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1 - Doctrine 《佛教叢書1-教理》

How to Practice the Dharma - Part 4: The Four Immeasurables 如何實踐佛法 第四篇 四無量心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如何實踐佛法 第四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意義

  四無量心菩薩普度眾生具備精神──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現代的話就是無量拔苦歡喜包容廣度一切有情

  「無量兩個涵蓋四心種種具有下列殊勝意義

  1.無量也就是發心無量我們思想主宰一切行動因此唯有發心才能產生力量尤其普度眾生這麼艱鉅使命如果沒有無量發心行動還是無法產生廣大效益因此我們要行長遠菩薩道必須發起無限菩薩心

  2.無量無量助緣

   (1)眾生無量佛法眾生眾生就是菩提眾生沒有菩提完成不了菩薩道成就不了佛果我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要無量眾生助緣做到不捨任何一個眾生

   (2)時間無量在世我們想要成就一番非凡事業需要長久努力何況成就無上菩提需要自己投入無限時間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諸佛精進累積自己福德因緣得以成就正覺所以我們凡夫需要無量恒常求得佛法

   (3)空間無量根據本生經記載佛陀因地修行輪迴苦趣各種身份度脫六道眾生不僅如此法華經佛陀自述:「早已成佛是以常在娑婆世界說法教化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利眾生。」其他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成就正覺度脫眾生因此慈航國土常行佛道普賢菩薩遍一切處實踐大願無怨無悔地藏菩薩發誓地獄眾生證菩提……。說明諸佛菩薩之所以成為佛菩薩在於他們慈心悲願法界無有揀擇憎愛我們實踐菩薩道佛道下化眾生應當效法諸佛菩薩勇猛精進難行能行能忍無論何時何處廣度眾生為己

  3.果報無量:「無量加上無量我們無量善緣自然產生重重無盡不可思議無量依正果報」。

  4.福德無量:「四無量心福德無有窮盡經論記載清淨道論說明如下

   (1)安穩入眠作惡:「有所有所。」由於日間心懷慈悲常行喜捨所以不但夜晚能夠安穩入眠而且吉祥

   (2)一切眾生愛敬常行四無量心猶如戴上道德寶冠為人非人一切眾生敬愛

   (3)諸天守護善神擁戴四無量心度眾利他行者便得到諸天善神守護愛戴

   (4)逢凶化吉消災常行四無量心」,積集無量福德以為善緣自然減輕業障逢凶化吉消災

   (5)容光煥發儀表堂堂四無量心因為常行正念相隨自然顯得容光煥發儀表堂堂

   (6)臨終善道四無量心行持直至臨終提起正念所以善道即使其一不能證果死後上昇梵天享受

    ‧「四無量心內容

  菩薩懷抱慈無量心慈愛眾生因此安穩樂事饒益有情悲無量心悲憫眾生輪迴六道種種所以發心拔除喜無量心令眾生歡喜捨無量心以上眾生

    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合稱慈悲佛教根本佛經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魔法可見慈悲思想佛教關係密切

  《大智度論二十慈悲分為

  1.慈悲一切眾生造業在生輪迴受苦因此生起拔苦慈悲心稱為慈悲一般凡夫慈愛因為不明二空所以還是不能出離生死

  2.法緣慈悲證悟無我慈悲阿羅漢果二乘以及初地以上菩薩境界

  3.無緣慈悲諸佛如來無限慈悲畢竟般若生起慈悲因為心中差別所以眾生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眾生給予所需

  此外慈悲層次可分

  1.消極慈悲積極慈悲

  2.熱鬧慈悲寂寞慈悲

  3.直接慈悲間接慈悲

  4.廣大慈悲微小慈悲

  5.一念慈悲無限慈悲

  6.有緣慈悲無緣慈悲

  7.有情慈悲無情慈悲

  8.慈悲無求慈悲

  9.慈悲無相慈悲

  10.一時慈悲永恒慈悲

    悲無量心

  悲無量心解除眾生痛苦。《法華經:「大慈悲苦惱眾生。」菩薩經過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清淨涅槃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受生六道甘露法無上法輪例如佛陀因地割肉餵鷹捨身飼虎觀世音菩薩慈航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說明菩薩之所以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願力產生偉大力量所以菩薩眾生大悲心大悲心長養菩提菩提成就佛如果菩薩看到眾生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悲心進而拔苦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無量心菩薩成佛必要條件

    喜無量心

  慈心令眾生令眾生什麼差別?《大智度論二十五塵所生快樂法塵所生喜悅譬如憐憫窮人施與財寶快樂然後教導謀生技能則是使在生中產生歡喜所以比較表相感受深層感受因此,《大智度論:「歡心歌舞踴躍譬如服藥遍身。」

  我們為什麼眾生歡喜因為歡喜世界上寶貴財產一個沒有歡喜即使金山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教誡弟子我們正視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離苦得樂所以,「示教利喜佛陀說法真正目標佛經我們看到弟子請法樂欲」,聞法歡喜踴躍」、「歡喜讚歎辭句可見法喜禪悅佛教的真諦寶藏

  因為歡喜修道體悟佛經記載例如

  《釋提桓因問經》:「喜樂欲求五功。」

  《華嚴經入法界品》:「歡喜恭敬甚深。」

  《十地》:「諸佛菩薩極多歡喜淨信愛樂。」

  諸佛菩薩歡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彌勒菩薩以外還有歡喜自在歡喜莊嚴歡喜歡喜歡喜無畏歡喜威德歡喜菩薩歡喜菩薩歡喜菩薩歡喜菩薩可見佛教一個提倡歡喜宗教

  因此我們奉行佛教除了清淨安樂應該散播禪悅法喜大眾受用使大家佛光普照之下遠離憂苦陰影

    捨無量心

  慈悲固然使眾生得到但是慈心容易貪著悲心容易憂愁因此佛陀告訴我們捨心去除一切分別妄想一切眾生平等心進入佛道

  一種無上智慧所謂:「捨得捨得。」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我們慈心悲心弘法度眾三心執著才能成就。「眾生差別」,萬法因緣和合所以勝義諦而言眾生一心皆是不能成就無量功德一切分別妄想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好比虛空因為包容萬物所以成就一切萬物

  一種最高境界唯有」,才能容納異己唯有」,才能心包太虛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知道向前獲取不知道回頭反省拼命向外追求有形物質忽略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放下我執尊重他人捨得犧牲奉獻自然擁有一個圓融和諧世界

    慈悲喜捨一體

  慈悲喜捨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類別其實慈心悲願延伸令眾生得到快樂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然而接著令眾生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產生慈心悲心度眾憎愛不生人法執著就是捨心現前境界因此大智度論:「無量隨從人民。」

    長養四無量心方法

  《華嚴經:「常行柔和忍辱安住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我們依止安住所在我們想要培養四無量心」,應從下列點著

  1.建立觀念常常立場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長養四無量心」。

  2.建立怨親平等觀念業力輪迴而言眾生沈浮在生死海不止千萬以上因此六道眾生無非我們過去中的父母親法界緣而言眾生一體親疏如果我們由此建立怨親平等觀念計較分別心長養慈悲喜捨

  此外我們實踐四無量心應該要有智慧做為引導否則濫用誤用結果形成社會例如布施造成一些不勞而獲觀念見到有人破壞社會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逃脫勸阻他人父母供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甚至一意姑息犯罪社會人士不當放生害死更多生命等等值得我們深思問題

...................................................................................

四無量心意義

四無量心內容什麼

慈悲喜捨關係為何

如何長養四無量心

...................................................................................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