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1 - Doctrine 《佛教叢書1-教理》

Building Humanistic Buddhism - Part 2: From Coming into this World to Leaving this World 人間佛教的建立 第二篇 從入世到出世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人間佛教建立 第二 入世出世

    前言

  佛法世間法出世間法一般世間法稱做俗諦出世間法稱做真諦佛教雖然重視世間法但是重視出世間法不過人生在世不能離開世間法就是佛法不能離開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離世間離世菩提猶如兔角。」所以對於世間出世間法我們應該入世出世態度世間問題解決才能出世入世才能出世才能昇華

  另一方面出世思想入世事業佛陀成道以後不捨世間眾生仍然到處說法菩提歡喜散播大眾這就出世思想入世事業所以學佛應該入世出世然後出世入世具備出世般若智慧之後積極從事入世度眾工作

    入世生活

  既然不能離開世間生存不能沒有入世生活一般人生活大部

  1.物質為主生活因為物質我們生活主要

  2.感情為主生活因為感情動物所以佛說眾生有情

  3.人群為主生活因為不能獨居

  4.身為生活因為一般人依靠(六根)追求色聲香味(六塵)快樂

  雖然物質生活感情生活群居生活身為生活但是物質有限不能滿足我們無限欲望所以我們要有合理經濟生活人情缺陷不能永遠我們滿意所以我們要有淨化的感情人群利益衝突不能常久和平相處所以我們要有六和處世生活無常因緣聚合離散所以我們要有法樂信仰生活

    合理經濟生活

  八正道中的正命告訴我們身為佛教徒必須從事正當職業正當生活正當方法取得錢財

  所謂正命就是合理經濟生活反之經營不正當事業生活就是邪命生活譬如酒家逼迫別人從事色情行業賭場販賣人口毒品槍械或者算命卜卦看相佛遺教經佛陀指示佛教徒應該仰觀星宿推算命運因為這些不合因緣法則不合正命經濟生活佛法允許

  有了正當職業正當生活如果錢財盈餘佛法指示我們處理方式

  第一供養父母師長。(收入十分)

  第二妻子兒女衣食無缺。(十分)

  第三擴展正當事業。(十分)

  第四要有一些儲蓄不時之需。(十分之一)

  第五布施救濟造福人群廣結善緣。(十分之一)

  這就佛教處理財富方法

    淨化的感情生活

  平常一般人自己喜歡遇到自己有緣甚至可以自己身心生命交給自己討厭不但不肯付出關心甚至打擊傷害一個學佛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怨親平等精神對待眾生有緣感情做到無緣感情甚至別人不好只要有意義有價值應該平等施予歡喜施予關懷不必計較得失利害學習觀世音菩薩祈求苦海常作大慈悲精神昇華感情眾生同體這就淨化的感情生活

    六和處世生活

  佛教稱出家人僧伽」,就是僧團意思和合僧」。因為僧團本著六和敬精神追求智慧行事度眾方面和諧相處

  「六和敬可以做為我們待人接物處世之道

  1.見和同解思想統一佛教大家佛法共同認識佛法行事最高標準一個能夠捐棄個人成見執著建立相同共識見和同解運用社會我們一個對於國家律法制度行事政策認同思想見解統一以免意見分歧背離軌道

  2.合同經濟均衡僧團如果施主財施供養不可私自僧團集中處理大眾共有利和同均運用社會有錢幫助窮困有力扶助弱小建立一個安穩社會

  3.戒和同修法制平等僧團遵守共同戒律日常生活我們一個遵守國家法律擁有特權法律規章之前人人平等養成奉公守法習慣公平合理生活

  4.意和同悅心意開展日常生活大家培養開闊心胸心意和諧不要比較人我得失不要計較是非利害心意和悅就是人間淨土

  5.口和無諍語言親切人相之所以不悅誤會事情發生大都言語引起因此說話語氣委婉大家能夠和平相處

  6.身和同住相處和樂大家有緣相聚一處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尊敬能夠平等相處生活獲得和諧快樂

    法樂信仰生活

  佛經譬喻世人愚痴貪圖五欲六塵殊不知五欲不捨譬如刀刃不足小兒」。

  五欲既然這麼禍患五欲世間生活如何才能五欲?《維摩經:「有法不樂世俗。」真正快樂不在欲樂法樂唯有信仰尋找快樂才能得到佛法喜悅真理快樂

  佛法快樂不是感官感受人間快樂而是一種雖然自在內心寧靜參禪禪悅誦經有法拜佛有法智慧因為他們追求簡樸勤勞超然宗教生活他們嚮往內在生命精神解脫自在般若如果我們體會這種法樂不但不會身為形役」,反而身心安住佛法獲得自在安樂

    出世思想

  所謂出世」,就是超過一般世間意思佛教出世生活不是我們離開人間另外地方生活不問世事不是要死以後出世生活不是為了自己不管世間苦痛困難真正出世思想出世出世思想要有如下認識

    要有人生無常警覺

  世間一個好生觀念其實人生一期生命寒暑火電剎那人間滄海桑田無常變幻普賢:「是日?」能夠世間興起無常能夠有人生苦警覺精進不放逸努力修行這就出世思想

    要有遠離物質看法

  世間一個喜愛金錢物質甚至有人臨死之際金錢物質不肯以為來生享用所以貪戀聚集最後黃土抱恨

  金錢物質本來但是有人不會使用金錢物質反而金錢物質奴役蘇東坡:「物質欲望無盡。」我們如果不能物質存有遠離看法終身物質奴隸如果出世思想超然金錢有意義運用

    要有淡化情愛觀念

  :「不重不生娑婆不生極樂。」眾生因為生死是非因為你我煩惱佛教並不要人捨棄情愛而是要人因為愛念去除道念便無法增長有了出世思想般若智慧化導情愛得到佛法受用反而享受人間真愛

    要有不滿自己要求

  一般人別人不滿自己不滿其實自己充滿我痴我愛我執怎麼自己滿意

  自己滿意道業進步障礙人生到處缺陷到處充滿考驗能夠自己不滿道德人格有所增進積極出世思想

    結語

  佛教雖然入世出世但是精神仍然著重入世因為佛教本質具有人間性生活性。「出世並不我們離開世間而是一樣在世常人一樣生活只是思想境界超越能夠退無為」;世間一切能夠不貪不計執著然後這種出世思想無邊深廣悲智運用救度眾生事業使一個發出離心了生死使世界到處充滿佛法真理和平

  因此對於真正萌發出離俗世菩提道心心裡入世出世其實只是當下一念而已

...................................................................................

舉例說明什麼合理經濟生活

出世思想內容什麼

六和處世生活我們什麼利益

舉例說明如何淨化感情生活

什麼法樂信仰生活

出世真義什麼

...................................................................................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