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harma Words 1 - Keys to Living Well 《星雲法語1-修行在人間》
Scroll 2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The Basic Path 卷二 修行之道 根本之道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二 修行之道 根本之道樹有根,水有源。樹木的根本厚實,樹木才能長得高、長得大;流水有泉源,流水才能流得遠、流得長。做人要注重根本之道,才能安身立命於天地之間。做人的根本之道有四點:
第一、知禮義是做人之本:做人要重禮節,講義氣,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人跟豬馬牛羊等畜生不一樣的地方。豬馬牛羊,三餐飽食之外,別無所求,可是人在衣食住行以外,所謂「萬物之靈」,人有性靈、精神層次的生活,懂得建構一個有秩序、有倫理、有良知、有道義的社會,所以一旦失去禮義,就不像一個人,就不成其為人類社會。
第二、識大體是處世之本:做人要識大體,所謂識大體,就是懂得顧念別人、顧念大眾、顧念社會、顧念國家,因為國家、社會、大眾就是我們的大體。一個人如果凡事只想到自己,只知照顧自己的利益,置國家社會的利害於不顧,就是不識大體;能夠顧念到大眾群體的需要,這才是識大體的人。識大體,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所以識大體是處世之本。
第三、守法度是自由之本:人和人之間,必須有一個共同遵守的規約,才不會互相侵犯。例如國家的法律,團體的公約,學校的校規等,都有制約的作用。有了法度的規範,彼此各安其分,社會才能井然運作,個人的自由才能受到保障。尤其佛教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吸毒),就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命、財產、名譽、信用、智慧,所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不能持守五戒,即表示人道有虧。守戒就是守法,這是人我相處之本。
第四、辨是非是明心之本:世間的是非、好壞、善惡很多,也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標準,所以我們不要用自己的認知來批判別人、要求別人。但是沒有標準並非要我們不明是非,我們心中對是非善惡,還是要有一個自己的標準,要有所認知,要清楚明白,也就是要明理而不惑。明理可以判斷是非,不惑可以分別善惡;能夠辨別是非,才能明心不昧。
《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做人要懂得根本之道,則庶幾有道矣!根本之道有四點:
第一、知禮義是做人之本。
第二、識大體是處世之本。
第三、守法度是自由之本。
第四、辨是非是明心之本。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