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4/9-1996/12) 《星雲日記(1994/9~1996/12)》
Hsing Yun Diary 39 - The Wisdom of Cultivating Merit when Busy: A Strong Self 星雲日記39~忙中修福慧 健全自己(1996/1/1~1996/1/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39~忙中修福慧 ■健全自己(1996/1/1~1996/1/15)樹長大了,眾鳥就會雲集;海洋寬闊,龍、蝦、魚類才會聚集。
所以自己要先健全,才能作他人的依靠,本身健全就能產生能源力量。
菁華語錄
◎人受難的時候,也有尊嚴,不要被外境打倒。
◎法律有時會冤枉人,但因果是不會冤枉人的。
◎金錢有用完的時候,道理則讓人一生受用不盡。
◎是非不能勝過道理,有理若不合法,理也不能勝過法,法不能勝過權,因有權利的人可以改變法,但最後權利仍
抵不過因果。
◎一個人的本領不在於能力強,而在於能與人溝通協調。太執著於我想、我要、我認為、我覺得,會使工作無法展開,
是很大的阻礙。
◎偉大的人,一生中都會經過幾十次的辛苦遭遇,不可能凡事一帆風順,故擔當辛苦的毅力,不可不備。
◎做事要不計名義,只求成果。「名義」是別人對我們的定位,而非我們自己要如何。
◎佛教對戒的基本精神在於清淨,尤其是心地上的清淨,而非形象上的。
◎想做老大領導人的觀念並沒有錯,問題是要做老大,先要懂得做老二。
◎自己最認識自己,要自知如何彌補自己的短處和不足,做自己的醫療師,看顧好自己的毛病。
◎「接心」重在講清楚說明白,要說一些內在真正的話,才能拉近彼此思想距離。
◎學做人,要學做讓人家接受的人,不要只做孤芳自賞的人。
一月 一日 星期一
上午於如來殿大會堂,為兩千三百多名發心皈依的信眾主持皈依三寶典禮。
在佛光山我已退居,無行政工作,所以最關心的,除信徒外,就是叢林學院學生。應學部在家眾同學請求,與大家進行「接心時間」。
初發信心的幼苗要特別小心愛護。我年輕時,常警告自己,老的時候不要講太多話,免得年輕人覺得煩,不喜歡聽。我自認有時代精神和前瞻性,雖然如此,但在講話的影響力上,只能講佛法,在思想上要和徒眾接心並不容易。
徒眾恭敬我,對我好,都沒有話說,但卻只限於事物性的;在心靈上、思想上、人格上,想要對大家有一點影響力並不容易。我所受的教育是從善如流,只要是對方講得有理,我都會接受,但現在的年輕人並不然,徒弟對於我的指示通常是我講我的,他做他的,理念不同、精神不夠、方便不足,和我的理想差距太遠。
我過去帶領在家眾很有成就感,到現在有的都已升級為祖母、祖父級了,對我仍如往昔,只要有所指示,一定信受奉行。在家信眾對我的支持,非在供養外表上,而是用心交流。而有些出家徒弟,則理念不能相契,感覺上距離還是很遙遠。
「接心」重在講清楚說明白,要說一些內在真正的話,才能拉近彼此思想距離。
對同學們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學佛並不一定要出家,除非性格適合出家。在家性格偏向喜歡社會、漂亮、自由、習氣重、想過婚姻生活;
出家性格則喜淡泊清苦、不一定要人家關心,要去關心別人,具慈悲、忍耐、發心、喜捨等特性。一味想要
人家來愛護,表示還沒長大,沒有力量。
◎樹長大了,眾鳥就會雲集;海洋寬闊,龍、蝦、魚類也才會聚集。所以自己要先健全,才能作他人的依靠。
本身健全就能產生能源力量。而能量則來自於反省、能明理、不在乎委屈、朝好處想、別人的毀謗都成為自
己進步的肥料、廣結善緣、服務他人,這些都可增加能源。
◎如何寫好文章?文章是魔術,重在熟能生巧;文字是兵將,平時就要培養,屆時才能運用。每星期要讀千字策
論,以訓練理路,啟發思想。筆是越寫越銳,寫好文章的不二法門,在一「勤」字。
◎凡事成功不必在我,一切都是為佛教、為芸芸眾生做事。一個不團結、沒有正義感的團體會被社會看不起,
會讓歷史唾棄,所以佛教徒應該要團結起來,不僅要為佛教,更要為社會、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看法」代表一個人的思想見解,從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一個人的內涵。一些偉大人物,令人景仰之處,不在
於他們的豐功偉業,而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些感人的小故事。偉大的人,一生中都會經過幾十次的辛苦遭遇,
不可能凡事一帆風順,故擔當辛苦的毅力,不可不備。
◎犯錯時,不敢承擔悔過,且常找人護航說情,則永遠不會進步。
◎一個人的本領不在於能力強,而在於能與人溝通協調。太執著於我想、我要、我認為、我覺得,會使工作無
法展開,是很大的阻礙。
◎人只要明理、理路通,做起事來就會很順利,做事要不計名義,只求成果。「名義」是別人對我們的定位,而
非我們自己要如何。
◎學做人,要學做讓人家接受的人,不要只做孤芳自賞的人。
◎融和是我去跟對方融和,而非對方來跟我融和。
一月 二日 星期二
傳燈會會長依嚴等多人,代表一百多名尚未受戒的徒眾,要求我能滿其心願,給予受戒。感念大家的發心,常住擬定明天為這些新出家的弟子,傳授沙彌(尼)戒法,今特撥空與他們舉行「師徒時間」。
過去在大陸,出家與受戒是一起舉行的,出家而不受戒,就沒有「身分」,也就是說沒有受戒者,不算是出家人。我十二歲出家,十五歲受戒,當時並未想要受戒,自認為沒有資格,因依法二十歲才准受戒,但師父要我受沙彌戒。受戒是一種發心,心一發,任何邪魔外道都會遁形,關於「戒」有幾個觀念,必須要知道––
◎在佛門對破戒的可以懺悔,破見則不能懺悔。為了怕犯戒而不受戒是見解上的愚癡,罪過很大。
◎佛教對戒的基本精神在於清淨,尤其是心地上的清淨,而非形象上的。有些戒條已不合時代,雖然做不到,
但是要遵守。做不到只能算是不清淨,而非要改戒條,在「小小戒可捨」的原則下,能持多少就盡力去做。
◎戒如城牆、舟航、光明、指南、水囊,能清淨受持,自有大力量、大功德,但對戒的精神要有正知正見,這
比持戒更重要。
◎佛門有「布薩」、「羯摩」等懺悔法門,讓犯戒者可以經懺悔的洗滌,再重新受戒。佛門戒律不難持、不可
怕,有很寬容廣大的天地,非不通人情的明知做不到還硬要強制規定,故對受戒的恐怖、顧慮是沒有必要的。
只要對佛法的信心不變(尤其是四不壞信),犯了戒可准予再受,為的還是要將戒律受持清淨,以保長遠心。
◎受戒的好處––
1.增加信心︰經由戒法的受持,可以更肯定對佛法的信仰。
2.可以生出功德︰受戒後,在天龍八部的護持下,自有好因好緣。
3.可以產生力量︰面對困難逆境,有勇氣去克服,處事也較不會優柔寡斷。
4.可以人生平安︰因有願心的堅持,龍天護法的加被,自然就會平安。
5.可以增加道念︰出家人好不好沒有一定的標準,但肯服務眾生、發心修行,自能道念不退。
6.可以慧由心生︰有了戒法,可以約束放逸的身心,由內心慢慢生出智慧來。
7.可以獲得尊重︰受戒以後,可以受到長老大德的另眼看待,同道的尊重及社會人士的尊敬。
8.可以產生和諧︰有了戒法,在六和僧團內,容易跟大家融和在一起。
受了戒以後,大家都是沙彌(尼)了,沙彌即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願大家在修持道上,能更精進。
接著回答大家的發問––
◎我每天忙於弘法度眾,課徒著作,深感時間不夠用,所以最近倡導「人生三百歲」。我十二歲出家,今年已
七十歲,這期間不曾放過假,也不知放假是何滋味。從二十歲任白塔國小校長起,預計再過十年,就八十歲,
這期間我工作了六十年。這六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抵得過五個人,這樣算起來,我的壽命
就有三百歲了。
一個人如果怕做事、偷懶,如何會有成就?出了家,就要將身心奉獻給芸芸眾生及常住,應盡心盡力去工作。人之所以會起煩惱、心不安,都是因為不懂得用功,時間太多所致。
◎在學院讀書,正是學習一個出家人應有的威儀、舉止最好的時機,要好好用心學習。常住對徒眾的教育永不灰
心,但大家要知苦惱、肯懺悔,感謝這段得之不易的因緣。
◎任職事的條件為何?任何工作除了要考慮興趣、專長外,更要有忍耐力、尊重他人,要從卑賤、吃苦、耐勞
中做起,以折服我慢,不要讓一起工作的同事嫌棄,不要給主管「退票」不採用,所以工作態度一定要發心、
勤勞、盡責,讓主管歡喜、肯定。
◎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獻身佛門,不要天天只想到「我」,除了「我」以外還有大眾、還有常住、還有佛
教、還有國家、還有世界。心胸要擴大,「要學佛法先無我」,「一切煩惱皆因我」。一個人能忍耐多少,承
擔多少,成就就有多大。
一月 三日 星期三
上午九時,在大雄寶殿親自為近兩百名求受戒法的戒子,傳授沙彌(尼)戒。今日常住滿大眾所求,給予受戒,但願徒眾能珍惜這份因緣,努力用功,精進於道業課業上。
晚,和大覺寺男眾弟子們舉行「師徒時間」--
記得以往在大陸的男眾法師,都是在深山叢林潛修,沒有電話、沒有訪客,更少有郵信,在沒有外緣下,五年、十年仍能安住在佛門;現在在臺灣,電話、信件,甚至車子接送的便利情形下,若定力不夠就很容易受影響,或是在佛門中流失。
假如說,大家身上連一張到高雄的車票都沒有,被人欺侮時,只要忍耐一下,明天就沒事了;但若供養太豐富,往往會為一件小事,就拂袖而去,要不就是為了一句話,覺得傷了自尊而受不了。其實在佛門裡「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棒喝下,哪來自尊?尊嚴?如果不能承受,都是因為沒有這種根器。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學佛要懂得轉境,不要被境轉。對看不慣的人、不中聽的話,要學習忍辱外,在人事共處上,更要具有尊重與包容的胸懷,並將自己缺點找出來,且刻骨銘心的改過,否則就會成為修道上的一大障礙。男眾易犯的毛病有--
1.誰服誰︰男眾想做老大領導人的觀念並沒有錯,問題是要做老大,先要懂得做老二。老大的威德、涵養、氣度、見識等條件,都需要時間的養成,福德因緣具足了,龍天護法自然會護持,反之業障罪業來時,逃也逃不了。一個領導者應具備十年寒窗的功行,會做幕僚,才會做領導,更何況在佛光山,歷年來,高位者皆是以有品德者居之。
2.等不及:凡事想要很快達到目的,等不及,這種急於速成的行為,就像未煮熟的飯,如何入口?松樹的高大強壯,是因為有百年、千年的養成。對佛教要有所建樹,不要急於一步登天,「不患無位,犯所以立」,故要等待機會、耐煩、讓時間來考驗。在「無功不受祿」的心態下,不要求常住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常住貢獻什麼。
3.發心不夠︰做事要發心,修行更要發心,不發心沒有力量、毅力,就不能堅持到底。弘法度眾、發心作務都要思前顧後,不要辜負身上這一襲長衫的使命,要一以貫之,永不退道心。
4.比較計較︰師兄弟在一起,要有共患難的精神,且要經得起考驗,為常住做事沒有個人功勞,只有集體創作,就如同要聚集沙石和水泥,眾緣和合才會有力量。
一個人要在大冶洪爐中熬鍊,才會成才成器。佛法重在契理契機,不是佛法不好,而是根機不合。
希望佛光山的男眾,每一個人都是佛門法器。
一月 四日 星期四
最近社會上最熱絡的話題,不外是總統連署,信徒、佛光會員、或徒眾很自然都會問起與這方面相關的問題。記得上個月(十二月十六日),接受《亞洲週刊》記者徐秀珍小姐的訪問,有些看法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特摘錄如下--
◎陳履安是你的弟子,外界報導他在決定參選前曾與你長談。林洋港原本有意與陳履安搭檔競選,也曾說希望
由你出面撮合。外界認為你對這些政治人物頗有影響力,你對此有何看法?
臺灣很小,我在臺灣已住了五十年,難免會接觸到一些人,其中有些是佛教徒,有些是朋友,有些是信徒,大家都會彼此關心,談不上影響力。
◎在陳履安決定參選前,你是否曾與他長談?
陳履安這個人很知趣。他對我說︰「師父,我自會奮鬥,不會增加你的麻煩。」
◎林洋港是否曾請你出面撮合「林陳配」?
這種事不必參與,我自覺沒有能力開口,也不能開口。我是到最後才知道陳履安要參選,內心覺得非常驚訝,因為他本來是準備要出家的。
九四年七、八月間,陳履安對我說要跟著我出家,表現得很熱衷,也很積極。佛光山是很平民化的道場,對想出家的公侯將相不知要如何安排。陳履安一再說他出家閉關不會增加麻煩,只要有一個小道場幫師父教化、弘法就可以了。所以我就幫他準備住處、出家人的衣服,還取了法號。他也準備在九五年二月辭去監察院長職務,三月出家。
其實,當時我並不希望他出家,但怎麼勸他都聽不進去。我甚至說︰「不出家可能有希望當副總統」,他卻回答︰「我才不要」。去年元月我又勸他,說政府高層官員不容易為佛教弘法,政壇上應該多一些像他這樣的人,希望他能留在職位上度化其他高官,沒想到這個理由竟說服了他。
去年五月我開完刀剛出院時,陳履安來看我,對我說他要參選總統,還說了支持者有些什麼人,做了些什麼準備等。我讓他說動了,心想他既然有信心,就不妨一試,我也不去煞風景。我認為無論是否當選,他參選對臺灣是一件好事,有多組人選才會多采多姿,很熱鬧。
◎身為宗教領袖,你個人對明年總統大選的態度是什麼?
我是出家人,很單純。記者問我時,基於同一信仰,我就第一個表態支持陳履安,如果不支持反而很奇怪。有人說我很有道德勇氣,其實我只是基於佛教徒一顆坦誠的心而已。不過,我只代表我個人,我的信徒不一定支持誰。
◎國際佛光會是否會動員起來支持某位特定的總統候選人?
直到今天,我沒有一通電話、一個指示、一個命令表示要支持誰,或不要支持誰。我表態支持陳履安,下面也沒有人來問我,大家好像都有默契,若支持相同人選,就好像支持師父;若不支持,師父也會諒解。
◎你是否要對信徒做些呼籲?
不必呼籲。生逢這個大時代,教育信徒如何彼此包容,如何有民主信仰,讓他們安心,才是我的責任。
◎在總統選舉中,宗教成為熱門話題,有人說宗教應與政治分界,你對政教之間的關係有何意見?
與其逃避這個敏感而又切身的問題,不如解說佛教對政治的看法。在《法華經‧普門品》曾提到,觀世音菩薩對須以女人身得度者,就現女人身來度化他;若須以童子、男女、異教徒的身分得度者,就各現其身度人。還有一句話說︰「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佛教只是私人信仰,佛教徒也要吃飯、工作,在事業上、社會上也可以發展,說「佛教徒不要管世間事」是無知的說法。況且,由歷史可見,佛教界從未發生政爭,更有皇帝出家或出家人作皇帝的例子。不過,出家人須秉持「問政不干治」的原則,只能關心不能干涉。
◎總統候選人經常出席宗教活動,對拉票有幫助嗎?
沒有用。因為現在選民的自我意識很高,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以個人宗教信仰為標誌在政治活動中拉攏選民,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得當?
每一個候選人都想運用他覺得最有利、最有用的資源,這是很正常的。
◎對臺灣過去的政教關係,你有什麼看法?
在臺灣,信教是自由的。宗教從來不干涉政治,政治也從來不干涉宗教。
◎臺灣佛教界最令人側目的是信徒的捐款力量,你認為這股力量是否被合理運用?
不敢說全部,應該是多數都是被合理運用。
◎國際佛光會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組織,推動文化、慈善、藝術、教育等各項事務,猶如一個企業體,請問你有
何經營之道?
佛教界不用「經營」這個字眼,而是談因緣和合、眾緣成就,一切都是眾人信仰的自然聚合。就像花,有了土壤、水、空氣和陽光,就會自然盛開。宗教不能用世俗的利益價值來衡量,不能像談買賣。我一生沒有一塊錢,更沒有印章、存款,但正因為我無,當全世界都在動員時,大家有的就是我有的。
◎你對臺海兩岸關係有何看法?
很擔心。過去二十幾年來,臺灣歷經退出聯合國、與美國斷交等事件,在美國感覺這些事嚴重得不得了,在臺灣的人看來反而平靜。這次我從美國回來,卻覺得臺灣變得不一樣了,社會太亂,叫人寒心。亂源要找出來,不是要誰負責,而是大家都有責任。目前安定人心很重要。
◎對目前兩岸關係的情勢,你認為宗教界是否能發揮一些作用?
應該有很大的力量。用地域或宗親會來統一全世界的中國人,仍會出現不團結的現象,但若用宗教就不會,當全世界的佛教徒都聚在一起時,海峽兩岸就不必說什麼分合了。所以統一應該從文化、宗教交流開始。
◎國際佛光會和中國大陸的佛教界是否有交流?
由於大陸不允許有外來宗教,所以國際佛光會雖在全世界設有一百三十幾個分會,在大陸設分會的申請卻一直沒有獲批准。希望中共領導人要有世界觀,待機緣成熟,中共懂了,就會請我們去。
一月 五日 星期五
佛光會金門協會會員一行五十二人,在翟美玉會長帶領下,今來臺參訪佛光會中華總會及佛光山派下各別分院道場。
中午,特在海會堂和大家見面講話︰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去過金門多次,和當地信徒緣分很深,感謝駐守在金門的你們,平常為了保護臺灣安全,擔驚受怕,做臺灣的屏障,臺灣同胞對你們非常尊敬,內心也祝福你們。我在世界各地弘法,像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碰到不少金門信眾,可以說在東南亞一帶的佛教,剛開始都是在家信徒背著媽祖或觀世音菩薩,飄洋過海的去弘揚,尤其是金門人在大街小巷設立佛堂,依此弘傳。有人說將佛教國際化的是金門人。
三十多年來,我曾代表佛教會去金門勞軍弘法多次,但很少與民間交流,現在佛光會由陳縣長夫人翟美玉任會長,葉司令夫人房艾莉任督導帶領下,才漸漸有往來。
五年前,曾到過中國大陸,和楊尚昆先生談過金門問題,希望視海峽為和平區不要打仗。楊尚昆先生則建議金門為觀光區,再依序漸進,就會成為和平區。如果金門開放為觀光區,會比南海普陀山更加有名。
臺灣佛教很興盛,一集會就會有很多人參加,在金門由於交通不便,人們比較保守。現在有佛光會可以安排會員或信徒組團來臺灣,學習如何辦活動,屆時如果有需要,中華總會及佛光山都可以幫忙服務。為表示對大家平時辛苦的敬意,在臺灣六天行程所需的車輛,請接受佛光山的招待。
國際佛光會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協會、分會,如果因緣具足,今年八月分將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五屆佛光大會,歡迎金門也能組團前去參加。在臺灣這幾天,願大家都能玩得很歡喜愉快。」
晚七時三十分,於臺北道場,為來參加佛七的信眾,開示極樂世界的殊勝--
◎沒有白天夜晚之分,可以說是真正的不夜世界。
◎不必買東西,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用不到金錢。
◎沒有男女情愛,皆是蓮花化生。
◎沒有飲食問題,耳聞法音宣流,眼看自然景色、佛像莊嚴。皆可以自己飽足,沒有吃的煩惱,自然就沒有排
泄的問題。
◎走路,皆是飛行,飛行到十方世界以香花供養諸佛,沒有交通事故問題。
◎沒有惡道壞人,沒有偷搶、倒閉、恐怖等困擾。
◎住的是七寶樓閣,喝的是八功德水,不僅可以增長信心,且毛孔都會沁出芬芳。
◎穿的衣服很輕,沒有重量,也沒有衣縫(天衣無縫),且和風吹動,空氣新鮮流通。
◎大地平坦沒有彎曲難行,建築宏偉堂皇,最主要還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臺灣民眾有很多人都想移民到海外,海外的環境雖能讓生活有所改善,品質也會提升,但煩惱仍沒有辦法解除,如人我是非、自然災害等。而移民到西方淨土,就不會有這些煩惱。
在佛光山派下的道場,此時此刻,同時有幾萬人在一起念佛,共修的力量非自修所能比擬,在互相激盪中將佛號念熟、念熱、念到心裡去,而非念在口中,直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階段,自可感受到一切皆是無邊。念佛功德不可思議,七天的佛七法會,希望大家都有所得。
一月 六日 星期六
應陳子文、梁杏村夫婦之邀,晚六時,前往臺中通豪大飯店國際宴會廳,為其公子陳威洲先生和蔡宜吟小姐的婚宴祝福。
七時三十分,抵達位於臺中大雅路慶禾財經大樓內的佛光山佛教光明學苑演講。
臺中是臺灣的文化城,為提升信眾的文化品質,而設立此道場,佛光山特派慧堃、慧聞、慧岸等人在此負責,因明天要舉行佛像開光及落成啟用典禮,今晚先由我和此地信眾結緣,希望在臺中地區有緣的信眾,日後能多護持光明學苑。
我以「人間佛教人情味」為題,為大家介紹六種可以從娑婆此岸到達彼岸的得度法門。
佛教光明學苑屬於男眾道場,為準備明天的落成,男眾學部多位徒眾都前來支援,難得有機會跟大家在一起,就地和他們師徒座談--
◎大家有緣在同一師門出家,要建立正見,互相砥礪。能彼此棒喝的感情,才是真正的師兄弟,不只是有同學的
情誼,還有同一師門倫理的道情法愛,如進一步有兄弟手足之情者,就會有根本,不會風來就倒。
◎信徒很可愛,也很讓人感動,對信眾的發心供養,不要認為是應該的,要生起慚愧、懺悔心,自問何功何德能
享有如此恭敬?出家人應具備的條件,充實了幾分?要永遠有不足、不夠、不能、不會的慚愧心,來自我激
勵。
◎人在起無明時,若有善因善緣,有善知識來點醒很重要。在學佛道上,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必定有
很多挫折或無明,要找管道來溝通,不要一個失念,做個光頭俗漢,或在袈裟下失去人身。
◎「僧」是大家和合之意,不要做獨行俠,佛因眾生而成佛,離開眾生,則非僧更非佛。
◎自己最認識自己,要自知如何彌補自己的短處和不足,要做自己的醫療師,看顧好自己的毛病。
◎在佛門願意留在哪裡皆可以隨緣,但就是不要離開團體,否則容易流失。所謂︰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
辦道。
◎人要建立自己,以慈悲、四攝法以身作則,才好度眾。能口邊眾德,利行處事,有佛法給人,在人人尊,在
處處貴,有佛法自然可以走遍天下。
晚,安單於東海道場。
一月 七日 星期日
上午十時,主持佛光山光明學苑的佛像開光及落成啟用典禮。典禮中邀請慶禾公司董事長劉俊福、寶貴建設公司董事長陳讚宗、偉港國際公司董事長許翠珊、旻亮貿易公司董事洪金娥、佛光會督導蘇麗玉、分會會長陳秋萍等人,為光明學苑剪綵;請合順氣體公司董事長陳嘉隆、合舜鞋業公司董事長吳哲男,旻亮企業公司董事長沈尤成為佛像揭幕。並致贈紀念品給大唐藝術工作室李正富先生、三騰設計公司莊勇先生、慶禾建設公司董事長劉俊福、經理楊仁俊、副總經理許水得,感謝他們對光明學苑的護持。
臺中是淨土法門的勝地,今天又是彌陀聖誕,光明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