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Satyasiddhi School - Stages of Practice 成實宗 肆、修行階位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成實宗 肆、修行階位在《成實論.賢聖品》裡,訶梨跋摩將「五趣」至「阿羅漢果位」分成二十七種階位,稱為二十七賢聖。其次第如表所示:
《成實論》二○二品可歸納為發、苦、集、滅、道等五聚,其歸結即在於滅諦。此一滅諦,人人本具,故稱「本有涅槃」;修得證驗之時,則稱「始有涅槃」。本有、始有,其義雖不同,然皆為一體。
在訶梨跋摩之世,有關五聚、四諦等的論說極為紛歧,因此訶梨跋摩著《成實論》以評破各種異論。其所評破的異論,概括而言,有:二世有無論、一切有無論、中陰有無論、四諦次第得一時得論、羅漢有退無退論、心心所相應不相應論、心性淨不淨論、過去業有無論、佛寶僧寶同別論、有我無我論等十種。其中雖亦使用四諦、三界、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二十二根、十善業道等名數,乃至三十七助菩提法、四果、二十七賢聖等法相分別,然並非以此等名相的性相解說為主,而是於其上另加正反的論證,其後乃下判斷。如解釋「四大」時,先舉四大的假名說,次舉四大的實有說,後證明實有說的謬誤,如是立、破相對之後乃下判斷。此一作法,與《俱舍論》等的組織大異其趣。
今就毘曇與成實立義的差異處略作比較,以知此宗立義的大要:
1.毘曇主張三世實有;成實則主張過去、未來無體,惟現在剎那的法有因緣生的體用。
2.毘曇主張法體實有;成實則主張法體中道,謂現在法是因緣所生,非有非空,不墮常邊、斷邊;離此二邊,稱為聖中道。
3.毘曇主張於死有與生有之間,有中陰;成實則主張無中陰。
4.毘曇立退法阿羅漢與不退阿羅漢兩種;成實則主張聖道不退,阿羅漢道已永拔愛根,故為不退。
5.毘曇主張四大實有;成實則主張四大為假名,若離色等,即無四大。
6.毘曇主張諸根實有;成實則主張諸根為假名,若離四大,即無諸根。
7.毘曇主張諸根能照見諸境;成實則主張諸根無知。
8.毘曇主張心所有別體;成實則主張心所無別體,受、想、行等都是心的異名。
9.毘曇主張心與心所相應;成實則主張心所無別體,故心與心所無相應。
10.毘曇主張信勤唯有善性;成實則主張信勤通善、不善、無記等三性。
11.毘曇主張無表色攝於色蘊;成實則主張無作(無表色)攝於行蘊,而不攝於色蘊。
12.毘曇主張無表業不通意業;成實則主張無作(無表業)通於身、口、意三業,即身、口、意三業皆能起無作。
13.毘曇主張癡為無明之體;成實則主張我心為無明之體,謂諸法和合,假名人法,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
14.毘曇主張人空法有;成實則主張人法二空。
15.毘曇細分五境,且各有一定的名數,又立四十六心所、六因、四緣、五果、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等,五蘊的順序為色、受、想、行、識;成實則未定五境的名數,心所之數亦不定,立四緣、三因,分業障、煩惱障、報障,而五蘊的順序則為色、識、想、受、行。
綜合上說,則可略知成實一宗的要旨,其異於俱舍等毘曇之說,而最具特色者,不外於「三心、二諦、二空」論,即揭示「假名心」(執著於五陰所成的人或色、香、味、觸等,所成的瓶等,為實有的心)、「法心」(執於五陰為實有的心)、「空心」(緣於無所有的心)等三心,並謂若滅除此三心,則可脫離三界。二諦則指世諦(有我)、第一義諦(無我)。二空則為人空、法空,謂「人空」如瓶中無水,由五蘊和合形成的「人」,是為「假人我」;「法空」如瓶體無實,「五蘊」則僅有「假名」而無「實體」。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