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Vinaya School - 4. The Essentials of the Vinaya School 律宗 肆、律宗要義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律宗  律宗要義

    含義

  所謂」,佛陀時代含義作用梵語vinaya,音譯毘奈耶」,毘尼比尼含有調伏佛陀修道生活針對實際具體需要訂定規範隨犯隨制」(隨緣制戒),佛陀出家弟子惡行佛陀教誡今後同樣行為不可違犯再犯處罰往後成為僧伽規定因此,「處罰規定出家眾制定被動所以有別

  梵語sila,音譯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廣義而言善惡習慣沿襲成風令人遵守皆可稱之為」,戒禁取見邪見一般淨戒特為出家僧眾在家信徒制定戒規防非止惡功用。「」,佛陀住世外道教誡徒眾適用二眾並不隨犯隨制所以犯戒處罰規定而是自發努力改善特徵因此本應有所區分後人往往二者

  一般三藏中的律藏一部分典籍

    四科

  行事一切」,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依據戒律精神律宗主要義理戒體」,律宗三家分歧在此

  ()戒法佛陀制戒法則眾生軌範禪定智慧免於生死大海所以解脫途徑出離生死要道

  ()戒體領受戒法行者身心體性本身覺照自然守護身心出生善行戒律根本精神

  ()戒行戒體之後守護三業如法行為

  ()戒相持戒成就威儀可作軌範

  以上四科之中戒體最為重要一切修善內在力量如果缺乏戒體內涵戒律流於形式戒條如果戒律精神不實行為形同虛設對生一點產生不了作用因此分為四科精神一體受持戒律四者充分發揮戒體內心戒行實踐莊嚴儀表愛敬

    判教

  道宣律師弘揚四分律》,大乘圓實了義成立一乘圓頓。《成實論戒體道宣戒體心法」。因此戒體受戒當下薰習阿賴耶識種子心法戒體種子戒體」。懷素色法戒體」、心法戒體相對道宣律師心法戒體」,佛陀一代教法二教」,二教」。《大乘義章一說:「修多羅名曰毘尼理事因果是非行儀。」

  之下性空唯識圓教而立性空空觀唯識三觀

  戒體實法假名圓教三教三觀以下分別敘述

  ()

  眾生根機能力因果業報邪正差別」,通化道俗教法也就是經論禪定智慧法門例如四阿含》、《華嚴》、《般若一切大小權實

  1.性空建立諸法性空無我教法一切小乘四阿含,《僧祇》、《四分,《俱舍》、《成實

  2.建立諸法本相」,妄見教法其中一切大乘般若經般若

  3.唯識圓教建立諸法」,唯有教法其中一切大乘圓教華嚴》、《楞伽》、《法華》、《涅槃》、《攝論經論

  ()

  又稱」。佛陀規範眾生行為避邪過患利益教法律藏戒學法門

  1.實法略稱」,主張一切諸法實有部派佛教一切有部說法色法戒體

  2.假名略稱空宗」,主張諸法假名實有」,經量部說法心法戒體

  3.圓教略稱」,唯識圓教」,主張諸法唯識」。心法種子戒體

  「性空」、「實法」、「假名」,一切小乘;「一切大乘般若;「唯識圓教觀察諸法唯有識心」,性相圓融教法三學之中,「」,三聚淨戒受戒,「心所第八阿賴耶識戒體」;「」,了知萬法唯識勤勉修行集注一境智慧觀察諸法事理護持三聚淨戒」,大乘圓教三學」。律宗三教唯識圓教」,任何同時具足」、「圓融三學因此南山四分律小乘大乘慧光律師四分律大乘四分律小乘相同南山主張可調

    止持作持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中說,「止持作持戒律大類

  ()止持制止制止意指保持戒體停止惡業造作五戒乃至具足戒消極防非止惡

  ()作持作者造作策勵造作善業以此保持戒體安居說戒懺悔禮拜積極行善

  要之二持佛陀一切

  律宗戒學大乘種類可分通戒別戒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慈悲喜捨利益一切眾生)三聚淨戒別戒三千威儀乃至五百大戒別戒中的乃至一切具足三聚淨戒三聚淨戒萬行總括定慧在其中互相這就律宗大乘一實圓頓

  《律藏傳來判定小乘法門由於道宣律師根據佛陀以戒為師遺教致力戒律使具有大小乘互通特殊意義由此律法道宣律師佛陀一代時教」、「二教使律部佛陀教法一半提升律藏重要地位戒律性質分為二持不僅具有內心自制作用同時具備利他積極功用。《增一阿含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即是止持」(),眾善奉行作持」(修善)。從小自修自度擴大修學大乘慈悲精神道宣律師卓越貢獻也是南山律宗學理體系大建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