證入涅槃但是佛陀對於世世代代眾生給予了得因緣所以直至今日我們依然佛陀思想教法作為我們人生準則

  6.普濟性時間佛教雖然過去現在未來重視現世普濟空間佛教雖然世界世界無量世界可是重視世界普濟談到眾生雖然十法界眾生佛教重視人類普濟

──《人間佛教系列人間實踐人間佛教思想

  佛教分為五乘聲聞緣覺菩薩人天乘入世的精神揉合聲聞緣覺出世思想即為菩薩道五乘佛法調和起來就是人間佛教想要成佛雖然透過大乘人間佛教法門實踐但是不能不經過人天聲聞緣覺乘佛教完成自己

──《人間佛教系列人間實踐人間佛教思想

  一般世俗眼光而言常會認為佛教消極逃避遁世那是因為佛教空無思想沒有正確理解並不是否一切反而具有積極肯定意義因為才能」。好比口袋才能更多東西杯子才能清水具足一切不假,「無限」、「」、「」、「無求」。我們心中企盼獲得自然不會有失痛苦這就境界學習佛法空無觀念態度這樣佛法才能深入心中唯有體會妙用才能建立人生觀

──《人間佛教系列學佛求法從何下手

  空觀建立對於現實人生有著積極向上正面意義一向主張建立空觀相應人生觀:「退無為」,承擔解脫同體共生生命價值圓滿自在人生觀

──《佛光教科書宗派概說三論宗

  佛教五戒做人遵守根本道德」;十善內心淨化人格昇華增上道德」;因果業報則是世間不變善惡道德」。世間嚴刑重典固然可以一時成效並非究竟佛教五戒十善作為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侵犯別人身體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令人常有導正社會善良風氣五戒十善即為佛教道德標準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道德標準

  對於寺院經濟管理首先要有因果觀念常住觀念例如有權不可沒有」。並且強調智慧莊嚴世間不要金錢堆砌」;「運用財富不為財富」。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享觀念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經濟看法

  般若淨化我們思想提升我們道德有了般若苦樂同體一如貧富自在有無平等菩薩般若我們喜捨持戒不著戒相忍辱我執精進不生驕慢禪修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道德標準

  人間佛教行者要有般若」。有了般若才能圓滿六度萬行有了般若才能究竟解脫人生般若生活自在縱使遭遇難堪災難一念善用般若思想一個轉念苦難人生成為般若人生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般若妙用

  佛教道德標準五戒十善規範健全人格聖賢濟世利人昇華道德菩薩般若明心見性再者現實生活戒定慧三學正念正道也是醫治我們貪瞋癡大病良藥我們身心清淨道德圓滿舉凡出於悲心不違世間禮法菩薩饒益有情大乘精神合乎佛教道德標準例如布施結緣不念舊惡美德守護六根不請之友方便利樂有情供養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讚歎守護正念焦芽敗種等等具足佛教清淨道德標準此外學習佛菩薩大慈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發菩提心不捨五逆十惡眾生救度這就佛教究竟圓滿道德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道德標準

佛陀修道過程曾經示範降伏魔軍自我心靈諮商過程隨後四十九弘法教化本身就是僧團大眾高明心理諮商調教化導僧侶同樣醫療一切眾生心靈職責自然成為形壽心靈諮商他人心靈正確有效諮商必然自心更深諮商諮商過程多重經驗結合般若空觀智慧使諮商諮商共同達到心靈解脫自在圓滿境界

──《佛光教科書佛教佛教心理諮商

  「六和敬即是佛陀方法之一所謂和合」,」,亦即僧眾真理行事方面和諧相處意思如下

  1.身和同住在行侵犯相處和樂

  2.口和無諍語言和諧無諍語言親切

  3.意和同悅精神志同道合心意開展

  4.戒和同修法制上人平等法制平等

  5.見和同解思想建立共識思想統一

  6.利和同均經濟均衡分配經濟均衡

──《佛光教科書佛法僧三寶六和敬

  無常使生滅相無常帶給人生無限光明無限生機如果世間一切永恆常住世界必然死寂一切法因緣和合所以春夏秋冬四時運轉開花圓月聚散窮通悲歡離合才能構成一個生機無限多彩多姿有情世間無常我們人生開拓寬廣空間苦難無常重新燃起無限希望所以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蘊藏無限希望生機實在親切真理

──《佛光教科書佛教真理無常

  佛教真理告訴我們」,才能安樂無常」,才能有希望無我」,才能融入大眾空性」,才能真空妙有惡業」,才能美善人生因果」,才能心甘情願緣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般若」,才能自由自在圓滿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眾生徜徉真理領域佛教真理作為修行指歸方法不斷淨化身心時時軌範行為進而達到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佛光教科書佛教真理佛教真理

  所謂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無量實踐降伏我們內心煩惱菩薩無量無邊境界

  1.慈無量心就是信心

  2.悲無量心就是希望

  3.喜無量心就是歡喜

  4.捨無量心就是方便

──《佛光教科書菩薩行證菩薩道實踐

  佛法戒律具有寬容自由精神持戒應當把握基本精神饒益有情不拘形式化戒條因應時代與時俱進發揮安頓身心淨化社會功能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持戒犯戒

  佛教東漢傳入中國歷經各個朝代發展由於文化習俗不同以及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樣式顏色由來紛雜不一民國初年太虛大師極力倡導統一,佛光山多年來力行實踐羅漢長衫袈裟完全常住統一製作因此樣式顏色整齊劃一統一復興佛教僧伽制度重要希望佛光山進而推及整個佛教

──《佛光教科書佛教常識衣單僧物

  般若智慧日常生活體驗離開生活沒有般若。《金剛經開宗明義便揭櫫佛陀般若生活:「著衣」,代表佛陀般若;「舍衛大城乞食」,代表佛陀足下般若;「城中次第乞食」,代表佛陀眼睛般若;「飯食衣鉢」,代表佛陀般若;「」,代表佛陀般若;「爾時世尊」,代表佛陀時時刻刻般若金剛經如果通曉便體會日常生活中的般若風光

──《佛光教科書佛光學佛光學內涵精神

  諸行無常世間沒有一樣東西固定不變所以少年青年壯年老化山河大地變化人間富貴快樂固然無常世上苦難也是無常所以安樂居安思危困苦努力奮發否極泰來諸行無常不僅消極性情況變成情況情況變成情況諸行無常提供人們精進向上積極意義

──《佛教叢書人間佛教如何建設人間佛教

  五百多年來佛教因為時空政治社會人文不同因緣條件呈現多元化宗派宗派儀制不盡相同以人為本思想卻是一致只要佛陀人間佛教亙古不變萬劫真理我們應該回歸佛陀時代使人間佛教思想再次重光發揚

──《佛教叢書人間佛教重光

  諸法無我宇宙萬象沒有固定自我本體一切現象只不過因緣和合因緣條件具備消滅分散所以如果明瞭諸法無我道理個人而言對於世間一切不會貪著放得下自在快樂社會而言如果人人體認無我那麼沒有自我中心思想不會堅持己見處處他人著想成全別人如此社會必定和樂安詳無我去除小我意思小我去除大我才能顯現出來我空涅槃寂靜才能呈露出來

──《佛教叢書人間佛教如何建設人間佛教

  以往佛教戒律注重消極防非止惡缺乏積極精神所以動輒不可這樣」、「不可那樣」。而今我們所需戒律強調積極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所以八正道戒律六度萬行戒律四攝法戒律饒益有情戒律人間化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極規範身心息罪另一方面應該積極修善作善唯有受持菩薩道戒行才能使佛光普照人間

──《佛教叢書人間佛教佛教前途那裡

  海峽兩岸分隔五十年以來不僅一般社會文化思想相當差異甚至台海兩岸日本之間對於佛教研究各自許多偏重例如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佛教研究半個世紀中國大陸中國秦漢隋唐哲學思想以及社會主義評論佛教台灣學者現代科學佛教比較研究由於各地研究特色所以希望今後藉由普門學報這些佛教哲理佛教科學佛教學術論文加以綜合使佛教論文思想學術前導地位

──《普門學報發刊詞

  人間佛教易懂難行今日佛教講經可以蓮花滔滔不絕一旦人間佛教即使人間佛教也是膚淺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實用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心動生活離開人間佛教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佛教學術論文明白使義理了然融會可是過去佛教學者老是搬弄佛教理論分歧思想致使佛教四分五裂可惜其實道理不在辯解同一信仰佛教宗派有為甚多種種議論眾說紛紜這些歧途反而未能有益佛心證道大眾並不需要佛法大眾需要一乘人間佛教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禪淨密中國佛教常見修行法門但是無論參禪打坐誦經念佛或是持咒必須規範自己自己心動能夠不斷淨化所以禪淨律三修法門定位佛心」,也就是我們真心佛土」,也就是我們世界」,也就是我們行為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戒學

  佛教三藏十二部經但是歸納起來不出三無漏學三學戒學居首所謂解脫」。針對人間佛教的戒學以下四點說明

  1.制訂──因時制宜

  2.精神──惡行饒益有情

  3.實踐──服務奉獻自他兩利

  4.終極──人格完成菩提圓滿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戒學

  我們日常生活密切關係尤其現代這個複雜紛亂社會我們一個需要禪定力量來安不定身心以下四點說明人間佛教定學

  1.目標──成佛開悟

  2.修持──生活止息觀心

  3.妙用──自我提升

  4.利益──滅除妄想安忍身心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定學

人間佛教慧學一門開發般若自性學問也是人間佛教戒定慧三學圓滿要點如下

  1.根本──般若緣起人間

  2.開發──知識巧思人間

  3.應用──生活行儀人間

  4.圓滿──同體共生人間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佛教戒律不必形相刻板執著教條應該重視精神意義以及人間性特別人生未來有所增上例如中國大乘佛教三壇大戒人間佛教眾生精神所謂三壇就是沙彌戒攝律儀戒」,二壇比丘戒具備攝善法戒」,三壇菩薩戒要有饒益有情精神因為三聚淨戒具足因此大乘佛教得以由此展開這就人間佛教戒律特色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戒學

  佛教一個倡導平等宗教例如人人皆可成佛」、「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當成」,對於人格尊重這種特質經過持守戒律實踐昇華最終達到不僅尊重人權」,尊重生權」,未來提升人類人格素質重要目標是以透過五戒十善乃至全方位菩薩三聚淨戒實踐完成人格」、「圓滿菩提」,繼而自利利他」、「自度度人」,正是佛教戒律可貴也是我們提倡人間佛教的戒學終極目標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戒學

  佛教戒律講究修身利人所以除了自發清淨受持也是菩薩道實踐因此主張戒律侵犯根本精神推廣五戒菩薩戒方能當今道德淪喪社會失序時弊唯有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生活現代化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自利利他戒行八正道四攝六度戒律內容饒益眾生真正人間化戒律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戒學

  人間佛教就是佛法美化人間也就是佛陀人間教化開示落實在生透過佛法理解實踐增加人間幸福快樂美滿舉凡佛說的三皈五戒(1)、四攝六度(2)、四無量心(3)、緣起中道(4)、無常苦空(5)、五停心觀(6)、三十七道品(7)有助於提升人性淨化善美的本質就是我們人生所需教理也是人間佛教弘揚佛法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般若甚深微妙所謂般若自性無能凡夫二乘不能等覺菩薩不能佛世尊。」般若諸佛證悟的境界本來不可說不容易為了便於大家了解分為層次眾生所能了解般若正見」,聲聞緣覺二乘般若緣起」,菩薩般若」,真正般若只有三世諸佛知道也就是成佛之後才能真正認識般若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般若苦滅觀空自在功用一般凡夫生活每天隨著六根追逐虛妄六塵於是虛妄不實世界容易顛倒妄想造業因此輪迴不已沒有般若人生欠缺正見容易外境煩惱有了般若便可以開發自性證悟自己真實生命生死此岸解脫彼岸般若波羅蜜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平等今日世界人類和平一個重要軸心現在舉世各界包括學術界政治宗教倡導和平但是大部利害關係著眼所以不能和平唯有佛教無我慈悲尊重包容尤其要有般若平等才能因為世界所有偉大崇高深遠殊勝事物沒有一個具備平等內容例如陽光普照大地空氣普及一切流水萬物大地眾生所以佛陀證悟平等倡導四姓出家釋氏平等觀因此有了般若平等和平希望人類光明平等基礎和平真正實現一天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人間佛教定義:「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佛法只要人類利益福祉有所增進只要饒益眾生社會國家有所貢獻人間佛教。」

──《普門學報中國文化五乘共法

  三法印無常乃至涅槃寂靜佛法基本常識也是宇宙人生真理目的為了眾生認識無常人生真相從而發起積極追求究竟涅槃因此我們對於三法印應有如下認識無常有希望無我才能和眾涅槃究竟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大智度論:「般若五度般若五度。」意思五度世間法因為般若才能成為出世間法般若五度波羅蜜布施許多慈善團體甚至一般人但是因為沒有般若所以究竟布施五度一定要無所得般若方便才能成就波羅蜜多因此布施般若才能三輪體空(8);持戒般若才能饒益眾生忍辱般若才能無生法忍精進般若才能不懈禪定般若才能證悟覺道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慧學

  佛教服務社會奉獻人群職志所以社會接受這就人間佛教五乘佛法(9)人天乘基礎能夠進而菩提心」、實踐菩薩道」,如此才能完成佛道」。佛教五乘共有真理不光出家人特有修行準則世間大眾共有人生指南佛教最終目標就是淨化世道人心使眾生有所因此佛教應該普遍化家庭每個人接受

──《普門學報中國文化五乘共法

  五十年來弘法不是人間佛教弘揚主題因為五乘共法人間佛教,「五戒十善人間佛教,「四無量心人間佛教,「六度四攝四弘誓願八正聖道(10)、禪淨中道因緣果報」,乃至聖諦十二因緣無常無我出世法大小乘教理人間佛教甚至整個契理契機佛教人間佛教因此人間佛教也就是佛教全部

──《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發展芻議

  佛教雖然佛陀一代教方便分為五乘為的是不捨任何一個根器眾生但是慈悲菩薩乘佛教主要致力弘揚法門進而聲聞緣覺菩薩五乘大乘佛道境界

──《普門學報中國文化五乘共法

  出家人割愛往往認為不孝事實上佛教思想超越一般世俗佛教僧侶雖然出家不顧例如提倡人間佛教佛光山,常住傳燈舉辦親屬」,徒眾父母接到寺中聯誼平時若是徒眾父母生日傳燈代表常住贈送賀禮如果父母年老乏人照顧佛光精舍可以提供安單乃至父母往生,佛光山萬壽堂免費提供永久佛光山,不但徒眾孝順父母要求徒眾孝敬同門師兄弟父母就是出家一甲子以上要事盡孝甚至應該天下父母父母」。因為僧人出家就是為了廣度眾生報答佛教強調出家行道上報四重國家父母師長眾生),三塗地獄餓鬼畜生),救濟一切眾生目的由此可見佛教是非重視孝道

──《普門學報中國五乘共法

  我們可以大菩薩心淨國土唯心淨土思想落實人間因為人間佛教重視就是人際之間關係和諧世俗塵勞淨化自然萬物調和日用生活滿足只要能夠增加人間幸福和樂佛法不是人間佛教

──《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發展芻議

  人間佛教包含生活層面精神層面」;人間佛教包括入世思想出世思想」;人間佛教更兼現代特色傳統精神」。人間佛教實際上包含社會化生活現代化大眾化人性人間佛教性格一切兼容

──《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發展芻議

人間佛教大圓滿法

  1.個人到家皈依三寶奉行五戒

  2.社會國家實踐四攝六度

  3.從政經濟做到平等生活富足

  4.世界種族相處和平同體共生

  5.自由民主三皈就是民主持戒就是自由

  6.喜樂解脫結緣就是喜樂自在就是解脫

──《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發展芻議

  佛教秦漢年間傳入中國至今餘年歷史中國文化產生極為深遠影響其間流傳發展分為如下時期

  1.傳譯時期秦漢魏晉時期

  2.八宗成立時期時期

  3.禪淨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4.宮廷密教時期皇朝時期

  5.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

  6.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

  滿清民國時期經懺香火佛教使佛教趨於沒落嚴格其實也是中國佛教史一次無形當時如果經懺佛事朝山香火能夠加以規劃弘法布教相輔相成當做經懺時候一定要說法當朝時候一定要講經說教佛法配合經懺香火佛教更加發揚廣大其實透過經懺佛事可以接引廣大信眾接觸佛教佛教得以走向信徒佛法普及許多功勞只是不免造成一些僧侶躲開困難講經牽就之下較為容易誦經佛事這就難免遭受有識之士寺院道場一旦不從弘法利生文教事業只是香火收入便失去宗教力量

──《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發展芻議

  談到八敬法其實需要刻意廢止時日自然因為不適漸漸失傳佛陀當初制戒並非僵硬所謂小小戒」,現今漢傳佛教關於飲食衣服持午戒律早已不同佛陀時代如果認為八敬法不可藉此滿足比丘優越感只是暴露比丘本身戒行不足罷了一個有為比丘學養道德修持贏得敬重不是八敬法強迫必得比丘頂禮

──《普門學報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有人認為佛法落伍其實佛法最先思想舉例來說佛教講到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講到空間他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未來學甚至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外星人佛教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人類心理分析現代心理學還有佛教十二因緣」,說明人生三世關係這不就是生死佛教四聖諦」,說明宇宙人生關聯這不就是人生哲學其餘諸如佛教有關醫學方面經典不勝佛醫經》、《醫喻經》,乃至療痔病經》、《禪病祕要》、《》、《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甚至佛觀四千」,早在世紀之前佛教已經有了細菌發現比起現在科學佛教可以更為先進

──《普門學報佛教興學往事未來

  佛陀證悟宇宙真理」,苦集滅道從而展開廣大無邊佛法然而只是佛陀真理本體設定義理層次經過後世實踐發展成為四弘誓願」:所謂苦諦因為眾生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謂集諦因為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所謂道諦令眾生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所謂滅諦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普門學報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大小乘佛教融和開展

  大乘佛教四弘誓願佛陀過去四聖諦落實修行四聖諦佛教義理進而行動實證四弘誓願」,佛教時空發展中漸次圓滿說明佛陀說法時代性連貫甚至還有發展可以系統貫穿起來所以佛法才能超越歷史時空

──《普門學報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大小乘佛教融和開展

  佛法不只苦集滅道解釋宇宙人生現象佛法主要解決宇宙人生問題所以光是說明苦集滅道真理不夠必須要有願力修行實踐正如四聖諦內容──修道入滅從而到達人生解脫因此四聖諦延伸開展四弘誓願六度行門就是提供人生解脫方便

──《普門學報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大小乘佛教融和開展

  人間佛教許多法門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些幫助我們建設美好人生如下

  1.布施看似實際上布施慳貪」,發財

  2.持戒看似束縛實際上自由持戒」,平安

  3.忍辱看似吃虧實際上佔便宜忍辱瞋恚」,做人

  4.精進看似辛苦實際上快樂精進懈怠」,成功

  5.禪定看似呆板實際上活潑禪定散亂」,安心

  6.般若看似實際上般若愚癡」,明理

──《普門學報六波羅蜜自他兩利

  佛教皈依三寶皈依人人佛陀共有佛性民主精神受持五戒尊重侵犯自由意義提倡生權尊重眾生生存權利以及眾生有成可能這就平等主張

──《普門學報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真義

  無常苦空雖然人生實相無常之中人人不變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生命所以另一角度來看生命本來就是永生」,就是不死只是肉體例如茶杯茶杯復原不可能但是水流地上抹布起來不少因此身體雖然生老病死但是生命永恆不滅

──《普門學報佛教生命教育看法

  大乘菩薩道修行法門六度波羅蜜重要修行方法我們可看具有六度精神

  1.布施展現美麗姿容令人歡喜因此布施精神

  2.持戒一定時節範圍綻放葛藤攀附其他植物侵犯別人所以具有持戒精神

  3.忍辱必須歷經種子階段其間必須忍受黑暗潮濕寂寞而後經過時日孕育開花甚至開花風霜乃至所以具有忍辱精神

  4.精進不論花期長短總是努力散發芬芳展現美的一面即使化作泥土肥料來年成長準備甚至留下種子生命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進精神

  5.禪定展現寧靜祥和安忍氣質這就禪定境界

  6.般若各種顏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世界世界一般蘊含無限智慧

──《普門學報佛教因緣

  無常佛教真理一般人因為不了解無常真義所以感到害怕其實無常並不可怕因為無常有希望因為無常有未來無常珍惜生命無常珍惜擁有無常珍惜因緣無常珍惜關係

──《普門學報佛教生命教育看法

  佛教與其宗教不同並不佛教信仰建立在理甚至建立所謂大悟」,佛教緣起中道因果教義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種種疑惑

──《普門學報佛教人生命運看法

  人間佛教不是隨意空喊出來口號人間佛教佛教真理人間佛教般若智慧有了人間佛教我們看到事理圓融人我尊重法界融和生命平等看到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法界看到不是不同兩個個體而是你我一體今日苦難人間需要就是這樣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才能世間黑暗人間佛教正是人類未來希望

──《普門學報佛教民間信仰看法

  般若人人本具真如佛性學佛主要目的就是開發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唯有行佛人間佛教實踐唯有自己信仰最高層次

──《普門學報佛教民間信仰看法

  我們人生經常遭遇問題阿含經中都找到答案。《阿含經》,人間佛教現身說法也是人間佛教依據經典之一

──《星雲日記

  「人間佛教這個名詞並非我所發明獨創而是佛教原始風貌佛陀時代佛教就是一種出世胸懷入世事業人間佛教舉凡菩提心平等因緣觀般若只要佛陀教法屬於人間佛教範疇佛滅佛教徒側重義理研究忽略佛教社會性時代性於是主張解行並重大乘佛教應運而生挽救佛教衰微危機因為大乘佛教菩薩道思想在於人間佛教實踐一九左右太虛大師講說人生佛教一九四六年慈航法師星洲創辦人間佛教月刊此後人間佛教名號一直非常響亮

──《星雲日記

  學佛批評迷信怎麼辦正信迷信迷信盲目),迷信不信迷信不信什麼沒有),不信寧可什麼不信不要)。民間宗教完全佛教人間佛教正信清淨道德合理人間佛教重視之間和諧以及現實生活美滿福德

──《星雲日記

  有人認為台灣佛教充斥山頭主義破壞佛教和諧其實山頭主義說法不正確因為佛教不但中國甚至印度同樣但是並不意味著佛教分裂而是顯現佛教教義博大精深必須加以分門別類足以闡揚精闢義理佛教宗派多元化發展可以促使佛教內部競爭進步並不互相妨礙是以藉由山頭主義駁斥佛教宗派甚至予以全盤否認無異宗派祖師侮辱顯示議論短見何況中國大陸佛教四大名山難道四大菩薩如觀地藏山頭主義

──《星雲日記

什麼人間佛教的精神

  1.大眾有人性格。  2.世界國際性

  3.社會慈悲性格。  4.信仰正知正見

  5.因緣懂得感恩

──《星雲日記

  放生意義生路方便救濟離苦最為重要我們提倡隨緣放生不要刻意放生花草花草生命物品物品生命保護珍惜延長生命佛教徒應有護生觀念

──《星雲日記

定義

  1.自力創造不由神力。  2.機會均等特殊

  3.前途光明希望無窮。  4.善惡因果必定

──《星雲法語行為結果

  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說法人間一生正是人間佛教性格體現佛陀說法四十九講經三百不是神仙鬼怪不是對地畜生主要還是人為對象佛法無不充滿人間佛教性格人間佛教佛陀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復興佛法根本我們佛子想要紹隆佛種光大聖教應該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往事百語皆大歡喜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目前佛教一種現象研究佛學但是不信佛教拜拜尊敬佛教但是不了解佛教我們希望佛教今後深入民間普遍中國社會中產階級不要佛教學術研究不要當作一般富貴發財神道教信仰人間佛教運用在生佛教只要奉行生命有意義心靈擴大人格昇華道德提升智慧增上

──〈開示

  人間佛教包含生命生死生活生命人間佛教生死人間佛教生活人間佛教人間佛教重視如何生活佛法透過佛法用來超越生死」,進而圓滿生命」,這就弘揚人間佛教主旨所在

──〈開示

  早年提倡人間佛教常有人質人間佛教沒有深度其實人間佛教深度一般講經不喜人間佛教因為人間佛教看似義理甚深儘管通達諸多佛學義理不一定通達人間佛教內涵儘管講經不見得講說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廣大無邊甚深微妙並不那麼容易了解人間佛教特色就是生活佛法佛法生活」,也就是生活佛法一旦離開生活離開人間便別無佛道

──〈開示

  般若智慧接受擔當負責處理化解意思一個如果沒有認識分別要不接受能不負擔能不能化有了修養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潛能增加平時動盪混亂煩惱經過般若智慧沉澱發揮出來力量使我們做人處事圓融

──〈開示

  雖然佛陀教法不過方便無二」。多年來提倡人間佛教其實就是根本佛教因為菩提心人間佛教根本般若人間佛教方便如果沒有菩提心沒有般若怎麼修學菩薩道怎麼行化人間

──〈開示

  般若統一平等表達我們宇宙之間生命共同體再也沒有你我他人分別雖然現象還是差別但是心中平等統一因此般若智慧可以世界過去未來現在融和當下東南西北十方聚集在一起你我人事等等一切眾生身體一部宇宙宇宙就是世間一切就是就是萬眾一心萬法唯心宇宙萬有我們般若智慧可以同時同時擁有

──〈開示

  緣起法佛陀宇宙真理所以不懂因緣就是不懂得佛懂得佛法就要愛護常住因為常住成就我們法身慧命因緣成功就要培養因緣自然成功懂得因緣人生快樂感謝一切因緣成就懂得因緣廣結善緣培植因緣懂得因緣不會愚癡不會怨天尤人知道一切緣生因緣沒有時間觀念沒有空間觀念因緣超越時空超越對待超越人我超越生死以外

──〈開示

  人間佛教根本佛教倡導融和宗教共生共有共存共享皆大歡喜宗教超越功名富貴人我是非是非常人宗教

──〈開示

  人間佛教絕非一個簡單研究主題必須佛教思想史入門逐漸進入人間佛教思想體系當中如果沒有十年二十深入經藏生命體會真義不夠資格論說人間佛教

──〈如是說

  人間佛教二十一世紀佛教發展主流人間佛教旨在建設人間淨土每個人現證法喜安樂現世幸福美滿生活因此凡是增添人間光彩增加人生熱力帶來安樂希望人間佛教

──〈如是說

  性格本來存有人間佛教思想出家之前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為人著想歡喜合群助人為樂歡喜融和同體共生性格甚至出生以前也許性格早已註定成為一個人間佛教行者觀念總是希望別人希望大眾希望佛教發展能夠蓬勃興隆希望自己力量利益希望之下人間淨土理想能夠實現這種思想理念一有機會慢慢實踐並不那個人影響而是與生俱來性格所以人間佛教不但早就存在心裡時時行為時時思想

──〈如是說

  所謂涅槃寂靜世間不論如何動亂最後終歸平靜不論萬法如何差別最後終歸平等動亂歸於寂靜差別歸於平等寂靜平等就是涅槃境界

──〈如是說

  佛光山長期以來秉持推動人間佛教宗風一直重視生活佛法落實一九七六年每年舉辦學術會議例如顯密佛學會議佛教青年學術會議佛教婦女學術會議佛教金剛學術會議佛教領導人學術會議佛教學術會議宗教教育學會議人間佛教學術會議甚至贊助學者進行學術研究可以不遺餘力推動學術研究○○,佛光山開始發行普門學報》,希望藉著論文發表積極建立人間佛教思想體系

──〈如是說

  佛教中道所謂中道就是能量」。「大能能上能下無所不能;「就是包容就是心量包容無量無邊所以能量就是佛性有了中道」,發揮佛性自然什麼無量無邊;「默默耕耘成長

──〈如是說

  人間佛教不只世俗諦(11),也是第一義諦(12)。有人人間佛教人道契合第一義諦佛道但是太虛大師:「佛陀完成人格人成即佛成現實。」這不說明人間佛教也是第一義諦

──〈如是說

  人間佛教倫理就是建立人我一體」、「生佛一如」、「怨親平等」、「人我調」、「人我無間」、「天下一家」、「生命平等」、「相互共存平等觀慈悲觀

──〈如是說

  制戒能夠遵守只要合乎大眾社會需要國家憲法容許人生有益戒律就是未來佛教進步戒律改革開始訂立清規維持戒律原貌精神戒律我們學習古德清規建立人間佛教制度

──〈如是說

  大乘八宗特色四句涵蓋:「方便唯識耐煩嘉祥傳統華嚴修身義理組織天台宗」。意思富有喜好密行可以因為密宗經濟必須富有淡泊頓悟可以沒有時間方便成佛淨土法門喜歡推敲耐煩義理可以學習唯識法相

──〈如是說

  人間佛教廣結善緣修行與人為善修行心動有道慈悲慚愧懺悔就是修行舉凡淨化無不人間佛教修行故而一九九八年恭迎佛牙舍利顯密護國祈安法會提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三好三毒以期體現人生福慧圓融美好境界如下

  1.做好事善行懿行利行有益人間好事侵犯傷害惡行換成利益大眾

  2.說好話要說真語實語不誑語令人受用好話瞋恨嫉妒惡口換成柔軟讚歎

  3.存好心道心悲心願心祝福別人好心愚癡換成慈悲智慧佛心

──〈如是說

  信徒寺廟奉獻他們時間體力金錢出家僧眾有責任為信徒添油香大體而言信徒油香有所十供養我們出家人主動招呼和悅笑容親切關懷人格尊重真摯慰問困難解決熱忱服務信仰完善設施智慧建議美好供養為信徒添油香因此信徒資助道場添油香僧眾服務奉獻為信徒添油香彼此添油香多麼美好互助因緣

──〈如是說

  一般人以為佛教忍耐就是逆來順受其實忍耐認識化解承擔去除並不只是平常生活忍受而是困難來臨能夠處理化解人情違逆坦然面對

──〈如是說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說明宇宙世間一切因緣法則運行所以人類生老病死世界成住壞空凡事因緣因緣生生現象自然界開花人世間貧富貴賤只要隨順因緣無常人間隨緣自在

──〈如是說

  那裡何處所謂生命密碼什麼科學而言生命密碼就是遺傳基因能量轉換生物演化入世苦樂佛教立場則是串聯一世生命善惡業力生死相續因果輪迴相依同體共生性空緣起煩惱斷滅清淨無染佛性涅槃

──〈生命密碼

注釋

(1)三皈五戒皈依三寶受持五戒

所謂三寶佛寶法寶僧寶皈依三寶佛陀導師三藏教法寶一切善知識大德僧寶親近學習護持一切

五戒在家人受持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四攝六度四攝菩薩度眾運用方便法門眾生根器喜好不同分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六度菩薩成就佛實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人生善法佛教道德生活規範

(3)四無量心佛菩薩普度無量眾生離苦得樂具有精神分別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四無量心實踐降伏我們內心煩惱菩薩無量無邊境界慈無量心應用在生就是信心悲無量心應用在生就是希望喜無量心應用在生就是歡喜捨無量心應用在生就是方便

(4)緣起中道緣起世間一切事物憑空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存在一旦組成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不復存在

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善惡愛憎二邊極端中道並非折中中庸之道而是般若智慧調和事理融和有無才能趨向解脫

(5)無常苦空無常世間萬象不是剎那生滅變化沒有一樣常住不變諸法因緣和合所生空無自性隨著生滅變異所以一切法無常」。因為無常所以可能變壞可能因此正見無常苦空可以使我們順境耽溺樂事逆境悲觀消極進而積極奮發超凡入聖

(6)五停心觀:1.不淨觀用來對治貪欲;2.慈悲觀用來對治瞋恨;3.因緣觀用來對治愚癡;4.念佛觀用來對治煩惱;5.數息觀用來對治散亂

(7)三十七道品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三十七修行方法可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8)三輪體空布施沒有布施布施布施布施存有念頭這種無相稱為三輪體空」。

(9)五乘佛法運載教化眾生運載至理世界五種法分別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10)八正聖道八正道通往成佛大道實踐法門分別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11)世俗諦世間一般所見真理道理由於絕對最高真理第一義諦不易一般人理解世俗道理事實出發點再次導向最高境地

(12)第一義諦殊勝第一真理諸法第一故稱第一義諦又稱勝義諦真諦世俗諦對稱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