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harma Words 3 - Dwelling Peacefully in Body and Mind 《星雲法語3-身心的安住》
Scroll 3: How to Make Daily Improvements - The Conduct of a Bodhisattva 卷三 如何日日增上 菩薩的作為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三 如何日日增上 菩薩的作為一般凡人,只要發心立願,皆可以成為菩薩。不過,如同我們求學、讀書,必須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才能進入碩士、博士學位,菩薩也有很多層次,首先要發心,再精勤不懈地修行,功行才能不斷昇華。菩薩有菩薩的行為作風,要如何學習呢?以下四點提供:
第一、發菩提心:所謂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因為有願心才能成就;菩提心具有發願增上的力量。初學的菩薩要學習發四弘誓願、四無量心;要發「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之心;要發先人後己、先眾後我之心。世上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以菩提心做為成就道業的基石,才能有大願大行。
第二、行正勤事:何謂正勤事?就是精進勤奮於行好事,也就是佛門裡的「四正勤」。未做的好事要趕快完成,已行的善事要不間斷地精進持續,如鑽木取火,不可中途停頓。生命只在呼吸之間,有心修道或行善,要把握因緣,不可蹉跎、懈怠,要精進為善,學習菩薩的眾善奉行,以及積極作福、進德修業、貢獻社會的勇猛力。
第三、觀般若慧:般若非外來知識,它是眾生的清淨光明本性,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惠能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修行不是光看別人,要時時反觀自照,檢討自己的過失,看取自己本心的般若自性,探究自性的本源,才能認清事情的真相。平時更要用智慧來判斷處理各種事物,不為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如同菩薩之妙用般若智慧,不但自己生活自在,亦能利益眾人。
第四、耕大悲田:人人都有一畝心田,田裡撒下什麼種子,將來就長出什麼果實。看到眾生受苦窮困,我們應該布施他、幫助他、慈憫他,像菩薩一樣濟世行慈,視眾生苦難為自己的苦難;有度眾生而不望回報的大悲心,才是真正耕耘心靈的悲田。
我們是初發心的菩薩,要以上位菩薩為見賢思齊的對象,如果能學習菩薩的作為,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人生就會妙用無窮。「菩薩作為」是:
第一、發菩提心。
第二、行正勤事。
第三、觀般若慧。
第四、耕大悲田。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