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Three Treatise School - Introduction 三論宗 前言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三論宗 前言三論宗依據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菩薩的《百論》開宗立派,具有濃厚的印度哲學傳承特色。由於性空唯名的義理高深,思想駁雜多端,與法相宗的細密煩瑣,二宗並稱中國佛教史上難治之學。
三論宗所根據的三部論典,都是由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而羅什本身就是大乘中觀系統的傳承者,所以被三論學者尊奉為初祖。羅什之後則有僧肇、僧叡、僧朗、僧詮、法朗,至吉藏而集大成。吉藏以後,雖有智凱、知命、智實、寂師、慧遠等高足繼起,然而由於缺乏卓絕的大師、切實的行證,又受到法相宗的排斥、思潮的變遷、學者的好異思遷、禪宗的盛行等因素影響,唐代中葉以後,本宗遂告沈寂。目前佛教中研究三論最為有名的大德是印順導師,他對於中觀緣起性空思想,有其獨特的見解。
至於日本、朝鮮,由吉藏的弟子慧灌等的弘傳,有相當的發展,尤其在日本奈良時期盛行一時(以後漸次合併於其他各宗派,直至現代),當時專屬寺院有元興寺、大安寺、西大寺、法隆寺等。在這之前,聖德太子禮請高麗僧惠慈為師,因惠慈為三論學者,太子亦學三論。三論宗的教義,主要是以破邪顯正,並以八不中道的中道實相來彰顯真理。三論的「空」,並不是否定現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說空,而是在萬法常體上,觀察其無自性的空。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是暫時的幻起幻滅。換句話說,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相界而說「性空」,因為緣起,才能顯示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也就是說,因為空才能有。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空是成就一切萬有的要因。
空觀的建立,對於現實人生有著積極向上的正面意義。曾經有人問起我的人生觀,我以六點來作答覆:
第一、以退為進的人生觀。
第二、以無為有的人生觀。
第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
第四、以捨為有的人生觀。
第五、以眾為我的人生觀。
第六、以教為命的人生觀。
這六種人生觀,都是與「空觀」相應的人生觀。空才是真實不滅,才是永恒存在,從空中所建設的有,是永恒無限的人生。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