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8 - Use of the Teachings 《佛教叢書8-教用》
Persecution of Buddhism in Indian History 印度佛教史上的教難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印度佛教史上的教難「教難」,是指佛教遭受為政者或異教徒的諸種迫害橫難,稱為教難、法難,或謗佛、謗法、破佛、王難、毀法、廢佛、滅佛等。例如:佛陀屢受外道迫害及提婆達多的叛逆;佛陀入滅後的數百年,東印度金耳國設賞迦王迫害僧侶,毀壞佛塔,砍斷佛陀成道處的菩提樹。西曆前二世紀末,摩竭陀國弗沙蜜多羅王的滅佛。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臾那王朝的歧視佛教。乃至回教王朝的滅臾那王朝,並將佛教消滅殆盡。十六世紀末年,錫蘭Rajasiha一世,使全島無一比丘。十世紀初,西藏朗達磨王破壞佛教亦甚激烈。中國佛教史上則有三武一宗法難(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皆重道教而排斥佛教;此外,清末白蓮教之亂,也使佛教受到致命的打擊。朝鮮則以李朝燕山君的破壞佛教最為顯著。日本明治維新時的廢佛毀釋也非常熾烈。
以上法難或起於為政者信奉他教,或起於異教徒的迫害,或由於教團本身內部於宗義上的衝突,或行政上統制的歧異等。
總之,世間永遠是正法與邪魔鬥爭的世間,正法越是興隆,魔王的迫害就越會加重。這是無庸置疑的。因此,佛法的教難,僧團的迫害,可以說,世間上一天有正法的流傳,一天就有迫害緊跟著來。
◆印度史上的法難
一、佛陀及佛弟子的法難
沒有黑暗顯不出光明,沒有罪惡不知道善美,大覺佛陀的僧團中,遭遇種種的迫害,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每次的中傷與迫害,反而助長佛陀的威望,佛法的宣揚。
(一)佛陀的法難
1.婆羅門以女色毀佛名譽:當佛陀聲譽日隆,令婆羅門等諸外道憂心不已,於是以金錢買通戰遮女打扮成孕婦狀,誣蔑佛陀。
2.提婆達多的陷害:佛陀的慈悲威德感人日深,提婆達多卻非常地嫉妒,心生報復,在僧團裡興風作浪。提婆達多以神通力得到阿闍世王的信任、護持,建立起個人的僧團,到處批評佛陀,宣稱自己才是佛陀的繼承者。
提婆達多利慾薰心,竟然生起殺害佛陀的念頭。他以金錢買通惡漢,企圖行刺佛陀。
又有一次,佛陀與阿難行經耆闍崛山下,提婆達多伺機從山上推下巨石,企圖危害佛陀。又有一天,佛陀帶領弟子在王舍城中托缽乞食時,提婆達多放出狂象加害佛陀。暴戾的提婆達多多次陷害佛陀的計謀不成,終於招感五逆重罪而墮入地獄。
(二)佛弟子所遇的法難
清淨的僧團裡,每個人為無上真理而認真修道,在弘法度眾時,有時也會遇到外力的挑戰及迫害。然而,許多人甘願為教奮勇抵抗外道,不惜犧牲小我,他們散發的光芒,照亮後人,千年可鑑。
1.目犍連:神通第一,高大正直,堅毅、樂觀、勇敢,常以神通降伏外道邪魔,可說是正義的代表。也由於他的熱心弘揚佛法,外道心懷嫉妒,伺機要殺害目犍連尊者。有一次,目犍連在宣揚佛法的途中,經過伊私闍梨山下,憤懣的裸形外道從山上推下如雨的亂石,將目犍連無常的肉身打成肉醬。消息傳入阿闍世王耳中,異常震怒,下令逮捕兇手,並且將他們丟入火中。
比丘們對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竟然還會遇害,大惑不解。於是佛陀向大眾開示:「目犍連為教殉難,並非不知預防,而是他知道神通抵不過業力,肉體是無常的,業力是要了結的。目犍連過去生中捕魚為業,多少生命為他冤屈而死。你們不要難過,神通的目犍連雖然死了,但真理是不會滅的。」
目犍連為了傳播佛法的菩提種子,遭到外道迫害,為了給後世做個為法犧牲的榜樣,他的肉身與世長辭了;然而,他的鮮血並沒有白流,為了弘法利生,多少先賢聖哲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踏著他的足跡,獻出了生命,獻出了一切,真理之光能不滅於世間,這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2.伽那提婆:以智慧機辯著稱,在遊化印度諸國時,力摧邪魔外道,度眾達百萬人。提婆曾自願代師前往外道橫行的摩竭陀國化導,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上下均受佛法感召。至南印度時,國王信奉邪教,舉國不見沙門,提婆以智慧的對答,力破國王問難,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度化百餘萬人。
提婆以這種雷霆萬鈞之勢摧伏邪說,卻也為他帶來盛名之累,終致為教犧牲。當時一名外道不甘其師為提婆所伏而成為沙門釋子,於是伺機想要報復。有一天,他手握尖刀,刺向正在禪坐的提婆,憤憤地表示:「你以慧劍折服我師,我以利刃戳破汝腹。」身受重創的提婆,憐愍他的無知愚痴,仍不忘為其說法,為了不再冤冤相報,受輪迴之苦,提婆還指點這名外道一條逃生之路。
提婆不惜以生命感化愚癡的眾生,以身殉教,然而,他的智慧之光卻照耀千古,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道精神留下了不朽的風範。
二、印度各朝的法難
1.弗沙蜜多羅王毀佛:弗沙蜜多羅,印度孔雀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根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五記載,他希望能與阿育王一般名德流傳於後世,然自知威德不及,於是聽從一佞臣的計謀,破壞昔日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殺害僧眾,迫害佛法。佛教因此所受的嚴重災難可見一斑。
2.貴霜時期法難:貴霜王朝時,迦膩色迦王對佛教的貢獻相當大,他鼎力護持佛教,促成第四次的經典結集,令佛法廣為流傳;佛教藝術的興盛,深深影響後代佛教藝術創作的風格。迦膩色迦王死後,嫉妒排斥佛教的土邦龍族藉機大事殺害佛教徒,甘陀羅提婆婆羅門也鎮壓佛教,毀壞佛法。印度佛教再一次受到巨大的災難。
3.笈多王朝法難:笈多王朝時期,國王大多信仰婆羅門教,對佛教採取冷淡的態度。北方的摩醯邏矩羅王對佛教尤為仇視,迦濕彌羅一帶遭受他毀壞的塔寺,據說有一千六百所,所到之處,佛教無不受到侵凌,歷史上將他與弗沙蜜多羅王並稱。他對佛教的傷害,由此可見。
4.戒日王朝法難:戒日王朝羯羅伐彈那王在位時,東印度有一土邦金耳國,國勢漸強。國王設賞迦挾著武器的脅迫,到處肆虐,壞寺、破僧,甚至砍伐佛陀在菩提伽耶成道的菩提樹,就是佛涅槃處的拘尸那城也難逃一劫,寺院被焚,僧眾遭害。一時,教難遍及恆河兩岸,法命如絲,危在旦夕。幸有戒日王受玄奘大師的感化,歸依佛教,崇敬三寶。當時,戒日王向觀世音菩薩祈禱,一舉戰勝設賞迦王,挽救了佛教的慧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戒日王後,婆羅門教出現了二位學者--鳩摩利婆多和僧羯羅闍利耶,他們恢復吠陀經典的崇高地位,挾著犀利的辯才,大宏其說,四處找佛教徒論辯。當時,教界內竟無一法將足相抗衡,連那爛陀寺也因無力降伏外道,而將公開的講學方式改為內室傳授。佛教受到無情的攻擊,佛弟子無能取勝,道場被毀,比丘受逼改換宗教。「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法運至此,實在叫人痛心!
三、佛教在印度的沒落
佛教起源於印度,而今卻式微沒落於印度。歸結其原因有四:
1.印度教的復興:傳統印度婆羅門教不願受佛教興起的打擊,八世紀後,逐漸混合民間信仰,融會印度各種文化,結合社會組織,吸收佛教長處,以印度教的面貌復興,獲得主政者及傳統信仰者的青睞,致使佛教勢力日漸式微。
2.佛教的密教化:佛陀一向對神秘的儀軌與咒語並不贊同,但因不少弟子來自婆羅門及外道,有時為方便度眾,也會有允許使用咒語治病的情況。七世紀中,密教漸漸興起,加上真言密咒與瑜伽行法有其特點,於是大乘佛教便急遽的密教化。後來由於過於重視咒術,並引入印度性力派思想,成了左道密教。至此,徒具佛名,卻行外道之實,早已喪失佛教的本質精神。
3.教徒本身問題:大乘後期的印度,正統僧侶只專注經論義理,失卻社會教化功能,無法引起大眾的共鳴與相應;加上富有的寺院日漸腐化,僧人道心漸泯,當回教軍隊入侵印度時,竟無法作有效抗爭,而紛紛逃入西藏或尼泊爾,無法逃出的佛徒,不是改信回教,便是入道印度教,佛教命脈蕩然無存。
4.回教徒的入侵:西元十世紀後,回教軍隊一再入侵印度內地,佔領印度河流域,先後達十七次。由於回教徒視殺害異教徒為求生天國的方法之一,所到之處,無所不用其極,毀壞寺院,殺害僧信,焚燒佛像經典,徹底摧毀聖地。西元一二○三年,以修密為主的佛教最後據點超戒寺,一舉被毀,佛教幾乎在印度本土滅絕。
菩提伽耶的菩提樹葉,婆娑依舊;拘尸那城的娑羅雙樹,悲歌亦然。雖不復見當年沙門托缽,也不聞彼時法音宣流,踏著佛陀走過的聖跡,唏噓痛惜之餘,印度仍是舉世佛教徒心中的寶地。我們深深祈盼佛陀時代靈山會、孤獨園的四眾僧團能再次重現印度,故凡我佛弟子,切應記取法難教訓,為續佛慧命,自力自強,俾使法燈流傳萬古,正法久住。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