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4: Buddhist History - Class 6: The Eastern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第四冊 佛教史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四冊 佛教史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依史料記載,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秦始皇四年(西元前二四三)西域僧人室利房十八人齎持佛經來長安」*1、「漢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霍去病討匈奴時得金人,安置於甘泉宮」*2、「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博士弟子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圖經」等*3。然在諸傳說中,一般以「漢明感夢,初傳其道」的說法最為有名*4,三國以來即被盛傳。
梁代慧皎《高僧傳》記載此事云:「漢明帝夢一金人於殿廷,以占所夢,傅毅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於彼遇見摩騰、竺法蘭二梵僧,乃要還漢地,譯《四十二章經》,二僧住處,今雒陽門白馬寺也。」因此在佛教史上,多以漢明帝永平十年(六七),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像來華,是為佛教傳入之年。明帝為紀念白馬馱經,將二僧所住的鴻臚寺*5改名為「白馬寺」*6,成為中國第一座佛寺。爾後,凡僧尼所住之處即稱為「寺」。白馬寺被後世佛弟子尊為「祖源」和「釋源」,而二僧所合譯的《四十二章經》,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繼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之後,陸續有梵僧來華,他們主要經由絲路*7前來。然梵僧弘化有顯著事跡者,始於東漢末年以洛陽為中心的譯經工作。據《開元釋教錄》載,從桓帝到獻帝(一八九~二二○)的四十年中,譯有經典一八七部三七九卷,這說明中國佛教開始了較大規模的發展。而譯經高僧中以安世高和支婁迦讖最具代表性。
安世高,原為安息太子,東漢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東來洛陽,二十餘年間,致力譯經,共譯出《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四諦經》、《八正道經》等三十餘部,多為小乘禪數「阿毗曇」之學*8,是中國早期傳譯小乘思想的第一人。其次第禪觀的修行及傳譯的平易精簡,對佛教的傳播貢獻卓著,是中國早期佛學流布的奠基者*9。
支婁迦讖(簡稱支讖),大月氏人,桓帝末年遊化至洛陽,於靈帝時譯出經典十四部二十七卷,皆為大乘之學*10,以《道行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最為重要。《道行般若經》乃中國般若系經典最早的譯本,其後魏晉玄學興起,般若思想能相應盛行,此經居啟蒙之大功*11;《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是介紹大乘禪觀的著作。其中,《般舟三昧經》又為阿彌陀佛信仰傳入漢地的開始。支讖的譯典,為後世大乘佛教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綜觀中國佛教初期的弘譯可分為二系:一為安世高小乘禪數阿毗曇系,二為支婁迦讖大乘方等般若系。這是由於時當印度大小乘兼暢之世,所以漢末二大譯師實代表印度佛教的兩大系統,也可以說中國一開始所接受的佛教便是兼具大小乘,這是中國佛教初傳的特色。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因文化背景全然不同,故被視為與當時流行的黃老神仙方術同類,僅通行於少數的王公貴族之間,如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圖之仁祠」、桓帝「宮中立黃老浮圖之祠」*12。爾後,在社會政治上,宦官外戚鬥爭為患,天災時起,黃巾起義*13,軍閥混戰而民不聊生;在學術上,兩漢儒家困於「經學考據」*14、「讖緯合流」*15而抑鬱難抒。因此平民、士子在長期生活悲苦、心靈困頓之時,佛教的無常及因果觀,紓解了他們的情緒,而方等般若的精深更啟迪了他們的思想。所以,到了漢末三國時代,佛教逐漸由上層遍及民間,由少數人逐漸擴展到多數人,弘化地區也由洛陽、長安往南方開展*16。
【注釋】
*1 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一記載,秦始皇四年,沙門室利防等十八賢者齎來佛經,但為秦始皇所拘禁。唐法琳《破邪論》卷下也有相同記載。對於此事件的時間恰與阿育王派遣傳教師至世界各地傳教時間相同,故印順法師在《印度之佛教》中說:「舊傳秦始皇時有室利防等十八人來化,雖傳說無徵,然適與迦王(阿育王)時代相當,或即所派傳教師之一也!」另呂澂在《印度佛教史略》中亦有相同看法。
*2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載:西漢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討匈奴時得金人,祠休屠王,安置於甘泉宮。《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及《漢書》卷五五〈霍去病傳〉,只記載:休屠王得金人,至於有關佛教部分,未曾言及。此處的「休屠」係指佛陀,另有浮屠、佛圖之稱,此皆梵語 Buddha 的譯音。
*3 《三國志.魏志》卷三十所引述魏魚豢《魏略.西戎傳》的記事:「昔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圖經,曰復立者,乃其人是。」「博士弟子」乃漢代官名。又「景盧」一名,在《魏書.釋老志》中作「秦景憲」。「復立」一詞,根據《世說新語》文學篇認為乃「復豆」之誤,而「復豆」亦為Buddha的音譯,即佛陀的意思。
*4 有關漢明帝感夢之說,另載於《後漢書》卷十〈孝明皇帝記〉、《牟子理惑論》、《老子化胡經》、〈四十二章經序〉、《明佛論》、《出三藏記集》、《洛陽伽藍記》、《魏書‧釋老志》等書。唯對於出使時間、有否延請迦葉摩騰、竺法蘭二僧回漢地,攜回《四十二章經》及建造白馬寺等事蹟,諸書記載有異。
*5 「寺」,本為官衙之稱。鴻臚寺為漢朝接待外國賓客的官衙,佛教初傳入中國時,來華傳法的西域沙門被安置於鴻臚寺,由鴻臚卿知會其進退。
*6 或謂白馬寺乃明帝敕令於洛陽城西雍門(西陽門)外所建。如《洛陽伽藍記》卷四云:「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神,長大(疑作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或據《梁高僧傳》卷一載,相傳天竺國有伽藍,名招提,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後因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王遂停毀,並改招提寺為白馬寺,後諸寺立,多取此名,故謂東漢明帝於洛陽城西始建佛寺時,係依準此一典故而稱白馬寺。
*7 即絲綢之路。東起中國長安,向西穿過河西走廊,在敦煌分為南北兩道通向西域。北道出玉門關,沿塔里木河北面進發,途經龜茲(今新疆庫車附近)、疏勒,越過蔥嶺,再經大宛、康居;南道沿塔里木河以南前進,經于闐、莎車,越蔥嶺,與北道在木鹿城(在蘇聯土庫曼境內)會合,再行抵裡海南部後,到伊朗境內。中國原為絲綢的故鄉,早在西元前一世紀以後的一千多年中,大量的生絲、絲綢和其他貨物即經由此路運銷至西域及歐洲,因它以運輸絲綢著稱,故稱為「絲路」。此條貿易通路的開闢,原是西漢武帝時(約西元前一一五年),為聯合大月氏及西域各國共謀策略抵禦匈奴,派遣張騫二次通使西域而開闢。它在長時期內曾是東西方往來的交通要道,也是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重要通路。
*8 「禪」即禪定。「數」即指以四諦、五蘊、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法數,來解釋佛教基本義理。「阿毗曇」又稱為「論」,即對佛經教義等的詮釋。在安世高的譯典當中,也有一部份是屬於《阿含經》的單品及解釋其教義的論書(阿毗曇)的節本,如《阿毗曇五法經》等,故東晉道安在〈陰持入經序〉(《祐錄》卷六)評其「博聞稽古,特專阿毗曇學,其所出經,禪數最悉」。
*9 僧祐所撰《出三藏記集‧安世高傳》中,評安世高譯經「意理明析,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凡在讀者,皆疊疊而不倦焉」。其譯籍對佛教早期的傳播影響可謂深遠,尤其首傳禪法入漢,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10 支讖入漢時期正值貴霜王朝統治印度之時,當時大小乘佛教都頗為興盛。早期大乘經典如《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阿彌陀經》、《維摩經》等,皆已傳播,並沿絲路傳入漢地。因此,支讖所譯佛經是順應時代思潮的。
*11 《道行般若經》與三國支謙所譯《大明度無極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是同本異譯。魏晉玄學興起,般若思想相應盛行。詳見第七課〈魏晉佛教〉。
*12 《後漢書‧襄楷傳》:「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殺罰過理,既乖其道,豈獲其祚哉!」
*13 東漢末年政治愈益腐敗,外戚宦官專權,地主迅速擴張,再加上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因此農民暴動不斷。農民也希望由宗教獲得精神安慰,佛教在此期間便有不少經典被譯成漢文,影響力漸增。但初創的道教也開始在社會上流傳,漢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利用太平道(屬於道教的一派)動員農民,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動黃巾起義。起義軍有三十六萬人,雖然起義仍告失敗,但也給朝廷和貴戚重大的打擊。
*14 西漢武帝時,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儒家經學透過宣說天人感應和名教綱常來擁護封建政治,成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標準。因而,儒家思想在文化學術界佔有統治地位。然經學自身的發展,越來越空洞繁瑣,故在西漢後期已有「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漢書‧藝文誌》)的批評。到了漢魏時期,經學漸失其地位。
*15 讖緯是流行於漢代的一種具有十分濃厚神祕色彩的迷信。「讖」,是一種「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的神祕語言,通常由天子頒佈。這種預言被認為來自天帝、神仙,是符合天意的,故又稱為符或符命。同時為顯示讖書的神祕性,往往把它染成綠色,稱為籙。又因常附有圖,因此也稱為圖讖。緯乃「經之支流,衍及旁義」,是方士化的儒生用神學觀點對儒家經典進行解釋和比附的著作,它相對於「經」而得名。經的原意為織物上的縱絲,緯是織物上的橫絲,緯書依附於經書,正如布上的緯線與經線相配一樣。漢代儒學有「五經」、「七經」之說,而緯書也有「五緯」、「七緯」之稱。因緯書中也有讖語,所以後來往往把讖和緯混為一談,通稱為讖緯。經學與讖緯合流,使經學更加趨於虛枉迷信。
*16 北方關中、洛陽一帶的人民,因受到董卓等軍閥的掠奪殺伐,紛紛南逃,佛教也因而南傳。如《高僧傳‧安世高傳》載:「高游化中國,宣經事華,值靈帝之末,關洛擾亂,乃振錫江南。」安世高避難江南,經廬山、南昌至廣州、會稽,他行走的方向大體反映著當時佛教傳播的路線。另外《出三藏記集‧支謙傳》也記載,支謙在漢獻帝末年與鄉人數十名避亂到吳地。因此,佛教因戰亂而漸往南傳。
【習題】
一、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以何種說法最受重視?試述其因緣。
二、中國第一部佛經為何?譯者是誰?
三、簡述白馬寺的由來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四、簡述安世高、支婁迦讖對佛教的貢獻。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