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1: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ngha Triple Gem - Class 12: The Origin of the Scriptures 第一冊 佛法僧三寶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一冊 佛法僧三寶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記錄佛陀教說的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結集,正法得以源遠流傳至今。關於經典的來源,根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們頓失依怙,竟有一愚癡無智的跋難陀比丘卻興奮的表示,從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約束,而得以為所欲為。大迦葉聽後極為痛心,為防患未然,因此決心結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葉首先邀請信仰虔誠的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擔任護法,提供一切衣食臥具,並挑選五百位有德有學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羅山的七葉窟從事結集經典的事宜。大會由大迦葉擔任主席,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律。優婆離於三個月內,每天陞座誦出戒條,共八十次誦畢,編成一部《八十誦律》,此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誦律》是由八大部分組成,合併稱為「五篇」*1。這些戒條是佛陀根據當時僧團所發生的具體過犯而制定。後世學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發展出《四分律》*2、《五分律》*3。惟目前《八十誦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聞第一的阿難則誦出經(法)藏。阿難將佛陀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不同根機的眾生所說的教法,一一講述,並唱說:「我是聽佛陀這樣說的。」這就是經典開頭首句「如是我聞」的由來。在座比丘對阿難講述的內容,凡是認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認可;認為有所遺誤者,即提出糾正、補充。如此透過大眾共同審定,合誦出來的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阿含經》。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雜阿含經》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錄的體裁,記述佛陀和弟子們的修行與弘法活動。經中揭示緣起、十二因緣、三法印*4、四聖諦、四念處*5、八正道*6等佛教的基本教義,其核心內容是說明現實世界中人生的苦惱以及去除苦惱的方法,也都是人間佛教思想的淵源。本經不重玄理、義解,而重修行實踐,因此誦讀此經,有助於現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經》主要論述四聖諦、緣起等基本教義,闡發無常、無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說各種修持方法,以及與涅槃解脫之道的關係。因為此經比較深入且詳細論述小乘佛教基本教義,所以後世認為此經是闡發深義的經典匯編。
《長阿含經》與其它三部阿含一樣,除了記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外,其獨特之處在於「破諸外道」的異說。如《弊宿經》、《阿摩晝經》、《裸形梵志經》等,均詳細記載著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內容。
《增一阿含經》是四部阿含經中最後編纂的,主要內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佛陀本生、諸弟子本事、制律因緣和戒經教義外,並有種種菩薩意義的演化、空義*7的發揚、他方佛土的出現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經雖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卻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據。大乘教的空義、緣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8、戒定慧三學、四攝法*9等,都預見於四阿含經中。龍樹的「空」,無著的「有」,明顯受了四阿含經的深刻影響。
綜合上述,扼要言之,《八十誦律》、四阿含經是最早成立的經典。由於這些原始經典的結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顯正,同時也將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發展。
【注釋】
*1 為僧尼戒條的分科,即將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類為波羅夷、僧殘 、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及突吉羅等五科。五科:(一)波羅夷:又譯斷頭,乃最重之罪 。若犯此戒,如人斷頭,永被擯斥,不得為比丘或比丘尼。(二)僧殘:次於前者的重罪 。若犯此罪,就像人的生命垂危,若不及時向僧眾懺悔,無由得生,僅餘殘命。(三)波 逸提:又譯墮。犯此罪者將墮於寒熱地獄。(四)波羅提提舍尼:又譯向彼悔。指犯此罪 者須向其他比丘懺悔。(五)突吉羅:又譯惡作。為身口二業所犯之過。此戒易犯,應當慎防。
*2 原是印度上座部中的法藏部所傳的戒律。又稱曇無德律、四分律藏。全書內容分為四部分:(一)初分,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條戒律條目,共二十卷;(二)二分,包括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律條目及受戒、說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三)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藥、迦絺那衣、拘睒彌、瞻波、呵責、人、覆藏、遮、破僧、滅諍、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四)四分,包括房舍犍度、雜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調部毗尼、毗尼增一,共十一卷。
*3 係佛入滅後三百年頃,自上座部分出的化地部所傳的戒律。因由五部分組成,故稱五分律。其中規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條,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條。
*4 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項根本佛法。此三項義理可用來印證各種說法是否正確,故稱三法印。諸行無常,指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但眾生不能了知,反在無常中執常想,所以佛說無常可以破眾生的常執。諸法無我,指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所以佛說無我以破眾生的我執。涅槃寂靜,指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所以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
*5 又作四念住。四念處是:(一)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二)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 悉皆是苦;(三)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四)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6 即:(一)正見:正當的見解,即正解佛法,遠離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謬妄見;(二)正 思:正當的思惟,即遠離邪妄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三)正語:正當的語言,即遠離虛言、暴語、誹謗、妄語、戲論等非禮之言語;(四)正業:正當的工作,即遵守國家法律,嚴持律儀,有犯法之事勿作,實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五)正命:正當的生活,即合理的經濟,內心常存著道德、倫理的觀念,以謀求正當職業來維持生命;(六)正念:正當的憶念,即正心誠意,遠離妄想顛倒,不失正念;(七)正精進:正當的努力,即向正理方向努力前進,勤修戒定慧三學;(八)正定:正當的禪定,即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的禪定,身心注於一境,消除一切雜亂,以養成圓滿的人格。
*7 空,不僅為佛法的重要思想,實為佛法不共世間法的主要特質。《釋摩訶衍論》有所謂虛空十義:(一)空有無障礙的意思,如虛空,雖遍一切處,但絕不障礙任何一色法;(二)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虛空,遍滿一切,無所不至;(三)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虛空,無有簡揀,於一切平等;(四)空有廣大的意思,如虛空,廣大、無限、無際;(五)空有無形相的意思,如虛空,無有形狀相貌;(六)空有清淨的意思,如虛空,恆常清淨,無有垢染塵累;(七)空有不動的意思,如虛空,恆常寂止,離一切生滅成壞之相;(八)空有絕對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徹底否定、消滅;(九)空有空空的意思,徹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毀一切空執;(十)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虛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8 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支;(七)八正道。
*9 即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以至開悟的四種方法。四攝事又作四攝法、四集物,簡稱四攝、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攝,指以無所施之心施受真理與施捨財物;(二)愛語攝,指依眾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 (三)利行攝,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攝,指親近眾生同其苦樂,並以法眼見眾生根性而隨其所樂分形示現,令其同霑利益,因而入道。
【習題】
一、簡述經典結集的因緣及四阿含經的主要內容。
二、優婆離與阿難如何誦出律藏、法藏?
三、簡述《八十誦律》與《阿含經》的重要影響。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