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大般涅槃經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典之部 ■大般涅槃經《大般涅槃經》,又稱《大涅槃經》、《涅槃經》、《大經》。北涼曇無讖(385-433)譯。師中印度人,初習小乘教法,兼習五明,講說精辯, 應答善巧。後遇白頭禪師,得樹皮《大般涅槃經》,自感慚愧,改而專學大乘。後攜《大般涅槃經》前分十卷、《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入罽賓,又至龜茲, 然此二地多學小乘,遂東經鄯善,至敦煌。
北涼玄始元年(412),河西王沮渠蒙遜迎師入姑臧,欲請譯出經本,讖恐言舛於理,學語三年,方譯寫《大涅槃經》初分十卷。師以《涅槃經》品數不足,遂赴于闐,尋得經本中分,復還姑臧譯之。後又遣使于闐,尋得後分續譯。師謂此經梵本三萬五千偈,今所出者,一萬餘偈。
本經是四大部之一,全經旨在說明法身常住、眾生悉有佛性、闡提成佛等教義。共分十三品:壽命品、金剛身品、名字功德品、如來性品、一切大眾所問品、現病 品、聖行品、梵行品、嬰兒行品、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師子吼菩薩品、迦葉菩薩品、憍陳如品。茲將本經旨要梗概分述如次:
一、佛身常住
佛身在本經中是指如來之身,或如來、如來藏、佛性,也就是指佛的法身。
世間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的,所謂生者必滅,合會必離,盛必有衰,眾苦流轉,無有休息,常為諸苦所侵。因此,佛陀於拘尸那入涅槃之際,眾生心大憂愁,同時舉 聲悲啼號哭,咸謂世間空虛,眾生福盡,從今以後,無有救護,無所宗仰。純陀因此懷疑,何以世尊已證大果,不能久住於世;乃至迦葉亦懷疑佛陀壽命何以同於世 間,如此短促。事實上,佛陀的示寂,是在說明佛陀的涅槃境界並非如油盡燈滅,或薪盡火息,一切無存。如〈壽命品〉,佛陀告訴純陀:「如來已於無量無邊阿僧 祇劫無有食身、煩惱之身,無後邊身,常身、法身、金剛之身。」佛陀為迦葉說如來長壽,於諸壽中,最上最勝;所得常法,於諸常中,最為第一。如來是常住法, 不變易法,如來此身是變化身,非雜食身,為度眾生,是故現捨,入於涅槃。〈金剛身品〉說,如來身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又如 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非人天身,非恐怖身。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無有足跡。
涅槃有諸多異名,如:無生、無出、無作、無為、歸依、窟宅、解脫、光明、燈明、彼岸、無畏、無退、安處、寂靜、無相、無二、一行、清涼、無闇、無礙、無 諍、無濁、廣大、甘露、吉祥。涅槃實義,是謂法身、般若、解脫等三德。譬如伊字是由三點組成,不一不異,非前非後。如〈壽命品〉說:「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 以我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 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 世伊字。」這是以伊字三點說明涅槃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具有相即不離的關係。
又常樂我淨名為涅槃。〈壽命品〉 說:「我者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 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又〈高貴德王菩薩品〉說:「常樂我淨在何處耶?所謂涅槃。」「常樂我淨乃得名為大涅槃。」「身不壞故,名 為大樂,身若可壞,則不名樂。如來之身,金剛無壞,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綜觀本經,無非處處在闡明佛身是常住不滅,是永恒存在,是常樂我淨,是大涅槃。
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本經的另一個重點是在闡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卷七的〈如來性品〉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 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又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結,即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 乃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
既然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闡提能否成佛?據《梁高僧傳》卷七載,昔時,竺道生見法顯所譯六卷《泥洹經》後,立「闡提成佛」之說,而遭學者非議,直至曇無讖譯出本經後,此種說法才漸漸被接受。
「一闡提」,〈如來性品〉說無信之人,名一闡提。又以焦種、無目、難治之病、生盲、非法器、不可治、聾人等,比喻一闡提。卷十九〈梵行品〉說:「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如是之人,名一闡提。」
本經卷九〈如來性品〉復說:「佛為眾生說有佛性,一闡提輩流轉生死,不能知見。」「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以是業 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可見一闡提若能袪除煩惱纏縛,仍是可以見性成佛的。又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 者,亦為說法。今雖無益,作後世因。因此,如來世尊大慈悲,見一闡提者,仍為施法藥。於是在卷二十一、二十二〈高貴德王菩薩品〉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寶佛性無差別相,犯四重罪,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總之,本經是主張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亦能成佛。而其基本思想是在於認為佛性常住而一切悉有,從而主張一闡提亦具有佛性,縱然是斷善根,其佛性仍常住不變,最後亦能成佛。
本經是大乘經典中,最富有文學色彩的經典。經中處處可見佛陀以巧妙的譬喻說理,例如:
1.卷九〈如來性品〉以先陀婆比喻如來密語甚深難解。「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先陀婆者,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如是四 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遊, 索先陀婆,即便奉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大乘智臣應當善知。」
2.卷三十 三〈師子吼菩薩品〉的「眾盲摸象」喻,自古以來即聞名於世。「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敕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 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 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 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別象。善男子!王喻如來正遍知也,臣喻方等大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
3.卷十四〈聖行品〉敘述佛陀的本生為一婆羅門,住雪山,修菩薩行,為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偈,不惜捨身以施羅剎。此舉與《華嚴經》善財童子、《般若經》常啼菩薩的道行,同為佛子求法的典範。
4.卷十四〈聖行品〉以醍醐譬喻佛性。「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 入其中。……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 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全經中如上述所列舉的精彩譬喻,可以說是不勝枚舉,俯拾可得,是文學創作的最佳體材,深具文學價值。
本經以《阿含經》、《法句經》為始,並援引《首楞嚴經》、《瞿師羅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法華經》、《城經》、《雜華經》等諸經,其思想受《般 若經》影響頗大。本經由曇無讖譯出後,傳於南方宋地,經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人對照法顯所譯的六卷《泥洹經》,增加品數,重修而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古來 稱之為《南本涅槃經》;對此,曇無讖譯本則稱為《北本涅槃經》。
因本經的譯出,使得研究《涅槃經》更為盛行而 有,涅槃宗之成立,弘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之說,隋唐以前頗為盛行,其學者被稱為涅槃師。至天台宗興起,智顗以自家之教觀為依準, 而以《涅槃經》為《法華》的補助,且視之為捃拾教。爾後獨立講說弘布此經者日少,終至絕迹。唯今韓國、日本猶存其餘緒,然僅傳其教旨,奉為一般的信仰,並 未特別標舉門風派別。
又吉藏的《大乘玄論》卷三有道朗所著《涅槃義疏》,解說曇無讖的譯本,提倡中道為佛性。梁武帝特宗《涅槃》一經,曾於同泰寺宣講此經,並修涅槃懺。
本經今收錄於《高麗藏》第九冊、《磧砂藏》第八冊、《龍藏》第二十八、二十九冊、《卍正藏》第十三、十四冊、《大正藏》第十二冊。此外,一八七一年,英國學者比爾(S.Beal)曾將本經卷十二、卷三十九譯為英文出版。
本經注疏極多,較重要的有:
1.涅槃論 一卷 元魏‧達磨菩提譯
2.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 一卷 陳‧真諦譯
3.大般涅槃經集解 七十一卷 梁‧寶亮等敕集
4.涅槃經義記 二十卷 隋‧慧遠述
5.涅槃經玄義 二卷 隋‧灌頂撰
6.涅槃經疏 三十三卷 隋‧灌頂撰
7.涅槃經遊意 一卷 隋‧吉藏撰
8.涅槃宗要 一卷 新羅‧元曉撰
...................................................................................
一、試論述涅槃義。
二、試論述「闡提成佛」。
三、試列舉出本經各品中的譬喻。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