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s on the Diamond Sutra 《金剛經講話》
Sentient beings and Buddhas are equal, transforming sentient beings - Part 25 [Translation of Canonical Source Text and Notes] 生佛平等無我度生分第二十五 【譯文 原典 注釋】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生佛平等無我度生分第二十五 【譯文 原典 注釋】【譯文】
佛陀恐怕還有眾生以為他有眾生可度,所以特地再一次提出詢問:「須菩提!你不要說,我還有『眾生可度』的念頭,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當體即空,並無實在之相,如果我還生心動念,有眾生可度,那麼連我自己也落入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之中。
須菩提!如來所說的『我』,事實上是假相的我,是為了度化眾生,權巧方便設立的,但是凡夫卻以為有個真實的我,這都是凡夫執相成迷。
須菩提!其實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凡夫都具有如來智慧,凡夫與佛,本來平等的,所以凡夫並非凡夫,只是因為他一時沈淪不覺,隨逐妄緣,未能了悟生死,暫時假名為凡夫。
【原典】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1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2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3者,即非有我*4,而凡夫*5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6。
【注釋】
*1 「化」者,以法度生也;「無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眾,外不見所度的眾生,內不見能度的我,能所俱忘,自然是化無所化。
第二十一分非說所說,是無法可說;第二十二分無法可得,是連法也不可得;此分化無所化,是連根本的惑根都要除去,如來是無眾生可度,不曾度過一個眾生。
*2 經云:「平等真法界,如來不度生。」《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佛陀在在處處,總要一手提起,再用另一手放下,恐怕眾生懷疑他有眾生可度,所以,一再點出生佛平等的真理。
*3 我:所謂的我,有三種: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來所證的八自在我;假我,凡夫眾生所執之我;神我,邪魔外道之我。真我就是諸法平等的真性,不但諸佛已依此得到了歸趣,即一切眾生也是依此為最後的歸趣,不過眾生迷故,而菩提自在,所謂「真我與佛無差別,一切有情所歸趣」。
*4 如來所證之八自在我,絕言絕相,本不可說不可名,為了方便隨緣教化眾生,所以在不可言說的真我體上,假說「我」。比如說「娑婆世界為我所教化的國土」、「羅睺羅是我的兒子」等,都是「是名」的方法,不是二乘凡夫執法執我的「我」。
*5 凡夫:即是未見四聖諦之理,識淺凡庸之人。
*6 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在平等法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諸佛,也沒有眾生、凡夫之別。若覺有諸佛、凡夫的差別,這就是凡夫自己迷昧分別的妄想,好比有人在自己身上畫圈設限,永遠也跳不出去一樣,而在佛的平等心性中,是決沒有聖凡異見的,所以「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