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Tiantai School - 3. Organ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s by the Tiantai School 天臺宗 參、天臺宗的教判組織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天臺宗 參、天臺宗的教判組織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當中,對於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組織,並且有系統的加以闡發者,當推天臺法華為第一。有首偈語很能說明中國八大宗派的特點:「禪貧密富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臺宗。」
天臺智者大師根據《華嚴經‧如來性起品》的三照三喻、《涅槃經‧聖行品》的五味相生喻、《法華經‧信解品》的長者窮子喻,將佛陀一生說法的次第分為五時: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並以教化的方法分為:頓、漸、祕密、不定等「化儀四教」,將說法的內容分為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以科學方式,將佛陀一代時教分門別類的歸屬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較。因此,說到義理的組織方面,天臺宗是最嚴密,最有系統的。以下大略說明天臺宗的教理組織:
一、教相判釋
智者大師所主張的天臺宗教判,是將佛教各種經論,依其內容加以分類、解釋,依佛陀說法的順序,分判為「五時」。
(一)五時
下面的偈語,可以說明佛陀一代時教以及說法的順序: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第一、華嚴時: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二十一天),開講《華嚴經》,是佛陀從自內證的真如法身所流露,譬如日出時分,初昇的太陽先照到高山的山峰一樣,此時只有普賢、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薩才能承受法益,小乘人則如聾若啞。好比剛從牛的身上擠出牛乳,非常營養,然而有些人卻不敢喝。這就像有些人認為《華嚴經》太深了,沒辦法懂一樣。這是五味中的乳味,受益的是善根深厚的別教、圓頓教的大菩薩。(正說圓教,兼說別教。乳味)
第二、阿含時:小乘人在第一時聽聞大乘華嚴經教,如聾若啞,不能領受,因此佛陀於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以十二年的時間,往來於印度十六大國,講說《四阿含經》。此時譬如日輪漸昇,照到幽谷一樣;在五味中,猶如用牛乳來加工製成的生酪,方便喜歡酪味的眾生。因為是佛陀在鹿野苑所說,所以又稱為「鹿苑時」,這是佛陀專為誘引小根機者而說的教法。此時的說法,於「化儀」上是漸、不定、祕密三教,於「化法」上是三藏教。(酪味)
第三、方等時:二乘人於阿含時證悟無學的小果,卻誤以為那就是究竟之道。佛陀為了要破除他們的偏見,乃於阿含之後的八年間,講說《楞伽》、《維摩》、《思益》、《勝鬘》、《寶積》等大乘經典,以彈訶小乘,使之恥小慕大而進入大乘。此時譬如太陽照在平地上,等於將酪味再精製成酥味。於「化法」上是藏、通、別、圓,四教相通;於「化儀」上是除了頓教以外的其他三教。(生酥味)
第四、般若時:指「方等時」之後的二十二年間,佛陀為了破斥大小乘分別的偏執,於王舍城靈鷲山、室羅伐悉底國的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及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處宣說般若經,以明諸法皆空,融和大小乘於一味。此時譬如上午十點鐘的陽光照射大地一樣,如同將「生酥」再精製成「熟酥」味。所說的法是通、別、圓三教,於「化儀」上是漸、祕密、不定等三教。(熟酥味)
第五、法華涅槃時:佛陀見眾生根機漸熟,於講說《般若》之後的八年間,於靈鷲山上宣說《法華經》,開演十界皆能成佛的真理。又於臨入滅之前的一日一夜之間,講說《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之理,是為法華涅槃時。此時如日輪當午照耀大地,如同「熟酥」再精製而成「醍醐」。(醍醐味)
這是佛陀在不同時機,針對不同聽眾,分成五個階段,所說出的五類教法。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以譬喻佛陀說教的次第。
(二)八教
八教,即化儀四教,是佛陀教化眾生所使用的儀式方法,有如藥方;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眾生所使用的教法內容,有如藥味。
化儀四教:智者大師依《華嚴經‧性起品》--日出光照的理論,立「頓教」;依《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雖然稍有懈怠,但終究當作佛,立為「漸教」;依《大智度論》--在閻浮提轉第二法輪,立「祕密教」;依《維摩詰經》--一音異解,立「不定教」。
1.頓教:對於利根、堪受大法,聽聞佛陀說法,很快就能頓悟體會的人,佛陀將自內證法門,直接傳授給他,相當於《華嚴經》所說的內容。
2.漸教:對於我執、法執很重的鈍根之人,佛陀教化的內容即由淺而深,用種種的方法破除其錯誤,再循序漸進地告訴他究竟的真理。如:先說小乘教法,再漸次誘引進入大乘。首先於鹿野苑等處說小乘阿含經,其次宣說大小乘混合的方等經,再進入純大乘學說的般若經等,依次遞進的教化。
3.祕密教:例如佛陀於一處,應眾生的根機、能力而說各種法;眾生領受的法益也各不相同,有的一聞頓悟,有的仍要漸修,而且彼此互不相知。
4.不定教:「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各種眾生的根機不同,雖然同坐一席,但是依各人能力的差異,所體悟的教法也不一定。說「漸教」時,得「頓益」;說「頓教」時,得「漸益」,都有可能。如是得益不同,所以名「不定教」。
化法四教,是佛陀濟度眾生所使用的教法內容及意義,也就是對於三界內外種種利鈍的根器,以機宜、誘引、彈呵、淘汰等方式,由「觀機逗教」而施設的法門。「化法四教」是依《大涅槃經‧德王品》的四不可說、〈聖行品〉的四種四諦法輪、《法華經‧藥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以及《中觀‧四諦品》的四句偈為前提,而組織成立的,是天臺宗獨特的講法。以下依次說明:
1.藏教:三藏教,略稱「藏教」,是指在鹿野苑為三乘人所說的阿含經。所教化的對象乃「正化聲聞、緣覺乘,旁化菩薩乘」。主要宣說生滅四諦教,以破斥外道的邪因緣,而後宣揚佛法正因緣之理。
2.通教: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通學的教義。通教有二層意義:一、通入義:鈍根菩薩與二乘人同證《般若經》的空理,所以「通入」前三藏教。利根菩薩不僅證空理,並且等證中道之理,由是「通入」別教或圓教。二、共通義:通教為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的真義,屬於同一位,所以名「共通」之教。通教的經典包括小乘的四阿含、《六足論》和大乘的方等、方廣經典,如《大集經》、《大寶積經》、《大般若經》、《維摩詰經》等。
3.別教:因與藏教、通教、圓教的教義不同,所以稱為「別教」。這是小乘教所沒有的,唯獨具足菩薩根器才能修持的法門。要了解「別教」的教義,必須達到某一種內證程度才能通達。「別教」的經典如《華嚴經》,想要了解《華嚴經》的道理,必須具有大菩薩的利根器。
4.圓教:是大乘教中的「實大乘」,對最上利根菩薩絲毫不假方便權說,直接宣說內證究竟真實義的教法。如《法華經》、《涅槃經》就是圓教的教義,代表圓滿的完成,而且不屬於頓、漸、祕密、不定的根器中。圓教的道理是說,法界萬有,情與無情,當下就是諸法實相,當下即能顯現全體真如中道。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諦相即的道理。說淺近一點,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在大乘經典裡,凡是說到佛乘的法門,即是圓教。例如《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維摩經》說:「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因此,「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無明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都是圓教的特色。依《法華經》所說,圓教的修行法門是透過「五品弟子位」,進入「六根清淨位」,然後才證入「中道實相」,是一生可成就的速疾法門。
「化法四教」可攝盡佛陀一代的教說,因此,在「五時」的分配上,初時「華嚴」,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第二時「阿含」,但說三藏教;第三時「方等」,大小乘兼說;藏、通、別、圓,四教並談。第四時「般若」,是以通、別、圓為教味;第五時「法華、涅槃」,開權顯實,以純一的圓教為教味。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宣講了三藏十二部的教典,最獨特的地方,就是觀眾生不同的根機,分為「化儀四教」,又以「化法四教」來調攝眾生,這些都是權巧方便法門,但無非是要一切眾生都能進入一實佛乘,從煩惱的生死苦海,到達究竟的涅槃彼岸。所以,《法華經》中說「一切眾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也就是將三乘會歸於一佛乘。
五時、五味、八教關係列表如下:
(三)六即佛
前面的「五時、八教」,目的在使行者能依次修習,最後進入圓教的法門。但是為了避免行者以為圓教強調「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起增上慢,誤認為自己不需要修行就可成佛,所以接下來又提出「六即佛」論,使之明瞭修證的層次。
根據《華嚴經》,大乘菩薩的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位;天臺宗將之定為「別教」的行位,而另立「圓教」菩薩六行位,稱為「六即」。「即」,是指理體不二。但於修證上,從凡夫到佛有六種層次。此「六即佛」位,是顯修證法門的深淺,明修行的次第。
1.理即:就理論上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皆即是佛。然而理雖「即是」,日用卻不知此心具三諦妙理,不可思議。
2.名字即:或從善知識聽聞,或從經卷閱讀,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開始修行,故稱名字即佛。
3.觀行即: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進而依教修行,達於心觀明了,理慧相應,觀行相即;又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故稱為觀行即佛。此位分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的深淺次第。
4.相似即:指於前述「觀行即」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之惑,制伏無明。此等人雖未能真證其理,但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稱相似即佛。此位分為十信位。
5.分證即:觀慧倍增,初破一分無明惑,證入中道實相,見佛性理。從此以後,斷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其後分破四十一品無明,入於薩婆若一切智海。
6.究竟即:斷四十二品無明,發「究竟圓滿覺智」而成就佛果。
此「六即佛」,雖因悟迷的深淺有別,然其體性不二,能彼此互即,故稱「即」。元代蒙潤大師以〈六即頌〉來說明「六即」,很有意義:
1.理即佛: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2.名字即佛: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3.觀行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4.相似即佛: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
5.分證即佛: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6.究竟即佛: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六即佛位」與「八位」、「五十二位」相配的關係表解如下:
二、經典判釋
天臺宗智者大師為解釋《法華經》及各種經典的內容深義,所以立五種義解法,稱之為「五重玄義」或「五重玄談」。釋此「五重」,有通、有別,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各說」。
(一)五重玄義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以「五重玄義」的判釋方法解釋《法華經》的幽玄義旨。
五重玄義的內容是:
1.釋名:解釋一經的題目。
2.辨體:辨別一經所詮的體性,如《法華經》即以「中道實相」為全經所詮的妙體。
3.明宗:闡明一宗的旨趣、目的。
4.論用:論說一經的功用。
5.判教:又作「判教相」。也就是判立一經的教相,以定一經的次第。
此一義解法,見諸於《法華玄義》、《維摩經玄疏》、《金光明經玄義》、《仁王經疏》、《觀音玄義》等著作中。如《法華玄義》卷一舉出《妙法蓮華經》所具五重玄妙之義,稱為「法華五重玄義」。即:以法喻為名,以諸法的實相為體,以一乘的因果為宗,以跡門十四品為「斷權疑,生實信」之用,以本門十四品為「斷近疑,生遠信」之功,以「無上醍醐」為教相。
智者大師即是以此方法解釋《法華經》、《金剛經》、《彌陀經》、《維摩經》等。這是具有歸納、組織的一種科判方式。
(二)七番共解
天臺宗疏釋五重玄義的七種方法。天臺宗立名、體、宗、用、教等五重,以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等七法,分別加以解釋。
1.標章:即標名。
2.引證:引經文為證據。
3.生起:明其次第。
4.開合:明其演繹及歸納。
5.料簡:設問答以明其核心義理。
6.觀心:聞法而能起修實踐,方法以「觀心」為前提。
7.會異:會釋其異點。
《法華玄義》卷一云:「標章令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簡、會異等,起慧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脫門。」
「七番共解」與「五重玄義」列表如下: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