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Lectures on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六祖壇經講話》

Questions and Discussion 問題討論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四 定慧 問題討論

問題討論

  甚麼曹溪大師修行法門

  六祖惠能大師一生駐錫曹溪弘化因此曹溪大師」,所指修行法門曹溪法門」。

  曹溪修行法門為何定慧告訴我們第一無念第二無相第三無住可以曹溪修行法門是以」--無念無相無住宗要

  一般修行持戒布施念佛誦經持咒主要現世安樂曹溪法門不是我們現世安樂而是我們求證永恆生命證悟自己本來面目所以求人天福自身安樂不解修行法門

  第一這裡講到無念」,就是我們無念」,一念」。一般人每天可以生活妄念裡面時而這個時而那個淨土宗甚至念佛甚麼阿彌陀佛主要就是正念對治妄念」。如果沒有妄念」,何必正念」?因此最後無念」、「」。所謂一念」,還有甚麼正念因此,「無念境界。「無念境界

  ◆ 對過境界不要追憶有人以為回憶現實美麗其實,「白頭宮女天寶」,一個如果光是回憶當年回憶過去表示年邁所以對過境界不要追憶

  ◆ 現在境界不要貪著現在生活境界諸如五欲塵勞人我是非不要上面斤斤計較這樣一來不會患得患失

  ◆ 未來境界不要幻想佛教生死無常」,因此不要幻想未來」;「未來還沒有到來幻想沒有重要把握一個當下

  如果對過境界追憶這就持戒」;現在境界不貪這就」;未來境界幻想這就修慧」。「無念實際上就是」;無念境界沒有境界沒有貪著能夠無念」,生活隨喜」、「隨心」、「隨緣」!

  所以,「無念就是執著」,執著才能進步佛教」,就是執著執著。「就是無限無量無邊無念不是甚麼所謂」,「無念才能真正擁有寬廣世界

  第二曹溪宗要無相」。所謂」,人相」、「我相」、「法相」。我們生活森羅萬象如同萬花筒六塵--六塵每天患得患失無為我們迷惑產生顛倒妄想因此無相」,就是我們一切一切」,也就是一切」,一切」,一切」,一切」,一切」,一切」;就是明白金剛經:「所有皆是虛妄。」妄想」,才能證悟實相」。因此真正無相修行就是建設道場大作佛事降伏魔軍證悟夢中佛果」。

  第三曹溪修行法門是以無住也就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每天那裡大部分五欲六塵有所」,有所不住」;「無住」,就是不住」。有所有所限制一定範圍;「無住」,就是無所不在」,如同月亮太陽虛空隨著虛空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不住」,就是不住境界不住不住不住不住甚至不住上面那麼我們那裡我們無住地方

  「無住金剛經宗要五千金剛經》,主要就是一個」:度生無我」、布施無相」、生活無住」、證果」。能夠懂得一個」,證悟一個」,擁有世間擁有無限無量無邊人生這就曹溪大師告訴我們修行法門是以無念,「無相,「無住

  如何才能達到無念無相無住境界就是定慧」。

  、「關係如何

  六祖壇經定慧惠能大師開宗明義說道:「法門以定。」:「定慧一體不是。」定慧密切關係由此可見

  所謂」,就是我們不動心氣惱所謂」,就是我們談吐做事運用得體如法就是智慧妙用

  關係:「」。「本來一個」,所以;「」,一種方便妙用所以

  關係譬如相成不即不離這就好比一塊黃金可以戒指手鐲耳環飾物外相雖然各種不同本體黃金本來平靜有了泛起波浪所以儘管浪花如何波濤洶湧本質還是有了光明沒有黑暗

  所以不即不離。「也是不即不離。「如同飛翔有了」、「」,能夠解脫

  《涅槃經:「增長無明增加邪見。」唐朝佛骨潮州刺史韓愈一天參訪禪師禪師正在坐禪久久不出侍者韓愈不耐煩心裡著急便禪師:「以定。」

  意思:「禪師禪定已經打動韓愈現在應該智慧說法。」

  韓愈聽到兩句高興:「侍者消息。」

  不是別人別人自己修持體悟完全自家事情

  禪宗一則老婆禪公案過去一個非常護持佛法老婆供養禪師參禪修道供養就是二十

  一天老婆知道禪師修行如何便孫女兒東西這位禪師:「東西時候不必講話只要過去怎樣。」

  孫女果然依照老婆交待結果禪師不動冷冷:「枯木倚寒巖暖氣。」意思:「已經定力已經不為外境。」

  孫女兒回去情形告訴老婆老婆失望難過一氣之下禪師趕出不再供養同時供養禪師參禪修行茅屋火燒:「供養二十竟然供養一個自了漢』。」

  禪師離開以後便各處參學幾年回到老婆住處要求老婆護持修行

  老婆孫女兒試探禪師孫女兒上前禪師時候禪師:「這種只有千萬不可以老婆知道。」

  孫女兒回去告訴老婆老婆:「終於供養一個人間菩薩!」

  :「不捨道法凡夫種種運用能不定慧。」這就定慧」。

  大師十大弟子開創荷澤南宗頓教法門使惠能大師得以揚名後世神會大師曾經問道:「定慧先後何者?」

  回答:「常生清淨心定心無心定慧無心自性。」

  修行祕訣:「以定動靜二相對治?」如果我們能夠面對境界無念的話念念歸宗如果我們無心的話心心所以,「定慧等持任運」,說明關係也是修行要領

  如何自悟修行」?

  「自悟」,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實踐自我覺悟吃飯可以別人我們喝茶可以別人我們可是覺悟一定要自己所以禪宗平時提起話頭」、」、」,所謂大悟」,累積」,便成就大悟」。

  我們每天日常生活如果沒有就是沒有一點進步這個意思知道了想通找到禪宗相應

  禪師失身泯滅人我虛空合而為一超越三世一切就是找到自己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真心我們真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等同虛空古德:「大事如喪考妣大事如喪考妣。」因此有的覺悟剎那痛哭流涕萬劫辛苦終於一下子認識自己有的以後哈哈大笑終於一下子得以自己鼻孔

  我們平常稱念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己不在平時如果我們沒有修養容易外境迷惑每天牽著鼻子走如果能夠觀自在」,自在」--境界裡面自由自在;「自在」--人我相自在;「自在」--一切事務塵勞裡面自在;「自在」--自己沒有貪瞋癡不計老病當然自在

  信徒溈山禪師:「甚麼?」

  禪師回答:「無心。」

  信徒:「無心不會!」

  「。」

  「?」

  「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我們生活覺悟當然一定要自己

  禪宗道信禪師當初參訪僧璨禪師僧璨禪師開示解脫法門

  僧璨禪師反問:「束縛?」

  道信:「沒有人束縛。」

  僧璨禪師:「既然沒有人束縛何必求解法門?」

  可見我們自我束縛」,所謂庸人自擾」。

  如何自我修行」?提供四點意見

  1、自我觀照反求諸己就是一個觀自在」,每天觀照自己不在觀照自己是否妄想紛飛攀緣外境觀照自己是否能夠把持自己觀照自己是否凡事反求諸己寬以待人如果能夠如此自我觀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斷淨化:「自然是非活潑參禪學道不能呆板不能墨守成規不能積非成是所以要不更新不斷淨化不斷昇華如此才能一天一天接近境界

  3、自我不計勝負做人眼光放大目標不要表相語言小事斤斤計較我們常常因為別人一句話心裡不安因為別人一個動作自己不自在因為執著計較人我得失勝負使我們天天陷溺人我是非成敗得失風波不得安寧因此我們一切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迷惑不計勝負進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所在

  4、自我實踐向外信徒趙州禪師:「如何參禪才能覺悟?」趙州禪師站起來風趣:「現在小便沒有時間回答這個問題。」

  禪師之後過頭信徒:「如何開悟』,多大問題小便這麼一點小事自己!」

  趙州禪師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各人吃飯各人各人生死各人要求覺悟自己修行別人沒有不能代替」,吃飯不能」。所以,「自我修行我們一個必須重視課題

  甚麼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莊嚴三摩地」,就是法界平等三昧」。修行一行三昧證悟可以達到境界

  ◆ 不生憎愛取捨
  ◆ 穿衣吃飯當中動作卻是如如不動
  ◆ 能所真妄

  所謂三昧」,就是正定意思也就是善心一處妄動我們日常生活例如寫字寫字三昧」;說話得體說話三昧」;處世圓融無礙處世三昧」。甚至對方生歡喜這就罵人三昧」。

  因此,「三昧定義所行表現恰當相應究竟程度也就是第一凡事進入甚深境地第二為人處事完美表達第三處世待人圓融乃至生活中有灑脫幽默看破三昧

  《摩訶止觀三昧

  ◆ 常坐三昧九十一期專心一意坐禪稱念名號心意集中一處觀照真如法性

  ◆ 常行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也是九十一期九十之中不可不可以准許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行走不能休息

  ◆ 半行半坐三昧就是現在禪淨」,可以打坐可以繞佛可以

  ◆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自己意思在行之間心安

  「不動境界

  其中常坐三昧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一切」、一切」、一切行住坐臥之間常行直心」;「一行三昧就是修行時候能夠真心直心淨心不動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如來清淨」。自己能夠妄想雜念如實或是一佛一佛念念相續不懈怠一念能夠見到十方諸佛見到法界無邊光明得到辯才」、「大解」,叫做一行三昧

  此外有所辯才三昧」、「無住三昧」、「無心三昧」、「無我三昧」、「歡喜三昧」、「遊戲三昧」,甚至睡眠三昧。「三昧可以就是我們生活能夠定慧相應在生不動心」,就是進入三昧」。

  中國四大譯經之一鳩摩羅什大師幼年一天母親寺院參拜看到一個大磬覺得好玩大磬帽子一樣到頭一旁母親看到:「孩子怎麼大磬帽子?」

  鳩摩羅什:「!」當下一念分別心

  所以,「無心時候東西都會失去重量這就無心三昧」。「無心」,就是對外沒有分別所謂只要無心萬物何妨萬物圍繞」。

  此外還有遊戲三昧」,佛教史許多參禪得道禪師濟公活佛金山活佛飛錫禪師禪師他們在世種種神通變化遊戲自在說明他們修行已經達到生死一如運用自如遊戲三昧境界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天台湛然大師方法三昧」:

  ◆ 月中除了飲食便利常坐

  ◆ 月中彈指不生一念不生我執我愛

  ◆ 月中經行不休息般舟三昧」。

  ◆ 月中說法利養

  假如能夠依照上述方法修行達到人我一體三昧

  甚麼因緣」?

  佛教主張解行並重」,尤其重視」,所以學佛必須修行

  說到修行所謂高一高一」,修行過程往往出現一些一些障礙修行因緣根據六祖壇經記載因緣不行心行歪曲法執

  另外現實社會而言富貴美貌年輕障礙學佛因緣然而因緣主要」,我們甚麼形成因緣有如十二

  1、我們好像大門外面如果凡事真理」、「智慧法水無法心中所以學佛因緣

  2、心結不解心裡往往來自猜疑嫉妒以及人我是非執著不捨因此產生心結成為因緣

  3、心裡負擔」,金錢名利恩怨家庭事業放不下因此產生煩惱自然成為因緣

  4、妄念處處」;相反妄想雜念不但無法心安自在障礙佛道因緣

  5、不喜世間珍貴財富就是歡喜一個如果每天心裡憂愁煩悶心裡沒有法如何領略微妙佛法因此不喜也是因緣」。

  6、不明一個沒有般若智慧無法點亮自己心燈每天生活黑暗自然難以見道

  7、心量狹小不能包容忍受別人缺點也是因緣」。例如同行」、「見不得別人因緣

  8、不善七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個心裡充滿惡念自然無法佛道相應

  9、不正學佛首要皈依三寶相信因果一個如果心中充滿邪知邪見例如不信三寶」、「不信因果」,也是因緣

  10、不捨一個如果天天貪圖別人自己完全不肯喜捨布施佛教六度四無量心教義背道而馳自然無法入佛

  11、不信心裡迷惑覺悟完全真理絕緣」,如何能夠悟道

  12、不空:《華嚴經:「佛境界虛空。」一個如果自滿執著成見不空正如一個裝滿茶水杯子再好法水心裡

  因此心要」,才能悟道才能認識佛境界

  甚麼因緣」?「三毒」、「五欲」、「六塵」;也就是世間金錢」、「感情」、「人事」、「觀念」、「無明因緣當初我們建設佛光山,就是希望借助佛法淨化社會淨化人心希望佛光山朝山拜佛可以受到佛法薰陶淨化但是偏偏有的人心不能佛光山建設主旨相應看到外觀建築不但無法生起清淨心歡喜反而毀謗所以雖然到了佛光山,實際上根本沒有佛光山,這就因緣」。參禪學道真理」、「佛法」,接受我們打開解開心結」,放下」,那麼佛法才能進入我們心中

  定慧大師一再指導我們各種修行方法所謂修行」,就是修心」;所謂佛說一切法一切一切一切法?」一切根源我們」,如果我們」、「心淨」,一切」,一切」。所以正人邪法邪法正法正法」。「」、「在於一念之間

  如何心觀」?

  《楞伽經:「種種心滅種種法滅。」一切萬法生起還滅因為」、「心滅。《佛遺教經:「一處。」只要我們安住一處能所不克。《維摩經:「淨土心淨國土。」想要往生淨土清淨自心不清淨土不生清淨國土清淨

  《華嚴經形容心如工畫師種種」。我們好像一個畫家」,可以山水花鳥人物,「天堂地獄可以我們心所所以了知三世一切應觀法界一切唯心造」。

  頓悟入道要門然而平常我們男女人間萬象很少」。形象住處到底如何

  「」,;「」,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住善惡不住有無不住內外不住中間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為善惡」、「有無」、「大小對待」,「真心絕對所以四句話說修行人聖凡不同

  1、聖人:「靈山靈山心頭人人靈山靈山下修。」因此聖人」,

  2、愚人愚癡人天拜神神明平安財富順利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無盡寶藏

  3、智人調心調身智慧懂得調伏自己」,追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重要因為萬法所以平時對治貪心以定對治瞋心對治癡心

  4、愚人調身調心愚癡往往注重身體保健不懂得要調心」、「觀心」。

  唐朝禪師百丈禪師悟道悟道禪師感念剃度恩師引導決定回到見道師父

  一天年老師父洗澡禪師時候禪師忽然師父:「佛堂可惜不靈。」

  師父回頭一眼禪師趕緊把握機緣:「放光!」無奈師父還是開悟

  一天師父讀經忽然蒼蠅窗子想要出去不了禪師靈機一動一語雙關:「世間如許廣闊不肯這個窗子未免愚癡!」於是詩偈

  空門不肯
  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

  意思,「用心覺悟師父天天經書那裡找得到」,找得到覺悟

  師父看到這個參學回來弟子言語怪異行徑奇特於是甚麼道理禪師便悟道告訴師父師父感動於是上台說法禪師便說道

  心性無染圓成
  如如佛

  這樣師父懂得心觀」,覺悟

  所以參禪」,「就是」。一般人以為參禪一定要打坐觀心這樣打坐參禪但是大師:「!」參禪求道主要覺悟真心本性能夠把握一點才能進入世界

  何謂利鈍」?

  :「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說法眾生根機有利因此佛陀不得不敷設八萬四千法門用以逗教普度眾生

  說到利鈍」,所謂」,就是沒有時間」、沒有過程」,一種突然、「迅速、「直接好像火電剎那之間立刻法門

  所謂」,就是逐漸逐漸次序連續如同時鐘五分十分漸次往前這就叫做」。

  所謂」,就是根機能夠聞一知十觸類旁通」;「則是根性比較緩慢遲鈍慢慢按部就班修行直到覺悟

  「利鈍如何判別當初佛陀侍者阿難尊者雖然聰明但是聰明並不」,因為阿難尊者多聞第一」,開悟根機並不」;反而楞嚴經迷惑阿難尊者摩登伽女本來首陀羅一個卑賤女子但是皈依佛門馬上時間開悟這就利根」。神會禪師曾經:「而後而後心裡。」意思眾生根機有的頓悟」,然後」;有的」,而後頓悟」。但是不管利鈍」,只要發心正直精進修行見道只怕不能明白」、「」,心裡

  禪宗針對眾生根性南頓北漸。「南宗惠能大師提倡法門」,主張立地成佛」;大師同門同時神秀大師北宗主張」。「南頓北漸」,「」,百年一直未曾停止

  其實六祖惠能大師:「有利。」「就是」,「本身沒有」,因為眾生修學覺悟過程長短因此利鈍正如,『遠近,『遠近」。渡河,『深淺,『深淺」。「真理虛空」,沒有遠近河水」,不論深淺

  我們真理修行無論利根鈍根」,即使開悟仍然仍然關於修行開悟說法

  ◆ 頓悟漸漸修學一旦圓成頓時開悟如同樵夫伐木遠行步步這就叫做頓悟」。

  ◆ 頓悟射箭,「頓悟射中但是雖然射中功力不夠慢慢以便純熟嬰兒出生當下眼睛鼻子四肢五官具足但是氣力漸漸養成所以,「頓悟雖然

  ◆ 頓悟有的開悟利根立刻一念不生前後,所有煩惱一時消除」,猶如條頓一時變色屬於頓悟根性

  ◆ 漸悟逐漸修行逐漸覺悟逐漸登高所見所謂千里更上一層樓」。有時候我們煮飯燒菜木柴到了最後木柴終於飯菜煮熟並不最後木柴飯菜煮熟而是前面好多木柴漸漸燃燒逐漸累積這就叫做漸悟」。

  《楞伽經:「譬如菴摩羅果漸次成熟。」菴摩羅果不是一時一下開花結果而是漸次成熟大地樹林也是漸次增長一個唱歌跳舞寫字繪畫漸次漸次所以學佛不必操之過急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就」。有的學佛急著閉關」,修行但是佛法:「開悟不住閉關。」也就是說,「覺悟以後修證;「以後閉關印證

  所以我們學佛頓悟以後世上沒有一個能夠立刻長大成熟因此不管也好,「也好需要時間累積一旦圓成自然水到渠成

  何謂分別諸法第一義不動」?

  所謂分別」,就是般若智慧如實認識了解諸法實相本來面目」,妄想分別虛假蒙蔽錯誤認識。「分別明鏡不論鏡子總是不假分別呈現。「分別日月不論高山深谷總是不假揀擇無私遍照

  在世如果一個知識經驗智慧思想技術達到專家」、「行家水準對於專業領域問題獨到見解可以叫做分別」。修道人證真理」,真理來看世間就是分別」。所以能夠契合真理」,能夠證悟真實」,這就叫做分別」。
:「做作只是平常。」「分別一種平常心一切平常心」,矯揉造作如此才能真理契合

  甚麼平常心」?如何才能如實認識世間真相提出幾點說明

  ◆ 凡夫差別世界聖賢平等世界凡夫認識世間千差萬別反之聖賢世間一切平等所謂生佛平等平等有無平等聖凡平等」,平等心看待世間所謂佛手垂下得人一樣」。「平等世界美好真實世界

  ◆ 凡夫動亂世界聖賢寂靜世界凡夫世界因為物欲塵勞因此擾攘不安,「動盪不已相反聖賢追求禪悅法喜寂靜生活如果我們自己身心安住寂靜真實認識世間

  ◆ 凡夫生滅世界聖賢涅槃世界凡夫世間生滅無常不但有情世間生老病死」,器世間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如果我們分別聖賢涅槃世界亦即滅絕時空對待、「人我對待、「生死對待所謂不生不滅真如世界認識諸法實相

  ◆ 凡夫世界聖賢清淨世界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充滿如果我們身行」、「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不貪欲」、「瞋毒」、「愚癡」,凡夫世界聖賢清淨世界真實世界

  ◆ 凡夫缺陷世界聖賢圓滿世界凡夫世間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一半一半凡夫世界充滿缺陷如果我們能夠做人圓滿,「福慧圓滿,「修行圓滿進入聖賢常樂我淨圓滿世界

  ◆ 凡夫苦惱世界聖賢安樂世界凡夫世間充滿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不得五陰熾盛各種憂悲苦惱如果我們證悟真如佛性聖賢禪悅法喜安樂世界

  《華嚴經:「常樂柔和忍辱安住慈悲喜捨。」「分別主要就是我們安住第一義不動心

  怎樣第一義不動心第一不為第二不為第三不為第四不為第五不為第六不為第七不為第八不為儘管世界上好好」,只要不動心」,一切沒事所以要緊自己身心安住寂靜禪定之中生活安樂生活

  如何對治塵勞妄想」?

  佛法對治凡夫居處世間生活我們壓力難處就是塵勞妄想」。也就是五欲六塵誘惑染污貪欲瞋恨愚癡三毒擾亂迷惑所以甚麼修行甚麼參禪就是為了心理建設」、「精神武裝」,增強心裡力量心裡有了力量如同作戰有了城牆」、「盔甲」,才能打仗禦敵

  如何對治塵勞妄想」?《金剛經一再昭示我們:「色聲香味。」就是我們不要心安六塵上面不要執著因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虛幻不實六塵染污因此甚麼有的始終因為境界有了貪心」,有了執著」,有了掛念」。「心念如果有了人我」、「貪著」,生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自然由此產生因此,《金剛經無住生心」,無住」,才能抵擋五欲六塵」,才能隨心自在」。

  道樹禪師徒眾寺院正好道士道士放不下佛寺因此每天運用神通法術時而呼風喚雨」,時而」,用以擾亂恐嚇寺院修道者寺院一些年輕沙彌可是道樹禪師就是十幾最後道士法術用盡一氣之下只好遷移

  有人問道禪師:「禪師道士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如何勝過他們?」

  禪師:「沒有甚麼他們勉強只有一個他們。」

  「怎麼他們?」

  道樹禪師:「道士有法有神,『有限無法只有一個無心』,『無限無量無邊無盡有的關係不變當然勝過。」

  所以,「迷人」,對付塵勞妄想最好辦法就是無心」,就是不動心」。「就是」,自然一了百了因此只要無心」,只要修持有時面對榮華富貴正好可以用來布施」,菩薩道」;有時候遭逢艱難困苦正好可以我們好好學道因為世間」、」,我們看淡世情」,看淡塵勞虛假」。所以,「富貴如同三更榮華九月」,世間一切不貪面對境界」,能不動心因為自己」,力量」。

  「力量如何產生經典告訴我們力量我們必須具有

  ◆ 「勝解力量勝解就是了解問題問題透徹殊勝了解能夠真正了解問題才能進而實踐」。所以孫中山先生:「難行。」真正了解以後困難因此,「勝解就是力量

  ◆ 「靜觀力量靜觀就是禪定功夫有了禪定我們不會輕易境界我們」,」;心能轉境有力

  ◆ 「歡喜力量歡喜就是一種樂觀性格讀書歡歡喜喜讀書工作歡歡喜喜工作服務歡歡喜喜服務布施歡歡喜喜布施因為歡喜有力甚麼事情不甘不願不會力量

  ◆ 「休息力量俗語:「休息為了。」有時候擔子,「休息一下恢復體力打球下場休息一下力量繼續衝刺

  佛世擅長彈琴比丘一天佛陀:「彈琴如果怎樣?」

  「容易。」

  佛陀:「如何?」

  「。」

  佛陀:「對了修行彈琴調才能發出聲音才不。」

  所以對治塵勞妄想」,並不我們離開塵勞妄想」,因為逃避不是辦法而是塵勞妄想面對現實只要塵勞妄想動心佛經:「不怕妄想只怕覺照。」「塵勞妄想不可我們沒有」、沒有」、沒有力量」、沒有覺照」,修行而言有待加強

  如何處理見聞覺知」?

  所謂見聞覺知」,就是我們六根--對外六塵--而後產生分別認識

  凡夫眾生由於」、」、」、」、感覺」、分別」,每天生活見聞覺知不斷造作煩惱妄想因而在生流轉不已因此如何處理見聞覺知」,學佛必修課程

  經典形容六根六賊」;盜賊我們身體村莊時時我們功德處處引領我們造作罪業日本日光門口猴子雕像其中著眼耳朵嘴巴意思告訴我們不當不要不當不要不當不要好比中國儒家所謂非禮非禮非禮」。

  六根接觸六塵見聞覺知」,雖然妄想根源也是覺悟入道要門所謂之間差別在於能否見聞覺知轉識成智

  慧嵬禪師一天山洞坐禪忽然慧嵬禪師:「沒有所以不會頭痛舒服!」

  有一次出現一個沒有身軀只有手腳無體慧嵬禪師無體:「沒有身軀所以不會五臟六腑疾病何等幸福!」

  有時現前慧嵬禪師沒有最好免得兩舌惡口造業受罪有時現前慧嵬禪師沒有最好免得心煩有時現前慧嵬禪師沒有不會賭錢不會

  儘管各種殘缺一再出現絲毫不了慧嵬禪師所以,《般若心經」,並非沒有」,而是我們不要任由六塵不要見聞覺知境界

  然而如何才能見聞覺知境界佛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們每個人自我寶藏也就是我們真如佛性只是一般人往往不識自家寶藏每天隨著見聞覺知不斷追逐過眼雲煙功名利祿虛幻不實五欲六塵任由我們真心五趣流轉六道輪迴可惜所幸我們真心本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因此儘管流轉生死本我真心不生不滅

  甚麼我們真心本性」?如何認識我們真心本性」?

  有一次禪師雲巖禪師:「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請問一個眼睛正眼?」

  雲巖禪師反問:「如同晚上睡覺枕頭地上睜開眼睛地上起來請問甚麼?」

  禪師之後:「師兄!」

  「甚麼?」

  「遍身。」

  雲巖禪師:「八成。」

  禪師疑惑:「應該怎麼說呢?」

  「。」雲巖禪師正色回答

  「遍身」,分別意識認知;「」,無分別智慧顯現能夠認識一點我們每個人無不」,自然不會求法

  所以一個真正無聲聲音一個真正要看無心宇宙心中沒有聲音聲音維摩居士」。因此我們不要追逐所謂見聞覺知無障礙香味三昧空中恁麼無罣礙無心得名觀自在」。

  如何」?如何」?如何」?如何」?只有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因為修行一門別人無法替代功課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