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4/9-1996/12) 《星雲日記(1994/9~1996/12)》
Hsing Yun Diary 33 - Pleasure is Empty: A New Beginning 星雲日記33~享受空無 新的開始(1995/1/16~1995/1/3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33~享受空無 ■新的開始(1995/1/16~1995/1/31)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的開始要讚美別人,
就的開始要面帶微笑,新的開始要要求自己,
新的開始要一切重新來過,新的開始要發憤圖強。
從新的開始,拓展自己。
菁華語錄
◎知足是天賦財富,奢侈是人為貧窮。
◎慎終如始,即無敗事。
◎經驗來自實踐,成功由於力行。
◎自助,是成功的最好方法。
◎爭辯只會加深彼此的怨結,唯有謙讓,才能取得彼此和諧。
◎身為主管,理路比能力重要。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我希望我的徒眾,在成就菩薩道、成就佛道前,要先做「義工的義工」。
◎天下父母不一定要將財產傳給子女,應該將慈悲、道德、信仰傳給子女。
◎一個人行慈悲喜捨是用「心」,不一定要用錢,在貧窮中比較容易學習對人關懷與慈悲。
◎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我們不希望看到天災人禍的發生,但是這些災難的發生如果能讓我們記取
教訓,將來不再舊事重演,就很有價值了。
◎大海之所以大,是什麼都有、什麼都不捨棄,若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接受,最後什麼都沒有了。要有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的肚量。
◎對於慈善要隨心、隨力、隨分布施。我們不一定要做有相的布施,應該給予一些無相的慈悲;我們不應該只做有緣
的慈悲,也要有無緣的慈悲。
◎在學習過程中,歡喜與不歡喜,不要輕易表現;歡喜要忍耐,不歡喜也要忍耐。全盤接受,不輕易捨一法,才是為
學之道。
一月 十六日 星期一
上午十一時,在西來寺以飛機餐接待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洛杉磯辦事處歐陽瑞雄處長等人。
下午四時三十分,為回饋西來寺義工的奉獻,特地在法堂集會。恰逢陳履潔先生和孫春華女士剛從臺灣抵達洛城,也請他們講幾句話。
我向義工們說,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義工的始祖,雖然他已成就佛道,但是他不辭辛苦為有病比丘看病,服侍起居,替比丘煮粥療飢,並為目盲的弟子穿針縫衣,不厭繁瑣。
佛陀的弟子駝驃當知客師,每有遠道來的客人,即使再晚,他都心甘情願地招呼,提著燈籠為他們安單。幾十年下來,他不需要提燈籠,因為他的手指已能自然發光照路了,這就是他當義工的成就。
禪宗的祖師大德也有很多發心為眾生服務的,他們終其一生頭陀苦行無怨無悔。溈山靈祐禪師甚至願意為眾生做馬牛,這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精神,是義工菩薩最佳的寫照。
南北朝時,梁武帝篤信佛教,精研義理,受持菩薩戒,而有「皇帝菩薩」之美譽。他體會到「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因而寧可當「佛奴」,為佛教奉獻。他曾三次捨身同泰寺,傳為歷史佳話。
我自己也很樂意當義工,做事不談代價,純為歡喜而做。過去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時,我經常抽空去當義工。一個下午,就可以寫幾十封信,非常有成就感。也因此體會到「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服務信條,並且以「與人為善,從善如流,歡喜融和,佛光普照」來要求弟子,做個理想的佛光人。
回想近二、三十年來,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有很多人願意跟隨我做事,原因是我會為他們考慮到時間、空間的需要,讓他們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協助我做事。例如--要麻煩義工菩薩寫字時,就先將筆、紙、座位找好,安置好,好讓他寫字。要找義工菩薩拖地時,先幫他準備好拖把、水桶。需要義工菩薩幫忙搬運貨物時,先將存放的地點、空間、擺設方式規畫好,再和義工菩薩一起搬運,途中還要和他談佛法,給他歡喜。
記得在宜蘭時,當時美工人才很少,楊錫銘先生發心要為幼稚園畫壁畫。我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成天像學徒般陪著他,替他準備畫筆、顏料、調色板、尺、茶水等。我絲毫不敢怠慢的誠意深深打動了楊先生,後來他皈依了三寶,為佛教奉獻更多的心力。
朱橋先生是五十年代很有名的編輯,他負責的《幼獅》雜誌,帶動了社會上許多雜誌社對美工的重視。朱先生在幫我編《今日佛教》時,經常工作到深夜,不知有多少寒流來襲的夜晚,都是我在身旁陪伴著他。他常勸我︰「師父!您先去休息吧!」我還是陪著他,等到適當時間,煮碗麵或泡杯牛奶給他喝,他也被我的誠意所感動。後來,《今日佛教》也帶動佛教雜誌的進步。
我知道西來寺有很多發心的義工菩薩,有的在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得逍遙愜意,可是到了寺裡,卻能放下身段,發心為大眾行堂服務;也有的專程搭飛機從臺灣來,在典座組發心撿菜、洗菜和煮飯;還有更多默默發心的幕後英雄,不勝枚舉。他們知道「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重要性,也體貼西來寺常住弘法的需要,真是可敬可佩。
因此,我建議西來寺成立義工菩薩小組,讓他們能「人盡其才」,為佛教做更多的事。我的徒眾要能了解,義工菩薩非理所當然要為我們做事,我們必須回報他們的發心。對待義工菩薩們要體貼、關心、鼓勵、尊重、讚美,並且要給他們方便。我希望我的徒眾,要成就菩薩道,成就佛道前,要先做「義工的義工」。我也希望信徒能不計名利,多發心來做佛門的義工菩薩。
一月 十七日 星期二
今聞日本神戶和大阪地區發生大地震,現場滿目瘡痍,一片廢墟。從新聞報導中知悉各種慘狀如下--
死亡人數︰二五九四人
行蹤不明者︰九○一人
負傷人數︰一四五七二人
房屋毀損︰一一八○九間
無家可歸人數︰二十四萬一千人
高速公路︰近畿方面全部不通
新幹線︰京都到新大阪預定於一月二十一日通車
日本從一九二二年東京大地震以來,以這次的災情最為嚴重,粗估損失在上千億美元以上。我很關心在日本的徒眾和佛光會會員是否無恙,特地打國際電話到日本,詢問他們的情況。直到確定大家平安無事,才放下心來。
去年一月十七日南加州北嶺地區發生大地震,造成六十一人死亡,兩百億美元的財產損失。今年一月十七日,則是日本神戶發生大地震的日子。兩處發生地震雖然相隔一年,卻發生在同月同日,使得美國洛杉磯和日本神戶成了患難之交。學者專家則從地震事件中相互學習,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學家克拉倫斯‧艾倫說︰「日本發生的災難對加州非常有參考價值。」洛杉磯結構工程師約翰‧馬丁說︰「我們會從這次的地震中得到教訓,我們將把這些教訓運用到建築法規中。」
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我們不希望看到天災人禍的發生,但是這些災難的發生如果能讓我們記取教訓,將來不再舊事重演,就很有價值了。
美國柯林頓總統在加州州立北嶺大學奧維亞特圖書館前,參加紀念北嶺地震周年的燭光晚會時,對震災復建的努力表示滿意。他表示,有些人嫌「政府總是礙手礙腳,而且永遠沒有什麼成就」,不過,「請看看它在應付這場災難時所發揮的作用」。確實如此,政府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發揮相當的功能。不過,發生災難時,更需要人人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
除了洛杉磯和日本大地震外,在中國大陸,以唐山大地震的災情最為慘重,幾十萬人遭遇家破人亡、骨肉分離、無家可歸的困境,真是天地同悲!
聽說臺灣又到了大地震的周期,民國二十年的嘉義大地震及民國四十一年的花蓮大地震,死傷都很慘重。去年臺灣地區發生地震的次數超過一萬四千多次,而且規模大於五點五級以上的地震有十五次,這些跡象並不尋常。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說,嘉南平原發生大地震的危機還沒有解除,東部地區又已進入大地震周期,民眾要重視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預防重於救災,大家不可不慎。
洛杉磯的居民對神戶和其他災區的居民寄予莫大的同情。南加州美日協會已設立一個賑災基金會,捐款源源不斷。美國國防部也派遣駐日美軍提供救災設備,包括純淨的飲用水和醫療衛生設備等。正如西諺云︰「患難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這就是人間菩薩。
雖然日本是經濟強國,他們也很自豪經濟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本著「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精神,我建議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向佛光山各別分院及各國協會呼籲,有錢者出錢,有力者出力,大家一起盡心盡力來救助日本的災情,令他們不致於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害。
一月 十八日 星期三
上午,見過多批客人之後,隨手翻閱一些舊報紙,看到一篇有關健康之道的報導。美國衛生與福利部長舒雷拉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建議民眾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新年,下定保健的決心,不但可以改善健康情況,而且可以使生活更快樂。
在這個新時代,許多人好吃美食,吃出病來;有的人遊手好閒,閒出病來;有的人資訊太多,多出病來;有的人工作壓力太重,壓出病來;有的人則因為是非太多,氣出病來。這許多病症,需要對症下藥,才能得救。
舒雷拉部長這些新年保健的建議,我覺得很好,特別寫下來貢獻給各位讀者。他的建議如下--
1.吃得健康︰減少脂肪和卡路里的攝取,每天至少吃五份的水果和蔬菜,並多留意食物藥品管理局發布的訊息。
2.離開沙發︰多運動,少握電視遙控器。成年人每天應當有二十至三十分鐘溫和的體能活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整理花園,可以很明顯地促進身體健康。
3.不要亂嗑藥(吸食毒品)︰因非法超量使用藥物,會導致自殺、謀殺、汽車傷害、愛滋病毒感染以及肺炎等等,每年造成二萬人死亡。任何一位有藥物問題的人都應該下定決心尋求幫助。我們也有責任傳達明顯的反藥物訊息給青年人。
4.該下班就下班,減少緊張和壓力︰美國人工作時間比以往更長,睡眠則更少。應該下定決心在一九九五年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找出時間來做休閒活動。你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感激你的。
5.戒煙:每年,煙草造成三分之一的癌症病患死亡,百分之二十一的心臟疾病患者死亡,以及四十萬未享天年者早逝。痛下決心,並求助諮詢專家,你一定能戒掉它。
6.不要做酒鬼︰每年有十萬人因喝酒過量死亡。如果你喝酒上癮,請下定決心遵從醫生的指示,及早戒酒。如果喝酒,一定要適量。如果要出門,一定要找位不喝酒的駕駛人,以策安全。
身體方面的保健固然要緊,精神方面的保健也不可缺少。其實,佛教也有很好的保健原則,只要人人有「精神保健」,一定能健康幸福直到老。
1.心寬自在︰如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的氣量,凡事不斤斤計較,即能自在無礙。
2.放下安然︰不比較、不計較、提得起、放得下,即能心中舒暢,百病全消。
3.禪定修行︰禪定攝心,精進修行,心清氣爽,則事事順暢,百無牽掛。
4.行香禮拜:修持不懈,禮拜不斷,則罪滅河沙,福增無量。
5.數息止觀︰精神集中,意念專注,則身心收攝,開發智慧。
6.喜悅進取︰發心發願,身體力行,則能法喜充滿,身心無恙。
這些精神保健原則,可以下面的詩偈總結--
一要心不貪念不討巧 二要意不顛倒自知曉
三要慈悲和藹不減少 四要安然自在不爭吵
五要數息觀心真正好 六要寬宏大量是個寶
七要放下名利不煩惱 八要心生歡喜不覺老
九要禪悅法喜不可少 十要去欲無私不計較
希望佛教徒都能重視身體和精神的保健。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自己身心健康,能多為佛教貢獻心力,是個人之福,也是佛教的力量。
一月 十九日 星期四
《世界日報》臺灣新聞版上登載「去年十大幼兒保育,受虐案占半數」的新聞,看得我十分心痛。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公布去年十大兒童保護新聞,結果竟然有一半是兒童受虐案件,包括被狠心的阿姨凌虐致死、被父親亂棒打死和斷腿行乞,還有年僅十一個月的女嬰,被重男輕女的父母凌虐致死的。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有人描述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在美國長大的小孩,物質生活富裕,毌憂匱乏,自由自在,有如童話裡的王子和公主。
然而,美國的兒童管教太過放任,也產生許多不良的後果。許多兒童不受教,稍受委屈就打九一一找警察或到法院控告父母,以致於父母不敢「隨意管教」兒女,以免動輒得咎。這種過度的「自由」,有如過去中國大陸的紅衛兵毫不留情地清算父母,真是喪盡天倫,導致父不父、母不母、兒不兒、女不女的社會亂象。
以往,中國的孩子很可憐,從小在「不打不成器、不罵不知義」的打罵環境中成長。所謂「棒下出孝子,慣養忤逆兒」,嚴格的管教成為兒童生活的陰影。稍不留神,或學業成績不理想,立刻被賞以一頓「竹筍炒肉絲」,皮開肉綻,苦不堪言。
現在的工商業社會裡,父母只想到賺錢,不知關心兒女的教育,結果造成了鑰匙兒童、速食麵兒童、維他命兒童、才藝兒童、移民兒童等。今天青少年問題嚴重,蹺家、逃學、吸煙、打架、耍太保等,都是因為兒童教育不良,家庭教育不良,以及社會教育不良所致。從小在不良的教育環境中長大,身心無法健全發展,將來如何能成為社會的棟樑呢?
過去曾統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發心供養出家眾,有個小沙彌也來應供。在印度,即使是貴為一國之尊的國王,也必須對法師恭敬頂禮。阿育王頂禮過許多大法師後,面對這位小沙彌,實在很為難,無法心甘情願地禮拜,但是如果不頂禮,又擔心對三寶不恭敬,會受到批評。左右為難之際,只好把小沙彌叫到無人之處,勉強屈身向他頂禮,之後,囑咐他說︰「小沙彌,我是一國之君,不能隨便向人禮拜,尤其是你這麼小的孩子。剛才我向你頂禮的事,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小沙彌聽了阿育王的話,默默放下受供的缽,突然縱身一躍,跳進了缽中,沿著缽緣遊走,又跳出缽外,如此進進出出、出出進進,神通無礙,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杲,心中暗暗吃驚︰「這個小沙彌真是神通廣大呀!」
小沙彌定住身後,慢慢走到阿育王面前,合十說︰「大王!剛才這件事情,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說得阿育王羞愧萬分,趕快懺悔道︰「唉!我的心不夠光明虔誠,不該輕視小沙彌呀!」從此阿育王對一切出家眾,不分老少賢愚,都一律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我們從佛經裡,可以體會到佛陀苦口婆心勸導大家不要輕視後學的教誨。佛陀說,世間上有四種看似很小的東西,卻是不可輕視的--
1.小小火苗不可以輕忽︰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慘禍。
2.幼小的龍不可以輕視︰因為小龍會成長為大龍,翻江倒海,興風作浪。
3.年少王子不可以輕視︰因為他將來長大會成為國王,統領天下造福萬民由他,一言喪邦遺禍百姓也由他。
4.小沙彌不可加以輕視︰因為他虔心學道學法,假以時日,必定會脫胎換骨成為人天師範的法王。
「小不可輕」,雖然小,但是有未來性。希望為人父母者,能在子女身上多花一些時間關懷與教育。教好一個孩子等於救了好幾代。家庭和睦,社會祥和,則人人有福了。
一月 二十日 星期五
從洛杉磯出發,經十一小時的飛行,於下午四時三十分抵達東京成田機場。慈容也從臺灣趕來會合,接機的有慈莊、慈惠及佛光會會長西原佑一、陳逸民等多人。這次可說專程為賑災而來。
開往東京原本兩小時的車程,一路上停停開開,耗費了三小時才進入東京市內。
抵達東京別院,葉山美慧、白文美、陳雪花師姊早已來幫忙多時。見到我,趕著上前來合掌招呼。
本月十七日,日本西部兵庫,發生芮氏地震儀規模七點二級毀滅性的大地震後,至今已有四千多人喪生,死亡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有六百七十人下落不明,受傷者達一萬六千人以上,建築物有兩萬零七百三十棟被毀,二十多萬人失去家園或撤離危險地區,暫住學校、寺廟等臨時避難所,一百多萬戶斷水,八十萬戶沒有瓦斯,二十萬戶停電,而公路崩塌,鐵路寸斷,更增加救援的困難。
地震發生於清晨五時四十五分。大家都說是「不幸中的幸運!」如果地震發生早一小時,或晚一小時,損失將會更慘重。國際佛光會東京協會,及時與日本地震救災總部取得聯繫。並由永倫帶領會員前煙勝次、齊藤伸敏夫婦一行四人,於昨晚七時三十分從東京別院出發,徹夜行駛,引導一部八噸大卡車,發動各分會會員至超級市場、商店搜購礦泉水、乾糧、奶粉等賑濟品,送到距東京五百八十公里遠,災情最嚴重的兵庫縣神戶市灘區六甲小學避難所的災民手中。
報載,因賑災分配工作規畫不當,致使災民不能及時取得救災物資。部分避難所的災民,在前一天僅能三個人平分一個麵包裹腹度過。半世紀來,生活於安適、富裕環境的日本人,此時正值天寒地凍之際,遭此巨大災變,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令人為之鼻酸。而永倫一行人因災區交通狀況不良,仍受困於神戶災區內。
聽取報告後,速撥一通電話給大阪道場住持慈怡,詢問道場情況和人眾安危。大阪道場位於兵庫縣寶塚市,相當靠近震央。道場的倉庫已被震倒,有一間屋子倒塌,屋瓦多數震落。所幸佛像、人眾平安無恙,現在正著手復原災後環境。
另一方面也積極發動大阪協會、名古屋分會會員齊心同力,每天以三千個麵包、礦泉水、泡麵等,分送居住在道場周邊的災民,濟難救苦。對於徒眾在自己也遭受災害的情況下,還能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向大眾伸出援手,我甚感欣慰。除了嘉勉,也告訴他們,佛光會世界總會將先提出日幣一百萬,濟助阪神賑災。同時我也發函給世界各地協會,呼籲全球佛光人隨喜濟助,同伸援手,共賑災難。目前已有日本東京協會捐助日幣三百萬、澳洲雪梨協會日幣一百萬,還有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及中華總會也來電表示支持。
賑災款項目前已有五百萬,陸續還可以募得更多的賑款,這是匯集了全球佛光人慈悲喜捨,救難濟苦的愛心,共同來支持、慰問受難者,並祝福他們早日消除苦難。
一月 二十一日 星期六
一早起來看到外面飄著細雨,想到關西大地震無家可避風寒的三十餘萬災民,祈願他們能夠像櫻花一樣,天寒而無所畏懼。
早上,日本政府派人來談東京別院宗教法人立案的事,由住持慈惠法師與其洽談。對方很稱讚慈惠法師的日語,在遣辭用句的掌握上,比日本人還精確,我也趁這個機會勉勵此地的徒眾要用心將日語學好,因為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必備的基本條件。
日本佛教史上,在江戶幕府的瑣國時代,曾訂定「寺院法度」,以王法來控制寺院的營運與教團的發展方向。明治維新之際的宗教法,則以擁護國策為寺院各宗派的義務。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宗教法人」則是立足於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基點上,一面給予「宗教法人」免稅的優惠、傳教的自由,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法人」所弘揚的教義要正當。宗教在社會上扮演的是教育、文化的角色。
今天東京佛光協會舉辦第一次「檀講師講習會」,目的是希望我們的檀講師及佛光會的幹部能增加對佛教的認識,加強彼此的溝通,增進個人的道念。下午由總會的祕書長慈容法師向大家介紹「檀講師的制度與職責」。晚上則由我為大家講「檀講師的常識」,最後讓大家提問題彼此討論--
民間信仰的問題
自古以來,民間的信仰是三教九流,神佛不分。約略可分三類︰
1.對自然的畏懼︰樹神、石頭神等。
2.對英雄的崇拜︰關帝君、哪叱三太子等。
3.對真理的信仰︰基督教、回教、佛教。
基本上宗教的發展要迎合人心所需,只有強調出世、解脫的教義,必定是曲高和寡。迎合人心的佛教,必定是人間佛教,它一面包容民間的宗教,一面弘揚佛法的真理。
有人問︰佛教徒的第一個條件是要皈依三寶。皈依之後,是否可以拜媽祖?
我認為,拜拜是可以的,但不可以皈依。拜拜是一時的,是對對方的尊重。皈依是一生的,信仰是永久的。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則要依止下面四點︰
1.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識 3.依義不依語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媽祖是觀世音菩薩的弟子,昔時皇帝封媽祖為「天上聖母」。佛教徒如何為媽祖定位呢?我認為媽祖是護法。
佛教徒對民間信仰應採取和而不流的態度。
◎對戒律的問題
1.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戒如城牆、如軌道、如光明、如救生船,戒能防非止惡。如果人人能守戒,家庭就有規範,社會也有法制。在家五戒是戒--
殺︰不亂殺。從消極的不殺生到積極的護生、惜物。
盜︰不亂取。有主物,不與而取為盜。
邪淫︰非時、非地、非人,不正常即是非法,即是不清淨。
妄︰不亂說。
酒︰不亂吃。不吃會傷害身心(理智)的東西。
2.聚戒的根本精神
攝律儀戒︰宜嚴謹。
攝善法戒︰宜嚴謹。
饒益有情戒︰宜寬鬆。
3.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是不斷大悲種。
受戒而犯戒者,易心生慚愧而懺悔。未受戒而犯戒者,不知懺悔,不知向善,罪甚大。
有人問︰平常在家五戒、菩薩戒的傳授,需要五至七天的時間,在繁忙的現今社會裡很難有如此長的休假,能否有一天的戒期?
我回答︰如果大家在平常就學好禮佛唱誦諸儀軌,一天的授戒儀式是可行的。
關於戒律的問題,還有許多人發問,例如︰害蟲、毒蛇可不可以殺?善意的妄語犯不犯五戒等,我都一一為大家解答,三小時很快就近尾聲,只好把剩下的問題留待明天再談。
一月 二十二日 星期日
今日起個大早,幾次來日弘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環境的寧靜及優美。日本雖然地狹人稠,尤其是東京,更是居僅寸地,但在這裡卻聽不到車輛的喧鬧聲及人的吵雜聲,每個人總是輕聲交談,深怕驚動他人,守法駕駛,唯恐亂了大地的秩序,這也就是當下的人間淨土啊!
上午九時,繼續講習會的課程。分別由慈惠法師講授「檀講師的德學修養」,慈容法師講授「教材與教學法」,下午一時三十分,由慈莊法師介紹「世界佛光道場」,最後由我來和檀講師座談。現今社會上所發生的一些問題,身為檀講師應該抱持怎樣的看法?我先舉例說明,希望大家也能提出不同的意見來互相探討。作為佛光會的檀講師,不但要有正知正見,也要「見和同解」。今天談到社會和家庭兩方面的問題和檀講師做深入探討--
◎佛教對死刑的看法
這個社會是依法律來維護社會秩序,基本上法律對社會及大眾還是很重要的。日本早期有位南正成將軍,他受冤被判死刑,受刑後在他的衣服上留有五個字,「非、理、法、權、天」。意思是告訴我們,無理不能勝過理,理不能勝法,法不能勝過權,有權力的人可以改變法律,但是權卻無法勝過天,天就是因果的法則。
臺灣的柏楊先生,他發起世界特赦組織,主張廢除死刑。可是廢除死刑在佛教因果法則上是無法成立的。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是不對的。我們身為佛教徒可以希望減少死刑,儘量不用死刑,改用其他方法來代替死刑,但不主張廢除死刑。
◎佛教對愛滋病的看法
愛滋病已成為世紀之病,它的問題不單在患者身上,因為具有傳染性,使得大家對愛滋病產生恐懼感。但我覺得這只是一時無法找到對治的藥,相信在一段時期後,還是可以醫治的,因為這個世間必定是一物剋一物。基本上佛教徒對這些問題不能帶著輕視、歧視、藐視的眼光來看待,應慈眼視眾生。佛教永遠不捨棄一個眾生,永遠給予苦難眾生關懷與仁慈。
◎佛教對救濟的看法
佛教對社會的關懷,可從很多方面進行︰
一、宣揚教義,讓大家明理。
二、精神慰藉,讓大家得到心理的依靠。
三、給予希望,讓大家知道生命的永恆。
四、物質、金錢的救濟。
有人說,如果佛教太重視救濟,不就跟慈善團體一樣。在社會上有獅子會、扶輪社等慈善團體可以施濟,甚至醫院、社團、社會的每一分子都可以布施,這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但是傳播佛法,卻不是人人能做到;接受救濟,人人能接受,可是接受佛法,卻不是人人能接受。所以宣揚教義,傳播佛法的層次較高。
佛光山也做慈善,但是慢慢覺得這並不徹底。我們辦養老院,但院裡老人仍有爭端,反而一些不在養老院的老人,對他開示佛法,卻很受用。
佛光山每年辦冬令救濟,有些接受救濟的人反而要求更多的救濟品,這無非是長養他們的貪心,所以救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用佛法來開導教化才行。
做檀講師才是社會的良藥、社會的光明,對於慈善要隨心、隨力、隨分布施;我們不一定要做有相的布施,應該給予一些無相的慈悲;我們不應該只做有緣的慈悲,也要有無緣的慈悲。
◎佛教對黑道流氓的看法
在佛門中禮拜佛菩薩,是直向正道邁進,不會有不良的後果,但如果拜鬼神就容易惹麻煩上身;佛菩薩是慈悲的,不會因為眾生不禮拜他而生氣,鬼神尚有七情六欲在,假如祭拜他爾後不拜了,就會因氣憤找上門來。引鬼上門,是不易脫身的。佛教把很多鬼神看成黑道,我們看待黑道也如遇鬼神般,要敬而遠之,不可得罪他們,更不可跟黑道建立關係。我們是個合法的團體,行為要正派,這樣才能去教化大眾。
◎佛教對自殺的看法
日本的自殺率很高,最近甚至有小學生、中學生因為被同學欺負而自殺。人一有煩惱、痛苦就想自殺,想就此一了百了,但這只是一時了脫,佛教認為自殺也是犯殺生戒,仍然無法解脫。很多人自殺的原因是心結解不開,假如有佛法,慢慢淡化對心外世界的執著,內心世界變得很寬廣,就不至於會有自殺的想法。
◎佛教對婚外情的看法
社會風氣漸漸開放,異性間的接觸增加,因而有很多婚外情的事件產生,進而使美滿的家庭破滅。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很多,暫且不去深究,然一旦發生婚外情,雙方都應該負責任。
我在主持佛化婚禮時常告訴新郎︰身邊少帶錢,出門說去處;因為男人身邊錢多了就容易作怪,出門不說去處就容易出軌。我把丈夫分為三等︰上等丈夫回家後幫忙家事,體貼慰問,製造家庭的歡笑與和樂。中等丈夫回家後喝茶看報,口中不忘讚美妻子。下等丈夫如「木頭人」,非但沒有笑聲,沒有讚美的語言,還嫌這不好,嫌那太差,這樣的家庭遲早會出問題。
假如先生有外遇,妻子也要負責任。因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