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9 - Art and Literature 《佛教叢書9-藝文》
Letters - Yang Renshan and Master Huanren 書信 ■楊仁山與釋幻人書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書信 ■楊仁山與釋幻人書與釋幻人書 清‧楊仁山
幻人法師出《法華經性理會解》併《或問》見示,書而歸之。
捧讀大著,於古今註釋之外,別出手眼,誠為希有。但其中不無可商之處,略為大雅陳之。經中有法說,有喻說,有託事表法,弘經大士不可破事相,但須即事顯理。《或問篇》中,六種震動,寶塔高廣,劫日長短等論,均拂事相而談性理,似於教義有違。夫地動之文,處處有之,師言天翻地覆之勢,人何能堪?是專就凡境而言也。《楞嚴經》中,魔宮隳裂,惟魔有神通,方能見之,凡人不見也。《維摩經》內,持他方世界置於此土,彼界菩薩知之,凡夫不知也。以此類推,大地六種震動,亦唯得通人乃能知見,世俗凡人不知不覺也。寶塔高廣更無容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維摩室內容無量座,芥納須彌等文,均是大小相入之理。至於六十小劫,謂如食頃,亦是延促自由之法。《華嚴》毘目瞿沙仙人執善財手,經微塵數劫,亦此義也。
大凡諸佛菩薩境界,不可以凡情難信,即拂事談理,若並無其事,而結集者憑空鋪敘以為表法,豈非如邱長春之作《西遊記》乎?且神通亦非虛言,人天二乘菩薩如來,皆有等差。如禪宗所謂神通併妙用,運水及搬柴,乃指當人性德而言,頭頭顯露,法法全彰,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不向人道外別說神通也。其實天道神通,遠勝於人,推而至於妙覺果海,迥非世俗所能思議矣。
受持《法華經》者,即父母所生清淨六根,遂有六通之用,圓十信位,已能如此,若至初住,便能六根互用。《性理會解》引恭禪師聞風刺葉聲有省,《東坡筆談》悟互用之理,是謂六即中之理即。此經所說六根清淨,已到相似之極,將入分證位矣,豈恭師、東坡見地所能比擬也哉?現前山河大地盡屬假有,無非唯心所現,時劫遷流,生於行陰,是不相應法。若時量方量不破,欲其超脫輪迴,恐難之又難矣。所以三藏教典,皆非凡夫意言境界,《法華》所謂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者,此也。忝承垂問,敢獻芻蕘,不足當方家一笑。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