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7 - Organization and Ceremonies 《佛教叢書7-儀制》

10. Buddhist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 2. Music 拾、佛教育樂篇 二、音樂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教育樂  音樂

  音樂佛陀時代供養之一供養音樂不可思議功德。《大寶積經無垢施菩薩應辯會凡是伎樂香花……供養三寶得以成就三十二相阿闍世王子會〉,阿闍世王請問佛陀如何成就天耳佛陀回答王子:「成天。」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凡是至誠布施微妙音樂能夠得到天耳清淨。《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佛陀文殊師利菩薩邀請講說前世功德佛陀:「菩薩世世音樂樂於是故弟子說經滿一佛中人。」:「菩薩世世音樂香華供養是故城中音樂。」

  佛教音樂印度佛陀時代其後馬鳴菩薩華氏城戲曲賴吒和羅」,度化五百王子出家佛教流傳中國最早弘揚方法佛經講說翻譯後來古德為了使佛法更加普及廣大群眾便採用更多弘化方法經文朗誦梵唄唱誦經文敷演通俗故事其中經文朗誦梵唄歌誦就是今日大家熟知佛教音樂

    ()梵唄

  佛教音樂最早梵唄,「大梵天音樂,「清淨所以梵唄真正天上下來音樂音韻不會使跳躍而是寧靜安詳擴大自己昇華自己因此,「梵唄音樂主要用來讚美佛陀後來應用傳教弘法之上進而作為修持

  《法華經:「梵音海潮音世間。」:「歡喜佛德乃至成佛。」可見音聲表達佛教感情乃至教化重要意義作用

  梵唄清淨曲調讚頌十方諸佛菩薩功德歌詠真理貝葉法言具有正直清澈滿周遍遠聞種性十誦律佛陀讚許跋提比丘:「利益身體疲勞聲音言語易解。」《南海寄歸內法傳學習梵唄功德:*1佛德深遠;*2體制次第;*3舌根清淨;*4開通;*5;*6長命因此梵唄不但宗教價值普遍特色重要展現誠敬攝心形成偉大感動力量

  梵唄之所以流傳久遠在於深切感動力量不但提昇宗教情操對於淨化心靈潛移默化因此發揮利樂眾生廣大效果尤其中國傳統梵唄海潮音唱腔蘊涵優雅莊嚴氣氛佛教音樂占有重要地位近因曲高和寡經懺迎合世俗風氣偏離莊重本質使心靈共鳴效果漸趨幽微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不斷用心佛教音樂推廣發揚傳統梵唄方面

  一九六一年率領宜蘭青年歌詠隊臺灣第一佛教唱片各方反應十分熱烈給予無限信心一九七九年元月,佛光山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佛教梵唄音樂弘法大會」,同時出版梵唄聖歌錄音帶」,獲得廣大迴響當時我們邀請音樂家教授親臨指導中國佛教研究院八十名學齊集佛光山大雄寶殿共同錄音清淨美妙梵音在場一個彷彿聽到天樂海潮迴旋蕩漾偌大殿堂大家驚嘆深深感到這些發自肺腑音聲不單佛教梵唄一種震撼心靈藝術結晶

  錄音帶發行以後傳統海潮音唱腔佛教梵唄逐漸台灣勃興起來利用梵唄音樂弘法日益增多。佛光山一九五月國父紀念館舉行佛教梵唄音樂弘法大會再一次造成轟動以後一九九二年三月台北國家音樂廳推出梵音海潮音弘法大會」,國內第一次佛教梵唄音樂國家音樂殿堂顯示佛教梵唄音樂普遍受到國人肯定推崇

    ()

  佛教聖歌簡稱佛教梵唄雖然莊嚴但是一般信徒大眾不易學習無法通俗為了使佛教音樂大眾化真正發揮音聲作佛事早在四十幾年煮雲法師臺北教授宜蘭通訊學校教授中和教授等人現代佛教聖歌寫下不少詞曲漸次推動佛教音樂尤其早在民國四十六(一九五七),星雲臺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出版許多佛教書籍並且錄製佛教史上第唱片造成空前轟動稱為劃時代創舉

  及至今日佛教音樂社會流行數年佛光山三寶頌問世以後年內錄音帶海內海外各地流通十萬以上可見佛教音樂融入世人生活大眾喜愛

    ()合唱

  佛教聖歌推出除了宣揚教理以外希望吸引年輕人學佛四十年前宜蘭組織歌詠隊遭到多人非議認為世俗叛逆其實年輕人如果不用唱歌吸引他們不會入佛因此還是成立佛教歌詠隊」,透過合唱團佛教走進社會融入生活並且吸引不少愛好歌唱青年人進入佛門

  佛光山叢林學院突破傳統首度民國六十八(一九),國父紀念館舉行梵唄音樂會」,八十一每年台北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表演梵音」,進而台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佛教音樂優美樂章佛教音樂修持儀禮殿堂走向社會高尚音樂領域寫下佛教史嶄新

    ()法器

  廣義而言寺院有關莊嚴祈禱修法供養法會各類佛事佛子念珠錫杖修道資具統稱為法器又稱道具狹義特指放置一般常見法器大磬引磬木魚鈴鼓鐃鈸法器功用在於誦經法器領導大眾配合節拍唱誦如法令人生起肅然起敬因此這些佛門法器配合梵音板眼敲擊起落快慢有序聲音樂器別有風味聽到好像置身另一清涼境界令人許多塵念

    ()國樂

  佛教法會唱誦燄口佛事水陸法會使用國樂弘法

  近年來由於佛教音樂社會掀起熱潮許多愛好音樂人士利用各種樂器重新詮釋佛曲

  樂器國樂佛曲悠遠意境表達出來國樂大致可分

  1.敲擊樂器木魚

  2.吹奏樂器笛子嗩吶

  3.弦樂器胡琴揚琴古箏琵琶月琴

  透過悠揚樂音使得佛教樂曲具有陶冶性情變化氣質功用

    ()俗講

  佛教中土經典大量傳譯之後部分佛教徒開始致力佛法普及開講佛經儘量改編通俗故事體裁甚至通俗音樂吟唱講經法會稱為俗講」,盛行唐朝五代

  續高僧傳二十貞觀()常州(江蘇宜興)俗講其後皈依佛教可知俗講貞觀年間常州地方開講一代俗講普及各地長安敕令舉行一個地方寺院舉行短期俗講開講常見法華》、《涅槃》、《金剛》、《華嚴》、《般若大乘經敦煌文獻記載我國邊疆地區俗講十分普及

  俗講程序大眾講師隨後其後大眾大眾唱和其後再次開經懺悔讚歎解釋讚歎回向發願

  俗講後來演變純粹說唱故事為主講經變文」,趨於通俗孕育我國白話文先河

  俗講是以因時制宜隨類為主方法目的

  上述佛教梵唄聖歌乃至俗講可見佛法音樂佔有相當重要地位音樂和諧語言今後發展人生密切關係養性莫大功用佛教音樂家庭充實我們生活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