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89/7-1991/4) 《星雲日記(1989/7~1991/4)》
Hsing Yun Diary 4 - Detached from Everthing 星雲日記4~凡事超然 凡事超然(1990/4/1~4/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4~凡事超然 ■凡事超然(1990/4/1~4/15)在失意時泰然,得意時淡然,
有事時斬然,無事時澄然,
處人時藹然,
能如此則凡事就超然了。
菁華語錄
◎要虛心求教,自己的毛病要有人點破,才會進步。
◎在失意時泰然,得意時淡然,有事時斬然,無事時澄然,處人時藹然,能如此則凡事就超然了。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小圈圈,要擴大,要增廣。
◎在工作上,別忽略了因緣的存在,一個人的順境和成就是各有因緣,莫羡人!故「不要比較」,在生活中
才會安然自在。
◎佛法說「苦」,目的是要眾生「離苦得樂」;說「空」是要人建立「妙有」;說「無常」是要我們
「進步並掌握自我改善的因緣。」
◎愛的淨化便是慈悲;愛的提升便是智慧。
◎素食除了對人體健康、衛生外,並能長養慈悲心、忍辱的性格及耐力的持續。世界上任何事業的成功,
「耐力」是其必備條件。
◎不要停頓在自我見聞的分別裏,在不平中能心平,在不滿中能自滿,凡事舉一反三,思前顧後,擴大心胸,
增加悟性,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主管對屬下知人之先,自己要先深入事物的本末、判斷優劣真偽,才懂得教導部屬。處事則要公平、合理,
才能服人。
◎「般若」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一種能透徹宇宙真相的智慧,般若又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無般若的
生活如盲者摸象,易為苦樂所動搖。
四月 一日 星期日
永嘉、永俊、滿瑜、滿徹等尚未出家時,與他們同是台北普門寺女青年會的許清琿、莊秋綺小姐昨晚回山,將參加今天起本山所舉辦的「大專學生八關齋戒會」。目前她們和黃金寶小姐等分別服務於台北各公司,平時除上班外,便參與普門寺的佛學講座、青年會、義診......等活動,熱心、能幹,又頗具道心。上午十時,特找她們來講話,聽取多年來的學佛心得。
對目前佛教界僧團與在家教團之「職」「責」,混淆不清,讓一些有心學佛者,有無所適從之嘆!佛光山因鑑於此,故積極在推動「佛光人會」的成立。「佛光人會」非佛光山派下的一個單位,而是屬世界性的一個團體,由信徒們自己來成立屬於信眾自己的教團,主動的從事信眾間聯誼、服務、求法、慈善等護法活動,別於僧團以法務、行政、傳教為主的弘法活動。不僅可以彼此發展各自的空間,也團結了佛教的力量。
加入「佛光人會」非一定要佛光山的信徒,只要對佛光山的宗風、佛光山的性格、佛光山的信條認可,即可加入,竭誠希望有此共識的佛光山信徒與非佛光山信徒的佛光之友,都來參與。
每一位學佛者,當他初嘗到佛法的法喜、法樂時,出離心就應運而生,接著面臨的便是親情抉擇的困擾。佛陀當初尚是悉達多太子時,因對生、老、病、死的憂慮,故放棄權勢榮華,終於自己實踐了願望,而為一代教主。遺憾的是中國不少有為的青年,常在「孝順」的教條下,埋沒自己的理想、抱負、創業等機會,而與孝順同腐朽!故「孝」是人子之責,「順」則有斟酌的必要。常聽父母在勸導子女時︰「......這是我為你好......」這「我」為你好的我,是站在父母的立場,是自私的,是佔有的。子女是有思想的個體,祈望天下的父母能尊重其志向、心願,而免於「愛之適以害之」之憾。
在人多口雜的團體中,偶爾我也會聽到︰「師父您欣賞誰,誰就有辦法。」其實在團體中,只有我欣賞你,別人不欣賞,我也沒有辦法。反之,如果你有實力,我不欣賞,大家都欣賞,你就有辦法了。就如《戰國策》上記載,趙太后不忍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但聽了觸讋的勸說,要讓長安君替趙國立功,以便將來能恃功之尊而安於王位,只好忍痛的把他送往齊國。同樣的,在團體中,你要有所貢獻,才會被大家所認定,佛光山是法制的團體,個人的「喜惡」並不重要。
晚,七時三十分,在普賢寺舉行「皈依典禮」,有千人參加,當我為他們說皈依時,有的人淚流滿面,氣氛非常感人!祈願皈依後,大家都能發揮自己的潛在性能,在三寶的依靠下,凡事無所不能。
皈依典禮後,和普賢寺住眾開會,勉大家要有勤勞、忍耐、發心、慈悲、隨緣的情操,在信徒、師兄弟、主管面前樹立自己的形象!要虛心求教,自己的毛病要有人點破,才會進步。要有內涵禁得起大家的評鑑,即使是委屈,也要微笑接受,所謂「逆來順受」者,即順之、受之,因它是成長的階梯。
為了永融的要求,寫幾個字給他做座右銘。看硯台裏那磨勻的墨水,實在捨不得浪費,只好依普賢寺住眾一人一張,連同在普賢寺服務的普賢小姐,前後共寫了二十多張毛筆字,至深夜二時方歇。
晚,安單於普賢寺。
四月 二日 星期一
由教育院舉辦的大專學生八關齋戒會,於昨天報到,分別來自台大、師大、輔大、政大、師範學院......等校的學生,約一百餘人參加。欣見有這麼多青年學子能「為求真理登淨域,為學佛法入寶山」,佛教本來就是屬青年的,佛陀三十多歲時就已證悟,阿難、舍利弗也是青年時就到處弘法,玄奘大師二十六歲即入印求法,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便證悟禪道......其他如妙慧童女說法、龍女成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等,都是今日佛教青年效法的榜樣!
晚,特與學員座談道︰一般人聽到佛教的「戒」,就有恐懼和拘束感,認為一受戒,在生活中,這個不可,那個不行,非常不自由,其實受戒才是自由,犯戒才不自由。我們看那些在牢獄中受刑的人,都是因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的。今日社會不安定,解決之方,莫過於受持五戒,能不殺生而放生、不偷盜而布施、不邪淫而有禮、不亂說而誠實、不飲酒而智慧開明!個人如此,家庭如此,則社會國家那有不健全之理?
比五戒更殊勝者,便是八關齋戒,一般的戒法都是要盡形壽終身受持的,唯有八關齋戒受持的時間才一日一夜。是佛陀慈悲為讓在家信徒也能體會出家人的淡泊和清淨的生活而制定的。其戒條除五戒外加上「不睡臥高廣大床」、「不香花鬘塗身」、「不歌舞觀聽」,及「不非時食」。共八戒一齋,故名「八關齋戒」。
其主要精神在於美化自我,不用化妝品來修飾我們的容貌,或物質的享受來提高我們的身分,用內在的慈悲、道德來莊嚴我們的身心。在無求、無欲、無得的生活中,去體會另外一種世界,以出離的心態,找回心靈失落的東西。
常有人說,執台灣工商界牛耳的王永慶先生是最富有的人,但我卻認為我們比王永慶更富有。因王永慶擁有的是幾家塑膠廠及幾千億的財富,而我們學佛的人則擁有三千大千世界,世界都是我們的。更何況外在的財富是有限的,內心的寶藏才是珍貴,從「無」上去體會,實際上得到的會更多。
接著學員紛紛發問--
◎目前台灣社會脫序現象,世界何處最安全?
◎以動物作實驗,在佛門允許嗎?
◎學佛一定要素食嗎?
◎佛教對「安樂死」、「優生保健」之看法?
◎佛教與政治要相融和嗎?......
以學生的身分,站在學佛者的立場,對國家、社會有如此關心的音聲,實是一代可為的青年。願這脫序的社會混亂只是一個過程,國家不該辜負這些赤子之心。
四月 三日 星期二
佛光山文化院視聽中心,最近將我的《星雲禪話》錄製成台語廣播劇,於本月份起,每週一、三、五上午九時在中國廣播公司播出,並成立「無德禪師」專線,為大家解疑釋難,昨天才第一天播出,就紛紛接到好多回響的電話,有的訴說聽後的心得、有的希望每天播出、有的詢問佛學上的問題......「無德禪師」一下子成為山上的熱線。
這一次將《星雲禪話》錄製成廣播劇,都是對配音工作有興趣的徒眾,自己演出、自己錄製的。視聽傳播工具本就是目前社會的教化方式,受歡迎是「應該」的,只是在質上的要求,如演出的技巧、音聲的情感、彼此的配搭要更加強、磨鍊,聽眾如果能因此音聲而法喜,進而得度,也不愧是一種觀「音」法門了。
下午,負責社教處的徒眾,向我報告了從元旦起這三個月來,接待了四十多個團體,近兩千人之多,他們分別是國內︰鹿谷鄉婦女會、國際女青商會、國際獅子會台中分會、青年自強活動訓導暨學生社團工作人員、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中國宗教徒聯誼會、台中縣政府舉辦教師自強愛國活動、基隆市長等考察團......。國外有︰美國北蘭斯高高維中學師生、韓國釜星獅子會、澳大利亞自由黨訪問團等人、馬來西亞《每日新聞》編輯人員、美國眾議會議員、東加王國警察部長等人、新加坡陸軍司令梅德俠之夫人等人、美加州文化教育考察訪問團等人......。
社教處接待外賓、團體,為他們簡介、陪同參觀、座談交誼,乃至於到各別分院巡禮。據徒眾告訴我說,有時一天接待五、六個團體,嘴巴都講酸了。尤其是陪外賓巡山,都會有置身於國外之感......。佛光山本具有大眾化、國際化的性格,希望這份潛能能真正發揮在國際弘法的事業上,而不單只是消極的接待外賓而已!
本山幼教發展中心,為提升幼稚園的教保素質,特將宜蘭慈愛幼稚園、台南慧慈幼稚園、慈航托兒所、普門幼稚園及大慈育幼院等五十餘位教保人員集合,定期舉行「教師聯合講習會」,這次講習會因我在山上,幼教協會會長依來法師特邀請我與老師們座談。
幼教老師與佛光山之關係,實是密不可分。佛光山的創建除十方大眾、心平及慈莊外,基本幹部便是三十幾年前的幼教老師--慈惠、慈容、慈嘉等,沒有這些優秀的幼教老師,佛光山不可能發展這麼快。佛光山最早期到國外留學的也是負責幼教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因他們的深造提升了佛教的文化水準,更由他們的獻身投入,帶動佛光山的各項弘法事業,佛光山與幼教是不可分的!故期勉目前從事幼教教育的老師們要奮發向上,充實自己,放大眼界心胸,多參與佛教教育、慈善、文化等事業。
幼教老師在座談時問我,她們的前途在那裏?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小圈圈,要擴大,要增廣,故︰
一、從幼教中吸取教學經驗,將之運用在未來的事業及相夫教子上。
二、從幼教中,擴大自己心胸,為更多人服務、奉獻,進而從事社會慈善事業。
三、從幼教中,與佛教、佛光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後,可加入佛光山的「師姑」行列。
座談中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很多,如--
◎佛光山對幼稚教育發展中心之近程、中程、遠程計畫如何?
◎對目前社會脫序現象的看法?(這個問題是我接觸到每個階層人士都有的共同心聲。)
◎如何提倡佛法?
◎燒金銀紙真對亡者有益嗎?......
人要將自己動員起來、發揮起來,從幼教工作,進而擴大自己到社教工作,只要有才華、智慧,天下到處都可以任我們自由翱遊!
四月 四日 星期三
這一期的《讀者文摘》一出來,天直法師、依空法師,相繼拿來給我看,原來其中有一篇是報導西來寺的文章,讚譽西來寺是北美最大的寺廟......。看徒眾如此關心海外的別分院,在海外辛苦的徒眾,也應感受到本山大家對他們的支持,畢竟大家都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晚,七時三十分,例行召開在本山服務的「員工會議」,因住持心平法師到極樂寺主持法會,臨走前特邀請我代為主持。對這一群與我們吃同一鍋飯、住同一屋簷的員工,雖是外請的,卻有一股自家人的感情。
在開示時,跟員工們提到--
一、在佛法上常云「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但時代的變遷,人生除了此四苦外,在生活上、工作上、相處上,還有一個五苦,那就是「比較苦」。人比人氣死人,在比較、計較上會讓人苦不堪言,人生在世除了生、老、病的肉體之苦外,不要再加上內心的「比較苦」,為待遇的差別,為別人的升等......而心中不平,在佛門工作別忽略了因緣的存在,一個人的順境和成就是各有因緣,莫羡人!故「不要比較」,在生活中才會安然自在。
二、佛法講五戒--戒殺、盜、淫、妄、酒外,依目前的社會形態,還應有第六戒,那就是「戒懶」。大家不是常說「業精於勤荒於嬉」、「黃金隨潮水流下,也要起早去撈」、「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都在說明勤勞的基本理念,佛光山也就是因為大家的勤勞不懶惰,各單位才能正常作息。
三、菩薩修持法門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現代的人除修此六度外,更要修第七度,那就是「自度」。人要得度必要靠自己,如果只想靠貴人、朋友、父母、親戚......,不一定可靠,因「靠山會倒,靠人會老」,唯有靠自己才是根本之方,可見「自度」之重要。如何自度?要勤勞、要立德、要講信、要廣結善緣、要有包容的雅量、要有與人為善的心胸......。
服務於育幼院的老師,代學生向我求道,說院童平常白天都上學去,很少有機會看到我,希望我利用星期假日,院童學校放假時,到育幼院給大家看看。心想︰年輕的時候都沒有人要看,一個老和尚又有什麼好看呢?
常住為慰勞員工的辛苦,特備有電視、魔術燈、熱水瓶、電扇......等豐富的獎品給大家摸彩,由我親自為大家抽獎,在此起彼落的歡呼聲中結束今晚的員工會議。
晚上十時左右,接到大姊由香港打來的電話,大姊本擬二月份要陪同母親來台,因簽證問題,沒有成行。今從美國取道香港要回大陸,故特給我電話,希望下半年度母親到台灣時,她也能一起前來。
回到寮房想準備休息,看到書桌上一些未改的文章,只好又提起筆來批改,如果徒眾的文筆較差時,常會叫我改得呵欠連連。想放心的在椅子上打瞌睡,電話又連聲響起,大都是海外的徒眾,或許他們挑這個時間電話費便宜吧!剛興起的睡意,自然的被提「醒」了,一個晚上就在這種循環下度過。我常想,我是個沒有福報睡覺的人。
四月 五日 星期四
應美濃朝元寺住持慧定法師之邀,要我去參觀朝元寺擴建中的工程,故上午特地驅車前往。
慧定法師,是四十年前我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時的學生,其師祖能淨老和尚七十年前開山時,每天從台南挑著磚頭,爬山涉水的回到美濃來建朝元寺,他的辛苦、毅力與為佛法的弘法心力由此可見一斑,慧定法師承其師志頗具革新與振興佛教的理想。四十年前念佛學院時,我還記得他和其師兄善定都是模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吸收了革新佛教的理念,就回到寺院來改革。如正殿要供奉佛陀,而非多神的擺設;僧眾衣服應莊嚴、整齊,而不應赤腳、木屐......。能淨老和尚因沒有讀過書,故對徒弟教育非常用心,栽培慧定、善定完成日本立正大學的碩士學位,實在是一位慈悲又具遠見的長者。
三十多年前,我也曾預備在朝元寺閉關,後來因要籌辦壽山佛學院,而介紹聖嚴法師前去。朝元寺位於美濃黃蝶翠谷旁,附近又有鍾理和圖書館,風景優美又具文化氣息,以前沒有車子時,常和南亭長老等人以健行方式來此,現在有汽車代步,相對外務也多了,反而少來。
慧定法師的徒弟融文、融慈都是佛光山佛學院的學生,融文於一九八一年畢業時,我特寫了「融文是為真佛子,學慧能成大丈夫」(學慧為融文的內號)的字句送給他,至今還看他掛在書桌前。
朝元寺原本的新建築有一棟類似佛光山的朝山會館外,新建的二層樓房內有會議廳、交誼廳、會客室、佛教學院、圖書館、學生寮房、康樂室......等設備,可見慧定法師對弘法之遠見,及對僧伽教育之用心。
中午在朝元寺用餐,對西來寺弘法之現狀,慧定法師也很關心,面邀其組團至西來寺參觀。
晚,慈容送來一份這個月七日,我要到韓國參加九龍寺落成的行程。聞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一生只出過三次國,三次都到佛光山邀請我到韓國主持其寺廟的落成,真情可感!
四月 六日 星期五
早上,高雄原祿骨科醫院翁院長(滿方的哥哥),來普賢寺為我看手傷,並說,近來蕭師姑跌斷了腿,惠法師和容法師腳踝扭傷,現在我又弄傷了手,為了自己手腳的靈活,要小心地照顧。我想,是啊!要辦好事情,先要照顧好左右手。
今天《中國時報》刊登「施明德的受訪紀錄」,我覺得他說得有一些道理。他說︰「事實上,囚禁只是一種失去空間換來時間的生活狀態。雖然,囚犯的空間是褊促的,卻能擁有更多的時間來思想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政府所囚禁只是我的肉體,而我卻囚禁了政府的良心與尊嚴。......做為一名囚犯,便是收歛自己的欲望與企圖心,不要環境適應自己,應要求自己來適應環境。......」
我想為了世間的和平,為了人道(施明德已在牢獄二十五年,是他半生以上的歲月),我認為政府應該釋放他。
中午,從小港機場搭機來台北,為了晚上榮民總醫院的講演,及明天到韓國參加九龍寺的落成開光典禮。
下午,吳師姑送來一卷錄影帶,說裏面很有佛法,題為「叢林赤子心」。我看了覺得確實是很有佛法,影片描述︰一隻老虎媽媽被獵人殺了,留下四隻幼虎,後來被一隻狗發現了,不但沒有傷害牠們,反而負起保育的責任,當起了虎媽媽。為牠們找食物,找住所,其中為了保護這四隻幼虎的安全,更與狼、獅子、熊、老鷹搏鬥,受傷好多次。想想畜生都如此有恩義,而我們人類反而不懂,忘恩負義,比比皆是,真是阿彌陀佛!
山上的功德主張姚宏影居士,過幾天就七十大壽了,我寫了「人生七十才開始,慈心悲願無了時」的祝賀詞,請依德送去。
晚上,在榮民總醫院講演,講題是「禪師的生活與修持」。會後有人問我對台灣目前的看法,我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的發展過程,就如同青原禪師所說的,未學佛之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學佛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悟道之後,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四月 七日 星期六
早餐時,依德在旁向我報告事情,普門寺旁的國中在演奏音樂,電視在播報新聞,嘴巴又吃飯,眼睛在看報紙,真是要一心數用,不過,我仍是無所用心。
八點出發到桃園機場,因為來得早,巧遇吳新玉居士,一再要我到餐廳喝杯冷飲。我這還是第一次走進機場餐廳,看到好些服務員都面無表情,真替他們感到惋惜,不懂得上最漂亮的妝,講最美好的語言--微笑。希望佛光人要常帶微笑,把歡喜布施給人。
十時我和慧軍進入登機門,下午一點十分抵達漢城,一下飛機,海關有一位官員即刻上前,便一路帶我們出關,沒有任何的查詢。到候機大廳,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率領百餘位穿著韓國傳統服飾的信徒來迎接,並當眾搭衣頂禮,十分熱忱。來接機的還有在韓國東門大學研究所深造的依恩、李仁玉小姐和她的父母,以及金貞希的母親等百餘人。這次九龍寺的落成對韓國佛教來說,有很深遠的意義。因為九龍寺是曹溪宗靈鷲叢林通度寺在漢城的一座現代化寺院,是韓國佛教走向現代化、社會化、人間化和生活化很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我十分樂意的來隨緣隨喜,共襄盛舉,以期韓國的佛教不但有悠久的傳統古風,更有現代化的精神和作法,更能普利眾生,再度成為韓國宗教信仰的主流。
從機場出來,看到沿途景色,使我想起去年大約也是這個時候訪問大陸北京。初春,大地剛剛甦醒,路旁樹木才開始長新葉,但看起來還是乾乾枯枯地。北京今年不知是否依舊?
曹溪宗總務院院長義玄法師,邀請我訪問曹溪寺,並希望我能對韓國佛教未來的發展與中韓兩國佛教的交流、互相來訪,提供意見。曹溪宗是韓國佛教的正統,歷史最悠久,道場最多,有三十餘個本山叢林,本山下又各有數十個下院,是韓國佛教的主流,大部分的出家人和信徒也都屬於此宗。
大約四十分鐘,我們到達曹溪寺。義玄法師帶領各部部長在門口歡迎,隨即便到了貴賓室。義玄法師向我談到幾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一、在今年佛誕節預備在漢江舉行百萬佛教徒的慶祝活動,目前,韓國佛教徒已經向政府爭取到,訂佛誕節為國定節日。不知台灣的佛教徒何時才能團結起來,使政府能重視這台灣最大宗教教徒的權益?
二、下個月,韓國佛教電台要開播,非常為韓國的佛教高興,我一向十分重視各種媒體弘法工作,記得初到台灣,寧可沒飯吃也不做經懺,而要為電台寫廣播稿,為報紙寫文章。希望各國佛教都要多多利用現代科技傳播佛法,不但是電台,甚至電視台、電腦資訊......等等,使佛法深入各個角落階層。
三、曹溪宗總務院預計要建築一棟二十五層的現代大樓,來辦理院務以及推動韓國的佛教。我也妄想在台北市有一棟佛教文化大樓,慚愧,到今天我仍在妄想階段。
四、今年十月將在漢城舉行「世界佛教徒友誼會」,這是去年在西來寺舉行「第十六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時,我幫他們爭取的。因為我想促進總部設在泰國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能扮演融和各種佛教的角色,所以要他們能多和北傳佛教接觸交流。
義玄法師非常希望我對這些計畫能來參加或支持,我一向主張佛法無國界,只要自己能力所及,一定隨緣、隨力、隨喜。
晚上七點,義玄法師代表韓國佛教為我舉行歡迎晚宴,並請了靈鷲叢林通度寺碩果僅存的方丈月下老和尚、住持泰應法師、指直寺方丈綠園法師、曹溪宗議長,及國會議員、政府部長等等約四十人作陪,加上佛光山訪問團六七十人,真是一場盛情的兄弟會。中國和韓國是兄弟之邦,佛光山和通度寺是兄弟寺。在致謝詞時,我並以幽默的口吻對月下老和尚說,中國的月下老人是促成「有情人終成眷屬」,而韓國的月下老人亦為中韓的佛教作「媒」,使得中韓佛教能更密切,也是「有情人(法情)終成眷屬」。
晚宴到了九點十分才結束,花費的時間太多了,能簡單一些最好。
到了門口,又被我們的團員找去照相、講話,到了十一時實在不得不離開,因為接著韓國的佛教新聞社要來訪問。
編輯主任崔貞喜小姐訪問了一個多小時,主要談到有︰
一、對韓國佛教有何看法?我希望以禪為主的韓國佛教能加強現代化、人間化;因為真正的禪是沒有時間性,是最具現代精神的、最有人間性的佛法。我並把台灣佛教的發展經驗提供他們參考︰從寺廟到講堂,從誦經到講演,從梵唄到歌唱,從山林到家庭,從出家到在家,從老年到青年,從自利到利他,從修持到事業......
二、對韓國有人主張回復到原始佛教的看法?其實,又何必讓時光倒流,過去的現在的都有佛陀的精神,例如原始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大乘的空,四聖諦就是四弘誓願。佛法應該是超時空的,是遍滿法界,不捨棄一法的。
三、佛光山如何在現代化中不失去傳統?我主張︰教義是傳統的,方法是現代的;思想是出世的,事業是入世的;生活是保守的,弘法是進步的;戒律是原始的,對社會是現代的。佛光山便是秉持這樣的原則去做的。
四、對神道信仰者自稱佛教徒的看法?我認為這些民間信仰就是佛教的初步。佛教應該包容這些民間信仰者,教導他們,進而提升他們,就如同佛陀當初的弟子大多來自外道一樣。
五、對於在家眾講說佛法時亦自稱「法師」的看法?佛陀付以僧俗二眾的責任是,出家眾住持佛法,在家眾護持佛法。所以例如寺廟、法務(佛事經懺)、弘法等應由出家眾擔任,而行政、事務、慈善等,則可讓在家眾參與。至於「法師」的稱呼仍應遵守傳統,用來稱呼出家眾較適合,在家眾可稱老師、講師或居士。
六、佛法如何利益現代的社會?以前佛教的教義都從消極面去解釋,其實,佛法是積極性的、建設性的、樂觀性的,例如︰佛法說「苦」,目的是要眾生「離苦得樂」;說「空」是要人建立「妙有」;說「無常」是要我們「進步,並掌握自我改善的因緣」。因之,佛法是對社會最有貢獻的思想,應積極、自信,鼓勵大家來信仰,便能利益社會。
七、出家眾對愛情的看法?因為台灣和韓國都受過日本的統治,佛教也受日本佛教的影響,所以有這個問題。事實上,人生在世又何必只愛一個,應將愛擴大,去廣愛一切眾生。愛的淨化便是慈悲,愛的提升便是智慧,所以出家人應該去追尋慈悲智慧的法樂,自然便能離五欲的俗樂了。
訪問結束,已深夜十二點多。金貞希和她的父母來拜訪,說來也奇妙,多年前金貞希小妹妹(那時她還在讀國小,現在已是高中三年級),在金埔機場遇到我,當時我只有一個人,她主動跑來和我合掌問訊,語言也不通,往後她常常寫信給我,我請李仁玉小姐幫忙翻譯,就這樣交了這一位韓國的小朋友。人世間的因緣真是奇妙。
四月 八日 星期日
早晨,慧軍請李小姐向飯店訂早餐,我說不必了,隨便去買些牛奶麵包回來吃即可。慧軍說「就這麼簡單?」我告訴他,簡單是出家人的本分。
九點出發到九龍寺去。昨天的淒風苦雨通通不見了,換來陽光普照、和風習習,這對今天的開光典禮太好了。記得上次高雄的「回歸佛陀時代」開始前半小時還傾盆大雨,要開始了才撥雲見日,真是只要誠心為佛教做事,龍天一定會護持。
九龍寺,佔地八百坪。地下二層各五百坪,一層停車場,一層是餐廳、廚房、小劇場、功德堂;地上建築四層,各三百坪,中間是「萬佛殿」,供奉一萬尊銅鑄佛像,兩旁有會議室、教室、寮房、幼稚園、育幼院、兒童班;有住眾服務人員四十人,八位法師、二十位小姐、十二位男士,負責所有的弘法工作。真可稱得上是一應俱全的現代化都市寺院。
住持頂宇法師一再強調,他是向佛光山學習的,建寺期中有三次出國,唯一的目的就是到佛光山請我參加這次的開光典禮,因為他希望我能來看看,他向佛光山學習而建成的九龍寺,並要我再給予指導,真是不敢當。不知我的徒眾對佛光山的精神能否和頂宇法師一樣?
尤其令我感動的是,頂宇法師在未建的工地住了五年的茅蓬,再經三年的建築,共花費了四十多億韓幣(本山通度寺並未支援),完成之後,一心一意將它奉獻給本山通度寺,更請來方丈月下和尚、住持泰應法師等長老大德上座,自己在下面工作。佛光山的徒眾如果自己建了道場,會奉獻給本山嗎?畢竟人家是有千年的古風,期望佛光人應有堅貞的宗門思想。
開光典禮於十點開始,先由韓國法師誦經,再由我們的法師誦經。同一卷《心經》,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唱腔,大家卻都能會意共鳴,真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隨後我被邀請作簡單的開示,參加的人數約有一萬人。
下午一點午宴,二點開始韓國傳統音樂表演,三點多回到飯店。我隨口問了李小姐,我住的這個房間要多少錢一天,因為我想明天要回去了,應給一些小費。李小姐回答說,含小費一天是一百三十萬韓幣(這是五星級的總統套房,約台幣六萬元一宿)。唉!真感謝頂宇法師的熱忱,其實對我而言那裏都是一樣。為了這房間的豪華布置,我除睡覺和坐了一張椅子以外,其他一點都不敢動,甚至都不敢洗澡,怕弄亂了浴室,何苦花那些錢呢?記得我退位時承蒙徒眾好意說要為我建開山寮,至今已過了四年多還沒動工,我還不是一樣過日子。我總是希望出家人對物質的生活能愈淡泊愈好。
下午四點走出飯店,要找個餐廳吃晚餐,慧軍他們說要去通知九龍寺派給我專用的轎車,我說不必了,我們到外面去坐計程車,甚至公車,我寧可等一小時沒車子坐,對我而言「自由」比什麼都可貴,後來在一家名「萬里長城」的餐廳用晚飯,一桌花四十塊美金。飯後,我堅持去搭公車,在不認識的馬路走著、等公車,那種享受、舒暢,真不是別人所能了解的,等了足有三十分鐘以上,公車還沒來,慧軍就說如果這是在台灣,恐怕已有好多轎車在路邊把我帶走了。其實,他那能體會我此刻乘公車的快樂心境。
抵達飯店已十點多鐘,關起房門,準備明日的講稿。
四月 九日 星期一
早上,飯店老闆送一盆名貴的蘭花來供養我,我隨即要求他們送到九龍寺去供佛,頂宇法師告訴我,上次到佛光山的時候,曾為這座飯店老闆在佛光山玉佛樓供養一尊玉佛,真是到處都是有緣人。
十時三十分,頂宇法師請我開大座為大眾開示,信徒大約有兩千多人,我請李小姐為我翻譯(李小姐是從韓國到佛光山學道的師姑,目前在成功大學中文系深造)。我以四部經的四句話和韓國信徒結緣︰一、《華嚴經》的不忘初心,二、《維摩經》的不請之友,三、《八大人覺經》的不念舊惡,四、《大乘起信論》的不變隨緣。期勉他們用這些佛法來對自己、佛教、朋友和社會建立起快樂的生命。
開示的當中,我覺得韓國的信徒好像變成中國人一樣,在說了一二十分鐘之後,李小姐尚未翻譯,他們好像便懂得了,他們又是點頭,又是笑,又是鼓掌。頂宇法師說,這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說我懂萬國語言,其實這是佛法的微妙難思議及信徒們善根深厚的緣故。
十二點二十分結束,大約講了兩小時。我為韓國信徒的守規矩、沒人走動、全神貫注、融入聽法的態度深深感動。
十二點四十分午餐,是傳統的韓國餐,前兩次宴請,為了表示尊重,都是中國餐。韓國餐都是一小碟一小碟的,花樣菜色很多,我覺得滿好的,也滿喜歡。
餐中頂宇法師又告訴我一件事,他為了學佛光山朝山會館中國式的圓桌和轉盤,受到很多人批評,說他要變成中國和尚了,其實他只是要便利大眾罷了。大家不應該以狹隘的國家或種族主義,來排斥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和,所謂法界眾生都是一體的,那須分彼此?
頂宇法師和韓國信徒,依依不捨送我們上飛機。下午四時十分返抵桃園機場,因為我們都沒有寄關的行李,便很快出關了。恰好遇到吳師姑和阿嬌送依德上機,然而要載我們回佛光山的車子卻沒有來,慧軍去打電話,問佛光山,結果他們還沒有出發,他們以為我們九點半才到。在韓國的時候,我便要慧軍打電話回來確認一下,他告訴我,時間是他們給的,怎會不知道呢?我想也是,現在慧軍他知道「知徒莫若師」了。因為晚上我還約了客人在山上見面,於是決定請阿嬌載我們到台北松山機場,搭機回高雄,途中慧軍向我懺悔,並問我,為什麼不生氣?我說這樣更好,我們可以提早一小時回到山上,為什麼要生氣。凡事總要往好處想,人生不是很快樂嗎!
四月 十日 星期二
今年三月八日在香港啟德機場初識「成功典範研訓班」班主任余正昭先生,今他特邀了多位好友上山來訪,他們分別是︰伯樂出版社總經理林明珠、金橋旅行社副總經理陳紹瑜、何嘉仁美語教育機構班主任朱嘉宗、鷹揚國際投資諮詢顧問公司推廣部經理李秀金、總經理張華新、活主素食會負責人范楨、朝倉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弘田、中國晨報北管處長呂富慶等九人。
上午十時,特在雙圓堂接待他們。余正昭先生表示,三月份我在機場給他提示︰一個人在事業成功時,仍不忘隨時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他不僅牢記在心,也輾轉給青商會的會友們分享,大家都認為這四句話受益良多,而他的「成功典範研訓班」,主要是邀請國內外知名成功人士,述說其成功的事跡與祕訣,將寶貴經驗提供給社會人士。追求美好、成功的未來,是大家共同的願望,故在台北、台中、高雄巡迴講座時,參與人士反應都非常熱烈。期望社會上成功人士別忘了要回饋社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因社會的貧富還是要靠這些成功人士帶動。
座中「活主」素食負責人范楨小姐提到,如何有效地推廣素食?素食除了對人體健康、衛生外,並能長養慈悲心、忍辱的性格及耐力的持續,在美國很多天主教大學都以能素食為榮,印度雖落後(在物質上),但其鐵路餐廳都是素食為主,甘地在精神上的耐力是舉世共睹的事實!世界上任何事業的成功,「耐力」是其必備條件。
本山佛學院近二、三年來,比較加強外語的訓練,故設有英文佛學班、日文佛學班,尤其是英文佛學班已是第三期的學生,目前服務美國西來寺、聖地牙哥西方寺、舊金山三寶寺、關島佛教會、夏威夷佛教文化協會及在澳洲籌建南天寺的徒眾,都是畢業於本山的英文佛學班的弟子。為加強徒眾的外語能力,特邀座中何嘉仁美語教育機構主任朱嘉宗先生,帶學員來佛光山與英文班的同學聯誼、交談。
座談時大家對目前社會文化水準、大陸的宗教現狀、佛光山的管理方法......發問非常熱烈。有共同理念與思想的人聚在一起,總有談不完的話,到用餐時間只好告一段落,彼此都期許著,下次有緣能再聚會一次。
佛光山派下的六個佛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國際學部、男眾學部、女眾學部、北海學部、福山學園、研究部等今起舉行聯合講習會三天。
晚,七時,在東禪樓禮堂為參加講習會的徒眾開示︰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希望大家將最有心得的一句話,說出來貢獻給大家。
大家紛紛搶著說道︰
「看好自己的腳下。」
「今日大眾成就我,我將來必定成就大眾!」
「與人和睦相處,就是天天過年。」
「對承諾不後悔。」
「凡事沒有不勞而獲的。」
「惜緣就是福。」
「一切都要有基本動作。」
「愛的淨化是慈悲,愛的提升是智慧。」
「能接受多少,就能成就多少。」
「凡事往好處想。」
......
徒眾爭相發表自己的「一句話」,特囑學部老師彙集學生們的這一句話,將來可輯印成集。
我平常教導徒眾,對一般事務性的錯失並不太計較,但不喜歡對別人講話而刺傷人、欺侮人,這是不可原諒的。人間最美好的是尊重、和平,能不侵犯人,才算是真正的持戒。動聽的語言,每天多說幾句,因「口裏無瞋出妙香」,希望我的弟子都能響應我所提倡的「說好話」運動。
現代的青年人頑固、偏見、不懂得如何「生活」,更不會「思想」,故學院的教育注重在--
一、生活上的訓練︰在生活中要過如法、如儀、慈悲、無惱、法喜、禪悅的日子,在與人相處時,有我也有你、有入世也有出世、有原則也有包容,以全體為中心。也就是說用專制的方法去訓練,用自由鼓勵他的思考,肯定他的人格與尊嚴,否定他的頑強與執著。
二、思想上的訓練︰不要停頓在自我見聞的分別裏,在不平中能心平,在不滿中能自滿,凡事舉一反三,思前顧後,擴大心胸,增加悟性,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學生相繼發問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學部的老師對我們行、住、坐、臥的生活,要求太過苛刻。例如盥洗用具、床鋪、衣服,稍不整齊,就嚴格指責,這些生活上的小節跟我們開悟和斷除煩惱有什麼關係呢?」
「道」要在生活中求,理中不可廢事,才能理事圓融。開悟的人也要吃飯、睡覺,沒有色身的滋養,自心如何開悟?世間上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由血汗堆積起來的。偉大,不是不勞而獲。學生時代能忍得過各種嚴格的訓練,就能做個好學生;弘法時能忍得過人情的包袱,就能做個好法師。每一個層次、每一個階段都有它訓練的目的與必經的過程,能忍得下去,就有前途,就有未來。委屈、苦難、逆境、忍耐,都是成長我們的肥料。學院老師肯發心要求我們,是我們的福氣。多一分要求,我們就會多一分收穫。
所以,嚴格要求行住坐臥的威儀,這就是成就我們開悟的因緣。希望大家把「理」收起來,不要講理。「受!受!受!」接受院規,在接受中,道就在當下!
四月 十一日 星期三
上午十時,乘「學院聯合講習會」期間,與徒眾個別談話。很多學生向我表示,他們回山參加講習會,最盼望的課程,便是與我個別談話的「師徒時間」。山上弟子多,我又常雲遊國內外,對徒眾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招呼到,好在山上有健全的制度,在制度保障下,大家都能安心辦道。「師徒時間」主要是與徒眾接心,希望在道業上能對他們有所助益。
十一時,《聯合報》記者來訪,問了我幾個問題,他說我經常搭飛機國內國外跑,怎麼會有那麼多錢買飛機票?記者這有趣的問題,我只有反問他︰我是不應該有錢買機票?不應該在國內外行走嗎?我一生沒有儲錢的習慣,到各地弘法、演講,都是受當地信徒的邀請,或參加當地別分院的法會,除機票供養外,也負擔我的吃住。就如前些日子,我到漢城主持九龍寺的開光典禮,韓國信徒除來回機票外,還為我準備了五星級飯店中的總統套房給我住,但那兩天,我澡也沒洗,整個房間的設備,我只用了一張椅子及睡床。大海之水雖多,但我只取一瓢飲。
記者又提到,有人認為佛光山不該都用水泥製造佛像。
我認為建築是依時代不同而跟進的,原始佛教的宮殿是灰瓦、石柱,演進的過程有所謂石器時代、銅器時代;有所謂木雕佛像、紙畫佛像......。佛光山開山至今已二十二年了,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信徒來朝山禮佛,心中拜的都是佛祖而非水泥,為什麼記者先生口中的人,既不辭千里迢迢到佛光山來,看不到佛祖,而只看到水泥,實在太可惜了!現在的建築是以水泥為主,不用水泥為建材,難道要停頓在石器時代嗎?
晚上七時三十分在學院四十坡,與講習會的學生們露天上課,記得二十年前壽山佛學院剛搬到佛光山時,也常在此坡前跟學生上課。不一樣的是坡前的樹長高了,校舍加蓋了,昔時的學生現在都已住持一方,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期望今晚在此坡前的徒眾,都是未來佛門的龍象。
四月 十二日 星期四
上午七時,和心平、慧禮在大雄寶殿為六十一位徒眾傳授沙彌、沙彌尼戒。
八時三十分於雙圓堂參加「住持及各單位主管會議」。會議由心平和尚主持,我列席指導。
晚,十時,才結束這次的住持會議。
我生平最不喜歡開會,但每一次心平、慈惠、慈容等人一有會議定要我出席,儘管佛光山的行政我已不再過問,但他們總要以「師父」的頭銜請我出席(或許這也是尊重我的方式吧!)。佛光山的第二代徒眾,入山門前後的差距,最多有三十年,但大家都能在同一信仰、同一常住、同一師承、同一目標、同一道風下,因佛法的滋潤而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起。他們都有如此共識,身為師父的我,對徒眾這一點要求,當會方便滿他們的願,雖然我不喜歡開會。
洛杉磯《國際日報》記者尹祧日前來訪,適逢我到韓國未遇,慈惠代我送念珠一串結緣,她今日特抽空打電話來感謝,歡迎她離台之前,能再訪佛光山。
四月 十三日 星期五
這一期人事調動名單,住持心平、都監慈容和人事監院慈嘉,今日討論後公布。
對這一期新上任的主管,我期望他對屬下知人之先,自己要先深入事物的本末、判斷優劣真偽,才懂得教導部屬。處事則要公平、合理,才能服人。
故,做個主管--
一、十要︰
1.要守時守分。 2.要慈悲親切。
3.要多賞少罰。 4.要決斷負責。
5.要預思計畫。 6.要和眾商議。
7.要簡明扼要。 8.要多種特長。
9.要公正公平。 10.要同眾甘苦。
二、十不要︰
1.不要公私不分。 2.不要輕心慢心。
3.不要推諉護短。 4.不要感情用事。
5.不要強分是非。 6.不要私交信徒。
7.不要重利輕義。 8.不要結黨分派。
9.不要剛愎自用。 10.不要忘記本山。
四月 十四日 星期六
早上在寮房回了幾封信,翻了幾本最近出版的新書。看出版社如雨後春筍般的林立,不難想像台灣工商業的進步。但一翻開報紙,社會脫序的靡風,正在各階層侵蝕,看了讓人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之嘆!多麼矛盾的社會。
晚,七時三十分,應慧律法師之邀,前往文殊講堂作一場講演,同行者有心平、慈惠、慈容、依空、慧軍、慧化等多人,才到講堂,慧律法師即以豐盛的晚宴接待,我也代表常住回贈一套《佛光大辭典》給文殊講堂。
文殊講堂為慧律法師所創建,慧律法師是佛教的青年才俊,其演講曾風靡全台灣。對佛教弘揚,有非常的貢獻。
文殊講堂共有七層,除一樓講演現場外,每一樓都裝有閉路電視,座無虛席的現場,把講堂氣氛帶至高潮。今天的講題是「般若與人生」。「般若」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一種能透徹宇宙真相的智慧,般若又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無般若的生活如盲者摸象,易為苦樂所動搖。故我們要用般若來處事,以般若來生活,才美妙無比。
這一次講演由慈惠法師幫我翻譯台語,依空法師替我寫板書,讓聽眾能更契入講演的內容,從大家的笑聲、掌聲中,法喜欣悅表露無遺。
講演完,有一位信徒跑來對我說︰「大師!我學佛多年,到今天才搞清楚什麼叫『般若』!」
「大師!我很高興您能到文殊講堂來演講,佛教本來就應該如此聯誼。」
......
還有一位小妹妹因擠不到我身邊,就託徒眾帶來一封信,信是用鉛筆寫的,內容--
「星雲法師祝福您能度那麼多的眾生,而且您長得好莊嚴啊!我好喜歡您啊!我告訴您一件小ㄇㄧ ㄇㄧ ,就是我長大後想要出家。
祝您永遠快樂健康
龑韻蕙敬上」
就寢前,在床頭翻了幾頁《說苑》,上面有一段︰
晉文公當年逃亡國外時,很多人跟他一起逃亡,其中有一位陶叔狐,任勞任怨,最為辛苦。文公回國即位後,先後賞了三批有功人員,卻沒有賞到陶叔狐,於是他就央咎犯去詢問文公。
文公︰「我怎麼會把他忘記呢?凡是高明賢達、德行真誠,拿正道讓我快樂,以仁德讓我喜悅,能暴露洗滌我的行為,顯揚我的名聲,讓我成為健全的人,我把他列為上等的獎賞;凡是拿身體來限制我,拿義理來規諫我,屢次拉住我使我不能做壞事,常常介紹我到賢人門前請教的,我把他列為次等的獎賞;凡是勇壯善戰,危險在前就搶前抵擋,災難在後就殿後護衛,使我不致遭到患難的,我把他列為第三等獎賞。您沒有聽說過?為人犧牲生命的,不如存活人家身體;跟隨人家逃亡的,不如保存人家的國家。三次獎賞後,就要輪到勞苦的人了,而陶叔狐就是第一位,我怎敢忘記?」
先依德,然後才,再到力,是聖王賞人之序。
四月 十五日 星期日
晚,六時,北上,很多徒眾都到麻竹園來為我送行,並在我耳邊一再叮嚀︰「師父!您要早一點回來哦!」而每次我從西來寺要回佛光山,徒眾也道︰「師父!您要早點回來啊!」有時我也會想,到底我是「去」了那裏?記得我剛退位時,自撰了一個偈子,頗可代表我的心情--
「佛光山人西方去,摩迦行者東土來;
來去去來均如是,永作世間閒忙人。」
(摩迦為我的筆名)
在高速公路上睡睡醒醒、醒醒睡睡,朦朧中腦海裏似乎有很多事情待辦,可是一睜開眼,又覺得沒有什麼事,人家說「情到深處無怨尤」,這或許就是「事到多時自超然」吧!超然的境界不是不管,而是經過很多不平凡的經驗累積,而這些經驗是在失意時泰然,得意時淡然,有事時斬然,無事時澄然,處人時藹然,能如此則凡事就超然了。
晚上十二時左右到達普門寺。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