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harma Words 1 - Keys to Living Well 《星雲法語1-修行在人間》
Scroll 4 The Path to Happiness: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by Teaching 卷四 幸福之道 教化之道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四 幸福之道 教化之道做一名教師,有啟發學生的方法;做父母教育子弟,有教育子弟的方法;從事社會教化的人,當然也有社會教化的方法。當初佛陀教化眾生的原則就是「契理契機」。有的時候,要契合真理,有的時候,要契合眾生的根機。不合真理的話,你不能說,根機不合者,你也不能勉強。如何是「教化之道」呢?在這裡提供四點:
第一、啟發的教育在潛移默化:最好的教育,就是啟發。啟發教育不是口頭教說,而是潛移默化的身教,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仙崖禪師看見夜遊的沙彌,只輕輕說一句:「夜深露重,小心身體,不要著涼,趕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後,就不再提起。從此,全寺學僧再也沒有人出去夜遊。佛門禪師,就是以身體力行做為榜樣,啟發行者。
第二、感化的教育在身教言行:教育子弟,最好用感化方式,使他感動。有一首歌詞強調「哥哥爸爸真偉大」,這不一定很好。為什麼?爸爸哥哥很偉大,怎麼偉大?要錢有錢,要糖有糖,要玩具有玩具,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是我沒有,我的爸爸不偉大,那我就只有偷、只有搶。所以,不如說「爸爸媽媽真辛苦。」讓孩子知道,父母親起早待晚,工作忙碌,生病照顧,準備便當……,從身教言行做起,讓他感動,才能感化人心。
第三、指導的教育在引發思想:教導,在引發學生思考,讓他思想能隨你不斷深入、不斷向前。丹霞禪師受到一句「選官何如選佛」的啟發,放下求官之志,成就道業;懷讓禪師點撥一句「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又豈能成佛」,馬祖道一聞言有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指導的教育,啟發生命,也成就智慧。
第四、懲罰的教育在慈愛鼓勵:就是學生有錯,犯了過,懲罰他時,還是要出自於愛心勸導、鼓勵,不能喪失他的尊嚴,否則就沒有辦法可教了。佛光山的沙彌學園,因為沙彌年紀小,頑皮搗蛋,後來罰他們睡覺,不准拜佛、參加早晚課誦。當他們看到同學們可以上殿,自己卻不能參加,心裡會了解,睡覺是被處罰,拜佛是光榮的,心中自然升起慚愧心,改過遷善。半年以後,沙彌們果真變得自動自發。因此,教育要先從人情上著手,就是懲罰,也要先尊重他們,才能培養他們的榮譽感,自然向善。
多採用「關懷」與「啟發」,不僅消除反抗、猜忌、敵對,還可以贏得誠懇與真心。這些比斥責、訓話、體罰等方式,不知勝過了多少倍。這四點「教化之道」,可以參考。
第一、啟發的教育在潛移默化。
第二、感化的教育在身教言行。
第三、指導的教育在引發思想。
第四、懲罰的教育在慈愛鼓勵。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