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 Humanistic Buddhism Prefaces 《人間佛教序文選》
“Mayayana Sutra on Contemplation of the Mind-Ground of Essential Nature” Preface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外界序文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這部《心地觀經》,依據唐憲宗在本經原譯的序文中記敘,梵文原本於高宗時代,由師子國(今錫蘭島)所獻,當即珍藏於禁宮。憲宗即位後,熱心弘護,特召集當時京師義學大德罽賓三藏法師般若等八人,於醴泉寺共同翻譯而流布,可見本經的譯成華言,歷史已很悠久了。但是考諸史實,自來似乎少有大德宣講弘揚,流布不甚普遍,民國以來,祇知太虛大師曾講述此經,餘無所聞,這也許是因緣時節沒有成熟的緣故。
講經說法,貴在觀機逗教,從前人心敦厚,信心誠篤,對於大乘佛法,易生敬信而愛樂,故弘揚經教者,多偏重於《華嚴》、《法華》、《金剛》、《維摩》、《楞嚴》等大乘聖典,到了末法時期的現代,眾生根器日益參差,專講大乘聖典,一般人已難領悟信受。佛法原為濟度眾生而設,講經說法,當以能普利羣品為上,因此選講經論,最好能法備五乘,由淺而入深為宜,《心地觀經》正符合了這個條件,確為適應現代眾生需要的妙法。
本經的究竟旨歸,雖然仍在佛果,但開示卻首在人天乘法,因人乘為五乘之基,人道不全,學佛何益?所以太虛大師說:「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試看本經共十三品,以〈報恩品〉著語最多,開示最詳,叮嚀最切,即為明證。細閱〈報恩品〉的內容,講的就是人天乘法,眾生若能信受奉行,知恩報恩, 則人道全;人道全,則社會必致詳和,國家必然安定,世界一定和平。佛陀也曾經告示文殊師利菩薩說:「這經的力量所生的福德,實在難以思議,這經所在的國士,豐富而安樂,沒有任何怨敵的侵擾,譬如有人,獲得如意珠寶,將它置於家中,能產生一切殊勝美妙的樂具。這微妙的經寶,也是如此,能給國界以內,無盡的安和樂利。」今圓香居士特選出此經,譯為現代語體文,使智識份子,都能自已閱讀,必然由淺入深,由人天乘而入菩薩道,凡我佛弟子,當願見此經能弘揚於全世界,普利眾生。
講經說法,深入固然不易,淺出則尤為艱難,能深入者未必即能淺出,然淺出必先深入。我數十餘年來,奔走說法,無不念念以深入淺出為懷,力求將佛法與世法交涉互融,使聽者知佛法並非高深莫測、玄妙難解的空談,而是與大眾日常生活行持息息相關,不僅已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應該依教奉行,凡欲追求幸福美滿人生者,對佛法也不能不加以探究。然當此工商業時代,一般人都生活在緊張忙碌中,難得有聽講佛法的機緣,將佛經譯成現代語文,使智識份子都能自閱自解,自修自證,廣收弘化之效,實為現代弘法者另一方便途徑。
圓香居士,佛學造詣深厚,護持三寶,行菩薩行,譯經弘化,不遺餘力。曾將《楞嚴》、《圓覺》等經典譯成語體文,出版後洛陽紙貴,爭相請購,甚受讀者歡喜,受益者眾。今又完成本經的語譯,行將出版流通,索序於我,我與圓香居士相識已二十餘年,素欽其行,當不敢辭,特贅數言,以表歡喜讚嘆之誠耳。
西元一九八四年八月序於佛光山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