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harma Words 4 - How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星雲法語4-如何度難關》
Scroll 4: Teaching and Study - The Need for Sincere Advice 卷四 教導後學 忠告之要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四 教導後學 忠告之要所謂忠告、諫言,是正面的、是糾舉的、是規勸的、是建議的、是訓誨的。然而,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忠告要能令人堪受,若聽者無法接受,不能達到目的,不但無濟於事,反而適得其反。因此給人忠告時,表達要得體,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在羞辱他、找他麻煩,不能令他心生反感。因此,對於一句好的諫言,如何讓對方接納,又能對症下藥,這是一門大學問,更是一大技巧。
如何給人忠告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切莫數落對方的缺點:我們對別人忠告、諫言,要委婉曲折,要讓他歡喜接受;不要把對方的缺點一再強調、指責,不能一味的批評、數落,否則他承受不了,便不容易接受你的忠告。
第二、切莫流於說教的形式:我們忠告對方,要讓他覺得受到尊重,而不是在對他說教,也不是開示,更不是指責,而是分析。所以,諫言不可以流於說教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忠告。
第三、切莫尖酸刻薄的挖苦:我們給人忠告,態度要誠懇,立意要善良,而且語言要婉轉,千萬不能讓對方感覺你說話尖酸刻薄,指責太嚴厲,批評太苛求,否則他心生反感、排斥,那就失去忠告的意義了。
第四、切莫拂逆對方的心意:我們要攝受別人,給予對方忠告時,必須先施以「同事攝」和「愛語攝」,要站在對方的立場表達,讓他覺得你了解他、懂得他,而不是在拂逆他的意思,讓他覺得你很體貼、值得信任,他自然會接受你。所以,不逆人意,才能做一個最好的忠告者。
給人諫言,要有勇氣;接受別人的諫言,則是一種智慧和美德。歷史上,魏徵之於唐太宗、孟子之於梁惠王、緹縈之於漢文帝、鄒忌之於齊宣王……等,前者的勇於諫言與後者的雅量納諫,皆被後人傳為美談。在佛教裡所謂的四攝法門,是菩薩度眾時的權巧方便,視眾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轉迷成悟。受教者固然應該如「虛空」一般,接納一切,方能容受、學習所有的事物;施教者,也必須像「虛空」一樣,無所不相,才能達到同事攝受的效果。因此,如何給人忠告?這四點很有意思:
第一、切莫數落對方的缺點。
第二、切莫流於說教的形式。
第三、切莫尖酸刻薄的挖苦。
第四、切莫拂逆對方的心意。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