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4 - Disciples 《佛教叢書4-弟子》

1. China - Chan Master Zong Mi, who Mastered the Three Doctrines 壹、中國 ■會通三教宗密禪師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中國會通三教宗密禪師

  惠能:「本來無一物何處塵埃?」禪宗教法始終側重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實地然而由於家祖學風相異應機有別造成歧見紛雜另一方面佛教對話不斷各方立場即使後來三教思想提出難以釐清彼此關係直到中唐原人論提出突破當時狹隘思想空間前者解決矛盾以及行者之間相互詆毀提倡禪教一致思想方法後者會通釋道開闢另一格局給予佛教對外關係相當衝擊影響創見以致奠定其後五代之間佛教基礎儒學開啟大師便是華嚴五祖宗密禪師

     佛門

  禪師(西元○-四一),宗密世人又稱禪師俗姓(四川西充縣)。

  宗密父母早逝開始研讀儒家詩書十八佛教經論茹素親近禪門大德高僧自己田園設置法筵禮請法師說法在家弟子身分擔任工作然而尋出安身立命於是暫時放下佛典二十三歲時重新義學重拾儒學他日會通思想背景奠定深厚基礎

  宗密能力並且喜好探討生命哲學然而始終無法思想獲得圓滿答案直到二十八(唐憲宗元和西元)巧遇西遊化和尚宗密針芥相投」,於是披剃從此安頓身心佛門領受禪門心法

  宗密眾僧前往應供和尚講授圓覺經豁然大悟身心喜躍具足戒進謁益州神會和尚弟子禪師稱讚宗密傳教之後進謁洛陽報國寺禪師宗密菩薩中人可知宗密潛力法器

  宗密後人華嚴祖師一生圓覺經圓覺經大疏大疏大疏,《圓覺經道場修證六十圓覺經不遺餘力

    清涼 遨遊華藏

  宗密禪宗弟子成為華嚴五祖」,因緣歸功眼光心胸寬廣

  宗密出家授與杜順和尚華嚴法界觀門》,啟發宗密哲學思想宗密開悟宗密向北參學學習元和宗密聆聽澄觀弟子講授澄觀華嚴經》,生歡喜誓願元和宗密洛陽禮敬荷澤神會祖師駐錫講授華嚴教義信徒引起官方注意預備查辦宗密及其徒眾宗密二京法主帝國澄觀弟子得以消弭誤解隨後宗密澄觀稟明學習華嚴研究心得表達求法熱切斐然流暢章句理論分明清晰澄觀展讀之後讚歎有加隨即表示法子

  元和宗密抵達長安一面學習華嚴教義一面發表心得澄觀宗密:「華藏!」惺惺溢於言表

  後來宗密華嚴法界觀門華嚴經》、《華嚴梵行、《華嚴心要法門華嚴教法觀行趙宋時代子璿(西元三八)弟子淨源(西元一一)澄觀宗密五祖華嚴祖師傳承從此確立

    禪教一致 三教和會

  元和十一宗密前往不下讀經滿圓覺其後雲居草堂陸續金剛》、、《唯識》、《圓覺經》、《四分律著作

  宗密貢獻在於提倡禪教一致和會思想前者》,後者原人論代表由於徒眾相互詆毀經律經律不同相互攻訐於是宗密積極提倡禪教一致

  宗密佛法理論研究實踐體驗自己慈悲心夾雜世俗貪愛因而入山修習定慧前後約計十年此外宗密諄諄勤勸行者安心」,提醒鏡像青黃」、「毫釐」,如此觀照修行落實生活實踐為了希望正法久住宗密鼓勵行者在行相應增廣見聞

  北周武帝以來三教講論風氣唐朝道教國教高祖李淵認為三教歸一」,於是召集三教學士得失其後太宗高宗乃至武后一致擁護佛教一時儒家學人佛道之後玄宗德宗文宗頗具融和精神帝王加上博通於是充分表現唐朝特有公開寬容風度學術思想風貌在此時代潮流宗密提出調和三教思想

  宗密原人論破邪顯正方法給予三教客觀批判提出根本思想差異特點在於經卷義理角度直接圓滿人格實現提出解決宗密並不否定家的修身養德反而肯定經世教化以為釋迦至聖內外」,具備萬行懲惡勸善同歸功能然而生命展轉去來只有佛教了義萬法盡性至於本源」,透徹生命緣起真相

  立場擺脫長久以來三教護教濃厚藩籬不僅超越複雜思想並且全新看法釐清三家有的優勢層次開闢另一廣闊格局從此三教關係日趨和緩五代以降佛教基礎乃至成為儒學思想興起先聲無怪裴休宰相讚美宗密世尊」。

    僧俗 

  宗密融和性格除了自身佛教實踐調解內外立場一生各處講學著作廣度眾生道風一窺端倪太和(西元二八)文宗宗密殿諸法紫袍大德一時宗密朝臣百姓敬仰其中裴休宰相深入成為外護弘法利生護持道業重責兩相呼應正法因而得以流傳宗密重要著作禪源諸詮集都序》、《圓覺經》、《註華嚴法界觀門裴休

  此外由於提倡和會思想宗密當代文人學士往來尤其劉禹錫白居易交誼更為深厚前者宗密宗密上人南山草堂寺河南侍郎後者草堂宗密上人表達各自景仰讚歎一時兩相酬唱美談

  宗密出入豪門朝野推崇然而戀棧權勢駐錫草堂寺前後將近十年唐文宗太和宰相宦官失敗在此甘露宗密涉及宮廷政治鬥爭不測危機重重宗密一本坦蕩自在表示:「貧道()反叛教法身命甘心。」心中菩薩

  唐武宗會昌元年(西元四一)正月宗密坐化六十二僧臘三十四荼毘舍利青蓮裴休宰相碑文唐宣宗大中元年(西元),追諡定慧禪師」,禪師

  宗密一生致力禪教一致三教和會不僅消弭宗派執著與其宗教和諧如此精神後人學習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