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Life's Ten Thousand Affairs 12 - Being Aware of One's Frame of Mind 《人間萬事12-悟者的心境》

Chapter 2: Who to Repent to - The Four Reliances 卷二 向誰懺悔 ■四依止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懺悔  ■四依止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間每個人獨立人格但是現實生活仍然需要依靠緣成例如依靠國家庇護父母養育師長教導朋友提携乃至依靠社會各行各業供給生活所需人才生存海洋依靠船隻才能渡過老人依靠枴杖才能安全行走但是依靠合理不能隨便所以佛教有所四依止」,如下

  依法不依人佛教不以人事中心法制中心真理中心世間人變化主觀生死沒有一定標準只有真理平等佛教佛陀教主但是佛陀並不要人皈依皈依佛陀也是依法成佛離開那裏所以經典處處強調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我們皈依自己皈依皈依佛性不可以皈依其他何等偉大的佛陀何等偉大佛法

  依智不依識:「認識了別明白意思因為分別意識主觀成份難免錯誤例如我們對外攀緣色聲香味六塵有所深淺不同佛陀開示我們般若智慧行事不要分別意識標準因為般若智慧大圓鏡智」,任何東西鏡子之前不會分別好壞美醜原來樣子如實呈現關於依智不依識」,淺顯一點常常用情行事分別判斷如此必然錯誤所以理智一點智慧才能平等原貌還原出來。「依智不依識」,才能認識宇宙萬有為重

  依義不依語世間統一就是語言一個國家不同方言全世界兩百國家多少不同語言如此不同語言闡揚一個道理怎麼因為語言不同走樣所以佛法強調依義不依語」,語言儘管不同意義不能改變所以佛法翻譯世界各國語言不管英文日文德文儘管腔調語彙可以改變意義不能改變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經三藏十二部大乘小乘佛陀眾生說因應各種根器不同眾生長行重頌授記孤起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議論類別而且深淺不同因應眾生程度不同各種方便解說但是方便無二」,佛陀縱然有方便示教然而佛法緣起真如自性無常無我真理則是不容更改所以需要遵循依義不依語原則

  所謂四依止入佛智慧」,我們親近師長研究佛法應該時時謹記四依止作為學佛方針才能把握佛法要義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